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 李炳 费强 覃佳通 王书海 江深
摘 要:当前,许多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存在教学理念缺失、学习目标描述不清、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势必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因此,在工程教育认证驱动下,开展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非常必要。文章以《汽车构造Ⅰ》课程为例,融合OBE理念,制定课程学习目标,剖析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构建考核评价体系,从课程成绩考核和学生问卷调查角度定性定量地开展课程目标达成评价,并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以期为应用型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汽车构造 OBE理念 课程目标达成
1 引言
目前,许多高校专业课程存在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和毕业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剖析不准确,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单一、教学过程设计未充分体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等诸多问题,从而导致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不高,这势必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OBE理念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均是将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个方面融合在课程体系的各教学环节中,并构建工科专业持续改进机制[1]。当前,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受到我国众多高校工科专业的重普遍视。OBE理念下工科专业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研究,对于评估教师授课质量、学生学习成果产出、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及评估结果持续改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
本文以《汽车构造Ⅰ》专业课程为例,基于OBE理念,在课程学习目标及其对应毕业要求关联度、考核评价方式及课程目标达成综合评价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
2 专业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查阅、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我国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具体包括:在专业课程学时不断被压缩,知识点不断增加和更新情况下,课程内容多、课时少;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描述不清晰,缺乏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教学目标;教学不能充分体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教师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且不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抬头率、点头率和互动率低;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和手段单一;缺乏持续改进机制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课程教学效果差,教学质量不高。
《汽车构造Ⅰ》课程是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的必修课,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首次接触到的专业课,也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就业面试、考研初试和复试以及毕业后从事汽车行业各种工作岗位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在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该课程具有结构图形繁杂、理论性较强,同时需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机械学科基础知识等特点[2]。由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该课程普遍存在学时少内容多的现象[3]。该课程存在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未能够明确的体现,教学目标在表述上不够清晰、对毕业要求支撑度不够,教学不能很好地达成课程目标等问题[4],同时学生对于前置课程知识掌握不足[5]。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流于表面形式,对学习效果的验证不是很全面。
3 课程学习目标(成果)制定与对应的毕业要求关联度分析
广东科技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服务区域面向是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东莞地区,开设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汽车营销企业、汽车维修企业、汽车金融及保险公司等企业从事汽车维修、维护保养、营销、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汽车金融与保险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及东莞地区汽车后市场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针对具备一定机械类专业基础学科知识的大三学生,为实现培养学生能从事汽车后市场岗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坚持立德树人,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汽车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从而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对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目标或成果主要有:
学习目标1:正确描述汽车发动机各系统基本结构组成与功能分类,辨识不同类型汽车发动机,能正确分析其作用、各系统之间位置关系和工作原理或过程。
学习目标2:应用力学、机械学等学科知识及发动机构造知识分析现有不同汽车发动机及其各组成部分的结构特征,比较和评价不同结构的性能差异及优劣点,识别和判断汽车故障诊断、维护与保养、汽车营销、二手车鉴定与评估、事故车查勘定损等岗位面临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因素、环节和参数。
学习目标3:理解汽车排放、汽车安全性等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知晓正确的汽车维修和维护保养对人类健康和安全和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害和隐患,形成将环境保护措施与节约能源技术应用于汽车工程实践活动的意识。
学习目标4:在信息化课程教学平台及汽车行业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形成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意识。
毕业要求1-3中要求学生掌握车辆及其动力总成的构造、原理、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应用于汽车技术服务(汽车故障诊断、二手车鉴定与评估)和非技术服务(汽车企业管理、汽车营销、汽车金融)中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分析中等,该要求契合课程学习目标1中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结构和部件的认知等要求,是本课程需要达到的学生能力的基本要求,故设置课程目标1对毕业要求1-3全支撑,支撑度相对很高。
毕业要求2-1中要求学生对汽车服务工程领域相关问题进行识别和阐释,该要求契合课程学习目标2中学生利用已获取的知识能够对相关和延伸的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分析的要求,特别是新结构和新技术的分析,是本课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课程内容的难点,故设置课程目标2对毕业要求2.1全支撑,支撑度相对较高。
毕业要求7-1中要求学生能站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思考车辆领域工程实践的可持续性,评价产品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害和隐患。该要求契合学习目标3中要求学生理解汽车排放、汽车安全性等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知晓汽车维修和维护保养对人类健康和安全和环境可能造成的损害和隐患,通过试卷考试、在线话题讨论等环节使学生达成该要求,故设置课程目标3对毕业要求7-1全支撑,支撑度相对较弱。
毕业要求12-1中要求学生具有搜集、更新相关汽车新技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该要求契合课程目标4中使学生具有跟踪和自主学习最新及前沿技术的能力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和课后布置作业等方式使学生达成该要求,故设置课程目标4对毕业要求12全支撑,支撑度相对较弱。
4 基于OBE理念的考核评价方式构建
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注重过程化的考核,并将线上学习成绩纳入到总成绩中。线上学习考核指标由线上微视频、线上作业、章节测验、在线讨论等组成;线下评价可以根据课堂出勤、投票、调查问卷、点人回答问题、期末考试等进行综合评价。本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比60%)=视频观看5%+章节测试5%+作业10%+讨论10%+课堂提问与随堂练习等20%+签到10%。利用超星平台设置各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评分和统分。
5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由分课程目标和总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组成,其中,基于课程考核成绩的分目标达成度是各考核环节(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平均得分除以该环节的目标总分,总目标达成度为各课程分目标达成度根据学习目标权重加权求和得出。按照课程学业百分制成绩不低于70分,据此设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值≥0.70为“达成”[1]。
5.1 基于学生课程成绩的目标达成评价方式
采用基于学生课程考核成绩的目标达成度评价方式,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按照相应权重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本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见表1。
《汽车构造Ⅰ》课程各分目标达成度顺序为: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3>学习目标2>学习目标4。学习目标4达成度较低是由于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需课外自主学习有关汽车发动机新技术和拓展知识。该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度为0.725>设定课程目标达成度0.70,故本课程目标达成。
5.2 基于学生问卷调查的课程目标评价
课程结束后,利用学习通对班级所有学生发放课程目标达成调查问卷,调研对象为23级汽服1班47名学生,参与本次问卷人数39人。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计算课程分、总目标达成度。学生根据问题自我进行评价,给出各问题评价百分比,根据各区段统计比例:完全(0.95)、较好(0.75)、基本(0.60)、较差(0.45)、很差(0.25),与括号中的目标分值加权后求和得出结果作为本课程分目标达成度,最后与分目标权重加权求和得出本课程总目标达成度。计算结果见表2。
从表2可知:各课程分目标达成度分别为0.808、0.778、0.749、0.712,学习目标3和课程目标4的达成度较其他分课程目标低。课程总目标达成度大于0.7。
综合上述两种课程目标达成评价计算方法,本课程目标达成。学生问卷调查得到的课程分、总目标达成度均要高于基于课程考核结果的达成度,从计算结果来看,学习目标1达成度最高,高于0.8,表明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汽车发动机各系统基本结构组成、功能、各系统之间位置关系和工作原理。最低是学习目标4,略高于设定的目标值,表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还未完全形成,学习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6 持续改进
通过以上《汽车构造Ⅰ》课程分、总目标达成度计算与分析,提出本课程持续改进的措施如下:课程内容精简、凝练,突出重点、典型构件和系统,重点讲解结构关键部分、通用部分和经典机构,便携式实物模型和实车相结合。教师定期自主更新教学内容,尽量跟踪最新汽车技术;给学生布置和提供与最新技术相关的课后作业和资料,使学生主动查找和检索当前汽车的发展趋势、在售汽车常用的现代技术。
7 结语
本文针对《汽车构造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工程认证驱动下基于OBE理念详细剖析了该课程学习目标和对应毕业要求之间的支撑关系,构建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并从课程成绩和调查问卷角度定量与定性地进行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与持续改进分析,为应用型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及教师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30901618192025)、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课题(WGKM2023177)、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数字化课程资源研究”专项课题(2020SZYB15)。
参考文献:
[1]刘士亮,毛德强,于翠松,等.工程教育认证驱动下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3(04):20-25.
[2]王雪莲,施继红,赵聪聪,等.基于OBE理念的汽车构造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汽车实用技术,2023,48(02):175-179.
[3]徐燕茹,尉庆国,刘曦.基于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课程汽车构造(上)教学分析[J].汽车实用技术,2023,48(14):171-175.
[4]王淑芳.基于OBE理念的汽车构造教学探讨[J].汽车实用技术,2021,46(18):193-195.
[5]卢东旭,郭斌峰,丁志成.基于智慧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汽车构造课程为例[J].时代汽车,2023,(12):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