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析

2024-07-04 10:51殷旭辉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7期
关键词:方法论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

摘 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具有高度契合性。“六个必须坚持”要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同时本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也为“六个必须坚持”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六个必须坚持”;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7 -00  -04

一、引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下简称“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并将其内容概括和阐述为“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作为一门在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中开设的思政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教学目标是向硕士研究生系统讲授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帮助其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观察、研究和处理社会历史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1]“前言”。世界观和方法论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没内容具有高度的肯天然的契合性,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贯彻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特殊重要性和重大意义。

二、把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贯彻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中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和重要论述多次反复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2]70,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2]62,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2]70,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64。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一次总计出现170多次,这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深厚人民情怀。中国共产党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努力和奋斗都是为了实现和保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把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贯彻到本课程教学要着重阐明两个问题:一是要阐明坚持人民至上要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立场。世界上没有纯之又纯的社会科学,绝大多数社会科学都是有阶级性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状况与其研究者坚持什么样的世界观、方法论紧密相关。”[3]11社会科学研究者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他们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留下其所处的社会痕迹。为什么人的问题,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也是检验一个国家的政党和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因此,“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3]12-13。二是要阐明本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为坚持人民至上提供理论依据。在讲授本课程第五章第三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时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是社会科学研究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依据。与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相对立,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重大命题。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含义,但是,劳动群众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要组成部分。每一个社会个体和群体在社会历史发挥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有差别,但是从总体上看,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变革社会的最终决定力量。这就要求社会科学研究必须顺应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三、把坚持自信自立的精神气质贯彻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中

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气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2]75,“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2]85,“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2]76。我们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道路自信,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向前进;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两个结合”,坚定理论自信;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制度自信;我们不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这种自信自立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独特精神气质。

把坚持自信自立的精神气质贯彻到本课程教学要着重阐明两个问题:一是要阐明坚持自信自立要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精神气质。一段时间以来,“纯学术研究”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一种值得警惕的倾向,其研究路向就是过分重视纯学理研究,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其本质是脱离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甚至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也受到这种研究范式的影响,他们把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作一种“纯粹的学术活动”,刻意回避对现实世界的关照,在纯粹精神的领域里自以为乐。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心旁落的症状”,“反映了部分研究者面对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的诘难和挑战缺乏理论自信的一种表现”[1]52。二是要阐明本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为坚持自信自立提供重要依据。例如,在讲授本课程导论第三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时要阐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我国社会科学坚持自信自立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提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成功的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符合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而我国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不完全自主的知识体系,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主体性不彰、原创性不足的缺陷,面临着“知识文化软实力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硬实力存在一定差距,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的原创性、引领性仍有不足,战略性、关键性的科研成果尚不充分,先见性、长远性的重大攻关还有待拓展”等问题[4]。因此,要着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是中国社会科学“自信的体现”和“成熟的标志”[3]15。

四、把坚持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贯彻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中

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激发守正创新、奋勇向前的民族智慧。”[2]96守正就是坚持什么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立场、方向、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坚守原则、固本培元,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5]20。创新就是发展什么的问题。面对快速变化的中国和世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时代课题,创造性的推陈出新、开创未来,不断把时代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

把坚持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贯彻到本课程教学要着重阐明两个问题:一是要阐明坚持守正创新要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品格。“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开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与西方或其他什么社会科学的根本差别。“不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3]9。同时,“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3]20。世界和中国每天都在发生巨变,这就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二是要阐明本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为坚持守正创新提供重要依据。在讲述本课程第一章第三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时要阐明,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实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源泉和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言:“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6],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中学问”,马克思主义是在回答和解决时代面临的重大课题中推动理论创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是在回答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的基础上创立的;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变革提供科学指导。党和国家事业在新时代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是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它们必将为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五、把坚持问题导向的鲜明特点贯彻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中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2]103。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5]20,把破解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重要抓手。这些年来,我们党在啃硬骨头、涉险滩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持之以恒整治“四风”,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等等,都突显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

把坚持问题导向的鲜明特点贯彻到本课程教学要着重阐明两个问题:一是要阐明坚持问题导向要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鲜明特点。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7]。当代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和理论课题,这也为我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问题就是研究课题”的基本思路,直面中国问题,总结中国经验,发展中国理论,引领中国前进,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实践智慧。二是要阐明本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为坚持问题导向提供理论依据。比如,在讲述本课程第三章第一节“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时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是社会科学研究坚持问题导向的理论依据。毛泽东指出“问题就是矛盾”,“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2]100,“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2]99。人类社会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大系统:一方面社会矛盾充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内部和各个领域之间都存在矛盾。另一方面,社会矛盾贯穿在社会发展的全部过程。任何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各种矛盾运动,区别不过是矛盾的性质、类型和表现形式的差异,而不是矛盾的有无。社会矛盾是最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一,社会科学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表现时代精神的真正的问题,回归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术路向,遵循围绕问题而展开的内在逻辑,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第一要务。

六、把坚持系统观念的基本方法贯彻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中

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2]11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学等各个领域的改革时,始终坚持“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的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全面改革,注重各项改革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要实施整体保护修复和生态功能整体提升;强调构建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统筹各方协同推进;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等。

把坚持系统观念的基本方法贯彻到本课程教学要着重阐明两个问题:一是要阐明坚持系统观念要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把人类社会理解为一个复杂大系统,研究社会必须首先研究社会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内在的结构性关系,这为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导,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应成为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的根本方法。二是要阐明本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为坚持系统观念提供理论依据。在讲述本课程第二章“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时要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的系统思想是社会科学研究坚持系统观念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用系统观点来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把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和永恒发展的整体。一方面,他们强调社会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比如,在谈到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时,马克思指出:不能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环节区分开来单独看待,“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9],它们共同构成经济系统的整体;另一方面,他们强调社会的变化发展,“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10]10。上述思想不仅表明了组成社会系统的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而且突出了社会系统不断变化和自我发展的性质,生动的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总原则。

七、把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视野贯彻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教学中

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视野。习近平总书记统筹把握“两个大局”,把中华民族的本国命运与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紧密编织在一起,提出并深刻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倡议,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等三大倡议,提出发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等等。这些重要倡议和主张为处在变乱交织的十字路口的世界提供了方向和指引,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深邃的历史眼光、博大的天下情怀和坚定的大国担当。

把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视野贯彻到本课程教学要着重阐明两个问题:一是要阐明坚持胸怀天下要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观察当代中国社会科学,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视角,需要放到世界和我国发展大历史中看”[3]3。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周边国内形势,每一个人都应该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具有国际视野,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看待问题,为人类的福祉、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11],中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应秉持胸怀天下的理念,以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来观察和分析国内国际问题、洞察世界大势、引领世界潮流、建言全球治理,不断提升中国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世界大变局中引领前行方向。二是要阐明本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为坚持胸怀天下提供理论依据。在讲述本课程第七章“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时要阐明,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坚持胸怀天下的理论基础。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综合运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分析和研究人类社会进入特定时代,即资本主义时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总体特征和基本趋势而创立的历史理论。马克思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10]34。简言之,世界历史是十五、十六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物质生产和交往实践的普遍化,随着市场经济这种新的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在全球的迅猛扩张而产生的。马克思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2]。二十世纪以来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特别是近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证明了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性和“惊人的预见力”。“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5]21,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依据,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视野和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深刻把握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现实,同各国人民一道为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奋斗。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六个必须坚持”要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同时本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也为“六个必须坚持”提供理论依据。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和核心要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应当在本课程教学中全面贯彻和融入,从而更好的帮助士研究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春贵.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4]何虎生,曲政.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N].中国教育报,2022-5-26(5).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

[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2.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3.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邢启敏.世界大变局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对的四重定力[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75(6):15.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0-541.

编辑/陈晶

作者简介:殷旭辉,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基金项目: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JXGG22003)

猜你喜欢
方法论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数学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