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洋静
【导读】“大同”思想描绘了孔子理想中的美好社会景象,其传达出的“天下为公”“平等”以及“和谐”价值观,是近现代中国追求进步的主要内容之一,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思想价值和理论意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素材。了解孔子大同社会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把握其本质内容,有助于深刻理解和领悟大同思想在当今时代的重要影响和时代价值。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历来继承孔子大同思想。孔子所宣扬的“天下为公”“平等”“和谐”等价值观念,与当今中国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不谋而合。
一、孔子大同社会思想的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依赖和取决于客观实践,也受特定时代背景和思想渊源的影响。了解孔子大同社会理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有助于深刻领悟其主要内容和价值表达。
(一)孔子大同社会思想的时代背景
孔子大同社会思想记录于《礼记·礼运》篇。《礼记》虽成书于西汉,但反映的是先秦时期的社会面貌,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艰难困苦。经济上,与原始社会相比,生产力已大大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快速发展。但奴隶制残余尚存,阶级分化严重。政治上,西周时期的分封制逐渐瓦解,诸侯争霸,战乱频发。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景象,一批思想家开始把关注点由神转移到人,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巨大的社会变革对思想家们造成了重大冲击,他们开始怀疑、反思甚至寄希望利用道德重建社会秩序。
(二)孔子大同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
大同社会理想的产生并非仅源于儒家思想,它同样兼收了诸子百家对现实反思的精髓,反映了孔子对远古社会的追忆和向往。
孔子对尧舜禹的德行和成就持赞扬态度。虽然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人民过着群居生活,但他们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人与人之间保持平等关系,令孔子神往。尧舜禹胸怀天下,不为私利,与儒家推崇的思想不谋而合。反观孔子生活的时代却是战乱不断,百姓生活艰苦。基于此,诸子百家纷纷设想自己心目中的美好社会。大同社会思想便从中吸收了部分学派的思想。如“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与墨子的“兼爱”思想有相似之处,“选贤与能”也与墨子的“尚贤”思想有一致性。又如,大同社会中的“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与农家思想的“市贾不贰,国中无伪”存在某种联系。由此可见,孔子的大同社会思想确实融入了各家学派的思想。
二、孔子大同社会思想的基本内容
孔子大同社会思想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而形成,并随着社会历史的推进而丰富和发展,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对今天的我们仍具有重要学习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天下为公:价值导向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孔子认为天下是公众的。这一观点超出了狭隘的国家观念,而是以更长远和宽广的眼光来思考社会,他“关心整个世界、整个人类之大全全体,而不为一部族所私有……他们常有一个‘天下观念超乎国家观念之上。常愿超越国家的疆界,来行道与天下,来求天下太平”。以发展的眼光对孔子“天下为公”进行解读,可具体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公,在我国古代有将食物平均分配之意。随着生产力提高和社会变化发展,“天下为公”用生产资料公有制来表达更具普适性。《礼记·礼运》中,孔子表达了对当时所处社会的不满及对尧舜禹时期氏族社会的向往,渴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人们共同劳作、共同分配生产资料。康有为、孙中山深受其影响。康有为认为,大同社会应该实行公有制,消灭私有制,主张“去产界,公生业”。 梁启超对此有同样见解,认为土地应该都归公有,私人不得占有土地。孙中山在当时面对国家经济发展问题时,也继承了孔子“天下为公”这一思想,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就要消灭私有,实现公有。
第二,权力为公。“天下为公”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表现在政治方面。权力不是某个人的专属之物,而应是为集体所有,权力的运用应当做到“为公”。在孔子认同的理想社会中,实际上已不存在“私天下”。但由于思想上的局限性,孔子认为政治权力应是统治者替天治民,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他历史局限性的体现。康有为对孔子的观点进行了扬弃,他赞同孔子权力为公的观点,认为权力并非统治者专有。公职人员应行使权力,对社会和人民进行管理。孙中山对权力的看法,体现在他的各种政策主张上。在吸收借鉴俄国历史经验基础上,他结合我国未来发展的政治需求,主张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政体。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应为人民行使,鼓励人民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中。
第三,道德上的公心。孔子崇尚仁爱,十分重视道德的价值和作用。大同理想社会中,孔子认为道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只有实现道德上的“为公”,才会有“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的美好社会状态。统治者只有实现道德“公心”,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赏罚分明,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百姓的利益,构建一个和谐有序、人人称赞的国家。只有人人提升道德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个人理想信念,才会有“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崇高的精神境界。简言之,孔子认为,人人以仁义礼智信来要求自己,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监督,才有助于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和谐社会氛围。
(二)平等
孔子大同社会思想处处体现着平等的理念,主要表现为经济上的分配平等、政治上“选贤与能”的平等和“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的社会交际平等三个方面。
在经济上,孔子的“天下为公”指的是百姓可以平等地获得自己的财富。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国家的财富,人人皆可有所得所获。历史上与孔子这一观点一致的大有人在。如主张去经界、均井田的孟子,提出调贫富、限田塞并兼等政策的董仲舒等,他们的政策和主张都反映了对经济平等的追求。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孔子所追求的“天下为公”更多的是一种绝对的“公”,是一种蕴含共享和无私精神的“公”,是一种超越个人、超越家庭,甚至超越国界的“公”。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这种“天下为公”具有空想性。
“选贤与能”是孔子大同理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的平等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才选拔的平等,二是大公无私的政治统治。孔子认为选贤的标准是才能,而非家世背景。这能使得众多胸有抱负和满腔热血的寒门学子拥有改变自身命运、出人头地的机会。“能者居之”体现了聘任的公正性和平等性,是“选贤与能”的本质,此外,统治者应无私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有鸿鹄之志并施展抱负的学子,给予他们平等的选拔机会,体现统治者政治统治的大公无私。
孔子所说的“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体现的是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平等。孔子认为原来的氏族部落共享食物,不存在贫富贵贱和身份地位差别,人与人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在封建社会中,阶级的出现导致了高低贵贱和三六九等之分,人与人的交往不再平等。孔子认为,人性是平等的,因此他试图从人性角度出发,构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社会平等。
(三)和谐
和谐,意为配合得当、和睦协调,它传递的是一种和乐的氛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礼记·礼运》对社会和谐景象的描绘,也是孔子心中的大同社会。他认为和谐社会需要个人讲诚信、对他人表信任,还要关爱弱势群体。
孔子大同社会中的和谐,首先要求自己做出改变,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尤其重视“信”这一道德品质。儒家强调修身的重要性,认为必须通过修身实现“齐家”,进而“平天下”。在孔子看来,大同社会中的人首先要在言、行上树立起良好品行。
和谐不仅是自身修养的提高和完善,更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友好互助的社会和谐。就个人而言,要自我批评和完善;就社会而言,要对他人表示友好信任。社会整体是由每个社会个体组成的,只有个体与个体之间实现和谐,整个社会才会有和谐的氛围,才会有“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和谐愿景。
社会和谐在日常生活中突出表现为关爱社会弱势群体。没有斗争和剥削压迫的社会才是孔子心中的理想的大同社会。在他看来,每个人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关心自己的子女,还应以同样的心情对待他人的父母和子女。把他人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尊敬和孝敬,把他人的子女当作自己的子女疼爱。这是一种将心比心、爱屋及乌的和谐社会关系。反映在国家层面上,就是要一视同仁,不忽略弱势群体,要将国家财产平均分配给每一个人,消除社会贫富差距。
三、孔子大同社会思想的当代讲述
“大同”理想虽是孔子对理想社会的无限向往和追求,但从精神价值层面看,它也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近现代内外交困的局势下,许多仁人志士在探索国家前途命运时,都选择继承和发展孔子的社会大同思想,并运用于各自的政策和实践方案中。甚至到今天,孔子大同思想依然深刻影响我们。今天我们所倡导和构建的和谐社会,正是孔子大同思想中“天下为公”“平等”“和谐”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和其思想在当今时代的丰富和发展。
(一)“天下为公”奠定和谐社会思想基础
“天下为公”是孔子大同理想的基本思想。孔子把“天下为公”视为人类应当奋斗的目标。他认为,“天下为公”是“为天下所有人,而不偏私于一部分人”,强调平等民主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原则中的民主法治有内在一致性。民主法治,即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孔子虽未在理想社会中强调法的地位和作用,但他所主张的“天下为公”,维护所有人而非部分人利益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主”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生动凸显了“天下为公”的使命担当。
(二)公正平等理念促进和谐社会稳定发展
从古至今,公正和平一直以来都是人民向往和追求的事物。孔子大同理想在经济分配、政治选拔、人际关系等方面处处体现了对公正平等的追求。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差距大、贫富悬殊等问题,对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我们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的公平正义就是“公正平等”的生动再现。和谐社会讲究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让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在体制上体现公平正义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新的阶段,我国也积极地从多方面建立和完善更加公平公正的制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均衡发展。
(三)和睦思想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孔子描绘的大同社会是一个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友善、充满活力是和谐社会所需的良好品质和精神状态。诚信友善,即生活中人人讲诚信,和善待人,人与人友好和谐交往。充满活力,即工作中每个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这是大同社会“和谐”思想的具体表现。和谐社会绝不是充满勾心斗角和冷漠无情的社会,在充斥着利己主义思想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培养诚信友善的良好品质,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相亲相爱、相处融洽的社会氛围。
四、结语
孔子的大同思想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环境,吸收了部分学派的部分思想,描绘了孔子心中的美好社会。它所提出的“天下为公”“平等”“和谐”的思想皆为我国近现代思想家和革命家们继承和发展。即使在今天,孔子大同社会思想仍没有成为过去式,它所蕴含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仍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有待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礼记[M]. 钱玄,钱兴奇,徐克谦,等,注释. 长沙:岳麓书社,2001.
[2] 钱穆. 中国文化史导论[M]. 北京:商务出版社,1994.
[3] 汤志钧. 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与《大同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4] 张琦. 以儒家“大同”理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
[5] 张曙光. “天下为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