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高质量发展航标 坚守可持续金融赋能

2024-06-30 05:23陶嵘
银行家 2024年6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养老金融

陶嵘

江苏省作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寄予的“四个走在前”的重大使命。在此背景下,浙商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一流的商业银行”愿景为统领,高举金融向善旗帜,践行善本金融理念,持续擎旗深化金融顾问制度,为政府、企业链接多维度的综合金融服务,助力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浙商银行将结合银行业支持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的现有成果,剖析银行业支持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从锚定善本金融、创新金融服务、优化信贷结构管理、深化支撑地方政府及企业的合作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建议,进而为江苏省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持。

整体发展成果

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构筑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新时代背景下,全力打造江苏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新局面,银行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秉承国家战略,江苏各银行积极响应,充分利用自身金融优势,深耕细作,持续推动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等多元化服务,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区域发展,强化对江苏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

科技金融是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把握时代脉搏,深耕科技金融服务领域,通过设立科创专项贷款、创新科技企业孵化等举措,大力支持地方科创企业的成长与发展。依托江苏省雄厚的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各家银行不断提高科技金融产品的创新性和适应性,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投放,助力高新技术企业突破核心技术难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效推进了本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遵循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将服务科技创新作为银行经营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专业化、特色化科技金融服务,逐步探索出一条路径清晰的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各大商业银行将“科技+人才”作为金融服务靶点,特设“人才贷”“人才卡”和“人才理财”等一系列“人才号”产品,全方位满足科技人才的金融需求,从而促进人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普惠金融是践行以人为本和金融便民理念的关键根基。银行业的发展不仅是经济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公平的体现,各大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政策,压实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下沉,着力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通过降低融资门槛、简化贷款流程、提供低成本融资方案等,确保金融资源有效渗透到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各家银行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实现普惠金融的社会价值。江苏省内多家银行通过建立专门的小微企业信贷中心,实现了服务覆盖广泛,使金融服务更加精准地对接小微企业的多样化需求,有效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普惠金融服务在江苏省的覆盖面经历了质的飞跃。作为原银保监会首批试点,江苏自2019年率先在全省开展“百行进万企”银企对接行动,至今仍在持续扩大对接范围,优化对接机制,有效提升对接精准度与融资服务的覆盖面。同时, 江苏省内设立近2万家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和金融便民服务点,这种广泛的网络布局确保了基础金融服务深入行政村,极大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金融服务的普及。

绿色金融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量。在构筑生态文明新格局中,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高度,江苏区域内各银行积极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的创新与发展,助力江苏省的环保和绿色产业发展。通过提供专项绿色信贷支持,依托严格的项目评审机制,促进了江苏省在节能减排、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等领域的投资和建设,有效推动了本地区绿色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从而实现省内绿色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服务于国家“双碳”战略,各银行充分发挥金融市场业务的经营优势,推出了多种绿色金融产品,包括“低排贷”“节水贷”“固废贷”等,形成了覆盖托管、同业和债券融资等领域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全面助力现代工业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转型升级。同时,各银行还通过债券发行与质押、票据贴现、资产管理等多元化金融手段,直接将资金引导至绿色低碳发展领域,为绿色企业提供更多融资便利,确保资金效率和使用的绿色性。

养老金融是筑牢民生保障和建设金融强国的战略基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形成了巨大的养老市场需求,面对这一挑战,江苏省内的银行机构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养老目标基金、退休金管理计划等,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资金管理和财富传承需求,提升了生活质量,同时也助力构建完善全社会参与的养老服务体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金融以温度触人心,在支持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各大商业银行实施线上线下适老化服务,线下服务体现在创新养老产品、拓展金融供给广度,具体行动包括针对养老产业的定向贷款支持,通过充分的金融服务确保项目的快速推进,从而优化了养老服务环境,提升了养老服务质量。线上服务则体现在开设“网络课堂”,教授老年人使用智慧金融服务,有效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双重驱动,综合发力,铸就从“养老”到“享老”的坚实支撑。

锚定金融体系的创新实践,江苏的银行机构不仅深化了自身的业务发展和品牌建设,更为江苏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活力与动力,为实现“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目标贡献了重要力量。

存在的问题

江苏省银行业在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展现出勃勃生机,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与瓶颈。深层次问题需系统剖析与及时解决,以确保金融服务的深度、广度和江苏省经济发展的需求高度契合。

科技金融深度创新方面。银行在深化科技金融服务过程中,一是信息对称性与风险评估能力不足。科创企业的市场前景、技术价值及其商业模式的可行性评估缺乏明确的规范,特别是在科创企业快速迭代和技术更新换代的环境下,传统的信贷评估模式难以捕捉到企业最新的发展动态,增加了银行业务操作的风险。二是专业人才和技术评估机制缺失。商业银行存在着能够深入理解高新技术企业特性专业人才的巨大缺口,同时,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技术评估体系来准确评价科技项目的潜在价值和风险,导致科技金融业务在实际操作中受到掣肘。三是风险处置和资产回收难度较大。对于科创企业而言,无形资产如专利权、著作权及商标使用权构成了其核心资产。然而,这些无形资产的评估和流转机制尚不完善,一旦项目失败或企业倒闭,相关的无形资产难以实现快速有效的价值转化。

普惠金融拓展市场方面。当前,江苏省内部分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的发展定位上缺乏清晰的战略视野, 对普惠金融的重视还停留在口号上,未能将其作为银行发展的根本业务来长远规划。普惠金融的本质是要求银行能够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广大小微企业和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多元和便捷的金融服务,而客户经理的风险管理意识和业务创新能力存在不足。

绿色金融开拓发展方面。绿色金融的推广和实施需要跨学科的专业人才,包括精通数据处理的智库型人才、熟悉金融产品设计的运作型人才以及能够进行风险控制的决策型人才。当前,国内银行业在这三类人才的储备上存在显著不足,这限制了绿色金融政策的落实、产品的创新设计以及项目风险的有效管理。同时,目前绿色金融产品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的绿色升级项目,对中小企业的支持相对较少。

养老金融服务社会方面。一是养老机构普遍规模较小,许多机构经营状况不佳,且财务体系未能规范化,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银行的授信决策。二是商业银行传统上偏好重资产、高流动性的投资项目,而养老服务业的特点是轻资产、长回报周期且收益较低。三是养老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滞后,多数养老机构的数字化水平较低,财务报告与管理系统不完善,不仅影响了机构自身的运营效率,也使得银行无法准确评估其经营状况与信贷风险,进一步加剧了银行为养老行业提供综合性金融解决方案的艰巨性。

下一步的发展策略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剖析,浙商银行南京分行将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践行善本金融,提升金融社会价值。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把金融的功能性作为第一性,积极响应支持国家和省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加强与省内各地政府战略合作,加大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制造业、乡村振兴、“双碳”、绿色产业、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不断提升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质效,努力成为政府的“金融子弟兵”。

高举金融向善旗帜,探索实践善本金融,构建浙银善标,支持善的主体、放大善的正能量,积极研究搭建公益金融服务新平台,帮助企业家自主可感知参与慈善事业、实现财富升维,推动员工行善,以“善本金融”推动金融范式变革,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浙银实践和样板。

坚决扛起金融顾问制度创新实践“领头雁”“主力军”使命担当,坚持公益性方向,深入推进金融顾问“擎旗”行动计划,持续组织金融顾问主题活动,加快推进金融顾问制度在江苏省扩面,加快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临平模式”复制推广,把金融顾问服务打造成为浙商银行的金字招牌。

加强科技金融资源配置,促进多链融合,助力江苏新质生产力发展。一是迭代完善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全场景服务体系。在传统贷款的基础上,引入风险共担和补偿机制合伙机构;推进科创银投贷、认股选择权等投贷联动产品;加强对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的研究,积极参与公开市场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强化与当地知识产权政府管理部门和专业机构的合作,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作;积极推进科技型企业债券、资产支持票据、科创票据等承销业务,推动区域国有企业增信担保等市场化增信方式的发展。

综合应用供应链金融特色业务和功能,为科技型企业产业链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金融服务,全方位支持科技型企业解决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需求; 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帮助科技型企业加入核心企业供应链,加大对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帮助其提升采购能力、扩大销售、盘活应收账款等,满足流动资金需求,降低融资成本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强信用支撑。

二是优化科技金融管理制度,强化配套政策支撑。建立健全差异化的专属评估评价体系,突出科技人才、科研能力、研发投入、成果价值等创新要素,推进科创积分贷、人才评分卡等评价模型在客户准入、授信评审中的应用和识别。强化授信政策支持导向,差异化审批权限支持,建立专职审查审批制度以及差别化审批流程。优化尽职免责机制,提升风险容忍度。

三是构筑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生态圈。强化科创人才企业金融顾问服务,发挥人才客户研究价值,联合担保、创投、证券、保险、法律、税务、知识产权等专业机构,强化科技型企业金融顾问服务推广。

同时,构建合力赋能的政银合作生态圈。加强与各方的助企合作,批量服务园区内科技型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园区综合金融服务。

此外,构建同频共振的股权链接生态圈。加强与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创投机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的合作,搭建与投资机构的互动互荐渠道。

推进普惠金融场景化、数字化转型。一是构建政府合作、小微园区、专业市场、开放银行合作、协同联动五大场景,穿透目标产业行业,融入目标客群生产经营各个场景,将金融产品精准、有效触达小微企业。积极与省内各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搭建的数字化平台对接,借助政府掌握的市场主体相关信息数据与小微企业需求达成信息对称,实现高效精确服务。深度挖掘小微园区入园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金融服务需求,增设园区子产品并配套结算、票据、国际业务等一系列综合金融服务,提升园区客群服务体验度。强化同各行业内平台型企业、互联网银行等信息交互,推动开放银行合作,在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基础上提升客户触达的成功率和稳定性。

二是加快发展数字化业务,打造新亮点。数字化是场景化的工具和基础,场景化是数字化的应用领域, 以客户为中心,结合小微企业各类经营生态场景推广运用数字化产品与业务。围绕场景金融,重点针对小微园区、专业市场、商会协会、制造业、科技类小企业等场景或领域,推广数易贷、数科贷产品;着力瞄准产业互联网平台等科技公司拓展数字化合作项目,批量获客引流。通过数字赋能,以极简的体验触达多场景、多类型的小微客户,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小额信用类贷款投放扩面上量。

加快引入自有商业生态的票税、企业ERP等第三方平台渠道,由散单营销获客向批量引流获客模式转变。同时借助大数据模型建立分层分类客户服务方案, 一户一策,有效触达并精确实施适用政策。

落实“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经营策略,进一步加快绿色金融、乡村振兴业务发展。一是提高站位,精准发力。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积极支持“一带一路”绿色低碳建设。做好考核指标的分解,加强目标客户梳理。精准发力,围绕绿色金融重点支持领域,重点加大对清洁能源领域的投放力度,提升清洁生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的绿色贷款占比, 逐步调整全行绿色信贷结构。

二是强化治理、确保合规。持续强化绿色金融、乡村振兴数据治理,严格按照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人民银行及行内相关制度与要求,开展绿色融资、乡村振兴认定自查工作,提高风险管理的覆盖率和有效性, 夯实数据基础。同时,通过加强培训、完善相关管理系统、引入科技手段等方式提升绿色金融、乡村振兴业务风险管理水平。

三是多措并举、助力“三农”发展。大力支持粮食供应、农业科技等领域,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脱贫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促进脱贫县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巩固提升优势特色产业,进一步完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脱贫户确保应贷尽贷。

深耕细作持续推进养老金融稳步发展。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要也越来越旺盛,养老产业涉及方方面面,需要银行厘清关系、识别风险,有效对接。

首先,精确施策,支持优质养老地产项目。近年来,医养一体的养老地产项目由于在特定受众中存在差异化需求,引起了不少银发客群的关注。银行可以针对由知名机构经营管理、前期蓄客情况较好的项目给予差异化的授信支持,后期探索区别于商业住房的按揭政策,再结合管理费、服务费的封闭运作,实现项目闭环。

其次,充分了解老年客群需求,让服务更有温度。一是让网点基础服务更贴心,重点解决他们在网点办理业务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具体操作包括建立“老年金融服务示范点”,提供老年友好的服务环境,如防滑地砖、专用座椅、适老卫生间等,确保老年客户在银行的舒心体验。二是使金融专属方案更适宜,为老年客户设计专属的系列金融产品,不仅满足老年人稳健的投资需求,更可以提供额外的健康保障和其他增值服务。三是注重优化手机银行应用,降低操作难度,增加语音导航等适老化功能,从而实现金融信息获取无障碍,使存款、理财、转账等功能对老年人更加友好。

最后,强化异业联盟,让服务更有力度。养老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各行各业都有关联。银行作为互联各方的平台,要整合业务单位的资源,不仅在稳健型产品供给方面要更加多样,也要在养老社区体验、名院名医绿色通道、旅游娱乐等方面给予尽可能多的增值服务, 让老年客群受益更多。

银行高质量发展是金融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深化金融改革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银行业需持续围绕国家经济战略大局和市场发展动态,强化使命担当, 立足自身资源和优势,履行金融义务,不断推动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升级,深度融入金融改革,为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孙 爽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养老金融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