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鑫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党和国家基于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职业院校适应时代召唤主动寻求乡村振兴与职业院校发展的结合点,在推动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城乡共同富裕中展现更大作为,是亟待探索和创新的重大现实课题。为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文章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安康市汉滨区香山村实施精准帮扶并取得的成果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何更好、更准确地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优化启示,旨在为促进高职院校乡村振兴中实现新的更大的突破提供参考与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于2022年10月16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实施”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渐显,已成为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促进职教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双重使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整体布局关系到我国城乡的差异是否缩小,整体发展是否均衡,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农业一体化是否落实。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总体大布局是全局性的、长远性的,发展方向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要求,是农村发展的主要内容和关键性问题,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力乡村振兴,是社会服务职能所在,也是自身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所需。
高等职业院校只有主动面向社会经济发展主阵地,才能不断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从中取得发展新成就。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发挥自身优势和实力,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为地区、乡村的发展带来实质变化,在成绩中反思自身发展短板和不足,在乡村振兴的历史和发展的分析实践探索和研究,更好地参与、指导、服务乡村的振兴事业。
陕西工院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探索
从脱贫攻坚时期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发展实践阶段中,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自身发展与地区发展实际、需求相结合,在取得显著成果和实绩的同时,走出了一条陕工院帮扶之路。
攻坚克难,脱贫摘帽
2014年,学校积极响应陕西省委、省政府号召,对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开展驻村定点帮扶。在对香山村致贫原因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学校帮扶工作队发挥自身特点与专业优势,结合香山村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开展精准扶贫、精准施策。摸清致贫原因,精准施策帮扶。从补充完善基础办公设施和加强基层村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形成了以产业发展为主体,重点帮扶为补充,多层面、全覆盖的特色扶贫模式,全村以“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劳务就业”三大板块为核心,实现了“支部+合作社/园区+贫困户”模式,大力推进帮扶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展教育扶贫培训。并积极关心困难村民生活,开展爱心送温暖、送医送药等慰问活动。
丰富村民精神文明活动
经过七年的脱贫攻坚战斗,2020年香山村全村贫困户脱贫摘帽,农户彻底告别了绝对贫困,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得到显著提升,自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以来,学校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紧紧围绕“三大攻坚战”等重点工作,不断丰富香山村村民精神文明活动,以公民道德建设为主线,新民风建设“六大活动”为载体,有力推动了香山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2020年香山村被汉滨区委、汉滨区政府授予文明村荣誉称号,学校驻村工作队也被安康市委、市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在教育帮扶、科技帮扶、人才帮扶、消费帮扶、志愿者服务、电商平台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与奖补等多个领域开展帮扶活动并取得显著成绩,得到汉滨区委、区政府、区乡村振兴局和广大村民的肯定和好评。全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逐步提高,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圆满的胜利,也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落实成果,精准施策
在脱贫攻坚战圆满胜利后,学校驻村帮扶工作也迅速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学校紧密结合帮扶镇村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发展需求和方向,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方案,并在帮扶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找问题、再调研、找方法、再实践。学校领导亲自到香山村调研,主持召开帮扶工作专题会议、视频会议,积极参加安康市帮扶联席会议,研究和分析帮扶项目,制定具体帮扶措施,解决帮扶难题。并压茬轮换选派驻村干部开展定点结对帮扶工作,确保帮扶力量不松懈、不减弱。同时,不断改进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光伏发电设施、智能温室大棚建设,累计共投入各类帮扶资金900余万元,投入师生、职工等人力3 300余人次,强力助推乡村振兴建设。
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
学校驻村帮扶工作队及时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将党的好政策、好措施、好声音传递到香山村党员及群众心里,引导广大村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结合香山村的实际情况,驻村帮扶工作队指导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方位做好为民服务和基层治理各项工作,找准主攻方向和着力点,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大力发展香山村特色产业,吸引更多村民回村发展,全面推进香山村高质量发展。
1.实施产业新机制,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发展思路,结合香山村在村多为55岁以上的留守村民,部分村民因身体原因不能长时间在田间进行劳作这一情况,学校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村企业进行三方沟通与探讨,决定以村企香炉情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试点,整合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落实“支部+产业+农户”的新机制,以点带面,带动村民致富。2021年共雇佣本村村民154人次参与油茶树、木耳、羊肚菌的种植和养护,发放工资40余万元,参与工作的村民收入平均提升10%左右,人均年收入增加2 600元左右。
2.发挥教育优势,开展培训帮扶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始终把自身职业教育优势作为帮扶的重要力量,对香山村及安康地区的学生进行招生倾斜和资助奖励、就业帮助。对各环节进行把控,开展了精准有效的全面教育帮扶。引导村民子女报考学校学习职业技能,为其减免学费和提供帮扶补助,提升农户子女受教育的水平,在其就业时提供帮助。2021年,学院为来自安康地区的品学兼优学生享受励志奖学金40人,资助金额20万元,享受助学金227人,资助金额96.96万元。共计资助267人,资助金额116.96万元。2022年,学校继续为来自安康地区学生提供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受助学生共计351人,受助金额合计132.56万元,并为他们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2022年,在外务工的很多年纪偏大的村民回村,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村企、村产业园区雇佣身体健康的返村村民在村内就业。同时,注重发挥帮扶村产业和服务地方发展的功能,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位教授、博导来村举办专题讲座,解答农户的种植养护问题。2023年3月,学校商贸与流通学院与汉滨区电商服务中心进行合作,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团队为汉滨区开展了全区电子商务讲座活动,扩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为下一步校企电商合作运营打下基础。
3.组织振兴促发展,营造香山新民风
乡村振兴与建设,基层党支部起着至关重要的带头作用。随着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围绕村基层党组织常态化建设这个新定位、新要求。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学校驻村帮扶工作队开展“学习历次党代会精神”现场教学和线上学习、组织集体观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开展“学习二十大精神 接续香山振兴”二十大精神集体学习会等系列学习活动。创新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支部学习活动,提高了党员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习效果,使党员的党性认识进一步得到提高。
同时,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协助村党支部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工作执行力。按照党员发展程序考察预备党员1人,发展对象3人。并积极开展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党员线上线下学习、支部书记讲党课等活动。
4.丰富文化生活,推进移风易俗
为增强村民文化知识储备,弥补在种植、养殖的知识短板。通过图书、电子书、学习视频等多种形式,解决村民遇到的问题,提升村民综合素质,助力推动香山新民风建设。
陕西工院在助力乡村振兴实践中的经验及启示
现阶段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时期,是检验脱贫攻坚成果及规划乡村振兴蓝图的衔接阶段。高职院校需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和担当,结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的帮扶实践过程,为更有效地服务于香山村,发展地区经济,现提出以下启示和建议。
坚定党的领导,选派精兵强将
坚定党的领导是乡村实现长效发展的政治保证,是帮扶道路上的“灯塔”。在重大的事情面前、关键时刻才能越发的突显党的重要性,能够协调各方力量,化零为整的把握乡村振兴的发展大局。
一是主要领导分管,落实部门责任。强化院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持续完善院校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形成和完善学校、学院、主要部门助力乡村振兴的三级工作格局,健全上报上级组织领导,实施当前重点项目、督导检查、考核评估项目和驻村帮扶工作保障的工作流程,严格把控各阶段帮扶任务的完成通报,形成互联互通、一个拳头握紧的强有力的工作合力。二是选强派优干部,夯实驻村保障。要做好基层帮扶工作,学校对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选强派优”是村驻村帮扶实践的重要部分,是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方式。到基层工作,环境艰苦,责任重大。院校在选人方面应该把有干劲、素质高、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接受新事物能力作为选派干部的重要条件。使派出驻村干部成为山区农村治理和发展的强心针,同时,定期给予他们政治关心、工作关注、保障关爱。使他们在驻村帮扶中无后顾之忧,更加坚定地走稳自身脚步。三是严抓作风纪律,落实工作实效,要坚定不移地遵守工作条例和纪律,防止各类腐败、官僚、纪律涣散问题的苗头和发生,有力地保证工作有进展,帮扶有实效。
摸实情、施实策,实现精准、长期发力
帮扶工作对乡村的短、长期是否有明显改善及成效,是否结合发展实际系统设计、是否对问题有认真思考研判,是帮扶工作持久发力的关键。只有深入调查研究,全面系统地掌握落后原因、帮扶措施、防止返贫的工作机制,帮扶措施是否符合政策、互相联系、相互支撑、内外转化,才能发挥长效帮扶机制的作用。
在驻村帮扶的实践过程中,高职院校更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在每年的招生宣传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加大对口帮扶地区的学生招生倾斜力度,圆地区困难学子上大学的美好向往和愿望。为一个家庭带来发展希望,对于就读本校的帮扶地区的困难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学业奖扶、生活关怀、学习激励、就业辅导等服务,让来自脱贫地区的学生能安心、踏实地学习技能、运用技能、致富家庭。结合地区发展现状,开展利于地区的社会技能培训,为帮扶地区村民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帮扶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产业振兴。注重地区项目整体规划,全方位利用本地区优势条件,充分运用院校人才、科研优势,正确引导群众发展优势产业,多形式、多层次挖掘潜在优势产品。
立足于民,服务于民,造福于民
要始终以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对象。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致富积极性、主动性、自信心,将“帮我富”变为“我要富”,才是振兴乡村之根本。一是帮扶政策激励。通过走访入户和调查研究,善于同农户交谈,让群众知道政策落地和实现过程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让群众有更多的知情权。二是树立典型。落后的发展观念是致富道路的绊脚石,高职院校要从思想的根源入手,扶智与致富双重并举,通过树立价值观念、先进事例、教育价值等方式,让利于民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发展深入民心。三是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文化生活观念,打造文明乡村、生态优美的生活环境,让群众在文明、美丽的乡村下,振奋致富信心,振兴幸福乡村生活。
由此可见,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应凸显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作用,以教育、科研、资源等方面的精准帮扶,强有力地带动乡村的高质量发展,从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及水平,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