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铁画:以铁代墨,鬼斧神工的非遗之美

2024-07-10 01:14张庆凡
东方娱乐周刊 2024年6期
关键词:铁画芜湖淬火

张庆凡

历史渊源

芜湖铁画始于清代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由芜湖铁工汤鹏与芜湖画家萧云从相互砥砺而成。及至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因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加之这门手艺只传子息,不授外姓,导致一度兴盛的行业日渐式微,唯一专事制作铁画的沈义兴铁花铺也因无子息继承而歇业。

新中国成立后,铁画艺术受到政府和工艺美术行业的重视和扶植。1955年,由当时仍健在的铁画唯一传人储炎庆师傅牵头,建立了铁画恢复小组。1956年成立芜湖工艺美术厂,以铁画制作为其主业。改革开放后,铁画进一步得到发展。

工艺特征

芜湖铁画在艺术处理手法上,主要按国画中的章法布局,采用散点透视原理确定画面位置、层次。在运笔技法上,“工”“写”“皴”“描”及至“渲染”等国画技巧,皆通过“冶”“锻”“钻”“剪”“锉”等锻作技巧来表现,并将木雕、砖雕、石雕、泥塑的立体效果和民间剪纸中的艺术夸张手法综合于整个制作过程中。

芜湖铁画画面保持铁的本色,不涂彩,精制而成山水、人物、花卉、虫鱼、飞禽、走兽等各种艺术品。其特点既有国画、水墨画之境,又有强烈的艺术立体感,黑白分明,苍劲凝重,被称为“巧夺万代所未有”。铁画既有国画的神韵,又有雕塑的立体美,还表现了钢铁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中华一绝”。

工艺流程

铁画的表现工艺主要由锻铁、淬火和上漆三个环节构成,其中锻铁工艺负责“形”的塑造,可细分为整体造型、细节表现、画面层次等多个要素,对铁画的艺术风格及意境表达至关重要;淬火和上漆工艺负责铁画“色”的表现,对铁画的格调形成和气韵表达尤为重要,二者都是构成铁画独特艺术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锻铁工艺,是指在铁画锻制过程中,铁画匠人参照设计画稿对原材料进行造型上的加工过程,包括红缎、冷锻与接火三个环节。

淬火工艺,是为了让钢铁在红缎后获得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防止铁画模块日久脱落。后来在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储金霞的探索下,淬火被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通过淬火工艺,可以丰富铁画的表现色彩。

上漆工艺,是指“用热烘松香、柏油当漆,涂在铁画上防止锈蚀,同时增加光泽度和显出黑色”的工艺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松香、柏油已被现代油漆所代替,在涂刷技法上也略有改变,因为如果按照传统上漆的方法通体平涂,就会显得工艺品味太重而灵气不足,所以有经验的匠人会根据画面的层次需要来调节油漆的厚薄。

传承保护

铁画的构图采用中国画的章法、布局和笔意,远景赋以疏细线条,近物则以粗犷布势,使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能得透视之感,人物能具传神之态,花鸟能显栩栩之姿,锤锻之巧与画理相通,绘画与工艺品结合。

芜湖铁画经过三百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在传统形式的尺幅小景、画灯、屏风等基础上,又创有立体铁画、盆景铁画、瓷板铁画、纯金和镀金铁画等,形成了座屏、壁画、书法、装饰陈设和文化礼品等五大系列二百多个品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在艺坛独树一帜。

2006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6月,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2019年11月,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猜你喜欢
铁画芜湖淬火
淬火砺剑
“有温度”的铁画
——储铁艺铁画作品欣赏
芜湖滨江天际线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探访非遗芜湖铁画传统手艺获新生
淬火的目的
淬火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下芜湖铁画的价值探索
芜湖铁画艺术品产业化发展研究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