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23-09-07修返日期:2023-11-15
作者简介:周明鹏(1996-),男,汉族,安徽六安人,博士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00后”大学生美好生活观的样态、形成及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1BKS055。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
【摘要】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指导,因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基因,准确把握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转变和新发展阶段出现的新机遇新挑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事业的重要范畴与关键所在。注重以不断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为思想保证,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水平为关键举措,凝结形成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的强大合力。从而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审美追求,拓展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范畴,促进心理和精神健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在意识形态领域持续向好态势之下有力批驳错误社会思潮,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释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的内生动力,实现全面协调发展,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文化软实力的强大支持,汇聚磅礴的精神动能。
【关键词】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60(2024)03-0061-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1]22由此可见,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要有物质财富的巨大积累,还要实现社会文明程度的显著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能够满足个体更高层次的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精神消费等精神活动,实现个体内在精神面貌昂扬、精神生活丰实、精神境界崇高的状态。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涵的辨析与把握,一方面要注重“人民性”特征,意味着不是个别人或部分人的共同富裕,也不是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而实现的富裕,而是指涉全体人民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要关注“共同性”要义,“共同”表征着全体人民都要参与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之中,共同享用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换言之,“共同性”不是“一致性”“同时性”与“同步性”,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而是所有社会成员拥有的精神文化资源以及享有的精神追求机会不是绝对平均。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人民群众的本质需要,同时标注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精神文化特质。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溯源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进行人类解放道路的理论深耕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凝结形成了对于共同富裕以及个体精神生活构建的宝贵思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于精神生活的希冀与期许,为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入厚重的文化基因;“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当代延展
马克思主义深刻解蔽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病,揭露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根源,指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定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全部社会生产资料,消灭两极分化的所有制基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不仅蕴含按劳分配的经济原则和公平正义的社会原则,还饱含着共同富裕思想。文中提出了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石,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等具体认知。恩格斯《反杜林论》一文在对于理想社会的描绘中指出“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670,不仅重视物质生活的充裕,还重视社会成员的智力自由发展。
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蕴含着物质与精神两个范畴,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三个核心观点:
一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的辩证关系问题。马克思认为处在实践活动中的现实的个体的思维活动、精神交往活动等都是其物质生产最为直接结果。同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3]591,即是说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制约着精神生产及其产品。恩格斯同样认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4]668简而言之,以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为食粮的精神生活也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二是发展着的社会实践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存在论基础。一方面,现实的人的精神生活根植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并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演变。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来考察现实历史过程,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恰如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5]139-140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建设和最终实现依赖于发展的社会实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实现过程将会受到客观实践中物质条件的制约,作为满足个体更高层次的精神生产、精神交往和精神消费等精神活动,也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展开。
三是现实的个人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主体。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5]152。精神生活不仅是处在社会生产实践中的现实的个人特有的生活样式,推进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活动还需要发挥现实的个人的主体作用。不仅如此,“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5]152,意味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还会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制约。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因袭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出于新时代,古代中国并未出现这一融合性概念,且与古代对于精神生产方式、精神追求目标以及精神生活的满足方式等方面存在较为可见的差异。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中国人对于道德品质的锤炼、理想信念的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等内容,展现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对于崇高的精神世界、高品质的精神生活的希冀与期许,为新时代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注入厚重的文化基因。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精神世界之中道德品质的锤炼。儒家的君子人格思想认为君子既要葆有“仁”的内在品质,还要遵循“礼”为核心的外在规范,能够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同时,注重通过立志、勤学、践行的方法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除此之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的仁爱思想,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春秋繁露·王道通三》);突出强调着个体要具备责任与担当,如“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突出强调着个体要拥有刚健勇毅、发奋图强的品质,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象传》)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精神世界之中理想信念的追求。一方面,体现在社会层面的崇高理想追求。社会物质文明建设要能够“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重“礼”,能够“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礼记·礼运》),追求实现人各得其所、“选贤与能”、人人为公、“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另一方面,体现在个人层面的人生理想塑造。一是要加强自身修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二是人生理想要具备家国情怀,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精神境界的提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格外重视追求浩然崇高的精神境界,如“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准确诠释了孔子与其弟子颜回并不重视物质生活的满足,而追求至高的精神境界。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现实指向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外敌侵略、民族危难之际,国家在政治上遭受压迫、经济上遭受盘剥、文化上遭受侵蚀,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在当时完全丧失政治基础、物质基础以及思想文化基础。党的一大通过的首个纲领中明确指出,要“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6]1;党的二大首次确立了民主革命纲领,在宣言之中强调,要“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6]133。这充分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之日起就致力于争取民族独立、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实现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争取政治基础与物质基础。并且反对宗法社会的思想,破除迷信、专制思想,“消灭一切精神上、物质上的奴隶制度”[6]241,竭尽全力以指引中国社会思想之正常轨道,重塑人民群众的心理生活、文化生活与信仰生活,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争取思想文化基础。
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是其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阐释了如何展开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建设。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巩固革命成果,革新生产关系,确立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构筑了坚实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毛泽东指出不仅要开展大规模国民经济建设,还要进行文化建设,以“扫除旧中国所留下来的贫困和愚昧,逐步地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7]348,推进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有机统一。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凝练与生成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中。邓小平指出,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共同推进。一方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另一方面,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8]208,“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9]144。江泽民进一步发展与实践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10]276。对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建设,要“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确保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10]295。胡锦涛面对新时期发生的新变化,承继与延展了共同富裕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本方略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人民群众在精神生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交好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份答卷”[11]4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具体实践持续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建设,以精准方略成功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赢得了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历史性成就,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百年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展开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夯实物质基础。不断强化与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导向作用,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提供精神引领和注入文化基因。习近平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12]153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诠释
立足于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与发展阶段,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准确回应,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促进个体心理与精神健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应有之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上层建筑的典型呈现,具有相对独立性,在建设中能够有利批驳错误社会思潮,助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此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能够以统筹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和凸显人民性实质促进中国式现代化释放内在推动力量,实现协调发展,以促进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和凝聚中国力量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一)个体维度:促进个体心理与精神健康,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构成要素与基本命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一是人的需要构成了全面发展的内驱动力和逻辑起点,所以“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13]11;二是以劳动能力为核心的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构成了全面发展的实质,劳动能力包括物质资料与精神资料生产能力、个体的自身生产能力等,正如马克思所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5]154,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三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与完善既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又是外在推动力量;四是人的素质全面提升与个性的独立、自由发展构成了全面发展的最高目标,其中包括个体心理健康与精神健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立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承继、考察与进一步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着重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系统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绘制出具有时代意蕴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蓝图。
一方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有利于促进个体心理健康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是指“在良好的生理状态基础上的自我和谐及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和谐所表现出的个体的主观幸福感”[14]。对于人民群众而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不仅能够满足其对于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需求,还有益于满足其对于充分的民主与健全的法制体系、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和公平正义等社会维度的需求,从而促进个体产生愉悦且充满希望的心理情境、满意且持续的心理状态,凝结形成较为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除此之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注重抓好人民群众理想信念、精神信仰以及道德品质塑造工作,有效作用于个体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维系统,从而抵御和化解消极心理因素、心理障碍抑或心理疾病的侵蚀。
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在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有利于通过完善和优化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面向人民群众提供琳琅满目、注重质量,且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大众化和时代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二是有利于持续推动影视话剧、书画文学、音乐美术等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拓展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范畴,丰富精神生活形式,增添精神生活要素,跃升精神生活品质,主动满足人民群众多维度审美追求和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有利于推动人民群众追求更加崇高和更有价值的信仰生活,使得精神生活“摆脱物质欲望的种种束缚和羁绊变得充盈而高尚”[15],提升人的精神追求与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促进精神健康,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社会维度:批驳错误社会思潮,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现阶段,意识形态安全的内蕴与外延不断丰富与扩大,持续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是确保国家安全的关键所在,是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着力点。中国共产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承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推动彰显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拓新,实现了意识形态领域的全局性与根本性转变。但是,意识形态交锋斗争逐渐从两国之间扩展至全球范围的宏大场域之中,由无形转换为有形,对抗性质和外溢效应更为凸显。此外,伴随着新媒体等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也成为模糊事件真相、制造虚假有害信息、传播落后思想和错误价值观的主要策源地,因其所具有的公开性、匿名性、难控性等突出特征重塑意识形态的生产权、传播权以及话语权,意识形态安全也因此受到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干扰与挑战。
一方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坚持无产阶级价值立场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有利于针对西方国家推销“新自由主义”等多元错误思潮和“普世价值”等错误观念,进行彻底澄清、敢于批判、善于批判、长期批判,深刻解蔽其本质规律,澄清其传播渠道与演变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其妨碍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分化思想观念、误导社会行为等本真面貌。在无情揭露西方道德价值的本质与明确找出其症结所在的基础之上,坚决批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渲染“中国威胁论”造谣中国,炮制“中国依赖论”抹黑中国的行为,积极应对给人民精神生活以及思想观念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利于建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主导权和话语权。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对于中国精神多维形态进行界定与阐释,提炼与概括中国精神的本质要义、时代内容与弘扬进路,以此引导人民群众领悟精神实质,有利于焕发人民群众的深层精神力量,提升对于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强烈自信心与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增强人民群众对于本民族和本国家的精神归属感,形成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历史认同、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巩固意识形态安全。
(三)国家维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为坚实理论基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为科学指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趣的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敞开人民性、全面性、共享性优势,充分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使命与担当,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区别并超越了资本逻辑、两极分化、物欲横流以及侵略扩张为特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化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抉择。因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不仅有利于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追求,沉着应对与化解各项风险与挑战,而且有利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过程中,提高社会生产力,补裨于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渐解决,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呈现出新的恢宏图景,深度彰显不可逆转的历史必然性。
一方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统筹推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系统性、整体性与协调性发展,有利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既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丰富物质资料、夯实物质根基;也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思想文化建设,挖掘其中蕴蓄的思想精髓和价值理念,从而有利于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人民群众精神生产与精神生活质量。社会主义矛盾的转变使得人民群众不再局限于物质生活的单向度满足,而是追求政治、文化、生态等具体且生动的美好生活需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细照笃行中走深走实,化解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改善后衍生的价值塑造、精神提升等困境;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高度繁荣与蓬勃发展,加快推进文化强国建设,提升文化整合引领能力,推动文化广泛传播与深度融合,促进文化交往与互鉴,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助推物质文明建设,实现二者同步积累、全面协调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意即有助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凸显人民性实质,释放人的主体意识,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生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实质表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发挥人民主体力量的有机统一,本质上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建设要求内在相通。加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有利于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根基,汲取其中葆有的人民性思想智慧,强化实现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以及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与此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既要确保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也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过程中挖掘中华民族精神自觉性、召唤性和能动性的内在力量,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活力与动力,持久激励与鼓舞人民群众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自觉实践;焕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深层次力量,以崭新的精神意识和积极的精神元素奏响社会主旋律与时代最强音,促进人民群众具备昂扬的精神状态、全新的思想面貌和坚定的奋斗意志,阐扬其内具的能动性与创新性,自信自强、踔厉奋发,勇于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动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
扎实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顺从与适应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趋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保证作用,引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和精神生产与文化建设;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公共文化的需求。
(一)物质基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构成了推动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恰如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提升,他们认为这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并且进一步指出一旦生产力发展缺乏与丧失,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5]166。简而言之,如果没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着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那么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也将沦为空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科学研判与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与任务,立足于经济发展取得的瞩目成就以及面临的复杂挑战,深刻认识经济发展规律,面对经济发展的阶段转换主动作为,形成了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理论成果。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有效释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必然。
首先,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培育先发优势,着力推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占领创新高地。重视以协调发展保证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推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重视以绿色发展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方向,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定走绿色发展和生态优先的经济建设之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支撑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重视以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融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开创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新局面。共享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所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公平正义,持续助力全体人民群众全面共享我国经济发展、政治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社会服务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其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培育高效的内需体系,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畅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大循环,并且注重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度结合,形成供给与需求相互促进的良好态势。除此之外,还要重视生产信息的畅通、生产要素的畅通以及物流体系的畅通,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必要支撑。
最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习近平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16]169,是对其具体措施和内容的高度概括。重点做好顶层规划,以自主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型人才,加大软硬件投入,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释放新质生产力,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此外,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为保障,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寻求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供给结构转型升级。
(二)思想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产生以及丰富发展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充分吸收与内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基因,汲取了红色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养分,借鉴和摄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营养成分,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维度深刻彰显当代中国精神,凝聚着人民群众共同价值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筑精神支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伴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的持续推进,多种非主流价值观念和不良社会思潮呈现出多元共生、积聚交织、纷纭激荡的样态,极易物化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从而盲目追求物质生活舍弃精神自我的超越,导致价值取向功利化,弱化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产生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泛娱乐主义等错误价值观念。必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辨明思想航向,强化思想定力,凝聚价值共识,坚定文化自信。首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人民群众的信仰生活。信仰生活是人民群众精神生活最高层次的内容,具有统摄作用。加强思想引领,推动人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时刻坚守崇高的信仰追求,形成信仰自觉,不断增强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群众的心理生活。积极培养人民群众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社会心态是人民群众中存在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关系着人类自由全面发展。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建设稳定和谐的心理秩序,着力调和心态失衡、消除心理困惑、化解负面情绪,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注重为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供方向指引,推动其深刻体认风格雅致、内容高尚、底蕴深厚的文化生活,自觉追求科学健康的文化消费心态和正确积极的文化消费观念。
另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生产与文化建设。一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活动既要植根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又要深刻葆有家国情怀,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培植时代精神,聆听时代声音,做到积极拥抱时代、观察时代和体验时代。引领文艺工作者等诸多生产主体创作出拥有深厚思想内涵、精神高度和极具审美价值的精神产品,彰显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激活中华优秀文化的生命力,焕发文艺作品的人民性、时代性与创新性光彩。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方向。文化建设坚持将社会效益置于首位,注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不断扩大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群众精神力量的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确保文化建设牢牢坚守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人民至上理念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注重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属性,巩固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错误文化思想与建设导向,持续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影响力和塑造力,以高水平文化建设增进文化自觉与强化文化自信,促进凝聚民族共识,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
(三)关键举措: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建设,要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水平,保证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文化享受等文化权利,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
首先,防止低端供给和无效供给。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和经济现代化处于新阶段,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偏好也发生显著变化,例如文化旅游、文化展览、文化培训等发展性需求越来越得到人民群众的热衷与向往。此外,公共文化需求在不同群体间存在明显差异,传统普适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显露弊端,供给主体应精准识别当前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实现“靶向”供给,防止低端供给或无效供给割裂人民群众公共文化需求。
其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布局。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布局呈现出一定的不均衡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强化和落实政府责任,突出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布局中的主导地位,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管理部门之间的经验交流与技术协作,优化与调整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配置策略,突出重点与难点,兼顾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公平,还要结合新媒体、人工智能、5G技术、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赋能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与高质量供给,推动数字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在城乡等不同区域间的共建共享。
最后,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与社会力量协同推进。厘清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主导责任,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发挥其专业优势拓宽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渠道,盘活文化资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能。政府则要注重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与强化激励机制,做到制度引导、政策扶持与过程监管相结合,确保社会力量的具体落实有章可循,重点解决建设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激发社会力量运营主体的建设活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二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十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5]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2.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中央档案馆.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 第一册[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1.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毛泽东文集: 第五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6.
[8]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9] 邓小平.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3.
[10] 江泽民. 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6.
[11] 胡锦涛. 胡锦涛文选: 第三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6.
{12]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一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18.
[1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十八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9.
[14] 俞国良. 心理健康的新诠释: 幸福感视角[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1): 72-81.
[15] 柏路.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时代意涵与价值遵循[J].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2): 64-75+156.
[16]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四卷[M]. 北京: 外文出版社, 2022.
The Theoretical Origin, Value Interpretation and
Practical Approach of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
ZHOU Mingpe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2, Jilin,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spiritual life of the people in the new era follows the guidance of the Marxist thought of common prosperity and the theory of sinic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Marxism, inherits the precious gene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ccurately grasps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jor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China and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he latest development stage, which is an important category and key to the cause of common prosperit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cusing on laying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by continuously promot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aking the guidan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s the ideological guarantee,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as the key measure, we will form a solid joint forc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 Thus, it is conducive to giving play to the initiative of the people, meeting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and aesthetic pursuit of the people, expanding the scope of the people's spiritual life, promoting psychological and spiritual health, and realiz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people; It is conducive to effectively refuting erroneous social trends of thought and safeguarding the national ideological security under the continuous positive trend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It is conducive to releasing the endogenous power of the roa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achieving comprehensive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ultimately providing strong support for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soft power 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gathering the magnificent spiritual momentum.
Keywords: common prosperity,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spiritual lif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ese moderniz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