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接受研究

2024-07-04 13:09:27殷琪君徐译智顾瑾李晶晶许蓓蓓
长江小说鉴赏 2024年11期
关键词:译介日本

殷琪君 徐译智 顾瑾 李晶晶 许蓓蓓

[摘要] 本文以中国网络小说《魔道祖师》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在日本的译介、受众反馈及传播效果,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研究发现,《魔道祖师》在日本的热销以及由其改编电视剧《陈情令》的广受欢迎,主要得益于其深厚新颖的故事情节、多译介协同增效以及多元化宣传策略。同时,明星效应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中国网络小说要想实现持续出海,必须在内容上深耕内涵、融合创新,同时在形式上加强多模态译介传播与多元化推广,以推动中国出版、中国文学及中华文化更广泛地“走出去”。

[ 关键词]中国网络小说  日本  译介  《魔道祖师》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11-0108-04

近年来,网络科技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崛起。中国网络文学将海外所向往的神秘“东方世界”以兼具通俗易懂与创意虚构的网络文学形式传播给海外受众,大大降低了中西方传播的文化折扣,实现了文化的“软着陆”[1]。阅文集团2023年12月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显示,中国网络文学行业2022年总营收达317.8亿元,同比增长18.94%;海外营收规模达40.63亿元,同比增长39.87%。同期,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累计总量达到3458.84万部,同比增长7.93%。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翻译语种达20多种,涉及东南亚、北美、欧洲和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网络文学正成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魔道祖师》在日本的译介与接受现状,剖析这种现状形成的原因,从而反思如何更有效地推动中国网络小说在日本的文化交流与传播,以期为中国网络小说的创作与出海提供借鉴意义。

一、《魔道祖师》在日本的译介与接受现状

在5G时代的浪潮下,人们的阅读习惯与方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考量当下大众读者的文学需求和阅读习惯”[3]的基础上,中国网络小说经过传统纸质出版、在线阅读平台连载,再到通过IP改编成影视剧传播,已成功开拓了多元化的海外传播路径。读者评价是了解作品传播效果和市场反应的重要窗口,“如果说一部作品的销量代表其得到了读者的初步认可和接受,那么读者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则主要是基于个人的文学素养、文学阅读经验等的个性化表达,才能够更全面、真实地反映一部文学作品在一个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接受情况”[4]。为此,本文在日本Amazon图书网站上搜集了关于《魔道祖师》的读者评论,并按照内容将其分为对纸质与数字化出版的评价,以及对IP改编影视剧的评价两大类别。通过对这些评论的细致分析,不仅能够了解日本读者对于《魔道祖师》的喜好和期待,也能揭示当前日本大众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审美倾向。

1.纸质出版和数字化出版

《魔道祖师》在日本轻小说销量中多次排名前列,甚至在约5万册的轻小说中整体排名第一。同时,它也在日本ORICON排行榜中文艺类书籍和轻小说类别中多次排名第一。以Amazon平台为例,我们可以观察到《魔道祖师》小说单行本在2021年5月27日出版后的表现。该作品获得了4.8分的高分(满分为5分),共有1376条评分。在这些评分中,五星好评占据了87%,而二星和一星差评仅占2%。2021年7月13日,网友“ハマミ”评论道:“这部作品的情节设定太精彩了,让我爱不释手,简直无法自拔!我一口气购买了四卷,并打算将其视为珍贵的传家宝,世代相传,让后人也能领略其魅力与智慧。”2023年5月30日,网友“ラザニア”留言道:“作者精心构思的故事情节与展现出的卓越表现力堪称一绝,同时,我深信译者的深厚文学功底也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这部作品不仅激发了我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更让我领略到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描绘手法。”读者的热情反馈和积极评价是对作品最好的肯定,这充分展示了其在日本市场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2. IP改编影视剧

由《魔道祖师》改编成的电视剧《陈情令》,这是一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而成的仙侠剧,远销海外,引起空前火爆,更是位居亚洲剧排行榜第一,碾压一众泰日韩剧,成为榜首,目前已被翻译成十几个国家的语言,并引发网络上各国网友的各种二次创作,可以说《陈情令》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文化输出[5]。该剧于2020年3月19日起在日本WOWOW 频道播出。同年9月,由《魔道祖师》改编的同名漫画于日本播出,并于次年1月播出日语配音版动画。2022年4月14日,应广大日本观众的热烈要求,日语配音版《陈情令》首次在日本 WOWOW 独家播出。

在我们所收集的人气标签中,“颜值”“演技”二词的出现频率位居前列,剧中首先最吸引人的就是两位男主角的颜值,有部分日本观众最初正是被强大的明星阵容所吸引。当然,颜值只是吸引观众眼球的初始因素,而真正能让观众产生深度共鸣并记住角色的,还是演员们的演技。其次,便是“友情”“故事”。电视剧中,巧妙地将两名男主角的感情处理为“知己”式的友情,忠于原著的同时并进行巧妙改编,令原著粉丝直呼过瘾。最后,便是“音乐”“制作”“妆造”。音乐、外景、服装等的高质量,以及隐藏在作品背后的种种努力,都是《陈情令》的看点所在。中国电视剧的高投入、大制作更是吸引日本观众的一大要素,精美的布景、服装搭配、特效等给日本观众带来视觉盛宴的同时,也为日本观众提供了直观感受中国文化的窗口[6]。

值得一提的是,半数以上的读者在看过《陈情令》后才选择阅读小说,这说明,IP改编影视剧不仅在视觉和听觉上吸引了大量观众,同时也通过其深入人心的故事和角色,引发了观众对原著小说的浓厚兴趣。

二、《魔道祖师》在日本的译介与接受现象形成的原因

1.故事主题深厚,情节新颖

《魔道祖师》在日本等市场广受欢迎的原因,主要归功于其构建了一个多维度、深入人心的故事世界。作品不仅涉及友情、爱情、亲情等情感议题,更对歧视、偏见、正义与邪恶等复杂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探讨,引发了读者的深度思考。角色塑造方面,作品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水准,每个角色都拥有丰富独特的背景和情感经历,这些元素相互交织,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立体和饱满。读者在品味这些角色的过程中,会发现他们并非简单地分为好与坏,而是各自具有复杂的人性,这样的塑造使得读者对正义与邪恶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此外,作品所传递的价值观也极为独特和深刻,它揭示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界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立场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这种对人性复杂性的揭示使得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魔道祖师》在日本等市场获得广泛赞誉的重要原因。

2.多译介协同增效

上文提到,大部分日本读者都是在看完《陈情令》后,才开始阅读小说原著。这个现象其实并不意外。在现代娱乐消费中,视觉和听觉的元素往往能够更直接快速地吸引观众,而小说作为文字媒介,需要读者通过文字去构建场景、想象角色,相对来说门槛会稍高一些。因此,当一部作品首先以电视剧或动画的形式出现时,它能够吸引大量观众,并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元素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当这些观众对故事产生了兴趣,想要更深入地了解时,他们可能会选择阅读原著小说。因为小说通常会有更丰富的细节、更深入的角色内心世界和更复杂的故事线索,能够满足这些观众对故事更深入探索的需求。

电视剧《陈情令》在呈现原著小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时,对时间线进行了修改和调整。这种改编有助于在有限的剧集时间内,更紧凑、更清晰地展现故事的主线,同时也可能更好地适应电视观众的观看习惯。然而,这样的改编导致一些角色关系或情节在电视剧中显得不够完整或连贯。原著小说《魔道祖师》则提供了更为详细和丰富的背景故事、角色内心世界和情节发展。通过阅读小说,观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动机和情感,更全面地了解故事的真相和细节。这也是许多观众在看过电视剧后选择阅读原著小说的原因之一。

此外,明星效应在影视产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IP改编的影视剧中,这一优势更加凸显。王一博和肖战等主演在电视剧版《陈情令》中的表现无疑是出色的,他们成功地将角色演绎得生动而真实,不仅吸引了更多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更让观众们对角色产生了深厚的情感共鸣。

总而言之,电视剧《陈情令》和原著小说《魔道祖师》各有特色,相辅相成。观众可以通过观看电视剧快速了解故事的大致框架和角色关系,而通过阅读原著小说则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的魅力和内涵。

3.多元化宣传

《陈情令》在日本的播出初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和关注。一些日本门店纷纷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大肆宣传,不仅设置了人形立牌,还准备了各种精美的宣传单。这些宣传材料一经发布,就立即被抢购一空,显示了观众们对《陈情令》的极高期待和热情。不仅如此,日本的网络上也持续更新着关于《陈情令》的视频宣传。从开拍前的武打和文戏训练,到剧本围读,剧组将这些幕后的艰辛过程记录下来并公布在网络媒体上,让观众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演员们的付出。同时,在日本的街道上,关于《陈情令》的宣传广告也随处可见,进一步扩大了作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了更好地迎合日本观众的喜好,剧组的演员们还特别录制了日本宣传视频,用日语向观众们介绍这部作品。可以说,《陈情令》在海外的宣传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全方位的宣传策略不仅成功地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和喜爱,也为作品在日本市场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对中国网络小说创作及出海的启示

1.内容上——深耕内涵,融合创新

中国网络小说的创作在内容上应当注重深度与广度的结合,以丰富的情感元素和引人入胜的情节为基础,深入探讨人性、情感和社会问题,展现复杂多元的角色塑造。在创作过程中,应勇于突破传统框架和题材限制,融合多种元素和风格,打造独具特色的作品,以满足不同市场和受众的需求。同时,融入东方色彩和民族文化特色,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有助于提升作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此外,关注当下社会议题,反映时代精神,传递正能量和价值观,也是提升作品社会意义的关键。在出海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了解目标市场的受众喜好和文化背景,精准定位作品风格和题材,以确保作品能够受到当地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2.形式上——多模态译介

调查发现,尽管中国网络文学通过数字化或纸质出版等途径在日本的传播效果并不理想,但通过IP改编后,采用多模态译介形式进行推广,在日本市场实现了真正的“出圈”。

近年来,优质影视剧本匮乏,而网络文学在媒介融合的社会环境下,逐步贴合受众阅读偏好日益成熟,用户规模也日益扩大[7] 。中国网络小说的出海之路,必须巧妙利用跨译介传播,结合漫画、动画、影视剧等多元化的译介形式。这种策略的选择,源于声音、画面与文字的有机结合,相较于单一的文字描述,更能触动读者的多重感官,有效跨越文化的障碍。通过这种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得以更直观、更生动地展现,从而加深异文化背景下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共鸣。而在将网络小说改编为影视剧的过程中,明星的参与及其所产生的效应,成为提升作品影响力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合适的明星不仅能够为作品带来大量的粉丝基础和关注度,还能通过其独特的演绎风格为角色注入生命力,使得IP改编后的影视剧更为引人入胜。

3.宣传上——多元化推广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多元化宣传已成为推动中国网络文化走向海外市场的关键策略。单一的宣传手段已无法满足当今时代的需求,因此,结合线上与线下的多元化宣传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线上方面,与大众传媒平台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并运营作品的专属账号,在播放过程中,通过社交媒体围绕影片内容进行互动交流来巩固已有受众,从而进一步发掘潜在受众,并增强其追剧黏性[8]。此外,借助明星代言或网红推广等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作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海外粉丝的关注和喜爱。线下宣传同样不容忽视。通过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或展览,我们可以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深入互动并获得报道,进一步增加作品的曝光度。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群体流量,还能为作品赢得更多的口碑和赞誉。

四、结语

《魔道祖师》的海外推广实现了网络文学与电视改编间的互惠与共赢,为增强中国文学的世界吸引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与途径[9]。在日本,影视改编《陈情令》与同期播出的其他国产剧相比,粉丝黏性一骑绝尘。粉丝经济上的投入和成功变现,不仅体现了明星效应,也显示了粉丝经济在海外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现如今,IP改编已是大势所趋,片面追求利益而忽视作品品质可以说是舍本逐末,只有尊重原创,吸引原著粉丝,并通过改编升华迎合主流文化,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才能更直观、生动地展现,从而加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共鸣。因此,我们必须精准地把握受众需求,多样化地呈现和传播内容,以及全方位地进行宣传和推广活动,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网络小说在海外“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 张浈芳.中国网络文学“成功出海”原因探析[J].声屏世界,2023(10).

[2] 阅文集团.2023中国网络文学出海趋势报告[R/OL].(2023-12-6).http://www.199it.com/archives/1665080.html.

[3] 彭红艳,胡安江.中国网络文学的译介与传播:现状与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19(4).

[4] 宁明.莫言作品的海外接受——基于作品海外销量和读者评论的视野[J].南方文坛,2016(3).

[5] 吴莉.从《陈情令》火爆海外看文化输出的成功要素[J].品位·经典,2019(6).

[6] 刘芮宏,卢冬丽.日本网络文学的概念辨析及创作特征——兼论中国网络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与传播[J].北陸大学紀要,第55号,2023(9).

[7] 王哲,王一焱.IP时代网络小说到网络剧的跨媒介传播——以《陈情令》为例[J].青年记者,2020(20).

[8] 杨冼.论影视作品的跨媒介多元传播——以电视剧《花千骨》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8(6).

[9] 彭红艳.文学与影视的对话——以中国网络小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译介与传播为例[J].外文研究,2019(2).

(责任编辑  余    柳)

作者简介:殷琪君,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徐译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顾   瑾,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李晶晶,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通讯作者:许蓓蓓,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

基金项目:2023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国网络小说在日本的译介与接受研究”,项目编号:202313906008Y;2021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译介日本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日本元旦是新年
华人时刊(2022年3期)2022-04-26 14:29:08
探寻日本
中华手工(2021年2期)2021-09-15 02:21:08
《黄金时代》日本版
电影(2019年3期)2019-04-04 11:57:16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阎连科作品译介①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中学生(2016年28期)2016-08-24 08:09:00
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翻译历史观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创业家(2015年7期)2015-02-27 07:54:02
日本访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