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翔宇
★议论文的应用性很强,不同于记叙文以事感人,
也不同于说明文以知晓人,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用强而有力的观点和论据使别人折服。
它也比记叙文和说明文更抽象,
相比我们多年以来熟悉的记叙文和说明文,它的陌生感更为强烈。
它就像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山让人望而生畏,
也像一条急促的河流让人感觉难以跨渡。
很多同学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总会有“闻议论文色变”的表现。
实际上,觉得议论文“难”是因为没有掌握议论文基本的写作套路,
如果我们在充分认识议论文基本常识的基础上,
学会议论文“六字诀”,
相信我们都能写出优秀的议论文。
一、读懂议论文基础常识
在谈议论文写作之前,我们要先从概念和要素层面去把握,这是最基础的准备。“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作铺垫才能实现对议论文整体的深刻认识。一篇议论文,它至少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一)观点明确
议论文作为一种“剖析事理,论述事理”,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文体,作者的观点要非常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需观点清晰、态度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棱两可。例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的观点是:“‘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观点明确,宣扬了“敬业乐业”在人生活中的重要性;陶行知的《创造宣言》的中心论点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明确了任何地方都能有创造。
(二)言之有据
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我们称之为论据,言之有据的材料能让人信服。论据通常包括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例如在朱光潜的《学业·职业·事业》中,列举斯宾诺莎、兰姆、康拉德、蒙罗等诗人和学者证明了“学业和职业并无关系”的观点,论据十分得当有力。
(三)论证合理
一篇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人信服我们的观点。合理的论证,不但要选用正确的论据,还要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整体上把握好观点和论据之间严谨的逻辑关系。例如在陶行知的《创造宣言》中,在提出了中心论点之后,作者反向地提出了“环境太平凡”和“生活太单调”依然能够进行创造的例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平凡单调”不过是懒惰者的借口,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综上所述,只要抓好议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读懂议论文的几个关键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能为顺利开展议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六字诀”写作
我们要想写出一篇佳作,不仅要学习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之间的关系,还得下番功夫掌握好议论文写作的“六字诀”。下面,笔者将结合一道作文材料题目,谈谈议论文写作的“六字诀”运用。
例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细读这个材料,我们发现它以“好故事的力量”为载体,让我们围绕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信这个方面去写一篇议论文。
(一)引
所谓“引”就是引用题目中提供的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让自己的观点有依有据,向评卷老师展示自己的观点并不是凭空捏造的。相反,如果整篇议论文都没有引用题目提供的材料,就会让阅卷老师认为我们“另起炉灶”。
我们可以这样来利用“引”:“中国人喜欢听故事,因为故事里面有我们传统的美德,它们浸润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故事里面有我们的智慧,让我们始终受益。”这样的开头就与题目中的“故事”一词联结了起来,让我们的作文始终紧扣话题进行,让阅卷者知道作文中心提出的依据。
(二)析
“析”就是分析,是我们对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议论,可以是对材料中人物关系的分析,也可以是对当中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拓展,也可以是对当中的问题和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议论……其目的是为自己下文提出的观点部分做铺垫。
但是,要注意这部分的内容不能太长,不能不断地将材料的问题深挖,更不能将材料重复引用说明,大谈特谈。因为这样会给人一种“中心不突出”的感觉,建议这部分的文字控制在100字左右,而且不必举例。比方说就上面的作文题目,我们可以这样来写:“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与现在,每天都在上演着无数精彩的故事,它们不但诠释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更是在传承着民族的精髓。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现实的每一个人都是见证者,作为见证者的我们更要将这个故事讲好,传递时代的最强音。”这一句话为下文提出自己的观点打下了基础,建立了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三)提
所谓“提”就是提出观点,即在“引”和“析”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提出自己的论点。中心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率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论点的确立与引出是写好议论文的前提。
需要强调的是,论点一定要与题目中的材料有联系。例如上面的这道作文题目,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观点:“当今中国,也需要讲好中国故事,才能赢得青年的民族认同感,才能在未来的民族复兴的旅途中挑起自己的责任,展现民族形象,传递中国声音。”
议论文的论点一定要明确,不管是提倡什么,还是反对什么,都要旗帜鲜明,句子的表述用判断句或者祈使句。
(四)联
“联”是议论文的正文部分,也是文章的关键,要求围绕自己提出的观点去分析。“联”就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也可联系现实生活,谈今人今事,还可以正面论证或反面论证;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论据要与自己的论点、中心保持一致。
一般地,我们可以将论点分成两到三个分论点,力求多角度、多侧面地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针对上述的论点,我们先写一个分论点:“讲好中国故事,勇挑肩上责任。每个中华儿女身上其实都有一个崇高的责任,‘喜看稻菽千重浪,那是袁隆平一辈子在稻田耕作的辛勤故事,因为有他,中国人民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中;‘上九天揽月,那是新时代工程师们实现千年以来梦想飞天的传说,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那是疫情期间白衣天使逆流而上的精神……他们都在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不断努力,这是他们的责任故事。”这是中心论点之下的一个分论点,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来加以论证。正常来讲,正文部分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才能让文章的论点更加明确,主题更加鲜明,内容也更加充实。
(五)结
所谓“结”就是文章的结尾部分。在结尾部分我们可以对论述的问题稍作回顾,或重申论点来照应开头,也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可以发出号召。比方说,“我们的故事仍在继续,民族复兴的故事也在延续。作为生长在红旗下的新一代青年,要写好当下的故事,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华章,才能有昂然前进的姿态面对未来漫漫人生之路,才能有雄姿英发的目光前瞻未来发展的阳光大道”。
总结是为了让论文回归,强调精练有力,没有必要繁冗拖沓,更不要去写无关观点的语句。
(六)顺
一篇好的议论文一定要有严谨的结构。所以“顺”是针对文本写作的思路和结构来讲的,这样读者才能读顺、读通文本。在写作的时候,不妨运用这样的写作思路:提出问题(观点)—分析问题(观点)—解决问题(总结观点)。运用“三段论”形式,每个部分都要前后照应,详略得当,才能让文章更具观赏性,从而更有思想性。
议论文在形式、思维上与记叙文和说明文大相径庭,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有清晰的认识。而议论文的应用性更为明显,与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我们写议论文更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将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工作当中去。而议论文作为一种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文体,要对现实更有针对性。
希望每一个学子在学习议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多思考、多探索,在把握议论文三要素的基础上,熟练掌握议论文写作的“六字诀”,写出优秀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