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搜事件中青年价值观引导探析

2024-06-29 16:13梁真真
荆楚学刊 2024年3期

梁真真

摘要:高度普及的网络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并形成了新的舆论场域,网络异化了作为主体的人并扩大了异化范围和丰富了异化形式,网络热搜事件对青年价值观起着反向塑造的作用,青年价值观塑造的关键在于价值观引导的方向性。网络热搜事件中青年价值观引导面临着价值观引导被动、主流价值弱化和价值误判的难题。通过打破青年价值圈层局囿,建立对主流媒体信任;抓住青年重点价值关切,以主流价值引领多样舆论;增强网络热搜事件中的正向价值引导三个方面,引导青年在网络热搜事件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主流价值立场。

关键词:网络热搜事件;反向塑造;价值观引导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4)03-0107-06

高度普及的网络成为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并形成了新的舆论场域,网络热搜事件作为在一段时间内网民最为关注、讨论最为密集的话题,正用一种无形的力量表达和改变着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并对现实世界产生重大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舆论研究,舆论一词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出现的频率达300多次[ 1 ]。青年的价值观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2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和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重要性。加强对网络热搜事件中青年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是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是对党和国家对主流网络舆论高度重视并推动网络生态持续向好的现实回应。

一、网络热搜事件对青年价值观的反向塑造

人类创造了网络并赋予其价值,同时网络又反向塑造着人类的价值观。网络普及带来人的被异化风险是现代社会高度理性化后需要应对的重要任务。网络热搜事件作为网络中被普遍关注的对象,对于青年形成价值共识,达成主流价值认同起着重要影响。

(一)网络对人的异化

网络作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产物,正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这一环境中面临着被异化的风险。异化的本意是指相似或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不相似或不相同。黑格尔将异化概念上升到哲学高度,强调异化是主体与客体的分离和对立,即主体由于其自身内部矛盾运动而否定自身,转化、派生出与自身相对立并压迫、制约着自身的他物的过程[ 3 ]。费尔巴哈将黑格尔广泛而普遍的异化概念归为宗教异化,并以恢复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为目的,批判上帝、批判异化也就成了他的宗教异化论的基调[ 4 ]。马克思在吸取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合理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改造,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本质,即劳动的异化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网络的出现和新媒体的兴起扩大了人的异化范围和丰富了人的异化形式,人的异化从单纯的生产和经济领域扩大到消费和社会文化领域。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效率逻辑催生时间焦虑和消费无感化,“双十一”“购物节”等人造节日的诞生,价值载体虚拟化、娱乐化,人在虚拟娱乐化的消费文化中陷入非理性的狂欢;网络通过算法推荐配适信息并让人产生高度依赖,深刻影响着人的思维活动与互动方式,干扰了人的认知和探索能力,从而深陷于信息茧房和价值局囿中,人由信息的主动生产者和辨别者成为算法工具的依附者,“智能算法精准化和公式化的信息推送加剧了同质化信息的链接与用户固有价值观的偏执,社会群体之间的价值分化和价值区隔明显”[ 5 ]。

(二)网络热搜事件与青年价值观

网络事件因为关注人数多和搜索量大而成为热搜事件,是网民基于对网络事件的关注主动选择的结果,反映了网民对热搜事件本身及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兴趣,是虚拟网络世界通过一种聚焦放大的形态折射出的现实世界并对主流价值认知产生重大影响。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反向塑造”,是操作条件反射形式的一种反向作用,意思是一个人主动去接触另一些人,进入另一些环境,在影响他人的同时,也在被他人和环境所影响。青年主动关注网络热搜事件过程中,依据自身的价值观形成了对热搜事件的价值认知和判断,同时,网络热搜事件及他人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又对青年的价值认知和判断起到反向塑造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正面的网络热搜事件不一定形成正面的价值观导向,负面的事件也不一定产生负面价值观的结果,网络热搜事件中青年价值观塑造的关键在于价值观引导的方向性。

不可否认,网络热搜事件可以通过聚焦放大的方式反映现实问题,促进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并推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同时,以网络事件为话语背景,通过网络舆论进行价值赋权后广泛传播形成热搜,有助于形成价值共识,达成主流价值认同,以舆论之力打破价值局囿并澄清某些价值困惑。但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作为搜索引擎主要用户群体之一的青年,由于其特定的年龄阶段和认知能力,比较容易形成较强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人的认知通常遵循‘认知—情绪—态度—行为的路径,对于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个体公众极易存在主观偏见,对于事件浅表、泛化的理解也会影响理性共识的形成”[ 6 ]。当某一负面的网络热搜事件出现后,青年会基于对事件本身和自身的价值立场形成一个基本认知,当青年通过网络事件与其他关注对象形成某种共情之前,不能妥善处理和引导,就会导致网络热搜事件负面影响的形成,如果在负面情绪产生和扩大之前进行积极引导,就能形成积极价值导向的网络热搜事件;同样,当某一正面的网络热搜事件出现后,如果不能及时强化正面价值认同,当负面价值舆论认同形成后,也会对青年价值观产生消极的影响。

因此,应在网络热搜事件中加强对青年的价值观引导,不断消解负向价值倾向,强化正向价值认同。

二、网络热搜事件中青年价值观引导难题

新时代网民阶层多样,“受过教育的中青年群体明显增多”[ 7 ],“社交媒体的使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新常态”[ 8 ]。由于纷繁复杂的网络热搜事件中存在着失信的价值观引导主体、不同的利益角逐和放大的现实图景,再加上青年在年龄、生活环境、认知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了价值偏移和价值误判,从而使青年价值观的引导愈发困难。

(一)主体失信下的价值观引导被动

网络事件之所以发展成为热搜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一事件本身能够反映青年对自身相似问题和利益的关注,尤其是与青年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件,比如校园安全、学术公正、教育公平、民生等问题,如果这类网络热搜事件的相关信息不能得到及时披露,就会引发各种猜测,从而出现多元价值混杂的舆情问题。同样,如果相关信息不能得到真实有说服力的披露,青年就会对价值观的引导产生强烈的抵制和对抗情绪,舆情向主流价值引导的反方向发展,从而对热搜事件主体的信誉和形象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同时,网络时代信息回溯便捷,青年很容易“翻旧账”,当类似事件重复发生时,青年对事件主体的不信任感加剧,这种信誉和形象将难以修复,价值引导也就愈加困难。比如鼠头鸭脖事件,涉事高校和相关部门在不提供任何图片和视频佐证情况下的发言以及场下控评,不仅没有降低此事件的网络热搜度,反而产生了“禁果效应”,网民还扒出了该学校2008—2009年的学校贴吧内吐槽同类事件的帖子,导致舆论朝着更不利于事件主体的方向发展,这种不信任感一旦产生,青年对学校食品安全责任担当的价值认同就会出现“塔西佗陷阱”。而当类似事件“指套为鸭”出现后迅速成为热搜,在第三方机构没有发布权威结果之前,不少青年网民一边倒地认为图片中的鸭眼球膜就是避孕套,并认为学校关闭食堂开除厨师这一举动是“做贼心虚”“任性问责”,从而使价值观引导主体陷于被动,公信力下降,增加了此事件中正向价值观引导难度。

(二)现实利益多元中的主流价值弱化

利益发挥驱动作用和对舆论舆情的影响作用,是公众舆论舆情的一个重要运行规律[ 9 ]。青年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价值观不成熟,而网络热搜事件的关注和评论是一个开放的区域,任何人都可以在事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每个人因为生活环境、利益和视角的不同,面对同一事件会作出不同的态度、观点和价值表达,在多元立场与利益交织下,青年对主流价值的认同容易被弱化和虚化,主流价值观引导愈加困难。

民生问题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很多影响民生的问题因与青年自身利益息息相关而成为青年重点关注的事件,比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等。部分国外媒体为了故意造谣抹黑中国,在网络中利用这些中国民众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个别现象和案例来概括普遍情况,迷惑部分不明真相的中国民众附和发声,形成一定的舆论风向倒转,误导青年网民并影响他们的价值判断,在舆情发展特定阶段会弱化青年对爱国、文明、诚信等主流价值的认同。

(三)聚合放大现实中的价值误判

在日益发展的网络虚拟空间中,每天都有海量的各种事件被呈现出来,在算法推荐和流量为王的导向下,网络事件发布者通过刻意放大某些现实问题来吸引用户,通过夸张的标题、煽动的话语、强烈冲击力的图片来获得更多点击量和关注度,事件来源尤其是在主流媒体中不常见到但在日常生活又确实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更能引发青年的好奇心理和注意力转移。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反映了人们的认知和需求状况,青年长期反复关注这些网络热搜事件就容易产生偶发现实问题是常态化社会问题的错觉,从而影响其对现实中国的认知和判断,增加了青年对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等主流价值内容的怀疑和不认同。比如在西安“回流生”事件中,网传2023年10万中考生中有4万“回流生”,且多来自河南。其中“10万”和“4万”、“回流生”和“河南”这些关键而敏感的字眼,高考大省再加上与中高考挂钩,迅速引起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情绪反应,而西安市教育局通过对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后发现,真实的“回流生”实际为3608人。谣言信息放大了公众的教育焦虑,导致青年价值的误判并使这一事件迅速发酵成为热搜事件。

三、网络热搜事件中青年价值观引导策略

青年价值观引导作为在网络热搜事件中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价值观引导与一般物质性生产活动的最大区别就是引导者和引导对象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人,因此,在网络热搜事件中对青年价值观的引导需要关注引导对象的特殊性和关切点,有的放矢。

(一)打破青年价值圈层局囿,建立对价值观引导主体的信任

信任是进行引导的第一步,缺乏信任的双方难以建立有效的沟通,也无法实现有效的价值观引导。青年在化解固有价值偏执基础上需建立起对价值观引导主体的信任,这种信任不仅包括对价值观引导主体发布信息的信任,还包括对价值观引导主体社会责任的认可。这种信任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有技巧的沟通互动过程。

1.打破青年价值圈层局囿,化解固有价值观偏执

社会学研究表明,资本持有、情感认同等相近的个体之间更有可能发生联系与交往,从而形成社会交往圈层,而这其中为圈层个体所共同接受并期望彼此坚持的准则则相应构成了社会有序的基础[ 10 ]。网络热搜事件作为在现实中青年普遍关注的问题,很容易刺激并激活青年内心深处的价值观念,打破其自身的圈层局限参与到网络热搜事件的讨论中,从而在网络舆论中呈现出基于不同价值的观点表达,多数人的、权威的观点表达又在此过程中不断影响青年既有的价值观,不断调整青年原有价值认知从而加速圈层内公共价值标准的变动,形成社会公共价值标准。在网络热搜事件发酵扩散过程中,现实主体得当的处理方式和态度以及与线上受众的互动,能协调多元价值表达,形成强大的价值黏性,从而在坚持价值多样表达的基础上确立主流价值的权威和主体地位。比如,“高考钉子户”唐尚珺在2023年高考季多次登上热搜,既有人对他坚持不懈的精神表达支持,也有人认为他自私,是“白眼狼”“投机者”。唐尚珺之前一直沉溺在考所谓“理想中的大学”的执念之中,没有认清人生价值的实现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当他认证了自媒体账号,网络上不同于其原有价值认知的声音打破了其价值圈层局囿,在第15次高考后终于放下固有价值观偏执,认清了理想和现实、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今年决定去读大学”,从而确立新的人生价值定位“去当老师”,并报考了比较切合自身实际的师范类专业。

2.价值观引导主体多元信息互证,增强信息发布的准确真实和可信性

呈现真相是纠正舆论的最可靠的办法[ 11 ],价值观引导主体应及时、真实地回应青年在网络热搜事件中关切和期望知晓的重要信息。知情权作为公民宪法性权利,是公民作为民事主体所必须享有的人格权的一部分,面对网络热搜事件,相关当事人、部门、机构、媒体应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客观反映事件真实情况,让热搜事件关注对象了解真相,这既反映了对关注对象的尊重程度,是特定主体能够对价值观进行有效引导的前提条件,也是青年面对网络热搜事件时正确表达情感、态度的前提。同时,价值观引导主体需从多消息源头获取一手资料,尽可能信息源多元化,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融合,增加事件报道追踪的立体准确性,避免信息源头单一和传递误导性内容。通过多元信息增强互证性,使关注事件的青年尽快了解事件真相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因为事件信息不全或模糊而给某些利益主体创造价值误导的机会。比如在“指套为鸭”事件中,价值观引导主体一方面科普鸭子眼球膜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将保留的相关样品全貌图片呈现出来,通过大小对比不证自明,同时,邀请第三方权威机构综合运用形态学检测、核酸检测、蛋白质检测和红外检测等方法确认样品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事实证明,通过多元信息互证,辟谣信息得到了青年学生的认可,网络上对高校不负责的负面价值判断迅速得以平息,对高校食品安全的信任得以恢复,后期类似事件上热搜的数量大为减少。

(二)抓住青年重点价值关切,以主流价值引领多样舆论

习近平强调要“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代表和维护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努力为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12 ],针对青年重点价值关切有针对性地进行话语解构,积极回应青年普遍关注的价值问题,澄清价值困惑,与青年的价值诉求“同频共振”,加强青年对主流价值的认同,直接关系到网络热搜事件中价值观引导的效果。

1.站稳党性和人民性立场

列宁认为舆论工作必须具备“党性”特征,“要求在对事变作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到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 13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守人民至上理念和站稳人民立场。网络热搜事件中引导青年价值观,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牢牢掌握舆论主导权、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主要用户群体为“Z世代”年轻人的B站,2023年6月26日晚,其CEO陈睿发表公司14周年主题演讲,宣布B站将以“播放分钟数”(用户实际观看视频所花费时间)代替目前的“播放量”,优质内容将会获得更多的正向反馈,从而鼓励网络更多正面价值内容的出现;7月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当中规定“禁止创建以匿名投稿、隔空喊话等名义发布导向不良等内容的话题板块和群组账号”;7月14日,以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青壮年群体为用户主体的知乎正式下线匿名功能,用户不再能够匿名创建问题或匿名发布内容,价值观点表达去隐匿化。这些受青年青睐的网络平台从“流量为王”的价值偏离中转向“内容为王”,紧紧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网络价值观塑造环境正从“劣币驱逐良币”向“良币驱逐劣币”转向,这给在网络热搜事件中青年价值观的正向引导创造了更为良好的条件。

2.提升主流价值引领多样舆论的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 14 ]这为我们做好网络舆论环境下青年的价值观引导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方面,要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丰富网络文化内容供给,形成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滤泡,让正舆论导向的内容始终充盈网络空间。另一方面,价值观引导主体在焦点舆情回应上要以承担社会责任为主要目的,既要站稳党性和人民性的立场,又要用网民熟悉的语言回应网民呼声,尤其要对网络热搜事件中体现出来的主要矛盾有技巧地作出回应,建立起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话语权威,以主流价值引领多样舆论,强化主流舆论在网络热搜事件中的声音和影响力。比如“指套为鸭”事件中,价值观引导主体的关注重点应从避孕套和鸭子眼球膜的争论中脱离出来,因为类似事件成为热搜的关键在于青年网民对高校食品安全这类问题的关注,当相关学校和主流媒体认清网络热搜事件中青年主要价值关切点后,就能进行准确的舆论回应和价值引导,将价值观引导的重点放在学校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和责任担当上来,让青年网民相信无论异物为何,国家、政府和高校都会高度关注校园安全和学生健康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责任担当是主流价值,“指套为鸭”是偶发事件,同时在处理中防止反应失当,在没有调查清楚问题前不应对相关厨房员工和涉事厨师进行问责处理,防止产生次生的负面价值关注。

(三)增强网络热搜事件中的正向价值引导

网络事件通过政府、技术、资本等多方博弈最后通过全媒体在虚拟世界中映射并扩展成为热搜,是网民现实需求的反映,可以典型聚焦地反映现实中某种社会问题或切身利益,并在情绪动员后形成网络热搜事件,这些事件既有正面事件,也有负面事件,还有不带任何偏向性的中性事件,价值观引导的关键在于增强网络热搜事件中的正向价值引导。

1.发掘负面网络热搜事件的正向价值,引导负面价值观转向

英国文化研究家斯图亚特·霍尔认为主导型解码是一种理想的舆论引导状态,即编码者引导受众在所设框架内进行信息解读,制造并强化共识意义[ 15 ]。因此,价值引导主体需整合网络热搜事件中的不同价值观点,发掘正向价值和增强主流价值认同。一方面,严格网络内容把关,使正向价值引导成为流量大咖的自觉。做好明星、圈层领袖、流量大咖、微博大V等的价值观引导,发挥其核心网络传播节点的作用,这些人自带流量,对青年价值观有着不可低估的话语影响力和价值导向力,在网络热搜事件中,这些人的声音、立场要比普通网民更有力量和影响力,体现主流价值观的领头羊能够将网络热搜事件中的舆论引向正确的方向,反之,则可能将价值观导向错误的方向并造成极大的危害。另一方面,加强算法的价值导向,注重负面网络热搜事件中的正向价值引导。算法规则遵从的是“数据至上”的工具理性[ 16 ],应加强算法的价值导向,将人的理性加入到工具理性中,加强对网络信息的人工审核和参与,降低工具的非理性一面。发挥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在面对负面网络舆论时站稳正确价值立场,理性看待和分析热搜事件,聚焦于负面网络热搜事件中的正面观点、言论、人物。比如,“学术妲己”事件中,可以引导青年将价值关注点放在暨南大学某教授点评名句“论文的厚度比生命更长更重”上来,让青年认识到“学术妲己”事件只是个别现象,敬畏学术、认真科研仍是主流价值选择。

2.通过线上向线下迁移,全方位强化正向价值观

网络空间极大地拓展了公民表达意见的渠道,从而使更多的社会成员特别是处在社会边缘的群体也可以通过舆论对政治权力施加规范性的压力[ 17 ]。网络热搜事件在线上通过网民的关注、共情、转发、发酵后从线上转到线下,在网上的舆论压力和民众的关注中,线上倒逼线下相关部门回应,在线下的积极响应和配合下,形成了线上线下相互呼应的局面,线下的事实调查推动线上网络热搜事件民情民意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正向价值观导向的合力,事件在线上线下的互动过程中最终水落石出。无论是“学术妲己”事件,还是“牵手门”事件,线下相关单位都有后续发声,“学术妲己”事件涉及的相关大学纷纷表明了立场和态度,“牵手门”事件发生2小时后,中央巡视组和当事人公司纪委同时发声,当事人所在的单位立即将二人停职并表明了立场和态度。同时,不少高校也开展了相应的主题教育,比如学术道德、师生关系、廉政教育等等,线上线下联动,全方位强化了青年对劳动创造财富、实干创造业绩、奋斗创造幸福等主流正向价值观的认同。

四、结语

网络作为青年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异化了作为主体的人并对青年价值观起着反向塑造的作用,这是本文对青年价值观进行引导的逻辑起点。结合2023年青年所关注的部分网络热搜事件,通过摆事实和讲道理,细致分析了青年价值观引导中面临的三大难题并提出了三方面的价值观引导策略,认为价值观引导主体的积极主动作为可以指引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期为青年价值观引导实践提供可操作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8.

[2]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76.

[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M].贺麟,土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2 .

[4]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土太庆,刘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2.

[5]张林.智能算法推荐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其治理[J].探索,2021(1):176-188.

[6]贺武华,贾晓宇.教育失范行为的网络舆论及其治理——以校园“裸贷”事件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8(17):21-27.

[7]蓝天. 新时代网络舆论引导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22.

[8]李鑫,尚恩洁.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江苏高教,2018(2):70-73.

[9]丁柏铨.网络舆论舆情引导刍议——关于引导策略的研究[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0(3):86-95.

[10]吴洁,许向东.网络舆论圈层化:逻辑生成、发展深化与生态治理[J].新闻春秋,2022(4):36-42.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362.

[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53.

[13]列宁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63.

[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3-44.

[15]黄典林.重读《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兼评斯图亚特·霍尔对传媒文化研究的方法论贡献[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3(5):58-72,127.

[16]刘胜枝.微博热搜的价值、问题与完善[J].人民论坛,2020(31):100-102.

[17]王家峰,李梦晗.网络舆论的公共性悖论[J].天津社会科学,2022(6):38-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