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明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是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需求,是指在水稻栽培的过程中,坚持优质生产的原则,并且对水稻种植环境和土壤条件有比较高的要求,采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栽培技术,坚持绿色防治病虫害,严格控制农药的用量,确保水稻的质量。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已经成为我国水稻种植的发展方向,要结合地区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加大对优质水稻栽培技术的改进力度,在确保水稻产量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稻米。
水稻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否实现安全、高质、高效,越来越深受社会关注。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水稻可种植面积的日益减少,加强水稻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技术研究和推广,对提高水稻的单位产量,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减少病虫的侵袭,为水稻种植农户提供科学指导,保障国家粮食储备安全等,都至关重要。
一、水稻高产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概述
水稻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从选种、育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出发,达到绿色、高产的目标。在传统的水稻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模式中,化肥施用量过多、农药利用率低等问题一直制约着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人们高度重视农作物化肥和农药残留问题,注重农产品质量和营养,引入了很多绿色、环保的生产技术,化肥和农药用量减少,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水稻栽培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能够实现精准施肥、科学用药,最大程度减少化肥和农药残留,有利于全面提高水稻种植质量,推动农业稳定发展。
二、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1、品种的选择和处理
①种子选择
选种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选择优质、高产、适应性好、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同时,要考察市场需求,保证种植户的经济收入。另外,在选种之前要调查经营单位的资质,选择诚信度好的种子经营单位购买种子,确保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②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工作也非常关键,应对种子进行晾晒处理,同时需要浸泡和催芽。晾晒能够增强种子的活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应选择阳光较好的天气晒种,时间为2~3d。在晒种的过程中要定时翻动种子,保证受热均匀,翻动要轻翻,防止弄破谷壳。通过风选或水选剔除瘪粒,筛选出质量较好的种子。水稻种子药剂处理能够便捷、高效地控制种传病害及前期病虫害,降低水稻生长前期和中期病虫防治压力,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用药量,种衣剂拌种还可促进根系生长发育,有利于培育壮苗。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种衣剂开展药剂浸(拌)种,浸种时要保证浸种时间在48~60h,日平均气温18℃~20℃时浸种60h,23℃~25℃时浸种48h。浸种时药液需完全淹没稻种,袋装化浸种时稻种装2/3袋,并时常翻动种子,确保浸匀浸透,浸后不需淘洗,直接播种或催芽播种。分批浸种时切忌废液再利用,以防药剂浓度下降或病菌污染降低效果。包衣时要将种子与调好的药液充分混匀,确保种子均匀着药,晾干后催芽播种或直接播种。
2、稻田的选择和整理
①选择稻田
秧田要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无污染的地块;大田要保证排水性能好,并且地势平坦,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
②土壤整理
在选择好田块后,要做好整地工作,结合土壤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整地方式,满足水稻绿色栽培的需求。在整地的过程中,保证土壤平整,确保土壤有良好的孔隙度,为水稻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常规水稻整地时间一般在栽插前5~7d结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需深翻或者深松2年,再结合旋耕2年;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最好深翻或者深松2年再旋耕2年。
③基肥选择
在绿色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水稻需要吸收大量的营养成分,营养成分补给方式为基肥、追肥,而基肥追施尤为重要,是整个施肥过程中的重点,基肥追施量占总施肥量的60%以上。基肥一般用复合肥,有条件的用腐熟农家肥作基肥更好,一般综合考虑当地土壤情况以及水稻产量等因素进行综合施肥,一般施复合肥600kg/hm2左右,腐熟农家肥施入37500kg/hm2左右。
3、苗床的处理与播种
一是在播种之前要做好苗床的处理工作,播种前的2~3d深耕土地,将大土块打碎,结合地块的长度制作苗床,在苗床周围要挖好排水沟,以便田间灌溉和排水。二是做好苗床的平整工作,并充分浇水,确保土壤疏松。三是加强对苗床的消毒管理,加入适量精甲霜灵、恶霉灵、敌克松等。在播种完成后,用细土覆盖种子,然后浇足水分。将水和扫弗特等药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配,喷洒在苗床上,能够有效预防杂草生长,在播种完成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减少水分流失。
4、培育壮秧
为了保证秧苗的培育效果,选择旱地育秧技术促进秧苗生长,提高水稻分蘖率和结实率,增强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在育秧的过程中,要做好苗床的温度控制工作,控制在31℃左右,保证苗全和苗齐,可通过调整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来提高苗床通风性,调节苗床温度,并起到炼苗的作用。当秧苗长出第1片叶片时,可以适当调整苗床温度,但是不能高于25℃,当秧苗长出2片叶片时,应该将温度下调到20℃以下,在秧苗长到3片叶片时,可以施入一定量的尿素,用量为300kg/hm2左右。
5、科学移栽
旱育秧水稻最佳移栽时间是在3叶1心至4叶1心,在水稻秧苗移栽之前,要做好大田深耕、平整工作,避免高低不平。深耕1~2d后栽插。另外,要根据水稻品种特性,控制好移栽密度。活棵后,可追施尿素120kg/hm2左右,有利于根部和茎秆输送养分,促进水稻生长。要控制好施肥量和施肥的次数,过度施肥会造成土壤板结。
6、水稻田间管理技术
①水分管理
水稻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水分的要求存在明显差异。通常情况下,在水稻生长过程中田间的持水量达到浅水层即可,并辅助科学灌溉。幼苗移栽之后是其成活的关键阶段,保证水稻处于较深的水层中,水深控制在8~10cm。在幼苗成活之后,应逐渐降低水层的深度。
在水稻生长发育的中后期,选择干湿交替的土壤环境,发现积水后要及时排除,并且适当晒田。如果在地势低洼的地区,可能存在排水不良的问题,要做好该时期的晒田工作,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要结合水稻的长势和叶色变化做好水分管理工作,如果水稻叶色比较深,要尽早晒田,如果水稻叶色比较浅,可以推迟晒田的时间。在水稻收获之前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收获前15d应该将稻田内的积水排出,否则会影响水稻的正常收割。
②施肥管理
在水稻绿色栽培中,还要做好肥料的管理工作,可以选择绿色有机肥料,在生长的过程中加入适量有机肥料,但是在分蘖时期不能过早施肥,并且严格控制施肥量。
在水稻生长中还要做好氮肥的控制工作,避免造成水稻徒长。为此,要根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做好水稻各个生长阶段的肥料管理工作,基肥一般用复合肥或农家肥,追肥一般用尿素或复合肥。在水稻扬花期、灌浆期阶段,可以施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促进谷粒饱满。在施肥前要制定严格的计划,控制好施肥量和施肥次数,满足水稻正常的生长需求即可。
③除草
受轻简栽培技术推广、机械跨区作业增多、杂草抗性上升等因素影响,水稻田杂草种群结构复杂多变,恶性杂草密度不断增加,防除难度越来越大。杂草会和水稻争夺养分和水分,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根据田间杂草生长、抗药情况,坚持“前封后补、综合治理”的化除原则,推广“一封一杀、封杀结合”的化学除草模式。要合理选药,交替轮换施用,同一药剂在一个生长季节只用1次,防止杂草产生抗药性。
④晒田管理
在水稻分裂期到幼穗分化的前期,要做好水稻田内积水的管理工作,将水全部排干净并晒田,能够为水稻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水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促进根部的正常发育,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要把握好晒田时机,最好晒田4~7d,还要结合水稻幼苗的生长情况和天气情况控制好晒田的时长,不能盲目晒田,否则会影响土壤质量,不利于水稻秧苗的正常生长发育。
三、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1、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必要性
①病虫害类型增加
近年来,水稻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水稻病虫害类型变得越来越多,防治愈加困难。随着水稻种植朝着机械化方向发展,单一水稻病虫害逐渐增加,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同时外来病虫害不断出现,导致病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水稻整体质量及产量下降,种植户损失非常严重。
②病虫害威胁较大
随着水稻种植范围不断扩大,一些外来危害性病虫开始增多。尽管相关部门制定了各种防治计划,然而依旧出现各种潜在的问题。
③防治难度增加
一些水稻病虫害非常顽固,具有暴发成灾的特征,局部地区每年都会出现。同时,种植户并没有对病虫害监测给予足够重视,没有立即制定科学的防治策略,阻碍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
2、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①稻飞虱
稻飞虱也称响虫或火蠓虫,通常会吸食水稻汁液,给水稻生长带来极大危害,稻飞虱包括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其中褐飞虱危害最大。褐飞虱成虫包括短翅型及长翅型2种类型,其中短翅型为居留型,有着良好的繁殖能力,长翅型属于迁移型。此外,成虫体长大约为4~5mm,而幼虫体长在1~3mm左右。成虫及若虫群集在水稻茎秆部位刺吸汁液,而且成虫产卵时还会划破茎叶组织,甚至还会出现死秆倒伏情况,田间受害稻较低矮,稻飞虱还会引起条纹叶枯病及矮缩病等病害。要科学选择水稻品种,例如云粳37、版纳糯18等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遵循因地制宜理念,做到连片种植,避免稻飞虱不断迁徙。除此之外,还要合理规划种植范围,加大田间管理力度,做好施肥及灌溉工作,阻止稻飞虱生长。还可使用生态养殖手段,通过稻田养鸭方法,降低稻飞虱整体数量。注意查看水稻田中的稻飞虱生长情况,当田间幼虫上升时就要借助药剂进行防治,例如喷施吡蚜酮等。在2龄若虫盛发阶段就可以使用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450~750g/hm2和水混合进行喷雾。
②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往往间歇性出现,世代重叠。成虫有着一定趋光性,通常会在茂盛稻田里面产卵,同时有群体远距离迁飞的特点。在使用农业防治手段过程中,要做好施肥除草工作,还要消灭所有的越冬虫源,保障水稻生长。在使用生物防治手段时,要了解稻纵卷叶螟主要天敌为赤眼蜂,可科学释放适量赤眼蜂,而且还要保护好稻纵卷叶螟天敌。在使用化学防治过程中,要科学选择低残留药剂,例如可使用50%杀虫螟乳油、90%晶体敌百虫、15%巴丹可湿性粉剂等1100g/hm2与1000kg水相混合后喷雾防治,在喷雾时要重视天气条件。
③水稻纹枯病
该病也称云纹病,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较为常见。此病属于真菌性病害,当气候适宜时会大规模爆发,潜伏期及暴发期较长,在抽穗阶段发病率较高,使得水稻不断减产。当水稻出现纹枯病后,其叶鞘周围会出现暗绿色不规则斑点,扩大之后就会变成椭圆形,逐渐扩散至上端叶鞘。因被病原菌所破坏,叶片在短时间内会枯黄,若天气过于干燥,叶片就会由绿色变成暗褐色。当环境潮湿时,患病位置就会出现大量蛛丝状菌丝体,然后变成绒球状菌块,一直到成为暗褐色菌核,此时菌核容易掉进土里。当纹枯病严重时,就会导致植株倒伏或直接腐烂死亡。通常来说,水稻纹枯病由真菌寄生所致,病菌在无性阶段出现菌丝还有菌核,并且有性繁殖体是担孢子。除此之外,菌丝呈白色,成熟时呈现出浅褐色,主枝和分枝成为锐角,分枝处溢缩,离分枝不远处出现分隔,菌丝可以在寄主身体里生长,同样可以在寄主表面形成菌核。可采取农业防治措施,科学密植和追肥,增施磷钾肥及基肥。在水稻分蘖阶段,当发病率达到5%~10%时就可以用药物防治,可使用井冈霉素粉剂及苯甲丙环唑乳油等,连续使用2次。除此之外,还可使用生物防治手段。例如在温室条件下使用哈茨木霉NF9菌株处理种子,提高幼苗抗病能力,防治纹枯病。
④稻瘟病
通常情况下,稻瘟病在水稻任何生长时期都会发生,给秧苗、叶片、穗颈等带来危害。一般来说,此病在分蘖阶段较易发生,通常稻瘟病会出现在穗茎及枝梗上,出现黑褐色病斑,影响水稻结实率。在开始播种前进行浸种及催芽,将种子浸泡在强氯精400倍液里再实施催芽。同时,还要选择具有一定抗病能力的种子,做好科学施肥,保证基肥足量,并且控制好施肥比例,避免氮肥过多,降低秧苗抗病力。除此之外,基于水稻实际生长特点进行排水灌溉,减少田间湿度。在防治关键阶段可借助药剂防治,例如稻瘟灵及三环唑等。
⑤水稻细菌性条斑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属于植物检疫性病害,同样是水稻产区关键病害。此病是由稻生黄单胞杆菌导致的细菌性病害,会给水稻质量及产量带来严重危害。此病在温热多雨情况下出现较多,暴雨后水稻叶片就会存在许多伤口,使得病菌入侵,导致水稻细菌性条斑大范围流行。要做好对该病的监测,不断研发高质量品种,选择良好抗病力的种子。在选种后,还要进行消毒及催芽,增强抗病力,防止出现稻瘟病及细菌性条斑病。对于发病较高地区,要第一时间对稻田进行杀菌,同时销毁稻草,对于带菌稻田还要借助石灰来杀菌。在病害高发阶段还要进行药剂防治,提高防控效率。
总之,在水稻种植中,利用绿色种植技术不仅能够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同时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稻米。另外,在水稻栽培中,要做好常见病害的防控。种植户要了解本地区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和发生规律,了解发病症状和危害程度,做好事先预防工作,加强田间管理,在发现之后,及时使用防治技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作者单位:154211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宝泉岭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