作者简介:陈华荣, 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 研究方向:口腔颌面外科疾病的诊疗。
【摘要】目的 探究区域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1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接受常规腮腺肿瘤切除术,40例)和区域组(接受区域切除术,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区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均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区域组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区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切口长度短于常规组(均P<0.05)。区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炎症反应及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区域切除术;腮腺良性肿瘤;腮腺肿瘤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10.0011.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0.004
腮腺位于外耳道前下部,其比周边组织的脂肪含量高。腮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唾液,帮助消化,并保持口腔湿润,腮腺脂肪含量较高的原因可能与其位置和功能有关,需要保持适量的腮腺脂肪以维持正常的唾液分泌。腮腺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唾液腺组织疾病,根据肿瘤的性质,可分为良性和恶性,其中腮腺良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吸烟、病毒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1]。该疾病发病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肿物增大腮腺区会逐渐出现包块,会压迫面神经引起面神经症状[2]。常规腮腺肿瘤切除术具有手术切口大、腮腺分泌功能受影响、腮腺区凹陷等缺点,而区域切除术只切除腮腺肿物及肿物周围少量腺体,保留了腮腺的分泌功能及外形,减少神经和血管的损伤[3]。基于此,本研究分析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12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区域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中男性19例 ,女性21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5.58±1.71)岁;肿瘤直径1~4 cm,平均直径(2.14±0.58)cm;病例分型:多形性腺瘤18例,乳头状囊腺瘤13例,沃辛瘤7例,其他2例。区域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5.59±1.61)岁;肿瘤直径1~4 cm,平均直径(2.37±0.45)cm;病例分型:多形性腺瘤16例,乳头状囊腺瘤14例,沃辛瘤4例,其他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腮腺良性肿瘤的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确诊[4];⑵认知功能正常,无精神障碍疾病者;⑶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⑴存在腮腺手术史;⑵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免疫系统疾病者;⑶存在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
1.2 手术方法 术前对两组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行气管插管。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腮腺肿瘤切除术: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作“S”形切口,上端起自耳屏前颧弓根部,顺纵向皮纹切开,绕过耳垂下方至乳突尖,再向下绕过下颌角至舌骨大角平面处,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颌下区的颈阔肌,至腮腺咬肌筋膜表面,自筋膜表面掀起皮瓣,在下颌角及颌下区将颈阔肌包于皮瓣中。翻瓣时应用锐分离,当皮瓣掀至腮腺前缘时,改用钝分离。翻瓣至显露腮腺上、前及下缘即可,肿瘤位置在腮腺深叶及颌后区者,显露面神经及腺体,采用切除逆行解剖法,从下颌缘支、颊支或颧支开始解剖,自下颌缘支开始解剖面神经。用拉钩牵拉皮瓣,显露腮腺前缘最突出的部位,即腮腺导管发出处。确认腮腺导管位置后,尽可能靠近口腔黏膜处结扎切断,后顺面神经颊支向后分离,解剖面神经其他各分支。在任何一支面神经分支向腮腺分离,找出直达颞面干及颈面干分叉处,显露颞面干、颈面干及各分支后,再于胸锁乳突肌及乳突前、外耳道下及关节后方将腮腺浅叶的其余部分分离切除。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后,应将残存的腺体缝扎,冲洗创口。在创面置橡皮片引流条或负压引流,将皮瓣复位,缝合颈阔肌及皮下组织,缝合后应使切口呈线状贴合,再缝合皮肤。用纱布将创口内的残余血液全部挤出,使皮瓣紧贴于创面,加压包扎。
区域组患者采用区域切除术: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切口可较常规腮腺肿瘤切除术小,如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极,上方切口绕过耳垂即可;如肿瘤位于耳前区,切口到下颌角下即可,不必向颌下区延长。翻瓣范围显示耳前区或腮腺下部腺体即可。将皮瓣掀起后,在下颌角及颌下区将颈阔肌包于皮瓣中。肿瘤位于腮腺后下极者,首先显露面神经下颌缘支。在翻瓣显露腺体前下缘后,在咬肌表面、下颌缘支离开腮腺区处找到下颌缘支,然后循其走行分离解剖至颈面干;显露颈面干后,将肿瘤及后下部腺体组织一并切除,保留颈面干前、上部腺体及腮腺导管,缝扎腺体断面。肿瘤位于耳前区者,可不解剖面神经,而在肿瘤周围0.5~1.0 cm正常腺体组织内分离切除肿瘤及其周围腺体组织,如涉及面神经,应作面神经解剖,但不结扎腮腺导管。分层缝合、冲洗创口并置入橡皮片引流条。
1.3 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有效改善;无效:病情状态并无发生明显变化[5]。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显效)例数/总例数] ×100%。⑵炎症因子水平。于术前、术后3 d,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转速(10 cm半径)离心10 min,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⑶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⑷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面部凹陷、口干、耳垂麻木。并发症总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行χ2或秩合检验,等级资料行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x)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区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术后3 d,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区域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区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区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3 讨论
腮腺是人体最大的涎腺,可分泌唾液、腮腺素,抑制口腔细菌生长[6]。腮腺肿瘤多为良性,且生长缓慢,在患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若患者出现面部剧烈疼痛或面瘫,则可能进展为腮腺恶性肿瘤[7]。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可出现腮腺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这是由于腮腺肿瘤压迫导致腮腺排液管阻塞,使得腮腺分泌物不能正常排出,从而引起腮腺的炎症反应。随着腮腺肿瘤的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腮腺肿瘤的治疗选择增多。常规腮腺肿瘤切除术以“S”形切口为主,具有视野良好、能完全清除肿瘤等优点,但需切除腮腺肿物及腮腺浅叶,切口较大、手术时间较长[8]。而区域切除术采用微创手术技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瘢痕少等优点,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降低感染风险[9]。
本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提示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疗效较好。分析原因为,区域切除术具有切口小、止血效果好、手术视野清楚、术中浓烟少、对医生术中操作及术后腮腺分泌功能影响小、术后腮腺区无明显凹陷畸形等优势[10]。
血清炎症因子常用于反映手术感染的程度及应激状态。IL-6是一种趋化因子,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活化淋巴细胞及参与炎症反应等作用;TNF-α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体内的炎症因子,可经特异性受体进入细胞核,发挥促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 d,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降低,且区域组均低于常规组,提示区域切除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分析原因为,区域切除术的切口较小,可彻底清除腮腺肿瘤及引起炎症反应的病灶,从而减轻腮腺受到的压迫,恢复腮腺排液管的通畅,使得腮腺分泌物得以正常排出,避免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区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手术时间短于常规组,切口长度小于常规组;区域组患者的面部凹陷、口干、耳垂麻木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提示区域切除术可改善手术相关指标,且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为,与传统手术相比,区域切除术可更准确地定位和切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减少对周围结构的影响,减少出血量,进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使患者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12]。
综上所述,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炎症反应及手术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应用。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缺陷,如受到时间限制纳入样本量较少,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仍需要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的研究,探究区域切除术在腮腺良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张赞霞,李淑健,张勇,等.合成MRI定量弛豫参数对不同病理类型腮腺肿瘤的鉴别诊断[J].郑州大学学报, 2024, 59(2): 252-255.
MATSUMOTO F, OHBA S, FUJIMAKI M,et al. Efficacy of modified face lift incision for the resection of benign parotid gland tumor located anteriorly or superiorly[J]. Auris Nasus Larynx, 2021, 48(5): 978-982.
骆佳佳,刘萍,尤莹.耳垂下超声刀功能性切除术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 21(24): 2620-2624.
石远凯,孙燕.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5, 26-28.
王雯文,白岫峰,胡一帆,等.改良腮腺切除术与传统腮腺切除术对腮腺肿瘤的疗效对比[J].实用癌症杂志, 2017, 32(5): 754-756.
王丽华,陈福美,赵嵌嵌.腮腺肿瘤的超声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21, 37(1): 4-7.
李永清,廖香香,方利达,等.耳垂下超声刀功能性切除术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 2021, 25(25): 3558-3560.
张志利,邓璋,魏宾,等.内镜辅助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切除的临床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2, 38(12): 734-737.
余卓,黎伟,覃李玲,等.微创小切口对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患者TNF-α、IL-6的影响[J/CD].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 4(1): 29-30.
宋琳娜,丁锋,姚艺,等.微创小切口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功能性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20, 36(25): 31-32.
辛宝琴,董国伟,王钢.耳后小切口切除术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围术期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 20(5): 44.
王从庆,孙道成,张于,等.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与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疗, 2020, 39(18):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