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广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新模式研究

2024-06-30 09:09刘嘉文
成才之路 2024年18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双高计划调查研究

刘嘉文

摘要:师德师风建设既是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政治素养和职业修养的重要举措,也是实施“双高计划”、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本研究从“双高计划”视域出发,通过对广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调查研究、问题深度剖析、对策创新探索,系统构建“1+4+N”广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特色化模式,以突破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困境,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圆满落实“双高计划”。

关键词: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师德师风;职业修养;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8-0037-0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柳州市教师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双高视域下广西高职院校‘1+4+N师德师风建设特色化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23RSB-51)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引言

“双高计划”是我国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师资队伍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基石,在“双高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在“双高计划”背景下,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以“四有”为标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成为高职院校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谋求发展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师资队伍素养的第一标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力求“明确底线,凸显原则”,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1]。近年来,广西高职院校致力于师德师风建设,将其作为学校发展的主线,不断优化、完善建设体系和机制,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走实走深。本研究在“双高计划”的背景下,通过实证调查,深入了解广西高职院校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师德师风建设模式的新构想。

二、广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的建设现状及现存问题

为持续推进广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课题组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了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的建设现状,并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线上调研,总计收回有效问卷1600份。完成数据采集后,课题组根据问卷调研情况针对性地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和集体座谈,以最大限度地收集相关材料,确保调研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广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研究

广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调查研究显示,30%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非常好”,35%的学生认为“比较好”,23%的学生认为“一般”,8%的学生认为“不太好”,4%的学生认为“非常差”,由此可见学生对教师师德师风表现比较满意。教师评价方面,结果显示15%的教师认为所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非常好”,17%的教师认为“比较好”,52%的教师认为“一般”,10%的教师认为“不太好”,6%的教师认为“非常差”,说明教师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处于基本满意的状态,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同时,相关数据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高尚的师德”和“生活中的关心”对自身产生的影响较大。学生对教师的高度评价主要体现在“爱岗敬业”“谦和宽厚”“尽职尽责”等方面,其中“满意”等次比例分别达到92%、94%、91%。在“主动和学生沟通”和“积极参与学生活动”方面,教师获得学生认可的程度相对较低,“满意”评价占比分别为64%和39%。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广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认知缺乏高度,重视程度不够。调查数据表明,53.5%的教师认为师德师风只是评价教师素质的一个方面,38.5%的教师认为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6%的教师认为师德师风没有科研教学重要,2%的教师认为师德师风对于教师来说可有可无。由此可见,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虽然对师德师风建设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缺乏认知高度。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教师选择高校教师这一职业主要源于“社会地位高”“工资待遇高”“工作稳定”等现实因素,在工作中他们更看重“收入待遇”“行政级别”和“职称评定”。因此,从以上信息中我们可以发现,高职院校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并未将此作为工作的重点。(2)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系统规划,人才“选育用留”机制不够完善。在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缺乏系统性规划,其多为完成“升本”“双高”的任务指标而进行人才招聘,从而导致教师数量激增、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产生。在教师的选拔中,部分高职院校倾向于将学历背景、学术成果作为衡量人才的首要标准。在教师的培育上,部分高职院校仅仅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对教师的思想素质、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疏于关注,培养模式片面、单一。在教师的任用上,部分高职院校更多关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工作价值,忽略了教师的品行。在人才的留用上,大部分高职院校仍将学术拔尖、业务精湛作为人才提拔、激励的首要考核项,师德师风评价结果未被合理有效运用。(3)师德师风教育模式陈旧,教师认同感低。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教育模式未能做到与时俱进,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脱节,师德师风教育内容未注入新时代元素,忽视了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存在。还有部分高职院校未能根据教师的年龄、工作内容、工作年限、职称职级、行政职位等情况,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培训,使得师德师风教育内容无法与不同层级、阶段的教师相吻合,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4)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当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中缺乏明确的考核标准和指标,评价结果主观、模糊,难以做到客观、公正。考核评价机制过度依赖学科成绩、科研产出等量化指标,忽视了师德师风的定性评价,机制欠缺全面性和综合性。考核评价中忽略了同行、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反馈,未能全面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真实情况。师德师风典型的认定和奖励机制不够健全,优秀的师德师风表现未能得到应有的肯定和激励。师德师风考核评价设置频率较低,难以做到动态、及时地监测教师的师德师风表现,并对“问题教师”快速采取纠正措施。

三、“双高计划”视域下广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特色化模式的构建策略

1.“1”:一个核心,以师德师风建设助推“双高计划”顺利实施

高职院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位置,使其成为衡量师资队伍质量的首要标准,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师德师风建设的全过程。教师既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主体,又是师德师风建设的行动主体,在加强自身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其应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将“双高计划”的建设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切实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4”:四个维度,秉承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四项基本原则

(1)坚持“与时俱进”原则。师德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学术概念,而是一个处在历史中、时代下的不断嬗变的概念,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社会历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师德的具体内涵和要求也发生了转变。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高职院校应在新思想的引领下,牢牢把握时代赋予的新内涵,积极适应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变化,重新审视师德师风建设的本质、重要性和实际意义,持续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高职院校要将“以教师为本”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出发点,重视“人文关怀”,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尊重教师的专业贡献。师德师风建设对教师个人发展来说并不是“束缚”,而是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高职院校在要求教师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同时,应承担起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成长机会、生活支持的责任,从而实现教师在社会价值和个人成就上的统一。(3)坚持“规范管理”原则。师德是教师职业活动的准则,师德师风建设要有明确的章法。高职院校应通过师德师风概念重塑与规范整合,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整体性,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高职院校要积极构建涵盖制度体系、教育宣传、学习培训、监督考核、奖惩制度、警示通报等方面的师德师风建设综合运行机制,以确保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更加规范化、科学化。(4)坚持“一校一策”原则。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上既存在共性,又具有特性,其应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精神文化、办学理念、师资队伍、学生素质、学科特点、专业特色等实际情况,整合校内外建设资源,制定差异化建设策略,切实提升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制定师德师风建设方案时,高职院校要凸显学校的特色和优势,精心打造“一校一策”特色化建设品牌,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N”:多措并举,协同推进校本化师德师风建设

化零为整,合理聚拢学校优势资源,各方协力齐头并进,是打破校本化师德师风建设屏障壁垒的重要举措。(1)传承校训精神,“内化于心”奠定师德师风建设精神基石。校风引领学风,校风承载教风,良好的校园风气是展现学校精神文化和优良传统的重要标志,对教师思想、行为、态度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及作用。师德师风建设是在一定的校园环境中进行的,因此,高职院校应围绕“双高计划”,将学校精神文化与师德师风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凸显区域特色、学校特点的精神文化体系,做好师德师风建设的顶层设计,坚持文化推动师德师风建设深入人心。(2)强化党政协同,“形成合力”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学校是师德师风建设的责任主体,党政“一把手”是首要责任人。高职院校应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明确工作重点,压实压紧领导责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院系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2]。(3)完善规章制度,“规德并举”实现师德师风建设有据可依。法律是外在的行为约束,主要通过外在强制力执行,强调“他律”。而道德则为内省式的自我约束,主要以内心信念为支撑,强调“自律”。在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他律”是保障,“自律”是基础,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高职院校应将“他律”和“自律”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抓手,把外在法纪他律和内在道德自律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建立健全严格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另一方面让教师通过自学和外在教育引导,从内心深处认同规章制度的要求,将追求卓越师德转化为内在意识和行动。(4)优化培育体系,“专精特新”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实效。专题教育是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育质量决定师德师风建设成效高度,高职院校应将师德师风教育视为教师培养的关键内容,并纳入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全过程。在培训形式上,高职院校应逐步拓展多元化、特色化培训,如高级职称专题研修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培训等,吸引教师主动参与,增强其师德养成的内驱力。在培训内容上,既要汲取传统师德师风之精华,又要注入新时代元素,实现继承与创新完美结合。在培训对象上,高职院校应根据教师的实际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对于新入职教师,要以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教学示范实践为抓手,以职业道德修养为重点开展入职培训;对于青年教师,要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为主线,教育引导其心怀使命、胸怀责任,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对于职务职级晋升的教师而言,则应重点开展学术道德、为人师表、科研规范等培训。师德教育应成为优秀教师团队、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培育的重要内容[3]。(5)创新传播手段,“双线融合”拓展师德师风建设方法载体。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拓展整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建设路径,优化建设方式,创新建设手段,提升建设效率。如高职院校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教师的工作表现、教学效果和学科水平,通过对教师行为数据的深度挖掘,更好地了解教师的师德水平,进而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引导。高职院校还可利用云计算平台建设在线培训系统,为教师提供灵活的师德师风培训课程,进行高效的资源管理和分发,使教师通过云平台能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6)健全评价机制,“软硬兼施”确保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发力。科学的评价激励和良性的教育生态环境,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要素。首先,高职院校要逐步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师德建设年度评议、督导、师德状况调研、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构建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师德监督和评价体系[4]。要完善学生评教机制,研究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组织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督导机制。要将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采取个人自评、学生测评、同事互评、单位考评等多种形式进行[5]。要严格实行惩罚机制,明确“师德红线”,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果必复。其次,完善师德师风表彰激励机制,大力宣传和表彰师德先进典型,弘扬高尚师德,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在同等条件下,对获得荣誉、嘉奖的教师,要在职务(职称)晋升和聘用,出国进修遴选,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物选培,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评选中优先考虑。要借助教师节、校庆日等重要节庆日和纪念日,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微电影等新媒体形式,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让好事迹“推”得出来,让好老师“火”得起来,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

四、结语

总之,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是保障“双高计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在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要不断反思、深刻总结,认真贯彻落实“双高计划”中的各项任务,持续优化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和方法,进而深入推进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锋,张克新,肖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及实施路径探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5(05):19-21.

[2]王芳,叶红.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2,42(06):34-39.

[3]张泽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经验[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6):184-187.

[4]万金城.高校党委教师工作部的运作与功能定位[J].思想理论教育,2018(07):88-91.

[5]吴高波,付晓.当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反思与对策[J].山东高等教育,2016,4(06):60-65.

Research on the New Model of Teacher Ethics and Style Construction in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ouble High Plan"

Liu Jiawen

(Liuzhou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uzhou 545616,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comprehensively enhance the political literacy and professional cultiva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but also a fundamental guarantee to achieve the"dual high plan"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ouble High Plan",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constructs a "1+4+N" distinctive model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 in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s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depth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innovative exploration of countermeasures. The aim is to break through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ethics and professional conduct in Guangxi vocational colleges, build a high-quality teacher team, and successfully implement the "Double High Plan".

Key words: vocationalcolleges;DoubleHigh Plan; professionalethicsand style; professionalcultivation;surveyand research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双高计划调查研究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