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
敏感期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据专家考证,4~5岁是儿童情感的敏感期,5~6岁的学生逐渐进入了交际的敏感期。而一些螺旋状敏感期,伴随着学生一直成长到12岁。敏感期的学生,对特定的东西学得特别快。笔者认为,若能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阶段,重视其敏感期的表现,教学势必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一、引发学生“内经验”的题材最敏感——以想象为支点
当下许多教师不仅准确地制订了各学段小学生应当达到的习作能力目标,同时已经开始关注学生在习作中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层次变化。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外显的表达能力的提升,更要在意其语文素养的内化与升华。目前,能力目标的达成和各种策略的实施备受关注,但对学生每一年龄段的关注点和敏感源的探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在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和训练语言的同时,如果我们能准确把握不同年龄段“敏感期”的特点,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收获愉悦的心境和美好的风景,那将是再好不过的了。
学生喜欢自由命题作文,文章天马行空,但缺乏新意。我通过参加同学会受到触动,鼓励学生写一篇富有想象的文章,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教学片段如下:
生:老师,是什么梦想?很难实现吗?
师:是啊!很难!我在黑板上郑重写下——我想飞。
师:你们能帮助我吗?
(生纷纷点头)
师: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让我实现这个梦想?
生:我想买50个氢气球,把你绑在气球上,这样就可以飞了。
生:我想做一个巨型的风筝,把你绑在风筝上……
……
想象是儿童自由表达最擅长的方式。学生在一定情境中会有目的地大胆想象并自圆其说。他们讨论试飞事宜并思考如何为成功试飞做准备,过程中得到灵感和认可。他们在充满幻想的习作练习中交流探险经历,乐在其中,心智成熟。
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也是观察活动的敏感期。教师应当想办法多开展一些活动,在生动的活动中充分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让学生获得丰富而鲜明的感性表象,帮助他们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形象。
二、体验“涨潮期”的时机最敏感——打铁需要趁热时
活动作文也许是小学里最常见的一种作文形式。教师绞尽脑汁设计的游戏方案、实践活动,有时因为学生的思维惯性,认为搞活动就是为了写作文,而受到“被活动”心里的牵制而淡漠了活动过程的精彩;有时活动中学生虽能积极参与,但是写出来的文章却索然无味,让老师大失所望。
究其原因,学生参与活动易,而将活动转换成文字难。如何能将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习作也精彩纷呈呢?教师应当在活动和习作的过程中找到平衡点,在学生热情参与的情绪“涨潮期”巧妙 “留白”,使学生的体验得到强化,记忆留下痕迹。
“拔书”是我临时想出来的活动,在师生问好之后,我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拔”字。学生马上悄悄议论了起来:“拔河?拔牙?拔萝卜?纠正错别字?”我笑而不语,片刻之后我又在黑板上写下“书”,这下教室里炸开了锅。等学生交流结束,我揭开了这个谜底。
抓住学生兴趣点,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更愿意主动揭开谜底,急于知道结果的心情就是写作的最敏感时期,他们会绞尽脑汁表达此时内心的愿望,乐此不疲,在这个过程中达到训练语言的目标。
接下来就是“拔书”的过程,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为了防止学生参与过程中只关注最终的结局,而忽略对细节的把握,我把活动分成了清晰的三个层次,前两个片段都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这个过程。
“拔”之前,一段简短的猜测,学生的观点各不相同。首先,两个小个子男生上来挑战,在拉开“战事”之前,我和学生说:“现在,吴老师手中有一根金箍棒,只要我一挥,你们就得立即定格。”学生会意,我在他们精彩的回合处按了暂停,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架势、表情,再猜猜他们的心情。连贯的比赛虽然有停顿,但是对于一些容易忽略细节的学生来说,这种停顿是必要的。学生的情绪还沉浸在对比赛的过程与结果的期待中,情绪的高点是体验深刻的敏感期,抓住这一敏感期训练学生的语言,事半功倍。
三、匹配“相遇型”的指导方式最敏感——借图像追本溯源
摘草莓、挖红薯、拔萝卜是课外实践的传统项目,这些实践活动是指导写作的最佳时期。学生在户外开阔的环境下,充分释放天性,从而获得的快乐也是无法预期的。当学生将欢声笑语洒下时,我也将他们的快乐记录成一张张精彩的照片,即使有时候有些淡忘,我们也可以从照片中寻找记忆,情景再现。一位学生的习作片段如下:
草莓乐 乐无穷
徐柯
我四处张望着,哈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不经意间就发现了一颗硕大无比的草莓,就在我的脚边,我轻轻一拽,那熟透了的果实便滚落下来,我掂了掂,足有半两重。我继续前行着,看看这个不错,瞧瞧那个也挺好,我都顺手摘下,放入袋中。突然,我瞧见了一只特大号的草莓——但在五步之外。我在小道上快步走起来,我的同学丛徐腾似乎也发现了这一颗,从另一边赶过来。兴许跑得太快了,我俩撞在了一起,可我顾不着疼痛,伸手过去摘,丛徐腾也不甘示弱,手也伸了过来。他可能摘果心切,力气太大,草莓被他一拍,烂了。葛帅更有趣,他发现了一只奇形怪状的大草莓,一凸一凹,像伸出的无数小手,像一个“千手观音”。他试着拽下,不行,他又想掐下,可茎太硬了,葛帅为了草莓,一狠心,眼一闭,连根拔下……
四、置身“非正式”的环境中最敏感——以情感为习作依托
从高年级开始,学生的抽象思维进入“敏感期”,这段时间除了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认识事物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彰显个性,写独特的感受,能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来描述客观事物,准确地进行表述。
恰逢春暖花开日,学校的蕊春园里各种鲜花竞相开放。每年春季,我都要带学生赏花,这似乎成了习惯。学生对于这不大的园子已非常熟悉,能否在最后一次赏花时有不一样的收获呢?
第二天,我们在去蕊春园之前,进行了一番交谈。
师:同学们,每当走进蕊春园闻到淡淡的花香时,我才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心里感到十分惬意。而昨天,当我再次走进蕊春园,忽然想起了你们,想到了刚刚认识你们时的情形,而那些仿佛发生在昨天。再过几个月,你们将不再属于这里……
教室里很安静,大家都静静地听着,沉浸在回忆里。
师:想到分别大家心里一定
十分伤感。这眼前即将称之为“母校”的地方,一定留下了你的许多难忘的痕迹。今天,就让我最后一次陪大家看看这熟悉的蕊春园吧。我希望大家带着回忆,去看,去听,去想……
一堂课的时间,我们从教室出发,一路静静地走,默默地看,似乎在搜寻昨日的风景,又像是要记住更多今天的脚印。
师:这看似平常的碎石路,记载着我们走过的多少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朝朝暮暮……这斑驳的水泥路上留下了我们游戏时欢乐的笑声,也留下了我们滴落的汗珠……六年了,这熟悉的一草一木都将成为对母校的回忆,也许很多年以后,你们会带着自己的儿女来这里讲童年的故事……
这无声的观察,其实在学生的内心,已然掀起了情感的浪潮。回到教室,听到的是纸笔碰撞的声响,我就在这春雨的沙沙声中期待着一篇篇美文的诞生。
有了对题材的把握和对当下事物准确的情感把握,学生在离开母校前所表露出的依依不舍,启发心中急欲表达的冲动,获得真切感人的表达。
蒙台梭利说:儿童在其敏感期能学会自我调节和掌握各种东西,这就像一束光能把他的内心照亮,正是这种敏感性,儿童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能轻松学会每件事情。当学生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心智水平便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能力大大增强。所以,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敏感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