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与关联:我国批发零售业的投入产出分析

2016-10-24 13:12房俊峰
商业经济研究 2016年15期

房俊峰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批发零售业的发展质量对于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最新的全国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我国批发零售业的总量、结构、产业关联问题,并从初始投入端、中间投入端、中间需求端、最终需求端四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批发零售业 投入产出分析 产业关联

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批发和零售业作为行业门类,包括批发业、零售业两个大类,分别包含9类。本文将以此行业分类为准,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我国批发零售业的总量、结构与关联问题。投入产出分析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被广泛应用于产业关联分析(Leontief W,1936),如卢生奇从投入产出评价视角研究了流通服务业的产业性质和经济传递效应(2014)。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结构分析方法,常用的分析系数包括:直接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增加值结构系数、最终使用结构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等。201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201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批发零售业因经济活动的同质性被划为同一产品部门。本文数据即来源于2012年42个部门全国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分析

(一)总量分析

2012年42个部门投入产出表中,批发零售业的总产出、最终需求、增加值分别为721553392万元、298438168万元、983100974万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51%、4.54%、9.28%,占服务业的16.10%、13.55%、20.73%;在14个服务业产品部门中分别居于第一位、第三位、第一位。由此可见,批发零售业在国民经济和服务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结构分析

1.增加值(初始投入)结构。投入产出表的第Π象限为增加值(初始投入)部分。增加值结构系数,指批发零售业的增加值各构成(含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占增加值合计的比例。如表1所示,2012年批发零售业的增加值构成中,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为批发零售业的生产税与补贴之差,占比32.73%,属于高纳税部门;营业盈余占比31.97%,盈利能力强;劳动者报酬占比29.70%,行业劳动力投入大;固定资产折旧占比最少,为5.61%,表明固定资产投入不高。批发零售业的增加值及各构成分别是服务业部门均值的2.90倍、1.90倍、7.42倍、1.03倍、3.56倍,可见批发零售业具有高增加值、高税收贡献、高营业盈余、高劳动者报酬特征。

2.中间投入结构。反映中间投入产品部门结构特征的系数为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是批发零售业在生产单位总产品(服务)时直接消耗的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产品价值量。在201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第Π象限中,从纵向看,批发零售业的中间投入涉及42个部门中的38个。按照三次产业划分,批发零售业对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为0.000196、0.050298、0.258899。从后向关联看,批发零售业主要依赖于服务业投入,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强于第一、二产业。表2列出了批发零售业的主要中间投入产品部门,以服务业为主,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房地产、金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住宿和餐饮等,第二产业包括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电气机械和器材等。以上产品部门的发展程度及提供的产品服务质量将直接制约批发零售业的进一步发展。

3.中间需求结构。国民经济42个部门对批发零售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显示了中间需求情况。在2012年投入产出表中,42个部门均对批发零售业有中间需求,按照各部门对批发零售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在区间(8%,5%]、(5%,4%]、(4%,3%]、(3%,2%]、(2%,1%]、(1%,0]中产品部门数量分别为2个、6个、9个、11个、9个、5个,显示了批发零售业在连接生产和消费中的重要作用及产业中间需求的层次性。

直接分配系数,是各部门对批发零售业的中间使用占批发零售业总产出的比例,反映了市场份额的分配情况。表3列出了对批发零售业直接消耗系数和直接分配系数排名居前10位的部门。表3中包括14个部门,第二产业居多,占9个部门,包括制造业中的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食品和烟草、交通运输设备、其他制造产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纺织品、化学产品、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以及建筑业。服务业5个部门,包括住宿和餐饮,文化、体育和娱乐,租赁和商务服务,卫生和社会工作,批发和零售。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批发零售业对上述部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最终使用结构。在第Ⅲ象限中,最终使用结构系数指批发零售业的最终使用构成(含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出口)占最终使用合计的比例。如表4所示,2012年批发零售业最终需求中,按占比高低依次为最终消费支出、出口、资本形成总额。居民消费支出占41.98%,表明批发零售服务是重要的生活性消费领域,而城镇居民消费与农村居民消费之比为3.3∶1,说明现阶段城乡差距仍然很大。批发零售业的出口需求占39.45%,说明批发零售服务贸易输出作用突出。资本形成总额占18.57%,其中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分别为15.64%、2.94%,是国民经济服务行业中重要的资本积累领域。

(三)产业关联分析

1.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2012年,批发零售业的中间投入率为30.94%,即批发零售业的总投入中,各产业部门对批发零售业的中间投入占30.94%,增加值率(初始投入率)占69.06%。批发零售业的中间需求率为58.66%,即批发零售业的总产出中,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对批发零售业的中间需求占58.66%,最终需求占41.34%。参照钱纳里的产业分类方法(霍利斯·钱纳里,2015),批发零售业的中间需求率大于50%、中间投入率小于50%,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2.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是产业关联分析的主要系数。2012年批发零售业的感应度为4.120276,即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1万元最终产品时,批发零售业增加4.120276万元总产品(服务);感应度系数为1.395352,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表明批发零售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批发零售业的影响力为1.806036,即当批发零售业增加1万元最终产品时,国民经济各部门增加1.806036万元总产品;影响力系数为0.611623,小于社会平均水平,表明批发零售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不显著。

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2012年投入产出分析,批发零售业具有以下特征:从总量看,批发零售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业。从产业特征看,中间需求率大于50%、中间投入率小于50%,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在产业关联中,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从投入产出结构看,应从初始投入端、中间投入端、中间需求端、最终需求端协同发力,促进批发零售业的提质增效升级。

(一)初始投入端:推进供给侧改革,提升服务效率

在初始投入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采取补短板、降成本、去杠杆等手段,提升要素投入配置水平,提高有效供给。推进制度变革,利用“营改增”全面扩容的利好机会,降低批发零售业税负;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专业化复合型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大信息、技术等基础设施投入,以创新驱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二)中间投入端:完善产业链条,发展大流通产业

发挥批发零售业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构建大流通产业发展格局。以批发零售业的主要中间投入产品部门为例,相关服务业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房地产、金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批发和零售、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住宿和餐饮等,基础性行业包括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制造业包括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电气机械和器材等。尤其是落实“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提升批发零售业对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中间投入。

(三)中间需求端:推进产业融合,加快业态创新

在产业关联中,批发零售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关联性较大的产业很多。尤其是批发零售业对自身的直接消耗和分配系数较高,表明该产业内部关联高、规模大,需要加快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打造高附加值价值链,培育高端品牌。

(四)最终需求端:引导消费升级,推动出口转型

批发零售业的最终需求,按占比高低依次为最终消费支出、出口、资本形成总额。引导服务消费升级,吸引海外购物需求回流,倒逼批发零售业升级;通过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促进城乡双向流通和服务消费均衡发展;推动线上线下互动,释放消费潜力,引致批发零售业发展。在出口需求方面,促进“大出”向“优出”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挥自贸区作用,优化跨境电商发展,创建服务输出品牌,加大对外投资,发挥批发零售服务贸易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卢生奇.流通服务产业经济影响力的投入产出评价[J].商业时代,2014(29)

2.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2012年投入产出表[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3.(美)霍利斯·钱纳里,谢尔曼·鲁宾逊等著.吴奇,王松宝译.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格致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