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 李鑫茹
[收稿日期:2023-07-27修返日期:2023-09-29
作者简介:冯 文(1999-),女,汉族,四川遂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投入产出技术。
李鑫茹(1991-),女,汉族,山东威海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贸易经济、投入产出技术、全球价值链。
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生产性服务业助推京津冀产业互动和价值链升级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9214023。
·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建议,作者文责自负。]
【摘要】基于中国城市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编制京津冀和中国其他地区共14个地区42个部门区域间投入产出表,以区位商、本市和区域间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衡量京津冀各部门间的集聚与关联程度,对比分析京津冀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的产业关联。研究发现: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和服务下游行业的特征更为突出,产业融合程度优于天津和廊坊、保定、承德、秦皇岛等环京津城市,而河北省其他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较上述城市均有较大差距。因此,要持续巩固并依托北京、天津的带动作用,发挥河北省内石家庄、廊坊、唐山等城市的领头作用,以助力河北省各城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发展与优化升级。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关联;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产出法
【中图分类号】F719;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60(2024)03-0011-11
服务化是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主流趋势。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呈现“两个70%”特征,即服务业占GDP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的70%。从当前中国和京津冀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来看,距离这一标准还有明显差距。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开展以来,各个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疏解非首都功能成果显著,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提升,生态环境有效改善[1],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优化、产业分工逐渐合理明晰(图1),但京津冀三地仍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方式等方面发展差异较大,难以实现产业间的良性互动[2],长期以来协同发展水平不高,尚未形成产业跨行政区域调整的协调机制,存在“单打独斗”等问题[3]。
服务按功能可以划分为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其中生产性服务以服务各类生产经营活动为目标,指被其他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通常具有比制造业更高的增加值率、就业拉动率等,因此其发展可以直接带动经济质量和附加值率提升;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创新性、互动性和带动性,因此也是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工业现代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从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来看,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为例,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54%和5.33%;虽2021年稍有回落,生产性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比重以2.14%的年均增长率从2012年的26.69%增加至2020年的31.50%。同时,从京津冀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来看(图2),2012—2021年,京津冀服务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分别以1.88%和2.40%的年均增长率呈现递增趋势,且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总额的比重以2.17%的年均增长率从2012年的62.22%增加至2021年的75.33%,生产性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服务业比重稳定在37%~39%。由此可见,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正以一个很快速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并且发展潜力巨大。
针对京津冀地区,有研究指出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结构趋同,分工程度相对较低,交通运输、金融、商务服务等不具备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4],耦合协调水平低于长三角经济圈[5];与此相反,也有研究认为京津冀地区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差异和专业化分工明显,整体呈现单中心、大梯度等级化集聚发展态势[6]。从京津冀各省市来看,在生产性服务业现有的集聚水平和进一步集聚的潜力方面,北京都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7];天津市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基础良好、科教资源丰富,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与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业也同样具有一定优势[8];源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环首都经济圈”和天津自贸区母城的扩散效应,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潜力巨大[9]。由此可见,京津冀各区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都有着各自的潜力与优势,探究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如何有效发挥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巨大潜力,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区域产业互动,现有研究主要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10]、产业融合[11]和产业协同[12]三个方面开展实证研究,利用投入产出模型[13]、面板联立方程等回归模型[14]、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15]、问卷调查[16]等方法,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关系、协调发展水平、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如生产效率、竞争力等)的促进作用等问题。针对产业关联的研究,很多学者将里昂惕夫提出的投入产出技术作为研究的工具,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模型,了解各产业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分析特征,从而为产业政策的制定、经济活动的预测等进行服务。基于投入产出的京津冀的产业关联研究中,主要视角包括整体分析京津冀地区与周边省份的产业关联[17]、对比分析京津冀三省市的发展特征[18]。
上述研究为认识京津冀区域产业关联奠定了基础,但研究主题与研究视角尚且存在许多不足。例如,较多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较少考虑与制造业外的其他产业的联系;未能将京津冀区域纳入同一研究框架中,且视角较少立足于京津冀区域各地级市。本文将对此进行补充研究,利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对2015年和2017年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测算,一方面从区位商分析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程度;另一方面从本市及区域间的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揭示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本市的拉动及区域间的辐射作用。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
1. 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
投入产出模型中里昂惕夫逆矩阵反映了地区间、行业间的完全投入和完全消耗关系,能够很好地揭示生产关联,其数据结构来自投入产出表。以包含N个地区的区域R为例对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进行介绍(表1)。如表1所示,假设区域R由地区和地区组成(即N=2),每个地区均有n个部门,(,下同)表示地区部门为地区部门的生产提供的中间产品;表示地区部门为地区提供的最终产品;表示地区部门的最初投入,即该部门的增加值;表示地区部门的总产出或总投入。
直接消耗系数,表示地区部门单位生产直接消耗的地区部门产品。记2n*2n维直接消耗系数矩阵,2n维最终需求列向量,总产出列向量。根据投入产出表的行向平衡关系有,整理即可得到投入产出模型,即,其中被称作里昂惕夫逆矩阵,其元素表示地区部门单位生产对地区部门产品的完全消耗。
2. 集聚程度的计算
本文利用区位商指数衡量产业的空间分布情况。对于区域的部门来说,基于产出视角的区位商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和分别表示区域部门和区域所有部门的总产出,和分别表示全国所有地区部门和全国所有部门的总产出。区位商取值以1为界限,大于1且数值越大,表明该地区该部门的规模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越高,具有集聚效应;区位商等于或小于1则表明该部门专业化和集中程度一般或较弱。
3. 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的计算
以地区为例,就地区内部而言,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度量该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需求对本地区各部门的需求波及程度,体现部门对后向部门的拉动作用,计算公式为:
当时,表示部门对本地区的后向拉动作用达到了本地区各部门平均水平;当时,表示部门对本地区的后向拉动作用低于本地区各部门平均水平;当时,表示部门对本地区的后向拉动作用高于本地区各部门平均水平。
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度量本地区所有部门都增加一单位最终需求,该部门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体现部门对前向部门的推动作用,计算公式为:
当时,表示部门对本地区的前向推动作用达到了本地区各部门平均水平;当时,表示部门对本地区的前向推动作用低于本地区各部门平均水平;当时,表示部门对本地区的前向推动作用高于本地区各部门平均水平。
就地区所在的区域(共个地区)而言,部门的区域影响力系数度量该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需求对所在区域内的其他地区各部门的需求波及程度,体现地区部门对区域的后向拉动作用,计算公式为:
当时,表示地区部门对本区域(不含地区,下同)的后向拉动作用达到区域内部门平均水平;当时,表示地区部门对本区域的后向拉动作用低于区域内部门平均水平;当时,表示地区部门对本区域的后向拉动作用高于区域内部门平均水平。
地区部门的区域感应度系数度量区域内其他地区所有部门都增加一单位最终需求,该部门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体现地区部门对区域的前向推动作用,计算公式为:
当时,表示地区部门对本区域的前向推动作用达到区域内部门平均水平;当时,表示地区部门对本区域的前向推动作用低于区域内部门平均水平;当时,表示地区部门对本区域的前向推动作用高于区域内部门平均水平。
(二)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CEADs中国碳核算数据库中的中国城市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表,且由于投入产出表数据更新的局限,本文采用2022年10月最新更新的2017年中国城市尺度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同时用2015年对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该投入产出表包括国内313个地区42个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将除京津冀区域外的其他城市的中间投入、最终投入、最终需求等数据合并汇总为“其他”,最终得到京津冀13市与其他共14个地区42个部门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由此运用京津冀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计算本文相关数据。
根据统计局印发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2019)》,对照投入产出表中42个部门,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文简称: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文简称:信息软件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文简称:租赁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文简称:科技服务业)共5个部门。
二、实证分析
(一)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分析
图3展示了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区位商。从中可以看出:(1)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和集聚程度显著高于天津市,二者又显著高于河北省;就河北省来看,2017年石家庄、秦皇岛和廊坊的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集聚特征和规模优势,而其余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均表现为规模劣势。(2)相较于2015年,京津冀大多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和集聚程度都有所增加,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石家庄、秦皇岛和廊坊,而邯郸、保定和衡水的规模劣势有所增加,尤其是邯郸。
图4展示了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区位商。整体可见,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均呈现非常明显的集聚特征,尤其是科技服务业;天津市除在资本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信息软件服务业和金融业)相对较弱,其他均呈现较好的集聚特征;河北省大多城市的交通运输业具有专业化和集聚特征,但在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除了廊坊规模优势较强以及秦皇岛、石家庄、保定相对较强外,其他城市全部处于规模劣势。且相较于2015年,大多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集聚特征都有所增强,仅邯郸和衡水的交通运输业、天津的金融业、沧州的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特征降低较为明显。
(二)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分析
图5展示了2015年和2017年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的本市“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分布。从中可以看出:(1)以部门来看,2015年和2017年的交通运输业较为类似,坐标图集中于第四象限(感应度系数大于1且影响力系数小于1),对本市下游部门的产出推动较强,但影响力系数未见提高,表明交通运输业在本市产业链中处于上游地位,对本市产出的乘数拉动效应较弱,未来发展方向是与高端制造业融合以促进本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金融业由2015年的本市前向产业关联效应较强变为2017年的整体偏弱,部分城市后向产出拉动效应较2015年有所提高,表明当前京津冀各城市金融业的发展依然比较落后,与本市其他行业的产业融合程度较低。科技服务业由2015年的前后向产业关联均普遍较低变至2017年对下游行业推动作用较强,表明当前科技服务业已得到一定发展,逐渐向上游基础产业移动,未来也需要持续重点发展并提高其产品利用效率。信息软件服务业由2015年的前向产业关联普遍较强,后向产业关联较弱,发展为2017年的对本市上游部门的产出拉动效应以及对本市下游行业的产出推动效应均大于行业平均水平,表明信息软件服务业可作为中间关键产业有效辐射前向与后向产业。租赁服务业由2015年的坐标图集中于第一象限(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发展至2017年的集中于第二象限(影响力系数大于1且感应度系数小于1),表明租赁服务业尚处于成长阶段,由中游向下游发展,对最终产品的提供有所增加。(2)从2017年的城市层面来看,京津冀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本市产业关联有明显差异。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本市前后向产业关联均高于平均水平,稳定位于图中第一象限,强于天津和河北省各市,尤其是感应度系数显著大于1,表明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与本市其他行业的产业关联密切,作为中间投入服务下游行业的特征更为突出,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天津市金融业和科技服务业对本市上游行业的产出拉动作用微弱,交通运输业和信息软件服务业对本市下游行业的产出推动作用大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也低于北京,表明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与本市其他行业的协同发展水平较北京有较大差距。河北各市交通运输业、科技服务业均对本市下游行业有产出推动作用,接近或大于行业平均水平,信息软件服务业对上游行业的拉动作用有所增加,有效辐射前后向部门。河北省各城市对比来说,秦皇岛、廊坊和衡水的金融业对本市上游行业有产出拉动作用,其他城市的金融业产业关联均有所降低;石家庄、张家口和承德的租赁服务业对本市的拉动与推动作用均较弱,河北省环京津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本市产业关联整体优于其他城市。
图6展示2015年和2017年的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除本市外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分布。两年中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对区域内的影响感应程度大同小异:各部门分布图大多集中于第一、二象限,区域间影响力系数普遍高于区域平均水平,表明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大多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对上游部门依赖较大,其需求增长能够显著拉动其他城市的产出增长。对比2015年,仅金融业和信息软件服务业变化较大:北京市信息软件服务业感应度系数增加,对区域间下游行业推动作用增强,河北省各市金融业和信息软件服务业普遍向下游移动,逐渐发展成熟,从而能提供更多最终产品。
同时,对比2017年本市产业关联结果却截然不同,具体来说:(1)交通运输业与科技服务业本市感应度系数较大而区域间影响力系数较大,对本市的前向推动作用较强且对京津冀区域的后向拉动作用较大,表明交通运输业与科技服务业在本市处于产业链上游,能有效推动本市下游产业的经济发展,同时在京津冀区域中需求增长能够显著拉动其他城市的产出增长,对上游行业的产出推动作用较大。金融业的本市及区域间的前向推动作用整体偏弱,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表明当前京津冀区域金融业的发展仍比较落后,与其他行业的产业融合程度较低,未来应进一步促进金融业在区域间的产业联动与融合。信息软件服务业的本市感应度系数普遍偏大而区域间感应度系数普遍较小,表明信息软件服务业着重辐射本市上游产业,与本市前向部门的产业关联更为密切。(2)就城市视角来看,相较对本市的拉动,北京和天津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京津冀其他城市的后向带动作用十分微弱,表明北京和天津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区域产业链中处于下游,受到区域间其他产业的辐射推动作用更强,对于上游产业的依赖性更大。唐山、石家庄和沧州的交通运输业本市及区域间感应度系数均较强,尤其在区域间显著高于其他城市,对京津冀区域下游行业的产出推动作用较强,且在京津冀区域间能有效推动前后向产业发展,因此能作为交通物流枢纽城市为京津冀其他城市提供重要的交通运输服务,辐射京津冀各城市的产业发展。北京、石家庄、廊坊和唐山扮演着区域性金融中心的角色,与区域间其他行业的前向产业关联较为密切,且相较于北京对区域的后向拉动作用较弱,石家庄、廊坊和唐山则是对区域间上下游的产出推动均较强。石家庄和廊坊的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发展均较为成熟,对于区域间上下游的产出推动作用均较为突出,尤其是感应度系数显著大于1。相较于北京和天津,河北省租赁服务业发展具有优势,石家庄、唐山、廊坊、邯郸、秦皇岛等城市对区域间上下游产业推动作用均较强,可作为关键城市有效辐射京津冀区域前向与后向行业。
三、结论及建议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对京津冀区域城市维度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进行测算分析,主要有以下发现和启示:(1)北京的所有生产性服务业及天津的劳动和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与规模优势,而河北省大多数城市在交通运输业领域具有集聚特征和显性比较优势,廊坊、秦皇岛、石家庄和保定的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在河北省内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靠前,并且京津冀各城市的专业化和集聚特征都有所增加,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从本市产业关联来看,交通运输业、科技服务业对本市产出的乘数拉动效应较弱,未来发展方向是与高端制造业融合以促进本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信息软件服务业能有效为前后向产业提供中间服务,未来可作为支柱产业并有效提高其利用率;租赁服务业尚处于成长阶段,对最终产品的提供有所增加,但为其他行业提供中间服务的适配性有待提高;金融业整体比较落后,与本市其他行业的产业融合程度较低,未来应继续提高与本市其他产业的适配性与联动发展。各城市对比发现,北京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下游行业的特征更为突出,产业融合程度优于天津和廊坊、保定、承德、秦皇岛等环京津城市,而河北省其他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较上述城市有较大差距。(3)从区域产业关联来看,京津冀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对上游部门依赖较大,需求增长能够显著拉动其他城市产出增长。交通运输业与科技服务业对京津冀的前向辐射作用均较大,能够较好地辐射区域的交通、物流及科学研究等发展;金融业的发展比较落后,与区域间其他行业的产业融合程度较低。各城市来看,北京和天津的生产性服务业对京津冀其他城市的后向带动作用十分微弱,受到区域间其他产业的辐射推动作用更强;河北省的石家庄、廊坊、唐山、沧州等城市具有较强的区域前向辐射能力,尤其是石家庄和廊坊在生产性服务业各部门都具有突出的辐射上下游产业的特征。
综上,未来应持续巩固北京、天津对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和拓宽北京和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对河北省需求市场和辐射作用。要依托首都经济圈、雄安新区、渤海湾经济圈等政策利好,河北省内石家庄、廊坊、唐山等城市需要发挥领头作用,充分利用各城市在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与辐射带动作用,把握京津冀地区产业升级机遇,带动河北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效将京津冀各城市充分融入区域价值链以助力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发展与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 李国平, 朱婷.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成效、问题与路径选择[J]. 天津社会科学, 2022(5): 83-88.
[2] 魏丽华. 国内两大城市群市场协同的比较与分析——京津冀与沪苏浙[J]. 软科学, 2016(9): 46-50.
[3] 殷会良, 杜恒, 等. “双碳”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挑战、对策和政策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22(8): 12-19.
[4] 席强敏, 李国平. 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工特征及溢出效应[J]. 地理学报, 2015(12): 1926-1938.
[5] 杜传忠, 王鑫, 等.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同能提高经济圈竞争力吗?——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比较[J]. 产业经济研究, 2013(6): 19-28.
[6] 王小平, 陈永国. 基于大梯度极差理论的生产性服务业协作政策研究——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J]. 经济与管理, 2008(1): 25-28.
[7] 周孝, 冯中越.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2): 44-51.
[8] 刘立霞, 王晓甜. 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SWOT分析[J]. 对外经贸, 2012(12): 52-54.
[9] 韩同银, 李宁. 河北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视角[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7(5): 83-88.
[10] 王孟欣, 蓝汉勇, 等. 产业关联及技术创新扩散效应——基于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析[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1): 24-36.
[11] 彭徽, 匡贤明.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到何程度——基于2010—2014年国际投入产出表的分析与国别比较[J]. 国际贸易问题, 2019(10): 100-116.
[12] 唐晓华, 张欣珏, 等.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协调发展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 2018(3): 79-93.
[13] 余典范, 干春晖, 等. 中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分析——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11): 5-15.
[14] 唐晓华, 张欣钰, 等.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发展对制造效率影响的差异性研究[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3): 59-77.
[15] 张虎, 韩爱华.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能否促进空间协调——基于285个城市数据的检验[J]. 统计研究, 2019(1): 39-50.
[16] 邱灵. 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结构演化机理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3(5): 74-91.
[17] 丛建辉, 刘庆燕, 等. 贸易联系、产业关联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来自京津冀与周边资源型省份的实证研究[J]. 阅江学刊, 2020(3): 24-35+139-140.
[18] 李宵, 申玉铭, 等. 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关联特征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2): 299-307.
An Analysis of the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Linkages
in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FENG Wen, LI Xinru
(School of Economics,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Beijing 100070,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compiles input-output tables that include 42 departments in 14 regions of Beijing, Tianjin, Hebei, and other regions of the country based on the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table of the national urban scal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industrial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al sector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by calculating the location quotient, city and regional influence coefficient, and the reaction coefficient. It discovers that the degree of agglomer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ng downstream industries are more prominent in Beijing. The degree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is better than that in Tianjin, Langfang, and the neighboring citie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such as Baoding, Chengde, and Qinhuangdao. In contrast,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and other industries in other cities in Hebei Province has a bigger gap than the above citi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o consolidate and rely on the role of Beijing and Tianjin in driving the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the cities such as Shijiazhuang, Langfang, and Tangshan in Hebei Province need to play a leading role in helping cities in Hebei Province to integrate into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linked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producer service industry.
Keyword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industrial association, producer services, input-output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