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审计整改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探究

2024-07-06 15:48刘敏
航空财会 2024年3期
关键词:审计整改高质量监督

刘敏

摘 要 目前,审计整改面临诸多问题,只有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健全制度体系、提升整改质效,实行多措并举、强化闭环管理,坚持严的主基调、加强责任追究,才能持续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和增值作用,切实将整改结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审计整改;监督;高质量

DOI: 10.19840/j.cnki.FA.2024.03.015

审计整改是指被审计企业按照审计意见、整改通知、审计决定、问题批复或审计报告等要求,对审计查出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纠正、改进,对审计建议和风险事项采取措施予以落实和应对,审计整改主管部门进行协调、督促和检查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揭示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统一,促进解决问题背后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将审计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环节。如果只有审计发现问题,而不落实审计整改,那么审计工作不会有效发挥作用,审计目标也难以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强调,“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深入研究和采纳审计提出的建议,完善各领域政策措施和制度规则”。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整改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上级机关决策部署,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要求以“四性原则”和“六个到位”作为整改标准,深究组织和业务领域的根因和机理,系统梳理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开展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同时,要求各单位做到举一反三、追根溯源、追责问责,着力强监督、补短板、堵漏洞、防风险,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整改工作目前面临的难点和困难

当前在审计整改工作中,“审计整改难”现象是一个长期备受诟病的问题,审计整改面临领导重视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支撑不足、缺乏审计整改效果认定标准以及整改监督力度不大、监督手段单一、被审计单位整改质量不高等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整改工作重视不够

被审计企业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整改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将审计发现问题和审计整改作为促进企业完善内控体系、堵塞制度漏洞、防范经营风险、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更多只关注发现问题,但对于审计“下半篇文章”的整改工作关注不够、重视不足、监督不力,影响了审计结果的运用。此外,很多审计问题揭露的是系统性、机制上的问题,需要被审计企业系统梳理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注重制度流程完善和长效机制的建立,才能从根本上对企业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进行综合治理,防范同类问题再次发生,由于整改起来存在一定难度,也导致审计整改不及时、不到位[1]。

(二)整改制度不完善,效果认定标准缺失

由于没有关于整改工作的具体操作规范,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和依据,对于审计整改到何种程度,没有评判标准和刚性要求,审计整改标准不明确、不统一,完全依靠审计人员的经验标准进行主观判断[2],不同审计人员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致使部分问题未能彻底解决,或从根本上解决。

(三)监督手段较单一,跟进督导力度不够

内部审计部门任务繁重,人员配备普遍力量不足,在开展正常审计项目之余,投入到审计整改的力量会有所不足,监督力度不够[3]。有时对被审计单位的整改监督也仅限于书面材料的验收,全面完整进行实地核验较难实现。在监督手段上,主要是通过下发审计整改监督表并要求相关责任部门按时反馈整改完成情况,审计部门不定期开展现场检查的方式,监督手段比较单一,跟进督导不到位,影响了整改进度。

(四)审计整改信息化手段缺失

目前审计整改跟踪监督主要依赖于人工控制节点,信息化手段缺失导致整改效率较低,责任部门缺乏主动性,常出现审计整改不及时的情况,影响审计监督质效。

(五)原因分析不深入,整改整体质量不高

对小问题、表象问题、容易整改的问题,被审计单位一般会积极去整改,但对于较为棘手、影响单位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热点”问题往往会避重就轻,绕着走或表面整改,没有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源头治理力度不够[4]。对于有些历史遗留问题,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或者沟通、协调成本很大,这类问题整改推进就会很缓慢,影响了整改的整体质量。还有些问题在整改措施上重制定,轻落实,在长效机制上和制度流程完善上下工夫不够,导致很多问题还会重复多次发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提升审计整改质效方法和路径

(一)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

抓好审计整改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政治任务。党中央高度重视审计整改,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必须一体推进。审计整改就是检验我们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政治任务。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各被审计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审计问题整改工作,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靠前指挥,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内部机构大力协同。领导班子要不定期专门听取重要审计报告,重大审计整改情况报告要纳入党委会审议范围。要把审计整改作为企业最好的革除积弊的抓手,作为改善管理水平、提升组织效率、创建体系治理的良方,要放到高质量发展的全局中去考量。

各整改业务部门要重视,提高责任意识。整改业务部门和经办人员认识是否到位是整改工作能否真正落实的关键因素,必须高度认识到审计整改工作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将审计整改作为一次促进组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良好契机,要以铁的整改纪律落实整改的严肃性。只有各级切实在思想上重视起来,在行动上才能落实到位,审计整改才能确保到位[5]。

(二)健全制度体系,提升整改质效

健全制度体系,是落实审计整改的机制保障。制定审计整改管理办法,完善整改工作机制和职责、细化整改实施要求、加强整改刚性约束。同时,明确整改认定标准,从制度层面解决审计整改认定标准不一致,对整改成效难以作出统一评价的问题,提高整改落实的可操作性。具体的审计整改评判标准,可从“整改完成”“整改中”“未整改”三种主要的整改结果认定所需达到的整改成效和进度进行明确,做到对同一类型问题使用同一整改评价标准。

(三)实行多措并举,强化闭环管理

坚持“业务谁主管,整改谁负责”的原则,以“四性原则”和“六到位”作为整改完成标准,多措并举发挥整改监督“四大作用”,助力整改工作扎实推进、全面彻底归零。

1. 质量把关作用。一是加强对整改措施的质量把关,确保被审计单位以审计结果和问题事项为切入点、对照点,按照业务循环、全流程并延伸业务域、核准查清关键症结,深挖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漏洞,制定整改方案、计划,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机制流程,不断健全长期治理体系;二是针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事项的整改完成情况开展现场检查,加强对整改完成情况的质量把关,确保整改效果达到预期。

2. 晾晒提醒作用。一是通过“拉条挂账”的方式,细化整改要求、明确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间节点,实行“销号”管理;二是针对整改进展,在全所范围内下发监督通报,分析未整改完成问题原因,促进业务部门加快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流程等,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三是对逾期仍未整改的责任部门下发提醒函,提高被审计部门整改意识。

3. 过程监督作用。整改过程中召开推进会、汇报会等,及时跟踪整改进度,向决策机构主动汇报,促进多个部门各司其职、协同联动、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有效落实审计整改。同时,针对整改完成情况,加强现场检查力度,采取穿行测试、审核材料、查阅制度等方式,逐条逐项检查整改情况,核实整改完成进展。

4. 考核“指挥棒”作用。一是将整改完成情况纳入各相关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内容,压实责任,促进整改闭环管理;二是将整改监督纳入党支部月度工作项,加强党建与业务的双向融入,加大监督力度。

(四)开发审计整改监督信息化平台

开发整改信息化监督平台,通过信息系统实时监测审计整改进展,该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审计问题公示、整改措施管理、进度跟踪、支撑材料在线提交、节点到期提醒等,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闭环审计问题,有效提高审计整改闭环效率。

(五)建立联动机制,统筹监督合力

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检查合作工作机制,由审计部门具体组织协调,相关主管部门共同参加,组成由审计、纪检、法律、财务、风控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项检查小组,制定统一方案,细化检查清单,确保审计整改分工具体明确、责任界定清晰、工作措施有效、人员落实到位。专项检查小组共同开展督导检查,提高现场核查频率,并把审计整改同专项监督、政治巡察、财务监督、合规检查、纪委政治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协作配合并发挥监督合力,实现一果多用,共促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六)坚持严的主基调,加强责任追究

坚持严的主基调,从严从实做好问题线索研判和追责问责,深挖问题根源、堵塞管理漏洞、完善制度流程、加强警示教育。针对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发现的违规问题,从严给予当事人问责处理和提醒约谈,不仅要具体问题整改到位、追责问责到位,还要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源头上、根本上进行治理,坚决避免问题重复发生和屡审屡犯。

通过推动审计问题整改,持续提升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和增值作用发挥,切实将整改结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具体案例

(一)组织保障工作

1. 成立审计整改专项行动领导小组

针对某专项领域审计发现问题以及整改工作,被审计单位成立审计整改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纪委书记、其他公司领导任副组长,统一部署审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工作方案,拟制整改工作计划,推进分管领域问题整改与举一反三事项,会商研究重点难点事项,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等。

2. 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及过程推进会

及时召开整改动员会,做到上下深化认识、统一思想、知责尽责,主要领导在会上明确工作具体要求,并建立汇报沟通机制。特别针对重点领域,按照“上下贯通、横向协同”的总体原则,明确审计问题涉及部门和各相关部门要担起审计整改主体责任,按职责和业务分工,具体负责本业务领域问题整改与举一反三查改工作。专项行动办公室研究制定专项整改举措,明确具体整改要求、牵头部门、涉及部门,责任细化分解到岗到人。同时,根据工作进展,每周召开过程推进会,及时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推动整改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二)制度保障

为进一步强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管理,健全完善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被审计单位制定《审计整改管理办法》,针对整改工作机制和职责、整改工作实施程序、被审计部门整改措施等进行明确,对审计整改标准进行统一,确保审计整改有据可依。

(三)审核整改措施

审计整改专项行动工作办公室下发整改工作方案,以审计结果和问题事项为切入点、对照点,组织各业务部门针对发现问题,深挖问题根源,核准查清深层次原因,并研究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责任人、工作计划、整改举措等。审计整改专项行动工作办公室对各业务部门上报的整改措施进行审核,确保制定的措施符合整改标准,特别要注重措施中是否包含了制度流程完善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只有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改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保证此类问题不再发生。

(四)开展现场检查,严格审核整改完成情况

针对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要加强现场检查和整改审核力度,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整改闭环。专项行动办公室月度跟踪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并进行现场检查,采取穿行测试、审核材料、查阅制度等方式,逐条逐项检查整改情况,确保整改到位。重点检查整改措施是否全面、整改计划是否落实到位、整改输出物是否匹配、整改节点是否完成、整改支撑材料是否完整等。整改是否完成,是根据制定的整改管理办法中明确的整改认定标准来判断,且同一类型问题要使用统一的整改评价标准。根据检查结果,在全所范围内下发监督检查通报,分析未整改完成问题原因,压实整改主体责任。季度上报党委和上级机关整改情况,对所有拉条挂账问题实行“销号”管理。

(五)审计整改信息化管理

在OA系统中建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信息化平台,以实时看板形式展示审计整改完成情况,实现在线提交审计整改支撑材料和到计划节点提醒上报整改功能,督促审计整改落实,大大提高了整改效率。

(六)加大与部门绩效考核的关联性

将整改是否按期完成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占一定权重,加强与整改部门绩效考核的关联,针对逾期未完成整改的部门,审计办将下发《审计整改提醒函》,督促被审计部门加大整改力度。对于经提醒后仍不能按时完成整改的部门,在其月度绩效考核中进行扣分。推动揭示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统一,切实将整改结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坚决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审计领导小组关于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不跨年”的具体要求。

通过以上具体做法,被审计单位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完成率大幅提升,所有内外部审计发现问题按期整改完成率100%。各部门以审计整改为契机,深入剖析问题产生原因,举一反三,修订完善制度10余项,建立优化流程20余项,尤其在采购领域,运用ERP系统,建立了合作供应商管理信息库,设置供应商是否有效字段,实现供应商资质到期提醒功能等,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供应商供方外采购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增加刚性约束。

被审计单位要始终坚持“业务谁主管,整改谁负责”的原则,以“四性原则”和“六个到位”作为整改完成标准,通过落实整改,切实将整改结果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内部审计的监督功能和发挥增值作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AFA

参考文献

[1] 屠平玮.制定有效措施推动审计意见整改落实[J].中国工会财会,2017(6):24-25.

[2] 刘娜.浅析审计整改落实有效机制的构建及实施[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9):27-35.

[3] 邬静.对审计整改工作的思索与探析[J].江西电力,2017(7):49-50.

[4] 朱鹏涛.企业管理审计主要内容和方法[J].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2021(12):19-20.

[5] 闫亚杰.浅析目前企业开展内部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12):21-22.

(编辑:冯金玉)

猜你喜欢
审计整改高质量监督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浅谈国家审计机关审计整改的对策
审计整改落实困难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审计整改的责任体系与协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