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与对策

2024-06-28 22:59李方芳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化

收稿日期:2023-12-23

作者简介:李方芳(1983—),女,贵州罗甸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摘 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产生大量农作物秸秆,但当前的综合利用率仅为65%。在约7.5亿t秸秆中,可收集利用的达3.3亿t,显示出我国在秸秆资源化利用方面的巨大潜力。然而,当前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水平不足,主要问题包括技术不成熟、农民认识不足、经济激励不足等。为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我国应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民意识,鼓励秸秆的综合利用,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秸秆综合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S38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2095–3305(2024)03–0-03

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全球性的议题,更是威宁县面临的重要挑战。2023年,根据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2023年牛羊产业秸秆饲料化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试点县开展秸秆饲料化收储利用且符合条件的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公司予以补助,经审核,威宁县共有60家符合条件的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公司参与了秸秆的收储和加工利用工作,这些主体共收储秸秆13 771.1 t,加工利用秸秆9 904.9 t,预计将按照20元/t的标准直接获得奖补补助。这一举措不仅大大提高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率,而且还有效促进了威宁县牛羊产业的发展。因此,以威宁县为例,深入探讨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分享其实践策略与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秸秆利用提供参考。

1 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1.1 秸秆“五化”利用及其对农业生态的作用

作为农业废弃物,秸秆通过“五化”利用——饲料化、肥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能够变废为宝,对农业生态有显著作用。饲料化利用将秸秆加工成畜禽饲料,不仅解决了畜牧业的饲料短缺问题,还降低了养殖成本,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肥料化利用通过秸秆还田、堆肥等方式,将秸秆中的养分归还给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农作物产量。燃料化利用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发电和生物质燃料,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原料化利用则将秸秆用于生产纸张、板材等工业产品,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基料化利用将秸秆用作食用菌等农业生物的栽培基质,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还丰富了农产品种类。

1.2 秸秆综合利用对减轻环境污染的作用

秸秆的综合利用在减轻环境污染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如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严重影响了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而通过“五化”利用方式,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饲料化和肥料化利用将秸秆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减少了秸秆的露天堆放和焚烧,从而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燃料化利用将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减少了燃煤等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原料化利用将秸秆转化为工业原料,不仅减轻了秸秆对环境的压力,还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基料化利用则通过秸秆的栽培基质作用,促进了农业生物的生长,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进一步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因此,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还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1.3 秸秆综合利用对提升农业经济效益的作用

对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可以变废为宝,将原本被视为废弃物的秸秆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增加农民收入。例如,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秸秆作为饲料可以发展畜牧业,提高养殖效益;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可以出售给能源企业,获得经济收益。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如秸秆收集、运输、加工等环节的产业链延伸,为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秸秆的综合利用还有助于提升农业的整体形象和竞争力,推动农业向绿色、循环、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2 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实践策略

2.1 增强公众意识,坚决遏制秸秆焚烧行为

为了深入推进威宁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必须坚决遏制秸秆焚烧行为,这需要从增强公众意识入手,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和严格管理,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如报纸、电视、电台等,通过宣传车、张贴标语、印发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全面加强对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管理的宣传,向广大农户深入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级各部门的相关要求,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秸秆还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以及秸秆焚烧带来的严重危害。

此外,威宁县应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建立健全秸秆禁烧工作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对秸秆焚烧行为的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焚烧行为,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另一方面,要做好庄稼收获时期的秸秆禁烧管控工作,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确保禁烧工作有序开展,防止因秸秆焚烧引发重大污染或安全事故[1]。

2.2 构建与完善秸秆综合利用的管理与责任机制

为了推进威宁县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构建与完善管理与责任机制至关重要,威宁县应将秸秆禁烧工作视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将其纳入议事日程,相关职能部门,如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服务中心等,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深入镇村、田间地头,与乡镇紧密配合,共同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在此过程中,应坚持“疏堵结合”的原则,既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增强他们禁烧秸秆的自觉性;又要建立严格的秸秆禁烧目标管理责任制,将责任层层落实到位,确保任务到人、责任到人。

同时,威宁县应加强对重点区域的督查和检查,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将秸秆禁烧工作落实,这不仅可以有效遏制秸秆焚烧行为,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为秸秆的综合利用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通过构建与完善秸秆综合利用的管理与责任机制,威宁县必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2.3 政策引导与宣传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元化媒体渠道,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优势,提高农民的认识,每年在“春耕”“秋收”等关键农时,威宁县均会组织召开现场会,邀请分管农业县长、农业部门负责人、乡镇(街道)和专业合作社等参加,介绍秸秆黄贮饲料、玉米青储、秸秆机械还田等先进技术。在现场,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群众直观地了解这些技术的应用效果[2]。群众普遍认为,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避免了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等做法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对作物生长和土地产出率有显著提升作用,是一条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2.4 推广“玉米秸秆还田”等农机化新技术与工具

威宁县在推进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对秸秆处理予以了细致考虑,目前,该县虽未大规模购置秸秆还田农机,但有少数合作社积极采用新技术与秸秆还田农机进行秸秆还田,尤其是针对玉米秸秆的青储和黄贮技术。这些合作社通过科学的处理方式,将玉米秸秆转化为有价值的饲料资源,有效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威宁县不断推进马铃薯秸秆的还田利用,这种秸秆在自然条件下会逐渐腐烂,释放出养分,为土壤提供有机物质。威宁县通过推广马铃薯秸秆自然还田的方式,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的难题,还为土壤改良和地力提升找到了有效途径。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新技术、新工具的不断引入,威宁县有望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取得更大的成效,为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2.5 发展牛羊产业,推动秸秆利用

作为农业大县,威宁县拥有丰富的农作物资源,同时面临着秸秆处理的难题,威宁县将目光转向了丰富的玉米秸秆资源,据统计,该县全年玉米秸秆产量达40万t以上,秸秆回收利用量达90%以上,重点用于饲草饲料领域,通过“以秸养畜”的方式,威宁县成功实现了农作物向生态畜产品的转化,不仅为牛羊等牲畜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来源,还有效地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

为了推动秸秆在畜牧领域的更广泛利用,威宁县不断开拓新途径,一方面,该县积极推广秸秆青贮、黄贮等技术,将秸秆转化为营养丰富的饲料资源,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和饲用价值;另一方面,威宁县十分注重秸秆与其他饲料的混合使用,通过科学配比,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牲畜的营养需求[3]。

3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面临的主要挑战

3.1 农民对秸秆价值的认识不足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但其价值未得到充分展现。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往往将秸秆视为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对其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的了解不足,导致大量秸秆被随意丢弃或焚烧,不仅浪费了资源,还给环境带来了污染。此外,部分农民存在误区,认为秸秆焚烧可以清除田地杂草、减少病虫害,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效果有限,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田生态平衡。

3.2 秸秆处理技术的不成熟与普及困难

当前,秸秆处理技术尚不成熟,存在处理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一些先进的秸秆处理技术,如生物质能源转化、秸秆还田等,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此外,秸秆处理技术的普及面临难题,如农民接受程度低、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秸秆综合利用难以在广大农村地区得到有效推广和实施。

3.3 经济考量:农民在秸秆焚烧与还田的抉择

焚烧秸秆虽然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但短期内可以减少清理田地的劳动力和时间成本,对一些劳动力不足或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户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秸秆还田虽然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但需要投入额外的劳力和资金进行秸秆处理,且效果显现并非立竿见影。因此,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农民会选择焚烧秸秆而非还田,这种选择反映了农民在秸秆处理方面的现实困境和经济压力。

4 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

4.1 深化宣传教育,提升农民对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的认知

为了推动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深化宣传教育、提升农民对秸秆还田利用的认知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多元化媒体渠道,广泛宣传秸秆还田利用的重要性和优势,让农民了解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可以组织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秸秆还田利用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4.2 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助力秸秆综合利用

为推动秸秆的综合利用,农机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并优先向重点镇办投放关键机具。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应重点支持那些促进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的机具,如大型拖拉机、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深松机等。通过政策倾斜,有效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秸秆还田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助力秸秆综合利用。

4.3 强化科技示范与农机服务组织的引领作用

为充分发挥科技示范与农机服务组织在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引领作用,应大力实施项目驱动策略,以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项目为例,通过精心组织技术培训和示范基地建设,强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进而带动小麦、玉米生产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应积极引导和激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机服务组织,应用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以其示范效应让广大农民深刻认识到这项技术带来的实际效益,从而调动农民应用新技术的积极性[4]。

4.4 严格秸秆还田质量监管,确保实施效果

秸秆还田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其开展质量监管尤为关键,要确保秸秆还田的实施效果,必须从源头上严格把控秸秆还田质量,为此,应建立健全秸秆还田质量标准体系,明确秸秆还田的各个环节,如秸秆处理、还田时间、还田深度、还田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为农民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在秸秆处理环节,应推广先进的秸秆处理技术,确保秸秆的破碎、腐熟等处理过程符合标准要求,提高秸秆还田的肥效。加强对秸秆处理设备的监管,确保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防止因设备问题导致还田质量下降。在还田时间和深度方面,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作物生长需求等,科学制定还田计划,确保秸秆在最佳时机还入田间,并达到适宜的还田深度,以促进土壤与秸秆的充分融合,提升土壤肥力。

此外,还应建立秸秆还田质量监测机制,定期检测还田区域的土壤,评估秸秆还田对土壤改良的实际效果,针对未达到预期效果的地区,要及时分析原因,调整还田策略,确保秸秆还田工作的持续有效推进,通过严格的质量监管和科学的还田计划,确保秸秆还田工作的实施效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5]。

5 结束语

秸秆综合利用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深化宣传教育、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强化科技示范引领、严格质量监管、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等多措并举,能够有效地推动秸秆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美化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还能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 张庆国.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快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J].当代农机,2023(5):13-15.

[2] 周腰华,王亚静.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演变、特征与展望[J].辽宁农业科学,2023(1):48-55.

[3] 郭松朝.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探究[J].山西农经,2020(6):81-82.

[4] 曹明璐,韩文锋.综合利用玉米秸秆加工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农村牧区机械化,2009(2):34-35.

[5] 陈长义,李凤,刘贺梅,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河南农业,2006(6):37.

猜你喜欢
农业可持续发展资源化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CO2资源化回收技术分析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绿色植保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临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山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