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大别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机制的构建

2024-07-09 16:57陈红枫夏梦丽吴楠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1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陈红枫 夏梦丽 吴楠

摘要 皖西大别山生态屏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生态产品,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该区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回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的内涵和研究脉络,总结二者之间的协同机理,以六安市为例,在测算各类生态产品价值的基础上,分析皖西大别山区协同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及现实困境。最后,提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的目标,并对构建皖西大别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机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生态产品;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皖西大别山区

中图分类号 X 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2-0208-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2.044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for Realizing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Dabie Mountains of Western Anhui

CHEN Hong-feng1, XIA Meng-li2, WU Nan1

(1.Anhui Academy of Eco-Environmental Sciences, Hefei,Anhui 230061;2.Anhui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efei,Anhui 230601)

Abstract The Dabie Mountain ecological barrier in western Anhui provides high-quality ecological products for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volutionary region of Dabie Mountain in Anhui has made historic achievements in poverty eradication, an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importance that the value of ecological products in this region is realised in synergy with rural revitalisation.Reviewing the connotation and research lineage of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summarizing the synergistic mechanism between the two, taking Luan City as an example, and on the basis of measuring the value of various types of ecological products, analyzing the specific practices and realistic dilemmas of promoting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Dabie Mountain area in western Anhui Province in a concerted manner. Finally, the goal of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proposed, and targeted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synergistic promotion mechanism for ecological product value real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Dabie Mountain area of western Anhui.

Key words Ecological products;Rural revitalization;Synergistic promotion;The Dabie Mountains

基金项目 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项目(2022CX047,2023CX041)。

作者简介 陈红枫(1971—),女,安徽肥东人,正高级工程师,博士,从事环境管理与生态环境经济核算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6-09;修回日期 2024-01-16

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成为实施乡村振兴主要目标和任务之一,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要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构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四梁八柱”,为乡村振兴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提供重要借鉴。皖西大别山区构成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淮河和巢湖水系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资源调蓄池,在涵养水源、气候调节、洪水调蓄、水质改善、土壤保持、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方面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生态产品。安徽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乡村振兴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需有效衔接。乡村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优势,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皖西大别山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机制,将成为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动力。

目前,学术界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的研究缺乏交互性和整体性。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首先从生态产品的概念界定开始。国外研究中的“生态系统服务”是指通过一系列生态条件和过程,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所包含的物种有助于维持和实现人类的生活,强调生态系统服务是生态功能实现的一部分,包括生态有形产品的供给服务、气候及自然环境方面的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以及土壤、养分形成等方面的支持服务[1]。国内生态产品的概念出自2010年国务院发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该规划将生态产品定义为“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并将生态产品与工业品、服务产品和农产品并列,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必需。此后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产品做出差异化的界定,并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困境和路径做了具体阐述[2-5]。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学者们对其生成依据与递嬗脉络[6-7]、内涵要义与内容逻辑[8-9]、关键领域与现实困境等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探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10-11]。

学术界对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二者协同机制的构建,更是空白。事实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生态振兴具有内在一致性[12-13]。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是乡村振兴的必经之路[14],乡村振兴反过来会促进新的生态产品的产生、实现更多的价值。两者均是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合理可持续地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产业,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现实表现[15]。一方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乡村长远振兴之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直接受益者就是村集体及当地农民,是最有效的振兴。在目前的生态振兴体系中,依托生态建设工程和生态产品直接利用价值,已经构建了一定规模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服务消费市场,为生态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欧洲发达国家为例,人们已经认识到单靠农业并不能确保乡村的长期吸引力,需要将农村发展的重心放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来以谋求更加高质量的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振兴带来高质量生态产品的良性循环,实现更高生态产品价值[16]。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这些目标都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坚实基础。

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的协同机理

1.1 生态产品“生态-经济-社会”价值实现促进乡村振兴

生态产品由于提供生态调节服务、生态物质供给服务及生态文化服务等,具有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价值。从生态价值来看,生态产品的生态价值源于对人类生存的天然有用性,能满足基本人类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生态产品实现生态价值的过程就是自然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维持自身的平衡与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在生态宜居要求下建设优美的农村环境,最终达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效果。从经济价值来看,自然资源必须通过人类劳动才能凝结为财富。生态产品经过人类劳动的投入会产生经济价值,生态产品的经济价值是则通过优质农产品、生态旅游、碳权和水权交易等方式凸显出来。在生态产品实现经济价值的过程中,乡村的生态资源被激活,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进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生活富裕。从社会价值来看,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生态产品的文化服务功能体现在对古镇、古村落等历史风貌和农村民俗文化产业的保护和发展过程中,也体现在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公共文体服务中。借助农村民宿文化发展创意产业,有助于在农村现有生态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满足农民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追求,有助于推动农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此外,生态产品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的过程中,通过制定一系列环境治理和市场交易的规则和制度,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1.2 乡村五大振兴助推各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基于表现形态以及功能视角,生态产品又可分为物质类产品、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和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17-18]。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其中,乡村产业振兴通过形成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的乡村生态产业体系能够促进物质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为农民增收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乡村文化振兴中对工业遗址、农业遗迹、古旧村落等存量资源,推进相关资源权益集中流转经营,通过统筹实施生态环境系统整治和配套设施建设进而实现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乡村生态振兴中通过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等,探索实物补偿、服务补偿、设施补偿、对口支援、干部支持、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方式对乡村领域的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进行多元化生态补偿,提高补偿的针对性。而乡村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贯穿作用于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全过程。

2 皖西大别山区协同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

皖西大别山区包括六安市、安庆市、铜陵市枞阳县和淮南市寿县。其中,六安市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与实践创新路径,着力将六安建设成为安徽省优质水源地、大别山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该部分以六安市为代表区域,在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的基础上[19],通过生态产品价值量化探索其价值实现的潜力和具体实践。GEP核算包括物质产品价值、调节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其中调节服务包括水源涵养、气候调节、洪水调蓄、土壤保持、固碳释氧、空气和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护等服务价值。

2.1 物质产品价值稳步增长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2015年,六安市生态系统物质产品总价值为315.60亿元,占当年GEP总价值的15.66%。2018年,物质产品总价值增加到361.41亿元,占当年GEP总价值的16.47%,比2015年增长了14.5%,年均增长4.84%,见表1。

六安市积极培育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业产业强镇和“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新型经营主体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绿色产品认证数居全省首位,六安瓜片、霍山石斛、霍邱柳编进入欧盟出口地理标志产品第一批推荐清单,六安瓜片、霍山黄芽、霍山石斛、舒城小兰花跻身2019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价值百强榜。初步形成了以茶叶、石斛、羽绒为主的农产品网销体系。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形成了优质蔬菜、茶叶、畜禽、中药材等8个特色产业集群,规划建设的六安茶谷、江淮果岭、西山药库、皖西畜禽和淠淮生态适应性种养等五大特色产业扶贫板块,成为脱贫致富的坚实基础。2020年底,全市实现70.96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44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所有贫困县高质量“摘帽”的目标。由此可见,利用生态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为当地实现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2 调节服务产品价值潜力巨大奠定乡村生态振兴基础

2018年六安市生态系统调节功能总经济价值为1 654.68亿元,与2015年相比保持稳定、略有增长。从图2可以看出,水源涵养服务和洪水调蓄服务价值2018年较2015年增加较为明显,土壤保持、空气净化和固碳释氧服务价值基本稳定,气候调节、水质净化服务价值有所下降。

六安市持续抓好美丽乡村建设,整治建设47个乡镇政府驻地、221个省级中心村、180个县级中心村。现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个、国家级生态县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9个、国家级生态村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并开展了“四级联创”(市、县区、乡镇、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其中,山区3县(包括六安市舒城县、霍山县和金寨县)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导,植被覆盖度高,降温增湿服务能力较强,气候调节服务价值非常高;SO2和NOx排放量较低,林地分布面积较广,森林生态系统吸滞细颗粒物的净化量大,空气净化服务价值较高;森林生态系统生长条件好,分布广泛,具有较高的净初级生产力(NPP)和生态系统净生产力(NEP),因而具有较强的固碳释氧能力,产生较高的固碳释氧服务价值。由此,六安市尤其是山区3县所具有的较高的调解服务产品价值,为乡村生态振兴进而创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奠定了深厚的生态基础。

2.3 文化服务价值丰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六安市统筹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村落建设,利用丰厚的文化服务价值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全市共有5A级旅游景区2处,4A级旅游景区24处,包括天堂寨风景名胜区、万佛湖风景名胜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金寨革命烈士博物馆、大别山玉带明珠、唐王敬佛堂昭庆寺等。2018年,裕安区苏埠镇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金寨电商小镇、霍山石斛小镇获批省级特色小镇,霍邱县临水镇、金寨县长岭乡、舒城县汤池镇获批安徽省千年古镇,毛坦厂镇浸堰村、天堂寨镇前畈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5年六安市生态文化服务价值125.09亿元,2018年为177.92亿元,增长了42.23%。

3 皖西大别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的困境

根据测算,2018年六安市GEP总量为2 194.01亿元,比2015年增加了8.86%,其中物质产品价值361.41亿元,调节服务价值为1 654.68亿元,文化服务价值177.92亿元,比2015年分别增加了8.11%、5.05%和42.23%。对比六安市2015、2018年GEP核算结果,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稳中有升,其中水源涵养、洪水调蓄等服务实物量和价值量增长明显;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增长最快,体现了六安市近年来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进展和成效,反映出六安市潜力巨大的生态产品价值。然而,生态产品所拥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其实现路径仍存在一些堵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协同也存在如下困境。

3.1 物质生态产品分布差异化,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价值实现存在短板

生态系统的物质产品价值是能够直接在市场中得到价值实现的。因此,发展生态产业,提升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产出,培育有特色的经济作物,提高生态产品附加值,引导培育生态产品消费市场,拓宽生态产品消费渠道,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产品增值的有效手段。六安市物质产品总价值最高的是处于江淮丘陵农业区的霍邱县。霍邱县拥有较大县域面积,耕地较多、农牧渔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具有较强农牧渔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单位面积物质产品价值高的3个县(区)是裕安区、叶集区和金安区,均属于市辖区,交通、物流等配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发展条件较好。单位面积物质产品价值低的2个县是金寨县和霍山县,均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高,生态系统物质产品以林产品为主且产出有限,相对经济回报较高的农牧渔产品产出偏低。

3.2 调节服务价值实现以生态补偿为主,实现渠道较为单一

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是以生态保护为首要任务的地区实现生态调节服务价值的重要激励机制。2014年10月,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财建〔2014〕1713号),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激励六安市大别山地区保护水环境质量、实现绿色发展。安徽省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以水质监测结果为依据,补偿资金额度为每年2亿元,其中省财政出资1.2亿元,六安、合肥2市分别出资4 000万元。合肥、六安2市还签订了《跨界水体水污染联防联控合作协议》。截至2019年6月,累计安排生态补偿资金11.68亿元,六安市水环境保护项目总投资达到16.2亿元。根据《六安市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保护与发展规划》核算,为保护区域水环境,到2030年需要投入的资金达457亿元(其中近期2021年要138亿元,远期2030年为319亿元),资金缺口较大,靠单一的政府补偿机制难以持续实现六安市调节服务价值增值。

3.3 文化服务价值核算覆盖面不全,价值被严重低估

文化服务价值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文化多样性、精神和宗教价值、知识体系、教育、启发、美学价值、社会关系、地方品牌、文化遗产、娱乐与生态旅游等。皖西山川锦绣,人文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其山水兼得、名胜众多而成为全省六大旅游区之一。基于六安市生态资源旅游休闲已实现的市场价值核算当地文化服务价值,未涵盖丰富多样的各类文化服务,从而导致文化服务价值被大大低估。随着皖西大别山区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特色农林产品品种多样、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以及自然景观秀美等独特优势和潜力不断得到发掘和彰显,配套交通、旅游服务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未来区域文化服务价值具有大幅度提升的潜力。

4 构建皖西大别山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机制的建议

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不仅仅意味着要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从生态系统获取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旅游休闲文化服务,还意味着要让生态系统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调节服务。皖西大别山生态屏障在涵养水源、气候调节、洪水调蓄、土壤保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生态系统服务作用,蕴含了丰富的文化魅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府考核评估机制尚不成熟,保护生态环境的利益导向机制尚未形成,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机制尚未建立,需要构建并完善相关机制,为推动两者协同发展提供保障。

4.1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厘清乡村振兴的生态基础

发展改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统计等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建立规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制度,完善GEP核算技术方法,建立动态数据库和核算平台,定期发布GEP核算成果。加强生态产品价值的宣传,让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了解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构成及其属性,引导社会扩大对生态系统物质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关注生态系统调节服务的重要性,重视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保值增值,通过创建市场促进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实现。需要注意的是,生态系统调节服务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其价值难以通过传统市场实现,要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交易、碳汇交易、生态金融产品、综合生态效益补偿等市场机制,让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成为可兑现的生态资本。

4.2 健全生态产业发展促进机制,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皖西大别山区各级政府深入推进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是实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一要引导社会各界扩大对生态系统物质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与消费,支持当地具有绿色产品认证及各类生态标签的优质农林牧渔产品生产与销售,提升产品和文化服务品牌影响力,增强品牌效应,提高市场竞争力。二要完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支持电商平台、邮政、物流企业等在脱贫地区设置服务站点,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举办生态产品博览会等,扩宽绿色产品的销售渠道。三要在工业园区鼓励传统工业向生态工业转变,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循环化改造,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四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充分挖掘开发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的自然景观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提升文化服务价值。五是各级政府为生态信誉良好的企业和生产经营者提供绿色服务通道、实施绿色奖补、绿色金融服务等政策,支持脱贫地区生态产业发展。六是因地制宜设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基金,通过“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为脱贫地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4.3 探索创新政府引导的市场机制,拓宽市场化交易渠道

生态系统调节服务是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生态产品,具有正外部性,难以通过传统市场交易实现其经济价值,需要通过多种政策工具创建与完善市场机制,实现正外部性的内部化,真实反映生态产品的价值,建立“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长效机制。皖西大别山区可依托GEP核算为创新生态金融产品、自然资源产权交易、碳汇交易、开展综合生态效益补偿等提供重要的参考。通过明晰自然资源产权归属、核算生态资产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自然资源产权交易奠定基础,也为绿色抵押、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服务提供生态信用保障。安徽省大别山区基于水质考核的水环境生态补偿要向生态效益综合补偿转变,可以将GEP核算结果作为实施生态效益综合补偿的基础之一,结合水质与水量考核,参考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多年平均水平明确考核基数,根据价值实现潜力及上下游分享的原则设置调整因子,量化补偿标准。

4.4 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目标,推进协同考核

要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机制,需要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生态信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价值实现能力进行科学评估,为交易市场提供技术保障。探索建立生态信用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生态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生态产品市场价值实现能力等调查监测评估方法,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监测评估。围绕生态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空间保护、生态产品增值、城乡共同富裕等协同发展目标构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各地制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乡村振兴协同目标,把推进协同目标实现情况纳入政绩考核。

4.5 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健全法律和制度保障

建议紧密衔接上位法制修订进程,制定《安徽省自然保护区条例》《安徽省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等地方性法规,统筹协调各级政府和部门责权利,完善统筹协调机制。科学划定和管好生态保护红线、促进国土空间保护与发展相协调、加大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投入、建立促进生态效益转化为乡村振兴推动力的体制机制,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为皖西大别山区加强生态空间管控、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为协同推动区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DAILY G C.Natures:Services societal dependence on natural ecosystems[M].Washington,DS:Island Press,1997.

[2] 刘江宜,牟德刚.生态产品价值及实现机制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2020,36(10):207-212.

[3] 廖茂林,潘家华,孙博文.生态产品的内涵辨析及价值实现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21(1):12-18.

[4] 蒋金荷,马露露,张建红.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选择[J].价格理论与实践,2021(7):24-27,119.

[5] 李达,张绍文.基于服务科学视角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再思考[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33(2):45-52.

[6] CHAMBERS R.Rural development:Putting the last first[M].London:Routledge,2014.

[7] VAN DER PLOEG J,YE J Z,SCHNEIDER S.Rural development:Actors and practices[M]//MILONE P,VENTURA F,YE J.Constructing a new framework for rural development:Volume 22.Bingley: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2015:17-30.

[8] 张甜,刘焱序,王仰麟.恢复力视角下的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J].生态学报,2017,37(7):2147-2157.

[9] 段妍智.乡村发展理论及实践:评《城镇化转型中的乡村振兴》[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10):69,108.

[10] 刘守英,王一鸽.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中国转型的乡村变迁视角[J].管理世界,2018,34(10):128-146,232.

[11] 刘润秋,黄志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困境、政策误区及改革路径[J].农村经济,2018(6):6-10.

[12] 胡钰,付饶,金书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中的生态环境关切[J].改革,2019(10):141-148.

[13] 高子荫.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中的生态环境关系[J].经济管理文摘,2021(7):197-198.

[14] 张俊飚,王学婷.乡村生态振兴实现路径的对策思考[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2):152-156.

[15] 徐珂璠.多主体协同治理下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1,46(7):143-147.

[16] 丘水林,靳乐山.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基础、基本逻辑与主要模式[J].农业经济,2021(4):106-108.

[17] 潘家华.生态产品的市场属性及其价值溯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0(6):72-74.

[18] 张兴,姚震.新时代自然资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0,33(1):62-69.

[19] 陈红枫,吴楠,王静雅.安徽省绿色GDP与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集团,2021.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