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有很多布景隐藏在老旧工厂之中。图/本刊记者 聂阳欣
看到多家人文社科类出版社联合抵制电商“6·18”打折促销时,我正在横店,因短剧行业即将迎来新政而进行采访,两个行业的氛围对照让我感到强烈的落差。
短剧拍摄片场总是鲜活生动,尽管演员们经过几天连轴转的拍摄,连黑眼圈都快遮不住了,可是情节的冲突总是那么剧烈——男主角走进办公室,对商业大鳄放狠话,大鳄让保安把他架出去,他只用一句话让大鳄求着他留下;女主角被要求捐献器官救治男人的妹妹,男人在病床前冷酷地发号施令,然而在手术的前一秒,男人通过女主角的饰品发现她才是真正的妹妹。
这只是短剧常见的反转桥段,我在现场看到时,仍然感叹于演员的敬业,他们非但不笑场,还演出了一种不管不顾的狠劲儿。在提倡精品化后,短剧中扇巴掌、辱骂、下跪等行为少了很多,但编剧和导演们总能想办法来呈现冲突。我曾在片场闲逛时被突然而至的玻璃碎裂声吓到,不远处的演员将玻璃杯砸在地上,接着抛出满含怒气的台词,正如很多采访对象告诉我的一样,短剧的情绪没有铺垫,高兴也好,生气也好,一定会用最明显的方式表达出来。
短剧贩卖的是“爽感”,不仅仅要在剧中满足财富、名望、情欲等欲望,而且要以最具爽感的方式予以满足,爽感常常建立在他人的艳羡、嫉妒、悔恨之上,为了合理化爽感,“他人”就被打造成了反派,短剧的世界就是这样“善恶分明”。在戏外,一些从业者也在追逐爽感,幻想日进斗金的神话,吹捧无名小卒通过短剧翻身成大佬的传说,他们进入了一个制造欲望的行业,也直白地追求着自己的欲望。
而出版社的图书编辑则被迫卷入“电商帮助消费者把出版社价格打下来”的爽文剧情中,并且成为了反派,“质差价高”的指责充斥于社交媒体中,最终陷入“卖一本亏一本”的窘境。
不过,从销售模式来看,我又觉得当下的短剧和图书处于相同的困境中。图书销售依赖电商,尽管在正常支付电商佣金后,被要求参与打折、优惠,出版社也一再妥协,以至于如今折扣折到跌破成本价。短剧同样依赖渠道商的曝光,所以不得不将总收益的80%以上用来投流,甚至收益追不回投流的成本。大平台攫取了我们的目光,用算法和流量定义我们的喜好,短剧也好、图书也好,被人看到本身就成为最难、最费成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