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节奏

2024-06-30 05:24小梅尼卡
读者·原创版 2024年6期
关键词:拳击手贾玲纪录片

小梅尼卡

五一假期,在家看了电影《热辣滚烫》的幕后纪录片《我只活一次》。看过之后只能说,贾玲和其他电影主创人员,“给人的后劲儿太大了”。

我是在这部纪录片里第一次注意到张桂玲,这个在影片结尾才出现的专业女拳击手。

她和贾玲在片场休息间隙坐在拳台上聊天。桂玲说,在拳击运动里,挨打的人更累。

贾玲不解,问为什么。

桂玲解释,挥拳的人在自己的节奏里,而被打的人要在对方的节奏里,“没有自己的节奏就会很累”。

仔细一想,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个理儿。平时琢磨不明白的问题,桂玲一句话,胜过虚头巴脑的长篇大论,让人醍醐灌顶。

和贾玲走戏,桂玲一直不敢用力,导致贾玲对效果不满。中场休息时,贾玲悄悄叫来桂玲,说“多打头”,还告诉她,“打肿了也没事儿,咱们杀青了”。

言语平淡得像挨打的人不是她一样。

事后果然效果极佳,这一幕拍好后全场掌声响起。张桂玲脱下手套,第一个冲向贾玲,抱住了她:“打得太重了,导演,太重了!”

而在这之前,两人刚刚聊过桂玲的训练日常,桂玲说她们都是和男运动员一起训练,被围着打。

桂玲承受过的拳头有多重,我不知道。但片场桂玲抱住贾玲的那一瞬间,两位拳击手明明都是一身肌肉,身体相撞时,想象中也会发出一声“砰”,但我觉得,那一刻是影片中最柔软的部分。

纪录片里还有很多细节,比如贾玲开会时与在综艺节目中迥然不同的强大气场,比如在电影《热辣滚烫》里一笔带过的训练日常。

如果说电影呈现出一种爽感和反差,那么纪录片填充的,则是抵达这一效果的幕后,那些细碎又残忍的真实。

《热辣滚烫》里,贾玲塑造的和创造的女性形象都突破了一些刻板枷锁,鲜活有力;而纪录片里,她更是用镜头记录下肉眼可见的,直观的,独属女性的力量、温柔、细腻与永远向上的斗志。

有人说贾玲会赚钱,电影之后还有纪录片。要我说,这钱就该她赚。人生下半场,我希望她在自己的节奏里,创造更多热辣滚烫的女性角色。

也祝愿万千姐妹们,永远自如地活在自己的节奏里。当下不如意也无妨,我们总会反弹,总会向上!

猜你喜欢
拳击手贾玲纪录片
塑造了角色,也塑造了自己
——电影《热辣滚烫》观后
我们班的“贾玲”——胡老师
拳击手
身披五彩战袍的海底拳击手
拳击手的秘诀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贾玲:野百合也会有春天
《喜乐街》欢乐就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