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绘本阅读遇上思维导图

2024-07-03 11:59:12巫颖
教育家 2024年25期
关键词:导图绘本幼儿

巫颖

绘本阅读是幼儿园的重要语言活动形式。如何将绘本作为提高幼儿认知水平的有效载体,值得教师深思。基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绘本阅读的特点,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固戍东山幼儿园以思维导图为框架开展绘本教学,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巧借思维导图,分析绘本内容。幼儿在大班阶段开始从直观思维转向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分类。思维导图适合大班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能帮助幼儿以视觉和创造性的方式理解和表达他们的想法,同时提高语言水平,增强协调性和逻辑性。

一是确定主题,设置框架。幼儿在初次通读绘本后,倾向于聚焦每页图画的独立内容,不容易发现故事中蕴含的细节、主旨与情节发展脉络。在绘本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思维导图框架,为幼儿自主阅读提供支架,分析故事的主题,整理单页内容与整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故事框架。

二是把握关键,提炼信息。教师开展绘本教学时,要深入分析绘本内容,提炼关键信息,形成简洁、直观的思维导图;通读后将故事信息进行串联,填充到思维导图中。将思维导图作为学习绘本的支架时,教师应积极引导与介入,提取绘本故事的核心信息,引导幼儿识别要素,从而为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巧择导图类型,有效绘制分支。完成准备工作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根据绘本中的关键信息绘制不同的分支,并通过颜色和形状等要素的多样化运用设计有差异性的导图,以此突出思维导图的个人特色,同时将获取的重要信息平面化,使幼儿加深对绘本的认知。

一是巧用圆圈图,猜测故事内容,训练发散思维。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利用绘本名称与绘本封面了解绘本主题,鼓励幼儿头脑风暴,大胆预测故事情节,激发幼儿探究故事剧情的积极性,促使幼儿了解绘本所蕴含的价值。比如,利用圆圈图分析绘本《章鱼先生卖雨伞》的封面图片,引导幼儿了解画面的主体部分章鱼先生有八条触须,带着六把不同颜色的小雨伞。

二是引用括号图,把握故事细节,训练整分思维。气泡式思维导图可以全面且清晰地呈现事物的特征。例如绘本《谁的房子最特别》,教师可以通过气泡图的方式引导幼儿填充各种不同类型的房子,先让幼儿对房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接着再带领幼儿深入阅读,帮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细节。

三是利用流程图,厘清故事关系,训练顺序思维。流程图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将故事发展通过思维导图直观表现出来,帮助幼儿厘清整个故事的发展脉络。比如绘本《打灯笼》中,单靠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为幼儿讲解,幼儿很可能听到后面就忘了前面。利用流程图绘制思维导图,幼儿就可以清楚地知道“送灯笼之后做什么,打完灯笼之后还能干什么”,然后将这些信息填充到思维导图中。

四是绘制树状图,引导分类思考。树状图能够有效将事物分类,帮助幼儿进行分类思考。比如在绘本《好消息坏消息》中,教师和幼儿分别使用树状图记录小兔子和小老鼠诸多事件的想法和心态,帮助幼儿梳理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为后续理解小兔子和小老鼠“非常好的消息”埋下了伏笔。

巧用思维导图,促进绘本阅读。一是整体感知,触发记忆。在阅读绘本时,教师应鼓励幼儿全面了解故事情节,并借助思维导图深化探索,以加深对绘本主题的理解和认知,帮助幼儿习得记忆技巧,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例如,在《母鸡萝丝去散步》的绘本阅读过程中,通过多样的颜色、差异的形状等多元化的工具,帮助幼儿在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紧跟两位主人公“母鸡”和“狐狸”的线索,发现故事的重复结构和隐形教育,深入读懂图画中的隐藏语言。二是联想情境,孕育思维。思维导图是培养幼儿思维训练的关键抓手,将其融入绘本阅读,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有助于锻炼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品质。

由此可见,将思维导图引入绘本阅读,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对绘本阅读的理解力、想象力。然而,如何灵活选择思维导图模式,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价值,是我们要继续探究的课题。

猜你喜欢
导图绘本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绘本
绘本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绘本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