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娜
【摘 要】 基于2010—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DID方法考察跨国并购与出口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跨国并购与出口均能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但是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进一步按照地区差异和创新质量分析发现跨国并购与出口对创新绩效的替代效应主要体现在2013年以后“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内优势地区和低质量创新之中,而在非优势地区和高质量创新中该替代效应并不显著。研究对开放型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选择跨国并购与出口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跨国并购; 出口; 创新绩效; 替代效应
【中图分类号】 F230;F2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4)14-0074-08
一、引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经40余年逐渐印证积极融入全球市场将会促进经济发展。尽管其中有磨难、有荆棘,但我国依然从这种开放型经济中获取了巨大收益。当然,这种开放应该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其在开放型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让企业真正地“走出去”,国家也因此出台了许多政策,例如已连续举办多届进口博览会,并于2020年11月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然而国家政策只能提供辅助支持,企业真正在这种开放型市场经济中要做到的是不断创新、提升创新绩效、获取消费者的认可,以求在市场中能够长久生存。但受困于创新成本与复杂程度的提高以及国内同行业企业在知识方面的同质性,依赖自身和国内市场提升创新绩效将会十分困难。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并购浪潮的此起彼伏和全球出口贸易的增加为创新绩效提升提供了机遇,越来越多的企业投入其中并且成功实现创新绩效提升。
现有文献针对跨国并购和出口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进行了研究,其中跨国并购与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建立在国际生产折衷范式之上,主要表现为跨国并购通过获取异质知识资源[ 1-2 ]、收购国外公司嵌入当地创新网络[ 3 ]以及并购国外公司建立跨国企业以实现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4 ]提升创新绩效。现代贸易增长理论关于出口与创新绩效的研究存在“自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两种观点。“自选择效应”已经得到大部分文献的证实,对“出口学习效应”的研究则相对较为稀缺。“出口学习效应”更多侧重从出口得到的信息中自主学习,即内源式创新;但是跨国并购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多是从东道国进行学习,即外源式创新。那么,在开放型经济中,外源式创新与内源式创新之间究竟产生何种影响?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进而提升创新绩效,还是相互抑制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不利影响?目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文献较为稀缺。因此,本文将跨国并购与出口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以国际生产折衷范式和现代贸易增长理论为基础分析其对创新绩效的交互效应。
研究可能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边际贡献:一方面,丰富和完善国际生产折衷范式与现代贸易增长理论。本文结合我国制度背景,讨论企业跨国并购与出口对创新绩效的交互效应,有利于丰富国际生产折衷范式和现代贸易增长理论,完善国际投资与贸易之间的交互影响研究;另一方面,从地区差异和创新质量两个层面探究跨国并购与出口对创新绩效的交互效应在国内优势和非优势地区以及高低创新质量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能够有效揭示跨国并购与出口对创新影响的异质性及机理,以期为指导企业如何更好地实施跨国并购和出口,进而优化企业创新行为及绩效提供理论依据和令人信服的经验证据。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跨国并购与出口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交互效应:正向影响
企业跨国并购与出口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可能存在互补效应,原因如下:第一,当企业同时进行跨国并购和出口时,出口所带来的异质性知识资源能够助力企业在后续跨国并购中对该资源进行获取和吸收,尤其是如果企业出口和跨国并购在同一个国家,资源依赖理论和价值网络理论认为异质性知识资源对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不可或缺。同样对出口来说,跨国并购使主并企业在当地的嵌入能够帮助其根据当地消费者需求生产出针对性产品,更加有利于进行产品创新[ 5 ],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第二,企业出口贸易在当地形成的创新价值网络并不稳定,一旦企业离开东道国,或者受到两国之间政策限制,在当地形成的创新价值网络会立刻断裂,无法为企业后续创新提供支持。通过跨国并购进入当地市场会帮助维持创新价值网络稳定,使企业能够持续跟随网络中行业的领先企业,甚至超越行业领先企业[ 5 ]。如果企业直接进行跨国并购进行网络嵌入会受当地企业的抵制,难以融入创新价值网络,再加上东道国为防止技术溢出进而损害自身价值会对跨国并购企业进行政治审查,增加交易成本,造成创新绩效可能会不升反降,而前期相对柔和的出口行为会让东道国企业和政府更加了解出口企业,进而缓和当地企业抵制行为与东道国政治审查所带来的影响,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第三,内部化理论认为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形成的跨国企业是一个全世界范围的内部市场,通过各个国家之间内部市场调配可以为出口提供资金,同时世界范围内跨国企业会帮助企业积累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出口的经验,进而更好地进入东道国市场[ 6 ],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实现帮助企业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更好地与东道国产品进行市场竞争,争夺其他东道国企业原有市场,增加利润,为企业创新提供资金。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1a:跨国并购与出口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中存在互补效应。
(二)跨国并购与出口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交互效应:负向影响
企业跨国并购与出口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可能存在替代效应,原因如下:一方面,出口涉及国家之间的运输与合作,而国家之间的差异则会影响出口这种行为,使得出口比国内贸易需要更多资金[ 7 ]。在东道国出口贸易中赚取的利润转移到国内会受到东道国政府限制,因为任何东道国政府都不希望国内资金大量流出,造成财富损失,即转移支付,因此东道国政府对出口企业的限制会导致资金难以回收。此时如果进行跨国并购则会持续导致资金吃紧,被迫挤占企业创新投入资金,即“挤出效应”,还会造成企业没有充足资金与东道国政府和企业交流,加大当地阻扰程度,降低从当地获取的异质性知识资源,进而使企业创新绩效降低。另一方面,出口使企业与当地创新价值网络产生连接,跨国并购将当地一个企业变成母国企业子公司,为了避免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产品在市场上相互竞争,母公司会降低对东道国的出口,因此出口带来的信息也会随之下降,东道国则不会放任其他国家企业子公司将本国关键核心技术传递给母公司所在国[ 6 ],因此东道国会对子公司行为进行限制,进而造成信息来源断裂。同时,出口导致企业存在大量运输成本,而通过跨国并购减少出口运输成本能够间接增加企业收益,但也导致企业从出口中获取的信息减少,进而降低创新绩效[ 8 ]。因此跨国并购给企业带来的创新正面效应并不能弥补企业出口对创新绩效的正面效应,导致整体创新绩效下降。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H1b:跨国并购与出口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中存在替代效应。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根据以下条件对样本进行筛选:(1)剔除金融行业的样本;(2)剔除数据严重缺失的样本;(3)在同一年度内主并企业实施两次及两次以上跨国并购事件,选取企业最早公布的一次;(4)剔除被标记为ST或者退市企业。同时本文主要财务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部分缺失数据源自中国研究数据服务平台(CNRDS)、企业年报以及手工整理等,同时对连续型变量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处理。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创新绩效(Innovation)
采用的是跨国并购或者出口后1年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加1取自然对数作为创新绩效的衡量方式。
2.解释变量——跨国并购(MA×D)
跨国并购在本文为虚拟变量,所以借鉴吴先明和张玉梅[ 9 ]的做法反映跨国并购进程,具体度量方法如下:企业进行跨国并购当年及跨国并购之后的样本期间所有年份赋值为1,其他年份为0(MA是指跨国并购当年赋值为1,即为处理组,其他为0,即为控制组;D是指跨国并购当年以及跨国并购之后样本年份赋值为1,其他为0);出口(Export),由于出口企业如果不进行出口,它与外部联系就此中断,不存在持续的效应,因此出口的定义为如果企业当年出口取1,否则取0[ 10 ]。
3.控制变量
具体定义见表1。
(三)模型设定
鉴于跨国并购的特殊性,本文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DID)研究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
Innovationi,t+1=?琢0 + ?琢1MAi×Dt +
∑Controli,t+?着i,t (1)
Innovationi,t+1=?茁0 + ?茁1Exporti,t +
∑Controli,t+∈i,t (2)
Innovationi,t+1=?酌0 + ?酌1MAi×Dt +
?酌2Exporti,t + ?酌3MAi×Dt×Exporti,t +
∑Controli,t+?兹i,t (3)
其中,i与t表示企业发起并购和进行出口的年份,Control表示控制变量,?琢0、?茁0和?酌0表示模型(1)—模型(3)的截距项,?着、∈和?兹表示模型(1)—模型(3)的随机干扰项。
若?琢1和?茁1显著为正,说明跨国并购和出口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模型(3)是为了检验H1a和H1b,具体通过观察?酌3的符号及显著性水平来确定。
四、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表2呈现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创新绩效的最小值为0.000,最大值为9.699,说明企业之间的创新绩效存在较大差异。跨国并购的中位数0.000小于均值0.034,说明大部分企业并没有进行跨国并购。出口的中位数为1.000大于均值0.525,说明大部分企业存在出口业务。
(二)回归结果分析
如表3所示,模型(1)显示,跨国并购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系数为0.234),说明跨国并购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绩效;模型(2)显示,出口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系数为0.411),说明出口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创新绩效;模型(3)显示,跨国并购与出口的系数至少在5%水平上显著(系数分别为0.337和0.412),两者交互项在10%水平上显著(系数为-0.245),说明跨国并购抑制出口对创新的影响,出口也抑制跨国并购对创新的影响,即两者之间存在替代效应,验证本文H1b,即不支持H1a。
(三)稳健性检验
1.平行趋势检验
双重差分法估计量的一致性必须满足平行趋势假设,因此以跨国并购实施的前1期为基期进行平行趋势检验,结果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在企业实施跨国并购之前,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创新绩效具有相同变化趋势,即处理组和对照组创新绩效的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本文回归结果满足平行趋势假设,同时跨国并购当期以及后3期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说明跨国并购对创新的影响长期存在。
2.截尾模型(Tobit)
考虑到本文被解释变量创新绩效用专利来衡量,其取值范围均大于等于0,因此可以认为创新绩效左侧存在截尾现象。而Tobit适用于被解释变量存在截尾的情况,因此本文采用Tobit模型对回归结果进行重新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其实证结果仍然支持本文的H1b,因此说明本文的回归结果是稳健的。
3.安慰剂检验
安慰剂检验(Placebo Test)常常用于检验非观测因素对回归结果的影响。为了排除非观测因素影响,本文进行了安慰剂检验。借鉴以往研究的方法[ 11 ],将解释变量中跨国并购、出口进行随机分配500次,并将其回归,将回归后结果系数估计值和P值分布进行绘图。图2-1为跨国并购的随机分配结果,图2-2为出口的随机分配结果,图2-3为跨国并购随机分配与未随机分配出口交乘的回归结果,图2-4为跨国并购未随机分配与随机分配出口交乘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系数估计值集中在0附近,且大多数系数估计值P值在5%以下。这表明,安慰剂检验结果中大部分并不显著,说明遗漏变量问题不存在,本文回归结果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五、进一步研究
(一)地区差异
我国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衡,造成地区之间创新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跨国并购与出口的特征在各个地区也不一样,因此多数研究将地区划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进行差异化检验。然而这种地区划分方法并不适用出口方面的相关研究,原因在于出口容易受运输成本影响,大多数企业出口时会选择通过陆路或者海洋进行运输以减少运输成本,而内陆地区在运输方面明显不占优势,造成靠近海洋、内陆其他国家以及长江沿岸等省份出口明显优于其他省份,因而跨国并购与出口的交互效应可能也会不同于非优势地区[ 12 ]。同时,为了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提及广东、上海等国内18个省市,本文经过对比,这18个省市具备上述出口优势地区的特征(以下简称为国内优势地区),因此以国内优势地区和非优势地区进行划分,检验交互效应差异性。考虑到《愿景与行动》主要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而“一带一路”提出在2013年,为了减小结果误差,本文主要对2013年以后地区差异性进行检验。具体结果见表5。
从模型(1)可以看出,国内优势地区和非优势地区2013年以后跨国并购都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且经过组间系数差异检验(P值大于0.1),两者之间系数没有显著差别;从模型(2)可以看出,出口都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但经过组间系数差异检验,两者之间系数存在显著差别(P值为0.000),说明在2013年以后国内优势地区企业出口对创新绩效提升影响要明显大于非优势地区企业;从模型(3)中依然可以看出出口与跨国并购在2013年以后都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以及组间系数差异发现两组之间跨国并购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别(P值大于0.1),而出口存在显著差异(P值为0.000),再次验证了上述结论,同时出口与跨国并购在2013年以后的优势地区存在替代效应,在非优势地区则不存在替代效应。
虽然在国内优势地区和非优势地区的替代效应存在明显差别,但根据结果来看,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出口导致,在优势地区企业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出口更加方便[ 12 ],再加上地理位置优势所获取到的信息也更加丰富,使得异质性知识资源较为充沛,进而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强[ 10 ];而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在国内优势和非优势地区并未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造成替代效应在优势地区比较明显。同时,本文发现2010—2012年之间优势地区与非优势地区之间出口存在明显差异①,不支持《愿景与行动》的提出是造成两类地区企业创新绩效差异产生原因的观点②。
(二)创新质量
按照价值网络理论,企业的高质量创新活动和低质量创新活动是同步进行的,因此可以认为跨国并购和出口在影响高质量创新的同时也影响低质量创新,但现有研究没有明确区分。为此,本文以发明专利申请数加1取自然对数衡量高质量创新,以实用新型专利数加1取自然对数衡量低质量创新来研究跨国并购和出口对创新质量的影响[ 13 ]。
表6显示,在不考虑出口的情况下,跨国并购与高低质量创新分别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178和0.223),在不考虑跨国并购的情况下,出口与高低质量创新都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359和0.380),但同时考虑出口与跨国并购的情况下,出口与高质量创新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358),跨国并购与出口和低质量创新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系数为0.368和0.382),两者交乘项在10%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系数为-0.290)。同时经过组间系数差异检验,发现跨国并购和出口对高质量创新与低质量创新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
以上结果说明跨国并购能够促进高质量创新和低质量创新,但是出口使得跨国并购对高质量创新无显著影响。这是因为目前大多数跨国并购都是以技术寻求型为主,但是大部分东道国对高新技术管控较严,企业很难将技术转移到母国,而出口则是根据东道国市场反馈信息进行自主创新[ 14 ],绕开了东道国的技术管制,因此两者同时考虑的情况下,企业在高质量技术引进上会更多选择出口;同时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和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当技术较为成熟时,东道国会根据“雁”型模型进行转移获取技术转让收入[ 15-16 ],因此在低质量创新上跨国并购与出口存在替代效应。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并结合国际生产折衷范式和现代贸易增长理论研究企业跨国并购与出口对创新绩效的交互效应,研究发现跨国并购与出口都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但两者之间在创新绩效的提升上存在替代效应。另外,跨国并购与出口的替代效应存在于2013年以后的优势地区,同时跨国并购与出口均能够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创新与低质量创新,但是替代效应主要存在于企业低质量创新中,在高质量创新中并不明显。
根据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或出口决策时,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定位。如果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那么加强出口活动可能更有利于获取广泛的信息和资源,从而提升创新绩效。相反,如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定位较为局限,那么跨国并购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以便借助外部知识来源补充自身知识体系。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或出口决策时,还需要深入了解国际市场的需求和竞争格局。通过分析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企业可以更好地判断哪种对外活动更有利于提升创新绩效。
第二,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各地区企业与政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积极配合国家战略,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在跨国贸易中获得更多优势。在跨国并购方面,企业需要在风险评估和产业匹配等方面进行认真谋划,以避免出现潜在的风险并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政府则需要为企业提供支持,鼓励企业在跨国并购中运用本土资源和优势,推动国际化进程。在出口方面,企业需要充分发掘外贸市场,寻找符合自身实力和产品特点的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和推广计划。政府则需要加大对出口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有力的出口退税、融资等金融支持措施,为企业打开更多的出口通道。企业应借助“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跨国并购与出口推进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第三,在通过跨国并购和出口进行低质量创新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投入高质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在当今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只有认识到提升自身创新水平才是企业生存下去的唯一根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参考文献】
[1] ZHANG Y,WU X,ZHANG H,et al.Cross-border m&a and the acquirers' innovation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J].Sustainability,2018,10(6):1796-1821.
[2] BIERLY P E,CHAKRABARTI A K.Technological learning,strategic flexibility,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1996,43(4):368-380.
[3] 黄苹,蔡火娣.跨国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质变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互补性调节分析[J].科研管理,2020,41(6):80-89.
[4] 周雪峰,韩永飞.跨国并购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基于异质性组织冗余的遮掩与中介效应视角[J].世界经济研究,2022(1):104-118.
[5] SEGARRA-BLASCO A,TERUE M,CATTARUZZO S.Innovation,productivity and learning induced by export across european manufacturing firms[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20,29(8):1-29.
[6] SHIMIZU K,HITT M A,VAIDYANATH D,et al.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a review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2004,10(3):307-353.
[7] BERNARD A B,JENSEN J B.Exporters,jobs,and wages in u.s.manufacturing:1976—1987[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Microeconomics,1995:67-119.
[8] NOCKE V,YEAPLE S.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vs.greenfiel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he role of firm heterogeneit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7,72(2):336-365.
[9] 吴先明,张玉梅.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是否创造了价值:基于PSM和DID方法的实证检验[J].世界经济研究,2019(5):80-91.
[10] 罗长远,张泽新.出口和研发活动的互补性及其对生产率的影响:来自中国上市企业的证据[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37(7):134-154.
[11] ATHEY M J,LAUMAS P S.Internal funds and corporate investment in Indi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4,45(2):287-303.
[12] 黄玖立,徐旻鸿.境内运输成本与中国的地区出口模式[J].世界经济,2012,35(1):58-77.
[13] 胡江峰,黄庆华,潘欣欣.碳排放交易制度与企业创新质量:抑制还是促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2):49-59.
[14] 戴魁早.要素市场扭曲如何影响出口技术复杂度: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9,18(1):337-366.
[15] 孙晓华,郭旭,王昀.产业转移、要素集聚与地区经济发展[J].管理世界,2018,34(5):47-62.
[16] KOJIMA K.The“flying geese” model of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origin,theoretical extensions,and regional policy implications[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2000,11(4):37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