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融汇视角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联盟路径研究

2024-06-28 01:00:01李新彦
知识文库 2024年10期
关键词:融汇科教职业院校

李新彦

科教融汇,作为当代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强调了教育与产业、科研的深度互动,以及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整合。这一理念与职业院校的使命密切相关,因为职业院校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适应工作岗位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然而,单一的职业院校往往难以满足广泛多样的职业需求,科教融汇的视角可以为职业院校搭建跨界合作、资源整合的桥梁,实现优势互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党的二十大的召开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发展的目标与方向,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共同构建全新的协同教育创新机制,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科技与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与内容,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优化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职业院校需要在科教融汇视角下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联盟路径,以此来推动职业院校教育高质量、现代化的发展。

1 职业院校科教融汇及人才培养联盟概述

在现代社会,职业教育扮演着培养各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角色。为满足不断升级的职业需求和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职业院校在教育模式和体系上也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其中,科教融汇和人才培养联盟成为关键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1 科教融汇含义

科教融汇是一种教育模式和理念,强调科学研究、产业需求与教育培养之间的深度融合。这一理念旨在打破学科、产业、研究和教育之间的壁垒,促进知识传递、创新和应用。在职业院校领域,科教融汇强调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和产业趋势融入教育过程,确保教育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契合。

职业院校推进科教融汇,就是要统筹各方的教育资源,将人才培养与科研科技相结合,构建协同教育教学机制,实现教育链与创新链的无缝对接,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同时,推动职业院校教育高质量发展。究其本质,科教融汇就是对教育与科技资源的高度整合,从而发挥科研资源的育人功能与教育资源的科研价值,这同样为人才培养联盟的组建提供了基础与保障。

1.2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联盟

人才培养联盟是一种协作模式,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联盟,指的是职业院校、行业协会、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教育组织,在科教融汇的基础上,以职业教育为核心,以行业标准及企业用人需求为基础,政府相关部门作为协调与保障,对职业教育进行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教育教学管理,实现职业院校内部教育的横向联合、纵向衔接,校企之间的资源互补与共享,从而优化职业教育科教资源,培养出更具科研精神、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学生更好地就业及发展,满足社会与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人才培养联盟的组建,是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合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是职业院校实现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2 职业院校实施科教融汇的意义

2.1 培养教师的科学素养及创新能力

教育与科研有着十分密切而深入的联系,通过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还能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事实证明,科研作为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越多,其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就越突出。也就是说,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前沿的科学研究与技术产业革新,就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与能力。因此,职业院校深入实施科教融汇,并将其与教育教学相融合,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是国家整体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对于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科研型技术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阵地,更应该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优化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俗话说,强教必先强师,教师作为知识技术的传授者,自身只有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帮助。因此,科教融汇首先就是要与教师自身的成长发展相融合。职业院校可以鼓励教师到相关机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积极地参与科研实践与技术改革,让教师在掌握前沿科学技术的同时,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职业院校还可以引进高水平的科研工作者,积极地参与校内科研及教学,优化完善课程及教材的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2.2 促进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全世界展开了史无前例的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社会发展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在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阶段,人才作为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重要推动者,人才规模与质量对技术及产业变革的影响至关重要。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推动中国梦的复兴,职业院校应提高自身培养人才的能力与水平,为国家与社会输送具备科研及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技术人才,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来说,科学技术更新迭代的速度极快,新智能、新科技与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对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职业院校必须以大规模的科研实践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高,进而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通过大规模的科研实践,加强与科研机构及企业的深入合作,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科研及科技革新的能力,最终实现人才与技术及产业革命相融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3 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

在新时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需要以科学素养与技术水平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这是职业院校响应国家号召,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可以说,无论是哪个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与较高的技能应用水平都是在创新链与产业链相融合的基础上诞生的。只有科技创新与产业革新相结合,并将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等与人才培养相互融汇,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基地,才能为国家现代化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支撑与智力保障。因此,职业院校深入推进科教融汇,既是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响应国家的号召,也是深化自身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职业院校实现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与活力。通过完善专业及课程的设置,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高职业院校的科研能力,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同时,提高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优化整合科研与教育资源,推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同频共振,在为职业院校新时代发展提供方向与目标时,推动职业院校教育高质量现代化的发展。

3 科教融汇视角下职业院校教育特点

3.1 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技术及产业革命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复杂程度也有所提升。一方面,因为科技对产业发展产生的巨大冲击,要求技术人才必须有着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高的技术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倒逼职业院校育人模式的优化改进;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为职业院校育人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数字化经济的到来,传统的工作模式与方法注定需要转型升级与创新,从而诞生出全新的岗位及技能要求,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就必须以企业及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方向,在推进校企融合的同时,根据产业发展优化与完善自身的布局与专业结构。立足于科教融汇,职业院校可以更为精准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专业与课程,并根据产业结构及行业的发展趋势调整完善课程内容,以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满足企业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培养具备高度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

3.2 丰富教育教学资源

充分地发挥出科学技术的优势是职业院校新时代高质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对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积极响应。大数据、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有效地丰富了职业院校的教学资源,提高了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科教融汇背景下,科技与教育的深入结合,切实地丰富了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发展。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挖掘、重组、应用,以灵活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理论和实践并行,能够使教育内容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与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通过搭建大数据资源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交流与共享,更能发挥资源的优势,保证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普适性。随着数字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更是提高了教学的精准性,获取资源信息的便捷性大大提高,更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

3.3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

另外,科学技术的应用对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应用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将专业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动力与助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探究精神等。同时,VR/AR等技术的应用,还将教学内容的可视化程度变得更高、体验感更强。学生可以借助相关的设备在虚拟场景中进行实践操作,利用体感交互功能产生与现实中一样的体验。可以说,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质量不高的问题,可以为学生营造更为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情去学习与实践。此外,新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将课前、课堂与课后无缝对接,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拉近师生之间距离的同时,教师与学生可以实现即时互动,及时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3.4 学生学习成长具象化

将科学技术应用深入职业教育的全过程,教学评价同样也不例外,借助科技手段,教学评价可以真正地实现真实、完整、有效、可靠。目前来说,大数据、区块链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特别是区块链技术,作为全新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点对点传输、加密算法以及不可篡改等诸多优势,逐渐被应用于除了金融以外的其他行业。职业院校可以将区块链技术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核心,辅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个性化成长等方面的精准分析,对大学生进行精准画像,并构建全面系统的学生档案,详细记录大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的各种表现,包括学业水平、道德水平、兴趣爱好、身心健康、社会实践等内容,实现大学生学习成长具象化。教师可以通过权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技能应用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家长、企业也可以在获得授权之后对学生的档案进行访问,提高企业用人精准性的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可靠性。

3.5 教师发展体系化、高效化

随着科学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在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进程加快的同时,教师专业化发展也拉开了序幕。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其目的是为了传授给学生更加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企业的需求,拥有更好的未来。因此,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对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科教融汇视角下,职业院校应积极地推动教师发展向着体系化、高效化转变,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尤其是虚拟技术的应用,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的《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为教师体系化、高效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与目标。职业院校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结合教师专业高效的发展体系,构建全新的教学机制。借助虚拟教研室,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以及不同专业的教师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进行学习交流,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4 科教融汇视角下构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联盟路径

4.1 以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保障

科教融汇视角下,职业院校构建人才培养联盟,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为人才培养联盟的顺利构建并推进提供保障。

第一,政策支持体系。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协调作用,为科教融汇背景下人才培养联盟的建立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一是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对接,通过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设立专门的项目等,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教学体系。二是职业教育科技创新政策支持,如加强资金支持、项目支持、技术支持等,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三是完善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支持,如进修、交流、继续教育等,将其作为教师升迁的硬性标准的同时,与教师的薪资福利待遇相结合。

第二,管理机制体系。政府要为科教融汇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联盟提供发展的方向与目标,职业院校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成效,切实做好教育教学保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与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职业教育的实践水平,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改革。企业则要积极地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课程的开发与设计,并提供充分的实践岗位,深入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第三,资源保障体系。首先,教育资源保障。政府要加大对职业院校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为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保障。职业院校应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水平。同时,职业院校还应当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设备、教学设施、教学材料等。其次,科技资源保障。科研机构通过与职业院校的深入合作,为职业院校提供科技创新的资源与支持,提高职业院校的科研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最后,实践资源保障。职业院校通过与科研机构、企业共同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基地与岗位,保证实践资源的充足。

4.2 以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为核心

首先,科教融汇背景下,职业院校应依托于人才培养联盟,共同完善专业课程的制定。职业院校通过邀请联盟成员参与专业课程的建设,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合理、教学内容的针对有效、教学评价的真实客观,对行业发展的动态进行及时地掌握,随时对人才培养计划与方案进行优化完善。并联合联盟成员,建立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实现教学资源与科研资源的交流共享,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科技水平与应用能力,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同时,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现代化的顶岗实习机制,联盟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索顶岗实习教学方案与模式,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联盟内应实现教师资源互聘。科教融汇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职业院校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双师型”队伍,通过人才培养联盟,可以实现教师队伍的互聘。一方面,职业院校的教师可以到科研机构或企业担任技术顾问,在掌握先进知识与技术的同时,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技术指导,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联盟内的优秀科研工作者或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可以到学校任教,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专门的指导与培训,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前沿技术与知识,开拓学生的眼界,为学生指明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再次,科教融汇背景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联盟应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在教学模式上,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地利用互联网及信息化技术的优势,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项目教学法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利用声频、视频、动画、图片以及VR等技术,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最后,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科教融汇背景下,人才培养联盟建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综合素质与能力较高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思维,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职业院校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创新、鼓励探索的学习氛围,让职业院校的师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更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革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4.3 以人才培养联盟实践基地为基础

第一,职业院校要将科研项目引入教学过程中,丰富校内实践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前沿的理论与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传授给学生正确地进行科研的方法,选择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科研项目,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科研的兴趣。

第二,科教融汇视角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联盟要以共建实践基地为基础,从而整合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践途径,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协同性、多元化发展,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前提下,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融合。例如,职业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可以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实践计划,并将实践岗位上传至实践平台,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岗位,深入不同的工作地点,如酒店、景区、旅行社等,接触实际的工作流程,在实践中加深知识的理解。此外,企业与职业院校还应当定期为学生提供短期实习或挂职锻炼等活动,在旅游旺季期间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在实习期间,将专业实习与专业课题相结合,并进行实习评定与课题答辩,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实践平台的构建,还能够定期发布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责任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另外,实践平台的建立,还能够增强联盟服务社会的能力,定期面向社会组织相关的培训,并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担任组织者、管理者和服务者,为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实践岗位。

第三,依托于实践服务平台,职业院校与企业可以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追踪与监管,将学生实践期间的表现,包括态度、行为、能力、纪律、创新意识等均纳入考核范围,并针对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改进计划,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随时随地与教师沟通交流,解决学生实践期间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另外,实践服务平台,还能够为学生推送针对性的实践信息,降低学生的时间成本,提高实践效率与质量。

5 总结

科教融汇视角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联盟的构建,需要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目标,不断地提高联盟信息化建设水平,创新优化职业院校的教学能力,通过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构建全新的职业教育合作机制,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高质量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本文系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创新平台研究专项基金课题资助项目“科教融汇推动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联盟建设的路径探索”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PT05。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融汇科教职业院校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2022年11期)2022-06-22 10:15:42
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融汇运用研究
流行色(2019年7期)2019-09-27 09:33:28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曲是新格律诗继承传统和融汇当下的纽带
中华诗词(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28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科教之窗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传统孝道与现代社会的融汇
艺术融汇与民族屹立——盛杨先生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