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皮影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山东省泰安市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或习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延续。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泰山皮影戏面临着日渐没落、后继无人的困境与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泰山皮影戏的发展困境,探究文化传承视域下泰山皮影戏的发展路径,以期为泰山皮影戏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参考。
一、寻迹初探:泰山皮影戏概述
泰山皮影戏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是中国皮影戏的典型代表。民间一直有“登泰山不看泰山皮影戏不成游也,不看影戏不知礼义”的谚语。泰山皮影戏又称“挑影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的明朝。最初,泰山皮影戏是为了宗教祭祀和民间信仰活动而演出的,后来逐渐演变为民众日常娱乐的一种形式,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目前,泰山皮影戏已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皮影”名单。
泰山皮影戏声腔种类丰富,它不仅继承了早期山东皮影的“摩调”,还广泛吸收泰安当地流行的其他民间戏曲唱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声腔体系。泰山皮影戏的人物形象造型多借鉴泰山民间剪纸和传统戏曲脸谱,逐步形成了带有鲜明地域特点的脸谱系列。泰山皮影戏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它掌握着皮影戏业界最古老、最高超的表演技艺——“十不闲”,也就是皮影的独角戏。通常来说,表演一幕皮影戏需要整个戏班子通力合作,但是泰山皮影戏一个人就能干一个戏班子的活,相当于五官、四肢、头脑一刻也不能闲着。泰山皮影戏依托于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而不断发展,在传统民俗与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光影之间:泰山皮影戏的发展困境
如今,泰山皮影戏的传承发展情况不容乐观,这门精湛的技艺在失传的边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泰山皮影戏的发展困境。
(一)传统皮影制作存在局限
传统的皮影在制作方面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泰山皮影戏的影人制作过程细致严谨,驴皮是其主要的原材料。在使用驴皮前,需要用生石灰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完成后用刮刀刮掉驴皮上的杂质和油脂,放到木板上晾干。在影人的制作过程中,要先用纸板绘出人物的基本轮廓,再将轮廓样本放到皮革上描绘,然后剪出影人的轮廓,待人物轮廓剪出后再进行细细雕刻。雕刻完成后,进入彩绘的工序。彩绘完成后要用沙袋压七八天左右,使其平整。为了防雨防潮,还要将桐油喷在影人的表面。最后,用针线缝合拴于杆上。由此可见,精致的皮影制作不仅对皮影艺人的技艺有高要求,而且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另外,由兽皮制作的皮影在成品的保存上也存在多种困难,如受到日晒会变色、空气中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等也会造成皮影不同程度的变形或损坏。泰山皮影复杂的制作工艺及较为严苛的保存条件为其传承与发展带来了诸多阻碍。
(二)演绎内容与演出形式单一
首先,泰山皮影戏在演绎内容方面存在单一化的问题。中国神话传说和泰安地区历史故事是泰山皮影戏创作的内容来源,目前,泰山皮影戏以《西游记》《泰山石敢当》《泰山挑山工》等传统剧目为主,剧目类型仍然比较单一。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单调且平淡的故事情节无法满足观众多样的文化需求,对观众来说缺少吸引力。泰山皮影戏近年来也一直在坚持创编新剧目,尝试将皮影戏与各种各样的新题材、新领域相结合。例如,将皮影戏与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歌曲相结合,创作了《时间都去哪了》《小苹果》《江南style》等剧目,成功吸引了部分青年观众。虽然剧目类型相比之前有了创新,但是单纯为了迎合观众而创作的新剧目往往流于表面,并且由于时间的限制,内容也未被精雕细琢,缺少文化底蕴的支撑,传承价值不高。其次,泰山皮影戏的演出形式也未能与时俱进,进行创新性发展。目前的皮影戏演出场地局限于泰山皮影剧场,演出时间和演出频率有限,无法满足观众多样的观影需求。表演形式也较为单一和传统,未能充分利用现代舞台技术表演皮影戏,如未能将投影、灯光、音效等与之结合,导致皮影戏的视觉呈现效果欠佳,观众的体验感不强。
(三)稳定传承人缺失
现代社会人们的娱乐需求呈现出个性化、体验式的特征,许多年轻人倾向于选择电影、音乐节、剧本杀等新型娱乐方式,对于以泰山皮影戏为代表的传统民俗了解较少、兴趣不足。皮影戏是一门集制作、绘画、雕刻、演绎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因此需要表演者具有较强的文化感知能力、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立志创新的品质,能胜任的人少之又少。而且,由于泰山皮影戏“十不闲”技艺的表演难度较高,所以对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艺要求高,让许多学习者望而却步。这些都会导致部分剧目的失传以及传承人的断层。此外,现代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与其他工作相比,皮影工作者的收入较低,且前期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这种前期投入与后期回报的不平衡也削弱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皮影对于部分年轻人来说只不过是找到更合适工作之前的一个过渡,在找到更好的工作以后就不再从事这一行业了,这对辛苦传艺的皮影传承人来说也是一种打击。泰山皮影戏缺少稳定的传承人,不受人们的关注,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三、匠影长传:泰山皮影戏的发展路径
(一)创新泰山皮影戏演绎内容与演出形式
1.演绎内容创新
非遗传承人需要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意研发,在内容创新中融入现代元素,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活力。例如,泰山皮影戏可以将现代动漫角色融入传统剧目,也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用皮影来演绎每个传统节日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变化。除此之外,皮影戏的演绎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泰山地区的传统民间故事,也不应为了迎合市场需要而大量创作低质量的剧目,而应以当下人们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为基础,进行演绎内容的创新。例如,可以将泰山生态保护修复作为主题,通过皮影戏展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引发观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2.演出形式创新
与其他传统皮影戏的演出形式相似,泰山皮影戏也局限于小剧场,在展演空间上存在较多局限,因此应积极走出小剧场进行巡演。每年来泰安地区旅游的游客数不胜数,因此泰山皮影戏可以与泰安当地景区合作,在不同的景区安排皮影巡演小剧场,让游客在景区旅游的同时能以非常便捷的方式观看到泰山皮影戏。现代科技的发展进步为传承非遗提供了更多的方式与手段,泰山皮影戏可以开发交互式皮影演出。结合触摸屏、感应器等交互设备,观众可以在观看的过程中与皮影角色互动,获得更强的参与感和体验感。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孤立的个体,泰山皮影可以与泰山剪纸进行联动创新,用剪纸的形式来呈现影人,演绎与众不同的剪纸皮影戏。非遗联动的形式不仅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还能够让这门古老的艺术以更加活泼生动的方式展现在公众面前,从而增强其社会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
(二)拓宽泰山皮影戏的传播路径
1.联合各类社会组织共同宣传泰山皮影戏
在推动泰山皮影戏的传承发展过程中,泰山皮影剧场可以与社区、学校以及企业合作,开展泰山皮影的普及教育活动,真正将泰山皮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公众对这一传统艺术的认知度。例如,剧场可以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组织群众、中小学生前来观看皮影的制作过程、表演,了解皮影戏讲述的文化故事,从而在培养皮影艺术爱好者的同时,不断提高泰山皮影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此外,当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泰安市政府应推进泰山皮影走进大学校园,在泰安市当地大学里开设泰山皮影选修课,让更多大学生了解泰山皮影戏,承担起传承泰山皮影戏的责任。
2.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泰山皮影戏
传统泰山皮影戏的宣传主要通过政府资助的展览、泰安老街或岱庙的展演等活动,将这些活动制成宣传片进行宣传,需要耗费的宣传成本较大。短视频平台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产物,因拍摄门槛低、内容主题细分、传播时间碎片化、参与成本低、集聚性以及互动性等特点,成为当下用户更加偏爱的传播方式。利用短视频传播泰山皮影戏,打破了传统传播方式的多种局限性。在制作短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角度拍摄和近距离镜头特写等方法,展现泰山皮影戏“十不闲”技艺以及独特的制作工艺,让人们突破时空限制,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了解泰山皮影戏。泰山皮影艺术研究院在发布短视频时可以使用热门标签和话题,提升短视频在平台上的可见度。同时,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创建以泰山皮影戏为核心的社群,鼓励泰山皮影爱好者们分享观点,进行创作,从而加强用户之间的互动。此外,在不同的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上同时发布宣传视频,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从而实现泰山皮影戏的有效传播和推广。
3.创新泰山皮影戏营销策略
跨界合作是推广泰山皮影戏可以采取的营销策略之一。随着历史的推进,泰山皮影戏积累了无数泰安当地的传统故事,能够给跨界合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发散点,让泰山皮影戏与现代产业、时尚界、艺术界等领域进行跨界合作,从而通过共同营销和推广,提高泰山皮影戏在现代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传承机构等可以与时尚品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与影视作品合作制作与泰山皮影戏相关的主题内容,与泰山景区合作打造皮影戏文化体验区等。但是简单的联名,其实是将非遗当成了一种消耗品。传承机构等要在保有泰山皮影自身独特性的同时,积极以共创的方式与那些在市场中肩负传承中华文化社会责任的企业开展合作。
4.推进泰山皮影戏信息可视化设计与文创产品设计
信息可视化设计与文创产品设计是非遗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泰安市政府可以鼓励高校设计专业的师生以及感兴趣的社会人士对泰山皮影进行信息可视化设计,对泰山皮影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角色特点、演绎形式等进行详细介绍,让更多人深入了解泰山皮影戏。在进行可视化设计时,首先可以提取泰山皮影特有的元素与纹样,如角色形象、场景等,来对泰山皮影进行创意插画设计。其次,可以创新表现形式,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如动态图形等,增强视觉冲击力。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文创产品都是皮影书签、皮影画等平面类型的产品,文创产品的设计可以向立体化方向发展。例如,可以设计含有皮影元素的立体耳饰、项链等工艺首饰,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四、结语
光影之间,匠心长存。泰山皮影戏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无数皮影艺人智慧的结晶。皮影艺人通过精致的皮影和精湛的技艺,向人们传递传统民间故事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和审美观,也向世界展现中国独特的民间艺术。皮影戏等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逐渐失去动力,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艺术的发展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泰山皮影戏应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传承与传播体系,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力。本文通过分析泰山皮影戏的发展困境,从创新泰山皮影戏演绎内容与演出形式和拓宽泰山皮影戏传播路径两个角度分析其发展路径,以期调动社会各界对泰山皮影戏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其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张雪倩(2000—),女,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民俗与地域文化。
责任编辑 李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