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威尔《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的音乐学分析

2024-07-03 08:23王常科
音乐世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拉威尔曲式结构海顿

〔摘 要〕1909年的法国巴黎,为纪念海顿逝世100周年,多名作曲家以海顿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拉威尔的《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便是其中一首短小且精致的作品。本文通过对该作品进行综合性的音乐学分析,发现了存在作品之中的以海顿(haydn)姓名作为主题旋律的签名动机,以及再现原则与奏鸣原则结合的边缘性曲式结构。

〔关键词〕拉威尔;音乐学分析;海顿;签名动机;曲式结构

西方音乐从古典时期发展至今,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对于西方音乐的分析技法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于润洋在《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中首次提到了音乐学分析这一概念。笔者以拉威尔所创作《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时代文化、作曲家的创作思维等要素进行音乐学分析。

一、创作背景与分析方法

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法国作曲家,1875年生于靠近西班牙国境的比利牛斯西布恩小镇,是印象派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拉威尔在创作上深受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影响,但与德彪西不同的是,拉威尔注重法国的民间音乐和对外国音乐的借鉴。此外,拉威尔更注重旋律轮廓的清晰、节奏与结构的明确,拉威尔的和声虽然复杂,但却是功能性的。

《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是拉威尔于1909年参加在巴黎举办的纪念海顿逝世100周年活动时所作,当时受邀参加活动的法国音乐家还有德彪西、杜卡、哈恩等人。每位作曲家都被要求使用相同的“海顿动机”创作一首乐曲,同时创作的作品还有德彪西的《向海顿致敬》、哈恩的《海顿主题与变奏》、杜卡的《悲歌前奏曲》等。

本文采用音乐学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笔者从技术分析出发,以技术分析作为起点,综合其他各个方向、各个学科进行分析,在技术分析的同时关注到音乐作品的各个方面,以做到全面的综合的音乐学分析。对于音乐作品而言,音乐学分析能够揭示音乐作品与其本体之外的联系、与其时代之间的关联,这是单纯的技术分析所做不到的。本文中,笔者在技术分析的同时将其放入历史语境之中,与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进行对比,以更全面的视角看待作品的各个方面。同时结合史学研究,探究其创作技法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发展的角度看待同一创作技法的古今差异。

二、签名动机与边缘曲式

与拉威尔同时期的德彪西,其作品有着片段化的旋律、模糊且非大小调的调式。相对来说,拉威尔则“保守”一些,在本曲中更加注重旋律的完整和旋律轮廓的清晰。体现在作品中,就表现为呈示部与再现部自始至终的旋律线条,中部旋律虽然进行了裁截、模进等手法使得高声部旋律变得动机化,但其“海顿动机”的变形仍然以完整的形态出现在内声部,区别于德彪西的碎片化的旋律。

在德彪西所创作的《向海顿致敬》中,“海顿动机”的原形仅完整陈述两次,之后便进行大范围的展开。在乐曲的纵向结合上,德彪西的《向海顿致敬》运用大量的非三度叠置的和弦。乐曲中以四度音程关系进行叠置的和弦运用最为广泛,还有相当多的高叠和弦与变和弦,而在拉威尔所作的《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中,和弦的纵向关系仍然以三度叠置为基础,大量运用的是高叠和弦、平行和弦与变和弦的手法。

(一)签名动机

在“海顿动机”的使用上,取自海顿姓氏的英文字母——HAYDN。按照德国的音名体系,字母“B”为英文体系中的“[B”音,而字母“H”则表示英文体系中的“]B”音。字母“A”与字母“D”则表示“A”与“D”音。而字母“Y”与字母“N”则是将字母表中的字母按照七个为一组进行循环,最终得到“D”与“G”音。

这 种 将 名 称 或 某 一 信 息 通 过 一 定 的 方 式转译为音乐语言的作曲技法,从西方音乐理论家发明音名时就可能存在,但直到 19世纪才开始流行起来,成为一种普遍的作曲技术。目前已知最早使用这种技巧的作曲家是法国作曲家——若斯坎·德普雷,他在《Missa Hercules Dux Ferrariae》中通过取公爵“Hercules Dux Ferrarie” 名字的相同元音音节而得到:Re-Ut-Re-Ut-Re-Fa-Mi-Re(现代术语为:D-C-D-C-D-F-E-D)。

比较有名的采用签名动机的例子有“巴赫动机”。最初在巴赫《赋格的艺术》中作为主题出现,之后被许多作曲家作为主题或核心动机进行使用,如贝多芬的《大赋格》、李斯特的《B-A-C-H主题幻想曲与赋格》、韦伯恩的《弦乐四重奏》、阿尔沃·派尔特的《B-A-C-H抽象拼贴画》等。

在本曲中,作曲家以“海顿动机”的原形、逆行、逆行倒影以及不同高度的移位的形式出现在乐曲之中。从音高组织来看,“海顿动机”这一组音列包含一个级进下行二度音程与连续两个上行四度的跳进,由于大跳表现出一定的力度,因而也表明需要消耗一定的力量,连续四度上行的跳进所消耗的力量在曲中以连续的级进下行的旋律进行填充。

乐曲以“海顿动机”的原形作为旋律开始了这首作品。完整的“海顿动机”原形主要出现在乐曲的呈示部与再现部之中,动机的各种变形主要出现在中部之中。在乐曲的中部,动机完整的变形主要以原形的逆行和逆行倒影为主,进行模进式发展。

乐曲中除了对完整的“海顿动机”独具匠心的运用外,还有对于“海顿动机”的裁截、模进处理,形成了类似于陈述结构中连句结构性质的段落。

(二)边缘性结构特征

对作品的结构特征分析往往从曲式结构的四个视角出发:统一对比原则类、对比统一原则类、结构层次与部的数量。边缘曲式为对比同一类原则中并列、再现、循环、奏鸣原则不同程度相结合而形成的非规范化曲式,其本身又可分为中介性质的边缘曲式、两种原则相结合的边缘曲式和附生性的边缘曲式。

《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的曲式结构是再现原则与奏鸣原则相结合的边缘曲式。本曲以再现原则为主导原则,在乐曲的再现部分第二乐句进行了调性上向主调的回归,体现了奏鸣原则的副部在再现部时的调性回归特点。从本曲的结构划分、体裁和发展手法等方面可以看出,再现原则是作为一级曲式原则起主导作用,而奏鸣原则则以次级曲式原则起到一种对乐曲构成的辅助性的作用。

本曲为 3/4拍,有活力的小步舞曲,开始于G大调。呈示部由一个对比材料的乐段及其重复构成。乐段由两个乐句(4+4)构成。乐句a终止于G 大调,材料为“海顿动机”的原形;乐句b为乐汇及其发展而组成的乐句(1+1+2)。为与中部进行结构上的抗衡,对乐段进行了完整的一次反复。乐段的 b乐句虽然是对比材料但是也与“海顿动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乐句 b的前半段的六度跳进后的级进下行,可以看作由 a乐句的两次上行四度的跳进所转换而来,形成两次跳进之后所消耗的力量在随后的级进下行的旋律处增强然后在 b乐句开始处爆发出来,在 b乐句的后半段也有着与a乐句节奏塑形的关系,形成一种类似合尾的手法。可以看出即便是对比素材所构成的乐段里,也暗含有“海顿动机”的旋律特征。两个乐句所构成的乐段在材料关系上形成对比中求统一、统一中求对比的特征。

在乐曲的第二部分,真正对材料的展开部分为第 17-32小节,在这个部分对第一部分中出现的材料进行对位式展开,“海顿动机”以变形的形态出现,并且与乐句 b的材料形成对位式的结合,b 材料在高声部与“海顿动机”的各种变形相结合。随后的第 33-37小节起到假展开部分与假再现的过渡作用,并且为假再现做了属准备,整个连接部分由假再现 b小调的属和弦构成。在旋律材料上,体现出由 b乐句的材料通过模进、裁截不断转化为“海顿动机”的预备,起到连接两个曲式部分的作用。在假再现部分,为迎接之后的再现部分对“海顿动机”进行了裁截,取其前两个音进行模进式的发展,并且在调性上逐渐向 G大调靠拢。假再现部分材料为“海顿动机”的裁截与模进,5小节的下行模进为真正的再现部的到来做了材料上的准备。

乐曲的再现部是减缩再现,由呈示部分的 8小节对比乐段及其重复减缩为一个扩充乐段,对材料 b进行终止式之前的材料扩充,扩充部分兼有尾声功能,通过对乐曲中两个关键材料的对位式结合起到对乐曲总结归纳的作用。并且乐句 b在再现时做了调性上的回归,由呈示部分的在 D大调上的陈述转变为在G大调上陈述,体现了奏鸣原则中副部主题再现时回归主调的特点。

结语

在对拉威尔《以海顿之名而作的小步舞曲》进行综合的音乐学分析后,可以看到,海顿与拉威尔这两位相距一个多世纪的作曲家在 1909年所实现的“会面”。拉威尔通过精湛的技术将法国印象乐派与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相结合,实现了两位作曲家横跨一个世纪的对话。将法国印象乐派与维也纳古典乐派创作风格相结合,创作出了既有作曲家个人风格特点又具有海顿时期音乐影子的独特作品。

参考文献

①于润洋:《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音乐研究》,1993年,第1期。

②〔美〕埃格布雷希特:《西方音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

③ 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④王桂升:《曲式的概念、分类依据与谱系——杨儒怀先生曲式结构理论的系统化再拓展》,《音乐研究》,2013年,第6期。

作者简介

王常科,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作品分析。

责任编辑:任丽姝

猜你喜欢
拉威尔曲式结构海顿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恰到好处的温柔和真诚
从拉威尔的《波列罗舞曲》议印象主义风格的包容性
由拉威尔《山谷钟声》主题形象塑造引发对泛印象主义风格的思考
形象表现主义画家——大卫·拉威尔作品欣赏
演说艺术在海顿钢琴奏鸣曲中的演奏运用
寂静中的斑斓——拉威尔《鹅妈妈组曲》之《睡美人的帕凡舞曲》配器分析
和声曲式分析
浅析女高音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的演唱风格与艺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