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哥釉盘里的“温暖密码”

2024-07-03 12:53陈彦泽
北京纪事 2024年7期
关键词:日用瓷刻瓷哥窑

陈彦泽

数年前,我于古玩商手中偶然发现一块盘子,很是喜爱。不单单因为其器型硕大,更是由于它精美的纹饰——天然开片的哥釉“冰裂纹”。

偶得天成“金丝线”

说到哥釉,它可是大有来头。但我们首先要区分开哥窑与哥釉才好。哥窑始于宋代。它的出现是中国瓷器史上一次意外事件,使“金丝铁线”的哥窑瓷器名声远扬,美醉千年。哥窑器身上偶然天成的深色“铁线”形成大小不一的几何图形。在抽象的“铁线”之间隐略呈现褐黄色“金丝线”。线条的美妙变化和肌理效果尤如一幅极美的抽象绘画,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美感。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和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黑色。小纹片为黄褐色,称之为“金丝铁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宋代所传哥窑瓷器越来越少。可后代上至帝王权贵,下至平民百姓,皆狂热地追捧哥窑瓷器。因而自元代起,便开始仿制宋代哥窑瓷器。只不过我们为了区分后世所仿造的与宋代本朝的,便给后代所制的此类瓷器命名为“哥釉”。

所以这次遇到的大盘就是清代乾隆年间所制的哥釉盘。由于太过喜爱,于是在确认年代无误之后便解囊掏包了,等心满意足地抱着盘子回到家之后,便开始迫不及待地拿出来把玩欣赏。就在观赏的过程中,我突然发现这块盘子上有一个好像不是冰裂纹的痕迹,开始我本以为是开片过深,但当仔细观察时则发现原来是一个“仁”字。这令我非常疑惑,为什么一个清代的盘子上会被刻上一个字呢?本来一块好好的盘子,竟然被人为地“破坏”。并且通过观察发现,这个字还不是新刻的。那么古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要这么做呢?

书海寻踪解密码

于是我便开始了通过大量资料寻觅“刻瓷”缘由的过程。

通过了解发现,原来“刻瓷”这一种类有这么悠久的历史!刻瓷艺术有着比较深远的历史起源,与中国的制瓷工业和书画艺术息息相关。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朝时期就有“剥凿瓷釉”的说法,但是此时期的制瓷工艺依然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后来随着制瓷水平的不断提高,到宋朝时,不仅已经有“瓷刻”的记载,而且还已在定窑瓷器中出现了镌刻花纹并烧制的艺术现象。直到清朝时期,刻瓷艺术才开始真正走入民间和市井,具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据记载,清初,在民间开始有了专门从事刻瓷的行当,但大多以平刻为主,点线构图等艺术表现力显得单调、平实,并没太多引起世人的注意。一直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经济的昌盛和统治者文化生活的需要,朝廷特意在皇宫中设置了“造办处”,专门制造宫廷使用的工艺品。由于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推崇,镌刻书法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甚至已有人能用刀在瓷板或其他器皿上雕刻山水、花鸟、草虫等,且栩栩如生。这个时期,刻瓷真正发展成为了一门新的瓷器装饰艺术。

我被众多有关刻瓷的资料所吸引,一个个精美绝伦的人物、花鸟、山水、诗文被用极细的线条刻画于坚硬的瓷器之上。在用色方面也十分考究,有的甚至只用纯黑色的墨线刻在白色的瓷器之上,显得那么简约大方、沉静俊美。一时之间使我沉浸其中,便暂时忘掉了本来的目的,在寻找古代刻瓷的道路上不能自拔。

古语有云:“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我在一位古玩商那里寻找到了一个自己心心念念的刻瓷笔筒。那是一个晚清民国时期的刻瓷笔筒,题材为牧童遥指杏花村。其上一名头戴草帽手执长鞭的牧童悠闲地斜坐在牛背上,手指着前方的道路。路边还有一簇簇的嫩草与一棵柳树。

之所以如此喜欢这个物件儿,也是由于它除了是精美的刻瓷,题材上更显示了悠然恬淡的自然田园风光,让我们在当下快节奏、喧嚣的城市生活中感受到了一丝宁静与清凉。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是一件文房器,要知道在古代,文房器可算是个高级货了,毕竟古代识字率并不很高,能用得上文房笔筒的人家想必也不会多,所以我异常珍视这件器物。可当我每日把玩欣赏的过程中,突然回忆起当初开始接触刻瓷的初心来了。对呀!我那块乾隆哥釉盘里的秘密还没有破解呢!

从生活中来到情感中去

从购入的哥釉盘中的“仁”字所看,并非是所查阅到和新买到的所谓刻瓷。毕竟人家这是一种专门的瓷器品类,且到了清代明显已经工艺成熟,技法卓越了。不会是只简单地、歪歪扭扭地刻这样一个字。且不说这个“仁”字刻工一般,就文字或图案本身来看,单单一个“仁”字好像也说不上有什么美感。因此,我判定我找错了方向。那这到底算是什么呢?刻这一个孤零零的“仁”,又到底蕴含了怎样的寓意呢?我好像又回到了原点。可我不愿放弃,于是便又开始查阅资料。但是我这次多了个心眼儿——开始学会多方请教了。果然!答案还是有高人指点来得更快些。

在一位资深藏友的指点下,我终于搞懂了其中的秘密。原来古代普通民窑瓷器经常会出现在内部或者底部刻字的情况。主要分为两种情况:其一可能是作为陪葬品,其二为标识,证明此物属于某某某。防止借出去和其他人的混淆。而作为陪葬品的器物一般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例如微缩版谷仓、灶台、小房子,抑或是魂瓶之类的。再不就是例如为文人所陪葬的砚台、毛笔之类的。因此这些东西一般都较好辨认。可谁会陪葬一些盘子碗之类的民间日用瓷呢?因此我分析,这个盘子更大可能是属于第二种原因,是为防止混淆而刻的字。这就不得不提到古代的一个小传统了——“流水席”。

我们今天很多地区在遇到婚丧嫁娶之类的事情的时候,往往更爱选择去饭店订酒席。这样一来是比较方便,二来看起来也比较卫生,第三也会认为仿佛这样便显得更高端大气上档次一些。但我们古人尤其是普通百姓,是没有这种选项的。所以他们只能在自家门前摆开“流水席”来招待宾朋。可是这样一来,一个新的问题就出现了,平日里家中的碗筷盘碟的数量很难支撑短时间内巨大的需求量。但是如果要出去买也不划算,因为一个家庭中遇到婚丧嫁娶这类大事的情况并不很频繁。如果买来很多,且不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且利用率也很低。因此我们极富有智慧的先人想到了可以互帮互助,你家需要碗筷杯碟的时候全村人给你凑,我家需要的时候也是靠着大伙儿的帮衬。这样一来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我们知道,这些手使的日用瓷往往都长得大同小异。就即便是在日用瓷如此丰富的今天,我们也经常会遇到“撞碗”“撞盘”的现象。古代就更可想而知了。所以大家为了不会因为拿错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便纷纷在自家瓷器上刻上一个能代表自己名字的标志,往往是名字中的一个字。这也就是我这件清乾隆哥釉盘中为什么会出现一个“仁”字的原因了。

清代距今不过百多年,古人的生活条件与状态是远远无法与今人相比的,即便是一些简单的日用瓷也需要相互支持。这样的一个“密码”不得不说承载的是前人生活之不易,解开这样一个“密码”让我在感受着忆苦思甜的同时,更感受到一种暖意,虽然视若珍宝的瓷器在家中占有很高地位,但邻里亲朋每每需要,仍旧尽力相助,这哪是一件瓷器,这不就是各家充满祝福、蕴含凝聚的代表吗?

猜你喜欢
日用瓷刻瓷哥窑
窑变刻瓷,工巧合一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刻瓷艺术浅谈
哥窑“百圾碎”瓷器的研究与烧制探索
民间工艺介绍(二十三)
哥窑瓷器揽胜
日用瓷应注重实用性
景德镇日用瓷定价实证研究
董善习《刻瓷艺术》于9月淄博陶博会期间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