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世杰 田茂泉
摘 要 “文史结合”这一传统由来已久,对于历史研究和历史著述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历史教学中,文史结合是指把文史资料引入历史课堂,发挥文史资料的历史价值,从而辅助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学习广博的文史知识,既可以实现以文释史,涵育史料史证素养,又可以在文史阐释中感悟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文史知识的学习,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为此,历史教师应在历史教学中开展多元一体的文史结合教学模式,运用文史资料来创设故事情境,借用诗词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史实,采用思辨性史料来训练学生历史思维,从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 键 词 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文史结合
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出台和以《中外历史纲要》(以下简称“新教材”)为代表的新教材的施行,我国高中历史教学领域开始了新一轮的变革,即由传统的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培育转变。在“素养化”背景之下,教师如何有效推动教学改革、提升课堂的质量与效率,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面对全新的教育要求,以往孤立的教学模式已明显不适用于培养学生的需要,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势在必行。有鉴于此,笔者基于“文史互证”“跨学科教学”理论分析文史结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现实价值,以及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展文史结合教学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新时代高中历史教学提供新思路、新方向。
一、文史结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1.以文释史:于文辞与史实间感悟“史料史证”
“书画常并蒂,文史不分家。”文史结合的传统在我国由来已久,对我国历史研究以及历史著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史论家陈寅恪在此基础上提出“文史互证”“以诗证史”的观点,其著作《元白诗笺证稿》便是这一理论的优秀成果之一。史学家翦伯赞指出,历史上的文学作品是“各时代的社会缩写”,可以成为历史研究中引用、参考的重要史料[2]。白寿彝则对文史结合做了更为精炼的概括——历史文学,他认为历史文学是借用历史题材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也可以是记载真实历史的富于艺术性的文字表述[3]。以上理论为文学作品用作史料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提供了认识论依据,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成为史料,主要还是因为它能够形象地揭示当时的社会生活及时代精神面貌,这就是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重要体现。
新课标实施以来,关于历史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中,“史料史证”相较于其他素养而言在历史课堂上是较少被关注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对于史料的辨析与阐释更多依靠的是其原有的语文基础知识,其文言水平决定了史料阅读能力。新课标中提到,史料史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去再现历史的态度与方法,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做到去伪存真[4]。如此一来,学生在对史料有具体的认识后,需要对过往的历史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这是历史教学的要义所在。以诗词为例,诗词作为历史的见证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孔子在千年前提出“诗可以观”,白居易也提倡“歌诗合为事而作”,由此可见,诗歌一直秉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传统。陈寅恪先生多次提及中国诗虽然篇幅较短,却已涵盖时间、人事、地理三点。中国诗有此三特点,故与历史发生关系[5]。如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容的教学时,毛泽东、陈毅等革命先辈的诗词就是很好的一条教学主线。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对于红军长征过程中的艰苦过程以及所面临的重重阻碍都刻画得十分细致,全诗仅用56个字便对长征的艰辛历程作了高度概括。教师讲解这首诗词后,学生能够对长征过程进行深入审视,能够对红军长征的规模、气势以及长征的艰苦程度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够真切感受到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教师通过解读诗词史料来对教学内容进行例证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增强对于历史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文辞和史实间感悟史料史证的过程,提升个人的历史素养。
2.以文悟史:从文本阐释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0月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中作了“七个着力”的重要指示,其中强调要“着力于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6]。学校作为思想文化教育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引导青少年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文化思想熏陶的重要任务。历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所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史实的学习,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人文底蕴,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感,进而激发自身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像古诗文、戏剧唱本这种文学样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这些内容融入历史课是极具教育意义的。
在“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有代表性的诗词、著作、书法等文学作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涵育其文史素养。以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为例,教材中只是对此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与总结,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便可以通过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来介绍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盛况,进而分析佛教盛行的原因、士族门阀的崛起等一连串的问题。对于魏晋时期玄学家的主张——“清谈”“无为”,是因为他们在《道德经》中找到了“人生的答案”。同样,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向学生介绍《道德经》的人生智慧,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学习中的困难与阻碍,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富有哲学的精神去学习探索,这便是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们用广博丰厚的历史文化知识来考证诗歌等文学作品,在证明诗歌具备史学特质的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挖掘诗歌的深层意蕴[7],涵育文史情怀。
3.文史互证:于文学和历史间提升个人能力
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和最终落脚点,“素养化”时代背景下开展文史结合教学能够为其提供新思路与新路径,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文史资料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从应试角度来看,高考历来就被认为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而近年来各省份的高考历史试题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新课标在提到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原则时,也特别强调以新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为重心[8]。而新情境的构建一般都是以文字史料来呈现的,学生对于史料的分析情况决定其对试题的把握情况。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自带的史料、补充的文史资料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文献史料来归纳材料的关键语句及其表达的核心主旨,从而厘清材料的内在逻辑,更好地应答试题。此外,高考历史科目的命题内容开始呈现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9]。例如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文综(历史)部分第25题,此题围绕荀子及其弟子韩非、李斯的治国思想展开,给出的四个选项皆为诸子的思想要旨,体现了必修教材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结合,重点考查学生的文史素养,还体现了高考命题思想之文史结合的观念。考生如若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文学功底,面对此题肯定会茫然无措。由此可见,运用文史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训练学生的文史思维,使之在面对高考试题时从容不迫,处之泰然。
二、高中历史教学文史结合的实践路径
1.情境教学——创设历史故事情境
学习本身就是一项依靠于学生主体自觉性的认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高中历史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但是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无论是课堂导入还是历史事件的讲授,大多采用单刀直入式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往往对学生而言过于“生硬”,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因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通常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无法快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容易导致教与学之间的落差。加之目前新教材采取的是纲要式编撰体例,受限于纲要体例的特点,教材中对于中外史实的描述相对简略,直接的史论观点占比较大,这对于史实基础较弱的学生而言,过于艰深乏味,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文史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文学作品中含有丰富的与史实相契合的故事,在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后,刻画出生动的具体生活图景,能够使学生感觉到置身于过往的历史背景中,从而感觉历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大大拉近了学生生活与历史知识之间的距离。
以“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一课为例,此章节以唐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赋税制度三方面的变化为中心展开探究。对于刚步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其历史概念、历史脉络、历史思维相对薄弱,对高度抽象的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借助文史故事来创设教学情境,借助声情并茂的文史材料来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本节课的导言部分便引用了孟郊的《登科后》一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该诗描写了科举制度给当时的寒门子弟带来的入仕机遇,以及诗人在考中进士后的激动心境。教师便可将此作为本节课的切入点,首先运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与《登科后》有关的故事视频,增强历史课堂的代入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教师向学生们抛出问题,通过探究问题的形式将学生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思考,如“孟郊在经历登科后身份实现了怎样的转变”“假如你生活在唐朝,你会参加科举吗”“科举考试具体考哪些方面的内容”“科举制带来哪些影响”等。这些问题能够让学生激活原有的历史知识,并在猎奇心理的驱动下投身于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对于赋税制度的转变,本课的“问题探究”一栏中引用了《白居易集》中的《重赋》一章:“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教师可让学生分析本诗所描绘的情境有哪些,进而在本诗的基础上分析两税法的利弊。这样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两首诗歌所创造的教学情境能够使教学环节更加紧密、富有生活气息,对这两首诗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对艰涩难懂的选官制度、赋税制度有清晰的认知,同时也让原本枯燥的历史课变得生动且充满诗意。
2.借诗忆史——巧用诗文助记
在教学过程中,前后知识之间的迁移被看作各个学科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法宝,历史学科也不例外。“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是我国古代教学法中的迁移论,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之下该理论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介绍已知的与历史教材相关的文学知识,有助于学生迁移思维的拓展,能够激发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兴趣。在诸多文学体裁中,古诗称得上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文体了。《唐诗三百首》是每个中国人从小就要学习背诵的,李白、杜甫等诗人更是家喻户晓的存在,《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被胡适大为推崇,他认为《诗经》具备重要的史料价值,“《诗经》并不是一部经典,确实是一部古代歌谣的总集,可以做社会史的材料,可以做政治史的材料,可以做文化史的材料”[10]。由此可见,通过诗词来辅助历史记忆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再从诗歌本身来看,虽然诗词篇幅虽小,却又“五脏俱全”,涵盖人物、事件、地点等史学要素。而且背诵起来朗朗上口、韵律分明,能够使历史知识更具立体感。借用诗文的形式回忆历史,能够赋予历史教学更多的可能性。
论及“借诗忆史”的诗人,杜甫理应排在首位。其诗被后人冠之以“诗史”的名号。如《忆昔》一诗中所回忆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11]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唐朝开元时期的盛世景象,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唐朝开元时期的社会状况。本诗后文又描写了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局面:“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该句与前文的社会状况形成强烈反差,学生仅凭这两句就可体会到安史之乱带来的深刻影响。又如,在讲到士族门阀制度的兴衰时,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学习过的诗文:“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就可以说明当时社会对于察举制的讽刺,在当时累世公卿的察举制下,对于人才的选拔可谓是黑暗无比,这首状如童谣的诗文真实地道出了东汉末年社会风气的腐败,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有着重要价值。
3.精选思辨性史料——提升高考应答力
高考历来被认为是高中教师教学的“指挥棒”“方向标”,高考命题的方向、模式、内容及其特点是每一位历史教师所要认真研究的对象。结合近五年来各省市以及新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来看,各地区试题的命题内容和特点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对于文史内容的考查。如2023年全国高考甲卷选择题部分第27题通过选项的形式考查诸子的思想:“A.百姓日用即道B.心外无物C.存天理,灭人欲D.工商皆本。”2023年的乙卷则通过引入孟子的一段话来考查当时的社会背景状况:“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可见在历史教学中,文史结合的培养是恰当其时的,符合当下高考命题趋势。因此教师需要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大对于文史知识的传输,增强学生对于文史资料的解读、分析能力。
有鉴于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要着意选择带有思辨性的文史资料,以此来作为淬炼学生对史料的感知力、理解力与应用力的路径,提升学生的应答力。以近年来各省市高考都着重考查的诸子思想为例,诸子思想与“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课挂钩,是高中历史教学脉络中的重要板块。本节课的教学要点在于理解社会变化和变法运动的原因,理解诸子各派的思想要义,理清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为了满足考试应答的需要,教师在授课时需要融入各种文史资料来体现诸子的思想,如《道德经》作为中国道家经典,是我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来源。后世诸如荀子、韩非子的思想都是源于《道德经》,教师可选取其中较为经典的语录作为史料来引入课堂之中,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以此作为材料解析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道家思想中“道”的深邃,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各家学派是从当时社会现实问题入手建立起来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样一来,不仅增进了学生对于诸子思想的领悟深度,还提升了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从而将历史知识转化为处理实际问题的办法,实现学以致用。
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史与文学紧密联系,文学是历史的产物,而历史则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文史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赋予历史教学更多的可能性,对于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目标有着积极意义。不可否认,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开展起来应基于一定的前提:首先所选择的文史资料应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要注意史料的客观性、真实性,保证历史学科的严谨和科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文史结合的目的是为了历史教学更好地开展,是为完成历史教学目标服务的,切勿本末倒置。
参考文献
[1] 段雅姝.“文史不分家”在部编初中历史教材中的体现及教学要求[J].教学与管理,2020(33):112-114.
[2] 翦伯赞.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C].//翦伯赞全集(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324.
[3] 白寿彝.史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18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59.
[5] 唐筼.元白诗证史第一讲听歌笔记片段[C].//陈寅恪集·讲义及杂稿.三联书店,2001:483.
[6]陈瑜.赓续中华文脉,让冷门不冷“绝学”有继[N].文汇报,2023-10-22(005).
[7] 周金标.论杜诗“诗史”说与诗史互证[J].中华文化论坛,2008,(01):59-6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9.
[9] 虎元锋.新课改理念下高考历史命题的发展趋势[J].甘肃教育:2018(02):125.
[10] 胡适.谈谈诗经[C].//胡适文集(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12-413.
[11] 杜甫.杜甫诗集[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75.
[作者:姬世杰(2000-),男,山东无棣人,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田茂泉(1978-),男,鲁东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
引用格式 姬世杰,田茂泉.文史结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价值及实践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4(21):84-87.
【责任编辑 郑雪凌】
*该文为山东省烟台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传统文化体验教育与初中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研究”(YJGHYB14500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