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对史书人物形象的重构

2024-07-04 13:09李瑞林
长江小说鉴赏 2024年11期

[摘要]小说《续英烈传》和史书《明太宗实录》前九卷《奉天靖难事迹》都书写了朱棣“靖难”的一段历史,相异的是,《明太宗实录》作为官修史书,其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思想。而《续英烈传》作为历史演义小说,虽大量取材于史书,却对朱棣、建文帝以及建文臣子的形象作出了重构。史书中的朱棣相貌气度不凡且具备仁、孝、忠的品格,而小说中却遭到颠覆,变成狡诈的野心家。史书中建文帝及其臣子形象也同样遭到了颠覆。从两者书写的差异中可一窥《续英烈传》深嵌的悲剧意蕴,呼唤仁善却因仁善的失落而陷入怀疑,以及作者深觉在天命观下无法调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只能陷入无力之中。

[关键词]续英烈传  靖难书写  明太宗实录  悲剧意蕴

[中图分类号] I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7-2881(2024)11-0093-05

《续英烈传》是明末历史演义小说,目前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版本考证与思想艺术。另外,杨静亚在《纪振伦及其小说、戏曲编创研究》中对两部历史演义小说《杨家府演义》和《续英烈传》进行研究,总结其小说创作特色,并探讨其小说观念对后世的影响。王星琦的《〈续英烈传〉简论》对照了《续英烈传》与《明太宗实录》的异同,以此说明小说前二十八回与史实的依赖关系,以及从人物性格刻画、情节设置方面论证了《续英烈传》的艺术技巧日趋完善;思想倾向方面,仅粗浅论及小说中体现的天命观,并未作深入分析,也未分析作者内心的矛盾。

《续英烈传》共五卷三十四回,叙明代“靖难”一事。作为讲史小说,其前二十八回基本依据正史实录所载。第二十九回“欲灭迹纵火禁宫,遵遗命祝发遁去”以后,则是据传说和野史记载附会的。《续英烈传》虽然取材于《明太宗实录》,但相较之下,其人物形象做了较大的颠覆,由此可以窥见小说与史传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并不相同。小说对史书人物形象的重构背后深藏着作者的观点。关于《续英烈传》的作者为谁,至今尚无定论,这里从王小川说。王小川认为,从序言“不幸而伏处山林,沉观世故”[1]和“识破千古论明朝是非”[1]来看,作者是亡明隐遁者。面对支离破碎无可挽救的社会现实,作者只能寄希望于以小说来表达思想,呼唤仁政。

一、人物形象的重构

《明太宗实录》由明朝仁宗皇帝敕撰,前九卷为《奉天靖难事迹》,主要取材于《奉天靖难记》,基本上沿袭了永乐时期的官修史书立场。《明太宗实录》的纂修确立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一系的正统地位,将朱允炆一系排除在明朝皇家正统序列之外[2]。章太炎曾云: “史之失官,莫如书唐隐太子与明建文事。”[3]孟森也说: “建文一朝之政治,其真实记载,已为永乐时毁灭无遗。”[4]由此可见,《明太宗实录》作为明代官修史书,体现了皇权的正统性。因此,《明太宗实录》中朱棣的形象是正面伟岸的,而朱允炆的形象是懦弱残忍的。

相较之下,在小说《续英烈传》中,朱棣的形象有了明显颠覆,不再是道德品质、外表气质都完美无缺的正面形象,相反,暴力残忍成为其主要性格特征。而作为对手方的建文帝朱允炆却被赋予了原属于朱棣的仁慈、孝顺的性格特征。但仍需注意的是,作者在重构人物形象时,也不乏自身思想的矛盾与交锋,这体现在其对于朱允炆的评价呈现两极化的特征,虽肯定其仁义,但也认为其过于优柔寡断。

1.对朱棣形象的重构

《续英烈传》和《明太宗实录》中的朱棣形象大相径庭。首先,《明太宗实录》中,对朱棣外貌、气度、实力的夸赞比比皆是。史书一开篇,即大肆渲染了其人的天赋异禀。朱棣一出生就是天生异兆,天降祥瑞,“光气五色满室,照映宫闼,经日不散,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5]。不仅如此,朱棣的性格、天赋也是绝佳的,“聪明睿智,仁孝友悌,出于天性。勤学好问,书一览辄记,终身弗忘,五经子史,皆该贯而旁通,天文地志、百家之书得其要领。日从明儒讲论,无厌倦意,虚己纳善,宽仁爱人,意豁如也”[5]。朱棣还有不凡的外貌,“上貌奇伟,美髭髯,举动不凡”[5],“龙颜天表,凤姿日章,重瞳隆准,太平天子也”[4]。《明太宗实录》对朱棣极尽夸赞之语,而这些语言在《续英烈传》中却消失无踪。

其次,从仁的角度来看朱棣,《明太宗实录》中的朱棣十分仁爱、宽厚,不仅体恤下属,还宽待俘虏。但到了《续英烈传》中,朱棣却变成了一个残暴、诡诈的形象。具体来说,《明太宗实录》中以大量篇幅展现了朱棣仁爱的一面,但这些情节在《续英烈传》中被不同程度删改,有的直接删除殆尽,不仅如此,作者还会在小说中新增一些表现朱棣残暴一面的情节,或者将史书中提到朱棣残暴一面的情节加以渲染。如小说第十三回,燕军趁中秋佳节偷袭耿炳文军队成功后,涌入营中,刀枪齐下,如砍瓜切菜,九千军士俱不能生还。这一段情节删去了史书中朱棣下令让诸将勿杀的部分。又如史书卷三中,朱棣作为胜利方,对降者宽仁以待,“俘降数万,尽散遣之,有二千人愿留不归,上从之”[1],“殿下不嗜杀人,待降者思之父母,闻者皆喜”[1]。而小说中却只字不提朱棣不杀俘虏一事。可见,《续英烈传》的作者对朱棣恩待俘虏的态度抱有深深的怀疑,为了展现其残暴的性格特征,因而将其仁义之举尽数删去。

再次,从孝的角度来看,《明太宗实录》中的朱棣十分孝顺。太祖驾崩后,“哀毁几绝,日南向恸哭”[5]。而在小说中,朱棣不但没有半分悲伤,反而谋划利用太祖驾崩、亲王进京哀悼的机会窥伺京城的状况,以作后来图谋,“有心窥伺,一闻太祖驾崩,即走马奔丧。及遗诏下时,早已到了淮安”[1]。反而是朱允炆孝顺至极,得知太祖驾崩,悲痛欲绝,“躄踊哭泣,哀毁骨立。群臣百姓,望见其毁瘠之容,深墨之色,与哭泣之哀,莫不举手加额,喁喁有至德之思”[1]。太祖驾崩后,尽孝之人为谁,《明太宗实录》和《续英烈传》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续英烈传》中,朱棣的孝顺形象被完全颠覆了,作为亲生子非但没有尽孝,反而利用此机谋图上位,心机至深。

最后,从忠君的角度来看,两书的人物形象也完全不同。这一点可从朱棣“靖难”动机的差异窥见。《明太宗实录》中朱棣起兵完全是被逼无奈,建文帝削藩,步步紧逼,并且对叔父们下手极为残忍,而忠心耿耿的朱棣,即便城池被围,危在旦夕,也没有任何不臣之心,反而还想自杀以表明忠心。其被侄子围剿,非常无辜。反观《续英烈传》里,在朱棣被太祖分封到燕国时,“心下不服”“怏怏就封燕国”[1],就已经开始显露不臣之心,不仅自比李世民,甚至刚到燕国就开始招兵买马,图谋不轨,“燕王到了国中,便阴怀大志,暗暗招纳英豪,祇候太祖一晏驾,便思大举。国中凡有一才一略之人,皆收养府中”[1]。史书中朱棣的形象是忠心耿耿一心为朝廷的,而小说里该形象被完全颠覆,变成野心毕露的阴谋家。不仅如此,关于朱棣和朱允炆谁才是正统的问题,小说和史书的书写也大有不同。史书里朱允炆是矫诏登基,并且大逆不道,变更太祖成法,大张旗鼓削藩,由此可以展现朱棣的登位乃是正义的。而小说里朱允炆的登基是遵奉遗诏,顺理成章,那么朱棣的行为便是谋逆。

2.对建文帝形象的重构

《明太宗实录》里的建文帝形象是卑劣的,冤枉朱棣、沉迷美色、矫诏登基,做尽了儒家所不能容之事。而《续英烈传》中的建文帝无愧于仁君之名。《明太宗实录》中,朱允炆是一位阴险狡诈谋夺皇位的篡位者,在卷一中,提及朱元璋临终想见朱棣一事,“三十一年闰五月,太祖不豫,遣中宫召上,上已至淮安,太孙与齐泰等谋诈,令人赍敕符,令上归国,及太祖太渐,问左右‘燕王来未?凡三问,无敢对者。”[5]这段记录直接将建文帝形象抹黑,从朱元璋病重召见燕王,但皇太孙和大臣齐泰却命人假传圣旨,让朱棣返回封地而不是应召进京面圣,这一行为将朱允炆从一个正统的继承者形象变成一个用诡计夺取皇位的篡逆者[6]。

此外,《明太宗实录》里的建文帝还沉迷美色,“穷奢极侈,亵衣皆饰珠绣,荒淫酒色,昼夜无度”[5],对待藩王手段残忍,“果有言周王不法者,遂遣曹国公李景隆率兵至河南,围王城,执王府寮属,驱迫玉及世子阖官皆至京师,削王爵为庶人,迁之云南,妻子异处,穴墙以通饮食,备极困辱。未几,代王桂、湘王柏、齐王槫、珉王楩降为庶人,流漳州”[5],形象非常负面,这和《续英烈传》中仁善的建文帝形象差异甚大。

《续英烈传》中的建文帝是至孝的。第一回,早在父亲去世时,朱允炆即展现了他孝顺的一面,昼夜哭泣,食不知味。“这皇太孙天性纯孝,居懿文太子之父丧,年纔十有余岁,昼夜哭泣,木浆具不入口,形毁骨立。太祖看见,甚是怜他爱他。”[5]后来太祖病重时,朱允炆日夜侍奉,衣不解带,“饮食汤药,俱亲手自进”[1],孝心可鉴。太祖驾崩后,更是“躄踊哭泣,哀毁骨立”[1]。不仅事祖事父至孝,同时,建文帝也是至仁的,待人十分宽厚。第六回,朱允炆害怕冤枉程济,因此召他入朝当面对质,不仅如此,还替程济找理由延缓刑期,助其脱罪,“建文帝听了,殊觉动情,尚不忍加罪”[1],可见其心善,愿意耗费宝贵时间听臣子辩驳。

在《续英烈传》中,仁义和柔顺是挂钩的。在书写建文帝的仁善时,作者也不吝笔墨展现了仁善到达极致的程度后的柔顺。仁善固然是不错的道德品质与性格特征,然发展到极端却不可避免带来负面效果,特别是当它出现在建文帝身上时,优柔寡断无疑和帝王之气是难相匹配的。在《续英烈传》中,作者多次对建文帝的过于柔顺以致毫无主见深表痛惜,这点在后文中展开。

3.对建文帝臣子形象的重构

《明太宗实录》中的建文臣子多是大奸臣、大恶人,以及人性弱点明晰的、理当备受抨击的反面人物,而《续英烈传》中的建文臣子除两书一致认可的奸臣黄子澄等人外,则多是忠臣,是极力颂扬的对象。试看两书中有关朱棣军队与耿炳文对战的情节,《明太宗实录》中耿炳文军大败后,狼狈逃窜,甚至因过于拥挤和慌乱发生了踩踏事故。“军争门,门塞不得入,相蹈藉死者甚众。”而小说中则删去这一情节,对于败局只是淡笔划过,反而极力渲染了耿炳文手下在作战中的英勇无畏。

另外,《续英烈传》还大肆渲染了朱棣大权在握后,建文臣子赴死时的英勇。练子宁被绑缚上殿,仍大义凛然,不悔自己跟随建文帝,最终被朱棣磔尸。铁铉、陈迪、恭昭等人皆骂不绝口,受惨刑而死。值得一提的是,小说和史书对方孝孺态度的书写也大相径庭:史书中的方孝孺懦弱胆小,被抓后不住叩头祈哀,而小说中却敢在生死关头大胆揭穿朱棣的伪善,骂不绝口。

由此可见,《续英烈传》对建文一方阵营是持支持态度的,几乎所有的正面书写都向该方倾斜,而朱棣一方却被塑造成十恶不赦、残忍狡诈的恶魔,屡屡触犯道德底线,做尽坏事。

二、重构背后的悲剧意蕴

1.对仁善的大力呼唤与被迫舍弃

面对不稳定的社会局面,能够拯救生灵的究竟是宽厚仁善的王道还是霸道威猛的强权,作者对此展现了十分矛盾的态度。作者重构建文帝形象,将诸多正面因素赋予其身,塑造了一个仁孝兼具,道德上几无挑剔的帝王形象,而弱化掉某些负面特质,可见对于建文帝为人仁善孝顺的肯定。然而,作者对自己笔下的建文帝形象不独赞美,亦有批评。从这些相反的声音中可窥见作者对仁善一面的怀疑。

小说一开头便是作者的表露。诗曰:“治世从来说至仁,至仁治世世称淳。谁知一味仁之至,转不如他杀伐神。”[1]充满了对仁善的怀疑。在《续英烈传》中,作者存在感十足,每当建文帝因过于柔和而作出不当举措时,作者都会跳出来发表一番看法,大书特书自己的痛心疾首。为了说明建文帝的柔弱,小说中多次以猛虎比喻朱棣,以突出朱棣的勇猛。第六回中,通过燕王蔑视权威,偷入京城,擅驰御道的事件,展示了燕王的勇和朱允炆的柔。燕王如虎如龙,而朱允炆只能眼睁睁看着燕王践踏皇权,满朝文武也毫无办法。“燕王原是个英雄心肠,横视一世。此时建文帝是他侄子,素称仁柔,谅不能制他,又看得两班文武,如土木偶人,全不放在心上。故进了朝门,径驰丹陛,步步龙行虎跃,走将上去。到了殿前,又不山呼万岁,行君臣之礼,竟自当殿而立,候旨宣诏。”[1]另外,面对如此目中无人、威胁皇权的皇叔,建文帝非但不加以惩处,反而屡次心软放过,以致最后覆水难收。小说第七回一开始,作者就用诗歌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帝王立国最难论,治到亲亲更失伦。大赦无加谁见德,严纶才及便伤恩。仁柔寡断终非圣,惨刻由人亦是昏。览史不须三叹息,枝柯虽异实同根。”[1]对朱允炆屡次不忍处罚朱棣,太过仁柔寡断而表示痛心。再有第十五回,宁王道:“建文一味仁柔,但凭齐、黄作恶。前日有诏,说我与王兄通谋,将弟护卫削去,殊可痛恨。”[1]第十九回甚至因心软要赦免败绩累累的李景隆,作者无奈评价:“仁乃君之美,然而不可柔;一柔姑息矣,国事付东流。”[1]柔之极致,还体现在寡断无谋,毫无主见的一面,“建文帝闻奏,心虽知程济之忠,但屈于群臣交论,无可奈何”[1]。

皇帝柔弱,政权亦然。如第四回中,作者借道衍之口说明金陵政权的孱弱:“金陵虽说是龙蟋虎踞,然南方柔弱,终不能制天下之强。”[1]此外,小说中关于南军柔脆以及南方政权柔弱的书写比比皆是,他们与朱允炆的柔可互文参照。如第十七回写道:“南军柔脆,比不得北军生长北地,耐得岁寒,奔来奔去,早冻死了许多,饿死了许多,奔走了许多,驼负不起,销甲与衣粮,委弃于道旁者,不可胜算。”[1]第十九回铁铉清楚地看到“燕兵精勇,不在疲劳;我师柔靡,实难取胜”[1]。

建文帝政权的孱弱恰巧可以反衬出朱棣一方的强大。虽然《续英烈传》极大颠覆了朱棣的形象,将其仁善的性格特征重构为残忍冷漠,但与此同时,作者在批评建文帝的柔顺时,极爱拿朱棣的果敢作对比,从这些书写中可以窥见作者对朱棣的态度也具有矛盾的一面。在诡诈权术、阴险狡诈、残忍嗜杀之外,朱棣及其手下的英勇善战得到肯定,某种程度体现了作者对强者的赞扬。小说中多次用诗词来直接表达作者的这一观点,如一开篇就提出:“谁知一味仁之至,转不如他杀伐神。”[5]朱棣手下不仅有张玉、朱能、邱福、薛禄等一班战将,且次子朱高煦也能征善战,屡次救父于危难。另外,他身边还围绕着姚广孝这样善于权谋及天文数术的奇人军师。因此,燕军总是能以少胜多,以精兵强将打败人海战术。另外,朱棣本人也是远见卓识,十分具有战略眼光,且善于识人。第十七回,他一眼看出“李景隆志大无谋,又喜自专,因是无用之物;郭英虽系名将,然今老迈,定退缩而不敢前;平安虽英勇善战,却刚愎自用,无人帮助,不足畏也;至于胡观,骄纵不治;吴杰、俞通渊,懦而无断,皆匹夫耳,无能为也”[1],针对他们实施了不同的战术,大获全胜。

由此可见,作者虽对建文帝的形象作出重构,赋予他诸多正面的性格特征,特别是仁义、孝顺、善良,然这一形象又具有致命缺点,过于柔顺,难以承当帝王之重责。相较之下,能征善战、自信强悍的朱棣反而更加具备帝王特质,他也的确扭转了局面,打败建文帝,登上帝位。虽然结局既定,朱棣胜者为王,但作者内心隐微的矛盾不减。在思考建文帝失政之因时,作者不仅关注到帝王的性格缺陷,亦大肆渲染了一帮无能朝臣的愚蠢举动,很难不怀疑作者用意在助建文帝脱罪。外有不善领兵作战的无能将领,如李景隆之辈,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为了争功而放弃战斗良机,致使全军覆灭。内有无能朝臣黄子澄、齐泰等人,为一己之私而推荐无能之人拱卫朝廷,酿下大祸。因此,失败不在建文帝一人,这大大消解了建文帝失政的罪责。

2.天命观下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作者贬朱棣崇建文的倾向显而易见寄托了他渴求仁义之君的理想,然而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柔不胜强的社会现实下,作者只好以天命为建文帝的失政开脱。改朝换代背后有一只无形的命运之手在操纵着一切,深深的无力感让理想只剩破灭一途。

《续英烈传》的作者屡次通过天命观为建文帝的失政开脱责任。小说一开始,太祖就继承人一事询问刘基的意见时,就说明天命已定,日月同光,将有人会替代建文帝的政权。先由朱允炆继承皇位,再由朱棣替代,都是命运所定。小说中借刘基之口说明:“并立固不可,然天既生之,自有次第。故陈希夷见了宋太祖与宋太宗,有一担挑两皇帝之谣,安可强也。”[1]而且,朱棣的成功离不开天命。小说里四次书写了当朱棣轻敌处于战败边缘时,获得天神助力,大风突起、黄沙遮面,以致敌军溃散奔逃一败涂地的情节。朱棣一方的获胜少不了上天的助力,那建文帝的失败就显得没有那么狼狈了。

另外,《续英烈传》中建文帝的结局与《明太宗实录》有所不同,作者虽然尽力更改了结局,但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更加深了难以把控命运的无力感。小说中,建文帝纵火烧宫之后,剃发为僧逃离京城,甚至周游各地,在朱棣身死之后,回归大内,叶落归根,结局可以说比较圆满。而《明太宗实录》中,建文帝投火自焚,死状凄惨。《续英烈传》的作者给了建文帝一个相对完满的结局,这一与现实不符的结局背后恰恰蕴含着作者对无可奈何的命运发出的怅惘哀叹。高高在上的皇帝,一夕成为阶下囚。帝王命运剧变的背后,藏着作者无法填满理想与现实鸿沟的深叹。

三、结语

作者生活的年代,正值明末的风雨飘摇,多少有志之士无力救世,只能隐遁山林。作者隐遁著书,是对国家命运无从把握的一种自保选择,但知识分子对家国的责任感仍然逼迫着他思考前路何在。烽烟四起,山河破碎,唯有埋首纸堆,寻找着也失落着。呼唤仁政而不得,《续英烈传》中处处充斥着这种末世无法把握命运的悲剧意蕴。

参考文献

[1] 秦淮墨客.续英烈传[M].井玉贵,校注.太原:书海出版社,1999.

[2] 杨永康,王小敏.干犯帝统与万历官修正史之失败[J].学术研究,2021(5).

[3] 章太炎.书唐隐太子建成传后[M]//太炎文录续编.台北:新兴书局,1956.

[4] 孟森.明清史讲义 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 明太宗实录[Z].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3.

[6] 王冰芝.论《千忠录》中的人物形象建构——以建文帝、永乐帝和忠臣群像为例[J].今古文创,2022(5).

(责任编辑  夏    波)

作者简介:李瑞林,重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