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薏茗
摘 要:文章着重分析将纤维艺术引进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当代纤维艺术的材料研究、织造语言、空间探索和科技导入不仅会开拓学生的视野,给予学生实践创新,更会通过项目让学生接触从策划、组织到参与等一系列艺术活动,建设富有创造性的基础美育教育体系。纤维艺术课程兼具融合性和总体性,在课程内容上既可以开设传统的壁挂、编织、毛毡或扎染,在课程形式上也可以开展创作教学,对提升中小学生艺术素养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纤维艺术;编织;中小学美育;方法;路径
一、引言
纤维艺术是以线建构起来的艺术,其从纺织艺术发展而来。传统纺织艺术包含编织、包裹、拼接或缝纫等方式,现代纤维艺术则多采用软材料建构作品主体。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纤维艺术呈现复杂的面貌,是跨学科的艺术门类,通常结合绘画、雕塑、装置、影像和行为等媒介。当代纤维艺术突破了传统手工艺的界限,是一种多元的艺术载体。
近年来,许多中小学将纤维艺术引入常规课堂,已初见成效。纤维艺术将绘画、雕塑、纺织以及设计融会贯通,对学生的造型基础、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均提出了要求。纤维艺术教学在发散性思维引导方面具有独特性,材料属性、造型语言与制作方法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教学体验。纤维课堂形式多样,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关切美育、创造力、参与度和实践能力,能够为当代美术基础教育提供新的教学范式。
二、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纤维艺术
近年来,中小学美术课程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入了诸多门类艺术课程,其中就包括纤维艺术课程。纤维艺术应用到中小学美术课堂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纤维课程得到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认可,主要因其可操性和易实践的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以及鉴赏能力。以一幅壁挂作品为例,学生先要对整个壁挂进行构思和设计,结合主题和内容绘制草图。在织造过程中,学生既可以对照草图,也可根据情况对织物进行即兴编创,思考空间布局。所以,纤维艺术在创作中的灵活性也是其魅力所在,作品可以细致入微地刻画,也可以通过取舍再现某种真切感受,而不是把所有内容都描摹出来。由此可见,一件纤维作品不只需要绘画基础,还需将手工、技巧和艺术修养相融其中,上手简单又能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便是纤维艺术的创新优势。纤维艺术的实践还基于中小学生对材料、形式和语言等问题的探索,教学可以从这几点中的任意角度切入。
纤维艺术还可以结合思政。高世名曾说过:“纤维这种劳作牵系着一种独特的‘创造观,不是天才们灵光乍现的方案及其实现,而是无数普通人劳作中的蔓延与生长。”1 纤维艺术倡导的实践观和创造观正是中小学美术课堂所亟须的,通过一针一线的劳作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创造力和审美意识。“上手的艺术”是纤维艺术的灵魂,学生通过触觉感知织物的建构法则,层层积累的过程可引导学生塑造劳动创造的价值观。纤维艺术以小见大,使学生懂得艺术不只是在灵感中迸发,还需要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努力。纤维艺术引导学生在身体力行的劳作中感悟生活,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完成繁杂的任务,能够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责任心,提升意志品质。因此,纤维艺术作为一种行动的媒介,在实践中创造了价值。
各年龄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操控力都有差异,因此,纤维艺术课程的教学需要由浅入深。教师需设置不同难度的课程,提供灵活的教学方案。纤维艺术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化的培训不可或缺。纤维艺术虽然种类多样且技术要求十分复杂,但上手难度并不大,通过短期训练可以解决技术上的问题。相比技术而言,创作思维上的转变却是难点,故教师平日还要注重知识储备和积累,实践中结合美术史和纤维艺术理论,多学多练,学以致用。
三、纤维艺术课程的价值与意义
纤维艺术的引入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基础美术教育中课程的单一化问题,教学目标也更适用于现代美术教育。当前,素质教育进入素养培育阶段,中小学美术课堂旨在提供一种普遍性的审美机制。培养学生的美学价值观和创造力,需要学校在设置课程时考虑将艺术理论、绘画、动手能力和最为关键的审美意识相结合。纤维艺术是兼容并蓄的艺术形式,通过线的织造和软材料的组合表达传统绘画技巧。如在挂毯制作中,以一根线为导向,从线到点,从点到面,多重的矩阵组合经营的图像要求学生需事先对完整图示给出判断,如此,绘画便融入编织过程中;借助棉花、布料或毛毡等材料制作作品时,需要学生掌握色彩搭配,选择适用的材料进行造型组合;纤维艺术项目和展陈更需要学生将场所、作品、光线或位置等一系列因素规划周全。繁杂的创作过程为学生构建了多维度的艺术创作体验,同时,落实作品的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这些都是纤维艺术课程的价值所在。近年来,多所中小学尝试将纤维艺术纳入美术课程,学生通过构图方法、织造技艺或色彩装饰的学习,将以往单项思维转向复合型的建构方式。
美术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传统课程设置的卡通画、素描、色彩或艺术理论等课程有其优势,但片段化的教学很难培养出综合型人才,因此,建构融合性的课程体系十分必要。纤维艺术课程的开设,可以作为打破艺术教育瓶颈的一种尝试。
传统中小学美术课堂的另一弊端是学生参与积极性不足,艺术实践和动手能力很少涉及。若想突破困局,需对已有的教学体制做出改变。纤维艺术作为综合性的艺术门类,参与度正是纤维艺术倡导的,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作品,其都便于学生进入实操中。纤维艺术纯艺和手工艺的双重属性会给予学生更多的兴趣点,同时,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直接接触和感受材料,也能够提升积极性。共同参与制作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创精神,这些都印证了中小学美术教育和纤维艺术具有完美的契合度。
四、纤维艺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纤维艺术的教学目标,不仅指向于完成美术课堂需解决的基本技能,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开创性思维和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纤维艺术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主要包括技能实践课程和创作类课程。前者主要通过传统织造方式,训练学生“眼、手、脑”协作能力,在劳作过程中了解纤维艺术的成型语言;后者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生活中关注的问题进行主题创作。创作类课程可以是个人创作,也可以是小组集体构思。同时,工作坊或艺术项目也是纤维课程实践的重要方式。
1.纤维艺术技能类课程的应用方法
纤维艺术技能类课程可以分为两大方向:线成型和面成型。线性纤维造型又包括自然线性和“编织”两大类,面性纤维造型可分为自然面型、包裹和缝纫。其中的每一项仍有更细的划分,如在面成型的课程中,可以细分为悬挂、褶皱、自裹、填充、捆扎、缝制、拼贴、粘裱等。在中小学课堂上,教师可依据时间或教学设计,灵活选取某个单元进行系统深入的教学。课程之间的启承关系趋于平行,因而课程设置无需承前启后。例如,学生以“食”为主题,用弹力棉和泡沫为“馅”填充进布料中,采用了捆扎、填充和包裹等方法制作出“包子”。作品呈现出纤维艺术独有的魅力和材料趣味。
现代纤维艺术延承了古老的纺织工艺,因而纤维与纺织的关系最为密切,依线而建并将“编织”视为主旨。编织课程具备诸多优势,材料易得、轻巧便携并且容易上手,因而成为中小学纤维课程的首选。编织的方式众多,如盘绕(包含结艺)、钩、棒针和经纬编织,每一种方式都有自身特点。壁挂一直是广受欢迎的课程,学生首先需要了解编织的理论知识,从经典中解读编织语言的可能性,然后构想并绘制自己的作品方案。教师需要在实操前介绍壁挂制作的工具和材料,并对步骤进行详解(如怎样在框架中设置经线,如何锁边等)。学生需注意画面的构图与构成,掌握经纬编织的基本针法——平针和绕针。两种针法经过不同的搭配与组合可以展现无穷的可能性,从而产生千变万化的图形与肌理、空间与结构。盘绕课程也是常见的纤维应用课程,其概念是以一根绳线进行单向性的盘绕。1 主要采用绳编、藤编、竹编和草编,结课作业通常是草帽、竹筐、器皿等编织物。这些日常物品造型古朴,兼具审美和使用价值,手工编织的肌理具有独特韵味。中小学纤维技能类课程注重在积累中获得创造价值,在结构和语言中进行探索。技能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钻研精神,树立学生坚韧的学术品格。
2.纤维艺术创作课程与艺术项目
如果说技能课为创作课提供落实的基础,那么创作课则将前面所学知识融汇到一起,鼓励创造和发散思维,倾向于培养学生直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作课主要通过软材料的选择、重组、挪用或在作品中巧用物质的属性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方式可以是自由创作、命题创作或是在统一课题下进行创作。如有条件,创作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场景,传统授课场景多囿于教室,新课堂的模式应当是多元的,图书馆、美术馆、工作坊、实习场地(纺织厂、纺织博物馆等)或社区等场景都可以选择。纤维艺术课程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推动艺术项目,让学与“玩”相结合,勇于在公共场所展现自我。
近年来,纤维艺术教学往往采取与社区合作的方式。学校、年级或班级可作为单元,利用公共空间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创作。纤维艺术项目一般分为若干区域进行,每位学生或者小组负责一件作品,最终整合成一个完整项目。美国策展人格雷厄姆曾说过:“所有艺术家都梦想做一些更具社会性与合作性,比艺术更实际性的事。”2 的确,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意义值得人们思考,合作机制的意义超越了作品本身。纤维艺术良好的社会参与性是一种社交策略,正如史密斯评论博伊斯的“社会雕塑”:“本身也是种责任,而不只去掌握有形的材料。”3 纤维艺术的创作也体现了这样的参与性和具身性,中小学生的创作实践与公众、社区结缘,从小就被赋予美化环境的责任感。在这里,社区不再是狭义的概念,而是融入社会构建的空间与场域。纤维艺术打破了校园活动的封闭性,艺术审美需要走出校园,在人文和自然环境中汲取灵感。
纤维课程借助一根线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不仅具备传统美术教育的优势,对学生审美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更为显著,将成为美育普及的重要路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