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与挑战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推动的教育改革大潮下,广州市荔湾区东沙学校意识到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社会需求间的鸿沟。填鸭式教育无法满足个性化发展及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且旧有教育评价体系偏重知识分数,忽略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与当今教育发展趋势不符。为此,东沙学校决心革新课堂教学,关键在于转变教学观,聚焦学生主体地位,由知识单向传授转为能力综合培养,并构建多元化评价标准。为了应对挑战,东沙学校团队积极投入课堂改革实践中,寻求切合时代特点与学校特色的教育新模式。经过深入探讨,学校推出了“问题导向型闪光课堂教学模式”,旨在激活学生主动性、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全面发展。此模式已在全校推广执行,力图借此提升教学质量,达成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
二、改革理念与路径
(一)课堂改革依据。“问题导向型闪光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结合素质教育思想和多元智力理论等现代教育理论而提出的创新教学策略。该模式深受韩立福在其著作《学本课堂原理》中提出的“学本”教学理念的影响,这一理念强调从传统的“教本”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本研究广泛借鉴了国内外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梅里尔的“五品质”目标教学法,鲍里齐的有效教学方法,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等,为改革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此外,研究还融入了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的开放性、差异性和批判性,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意义共建,进一步丰富了教学模式的理论内涵。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特别强调学习作为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主动建构过程,突出了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在学习中的核心作用。这些理论的有机结合,为“问题导向型闪光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全面而多维度的理论支持,确保了教学改革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二)课堂改革路径。我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行动研究策略,对“问题导向型闪光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的实践探索与评估。研究遵循“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完善理论——实践指导”的技术路线,以东沙学校的实验教师、学生和班级为对象,运用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多元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课堂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效果。
(三)课堂新模式的构建。1.结合学校的内生文化。学校的办学思想、理念、校训、教风和学风共同强调了学生个性化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与“问题导向型闪光课堂教学模式”中倡导的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创新思维和责任感培养高度一致。课堂新模式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互动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学校价值导向的具体化和教学目标的实践化,确保每一位学生在追求个性化成长的同时,享受到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体验。2.课堂新模式理念。“问题导向型闪光课堂”模式是:目标驱动,问题引领,鼓励对话启迪思维,团队互动解析疑问,共享进步的课堂环境。在此框架下,教师与学生密切协作,聚焦关键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利用有限时间有效解决问题,达成学习目的,共同推进师生双方的成长进步。“问题导向型闪光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向是:遵循以学定教原则,提倡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因材施教的理念,高度重视新的学习进程,引入新型学习平台,构建全新的学习机制,并催生新型学习团体的形成。“问题导向型闪光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是:始终坚持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核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视学生个体潜力为教育资源之本,从根本上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养。“问题导向型闪光课堂”基本模式是: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混合教学模式,即:课前异步自学(结构化备课和预习),课中同步共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五环节“导问——诊学——互助——展研——评结”重构开放性的学习情景),课后跨步拓展学习(差异化选学)。3.课堂新模式目标。(1)学生方面。学生通过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逐步掌握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团队协作的技巧,有助于减小个体间的学习差距,并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学业表现。(2)教师方面。教师学会智慧导学,学会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课前结构化预习能力、自主独立学习能力、小组讨论学习能力、展示对话学习能力等,促使教师提高备课质量,深入研读教材,准确把握知识重难点,学会开发问题学习工具单。(3)学校方面。通过课堂改革,致力于把东沙学校打造成一所创造性践行高效课堂理念的学校,更好地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更好地解决课堂中“怎么学”的问题,激发课改动力,更好地彰显我校的办学理念,培养品行端正、善于学习的新时代人。4.“问题导向型闪光课堂”N种模式的基本流程。(1)课型一:问题发现导航课;(2)课型二:问题生成提炼课;(3)课型三:问题解决探究课;(4)课型四:问题拓展分享课;(5)课型五:问题综合解决课;(6)课型六:单元回归拓展课。
三、实践成效
东沙学校实施“问题导向型闪光课堂教学模式”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学习成效的提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得到了显著增强。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的表现也有了显著提升,其中,学生结构化预习的实施使得家长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教师专业成长。教师在新模式的推动下,实现了教学观念和方法的转变。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和深入研读教材,提高了备课质量,准确把握知识重难点,开发出有效的教学工具单。
(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得到了显著提升。在2017年12月全国“学本课堂教学技能比赛”中,东沙学校的三位老师表现突出,均获得了全国一等奖。此外,学校在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的教学视导调研中,听课评课优良率达到100%,优秀率达到45%,听评课优秀率比2016学年提高了近20%。
(四)教育改革的示范效应。东沙学校的课改实践吸引了多个骨干教师培训团到校交流,对学校关注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在荔湾区教学工作总结会上,由吴瑜卿校长代表学校向全区介绍了课改实施情况与取得的成绩,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注: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师发展专项课题 “基于‘学本课堂原理的校本化课堂改革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215266 )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