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心理类特色课程群的优化策略

2024-07-06 12:09张利钧张林肖
科学导报 2024年43期
关键词:顶层课程标准教学内容

张利钧 张林肖

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 心理类特色课程群处于基础地位,在达成培养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该课程群仍存在的一些问题,特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一、基于教育规律与培养目标做好该课程群的顶层规划与动态调整

课程的顶层设计是对学校课程蓝图的总体勾勒。做好课程群的顶层设计首先要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第一,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第二,选择性与有效性的关系。在每门学科知识中最高效地选择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所需的心理学知识并整合起来。第三,学习借鉴与特色创新的关系。既要借鉴其他优秀课程群建设的做法,又要考虑到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特点、学科本身的特性与自身办学特色,创造性地处理好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每1~2年动态调整该课程群的具体课程,保证课程的及时更新与迭代,即使保留的课程也要因时而动,及时调整该课程的具体内容。

  二、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立该课程群目标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大框架下,凝练出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心理类特色课程群的目标——除《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小学职前教师心理类课程群的目标外,还增加了提升小学职前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以及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素养的能力的目标。

  三、精选该课程群教学内容

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课程设置建议模块要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心理类课程群应包括三大块,即儿童发展、小学生认知与学习、小学生心理辅导。教师应考虑专业特色和课程群特色,结合相关理论优选一些近年来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心理类课程前沿教学内容。

  四、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从教师的角度看,小组合作、翻转课堂、体验式教学等形式教学效果比较好,从学生的角度看,练习法、实践法、角色扮演法等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更有吸引力。此外,教师应多运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五、组建并优化该课程群教学团队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多课程、多学科深度融合的过程,这一过程离不开具有交叉背景的教师团队,以保证知识体系的交叉和协同。具有交叉背景的教师团队能保证在该课程群的实施过程中进行系统协同,达到课程间、学科间、学习者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深度融合。

  六、建立并完善该课程群教学评价体系

有效地教学要有科学的评价体系作为保障。以该课程群教学目标为依据,建立并完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心理类特色课程群的评价标准。

基金项目:山西大同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XJG2020217)。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

猜你喜欢
顶层课程标准教学内容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顶层设计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加快顶层设计
健康卡“卡”在顶层没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