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波 王晓光
为全面了解全市应急广播建设管理及运行情况,促进应急广播更好地发挥宣传应急作用,提升服务百姓的能力。根据陕西省广电局《全省广电行业大调研工作实施方案》部署,我们深入全市10个县(市、区)开展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调研工作。本次调研采用举行座谈、入户走访、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调研组走访了镇、村20户32人,实地考察了10个县级平台、32个镇级平台和33个村级平台,并对此次调研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可行性报告。
一、基本现状
(一)体系建设情况
安康地处祖国内陆腹地,属秦巴山区,地质构造复杂,环境条件差,是我省地质灾害多发、高发区之一。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不断推进和共同努力下,2010年,紫阳县建成全省第一个县乡村三级调频广播网。同年“7.18”特大暴雨洪水泥石流灾害,紫阳县农村广播应急网在避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5月31日,陕西省农村广播应急网络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安康召开,我市开始全面建设三级调频广播网,成为当时农村地区应急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2018年,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深度贫困县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同年12月,我市白河县作为全省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试点县率先开启了应急广播建设工作。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先后启动了岚皋、紫阳、平利、宁陕4县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2020年底,完成了第一批5个深度贫困县的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任务。2021年,国家广电总局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县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旬阳、汉阴、镇坪、石泉、汉滨5县(市、区)又相继启动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工作。2022年底,完成了第二批5个老少边及欠发达地区县级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任务。截至目前,我市共争取4494万元中省项目资金,按照全省应急广播体系总体规划和技术标准要求,10个县(市、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现已建成10个县级平台、134个镇级平台、1543个村级(社区)平台、8750个播放终端。初步构建了覆盖全市信息共享、反应快捷、安全可靠的县、镇、村3级应急便民广播体系。
(二)运行管理情况
1.强化监管,确保播出安全。应急广播是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必须严格遵守宣传纪律。旬阳市印发了《应急广播系统管理暂行办法》,对应急广播的使用程序、信息内容和播出安全等都做出了具体规定,除转播上级广播节目外,对本地添加的广播内容经过严格审核把关,注重节目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做到通俗而不低俗,并保存好各类档案资料。汉滨区对县级应急广播平台信息发布实行“三审三校”制度。在平台设有专职网络安全直接责任人,网络安全有专项经费支出,制订并落实了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个人信息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防护责任和措施,确保应急广播平台网络传输安全。
2.加强培训,提升管理水平。为全面提升县镇村三级应急广播设备操作员的业务知识和操作能力,石泉县多次聘请专业人员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围绕应急广播设备的日常使用、维护、安全播出管理制度等内容进行培训。宁陕县全面落实县、镇、村三级应急广播传输播出使用技能培训,手把手教会每个镇、村(社区)应急广播管理人员正确使用操作方法,发放操作手册,确保了设施有人管、喇叭有人放,能操作、会使用。镇坪县对镇、村(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广播设施设备的正确使用、日常维护和基本故障排除处理等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了镇、村(社区)操作人员对应急广播系统的管理水平。
3.注重考核,保障运行有序。考核是保障应急广播有序运行的强有力措施。旬阳市压实镇村责任,建立规范化镇、村(社区)广播室配合做好应急广播管护工作,并纳入年度考核内容,按照使用情况、安全播出和在线率等综合考核赋分。石泉县将各镇应急广播工作纳入乡村文化振兴年度目标考核任务,实行常态化通报监督机制,采取日常月通报、汛期周通报的方式,督促各镇规范安全使用应急广播,对于多次通报拒不整改的镇提交问责。
4.创新机制,做好运行维护。目前,县、镇部门普遍缺乏广播电视专业技术人才,为了保证应急广播的运行维护管理,平利县和广电网络平利支公司签订合同约定保修,在保修期内要求广电网络公司为每个镇安排1名技术人员,有故障及时处理,处理时限为72小时内。县、局按期对维护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自项目建成以来,共处理自然灾害造成的光缆线路故障12次,更换光缆累计4.5公里,维护更换适配器3台,光猫5台,现场维护维修100余人次。岚皋县争取资金50万元委托第三方对全县应急广播体系进行维护管理,目前该项目正在走招投标程序。同时,创新工作方法,在县广电网络公司设立岚皋县广播电视安全监测中心,保障应急广播运行维护的专业性。
(三)作用发挥情况
1.“平时”做好政策理论宣传。全市应急广播充分发挥党和政府的喉舌作用,将舆论引导、理论政策送进镇村,打通了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旬阳市播控平台每天下午(6:30-7:30)准时转播中央台《新闻联播》和省广电局《陕西应急广播融媒体大喇叭专题节目》1小时,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跟着广播了解党的方针政策。汉滨区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1:40,重播:当天下午17:40,内容有《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国际国内要闻。平利县播出时间固定,每天播出4小时,分两个时段固定播出,上午07:00—09:00,下午18:20—21:00,内容主要有《新闻与报纸摘要》《安康新闻》《平利新闻》等栏目。除了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外,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播发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信息,结合镇村工作情况,适时播报养殖技术、法律科学知识、乡村振兴等信息,让应急广播成为百姓法律政策的传声筒,脱贫致富的信息台。今年3月,平利县播出了青年杨猛返乡创业助脱贫的经历,对该县开展全民创业工作起到了良好地宣传和推进作用。
2.“战时”安全应急预警。应急广播快捷迅速、安全方便传递信息的特点在我市防汛救灾、疫情防控、森林防火、气象预警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岚皋县积极利用应急广播宣传预警作用,疫情期间,县、镇、村三级通过应急广播及时发布消息,为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了有效保障。紫阳县2021年8月下旬,遭遇强降雨,9月3日爆发大规模泥石流洪涝灾害,高滩镇广城、万兴以及高桥何家堡、双龙等村出现大规模房屋倒塌,近20多户房屋被泥石流掩埋,数百户房屋受损。在暴雨洪涝灾害发生的前期和期间,由于该县的应急广播每天播报天气预报、灾害预警、撤离命令等信息,通知受灾群众及时转移,虽然灾害造成了一定的财产损失,但没有人员伤亡,有效地保护了百姓的生命安全。2022年4月18日,全市镇村防汛防滑应急救援情景构建现场会在紫阳县毛坝镇召开,进行实战演练,以紫阳县任河出现超警戒洪水和突发山洪地质灾害为背景,对县、镇、村三级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现场救护、强制撤离、迎战洪水、安置保障等9个科目20个场景进行情景化构建、实战化演练,全面检视我市防汛备汛工作成效。进一步强化了应急广播在洪涝灾害、应急救援等特殊情况下的作用。汉滨区茨沟中心社区在2023年6月5日的汛情中,充分利用应急广播及时通报雨情预警信息,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3.“休闲时”助力旅游发展。部分县区结合实际,在旅游景点、美丽乡村等人员活动密度较大的地方,启动了高效、灵活的应急广播服务,助推当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石泉县充分整合资源,将燕翔洞、中坝峡谷、汉江古城、雁山瀑布、云雾山等13处景区景点纳入应急广播建设点位中,并整合县智慧旅游平台和应急广播平台建立了县假日应急指挥部,统筹处理相关问题,充分发挥了应急广播作用。2023年“五一”、端午节期间,石泉县假日应急指挥部利用应急广播疏导游客5000余人,有效地缓解了景区压力,解决了道路拥堵问题,为游客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岚皋县杨家院子省级特色旅游度假区通过应急广播平台播放背景音乐、旅游注意事项、当地特色文化等内容,为游客营造一种温馨舒适的乡村生活气息。汉滨区县河镇财梁社区在去年端午节小长假期间,利用应急广播大喇叭喊话通知该社区各个片区的小组组长、护河员赶到黄洋河进行劝导、劝离游泳的学生以及野炊的游客,有效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确保了游客安全游玩。
4.“娱乐时”丰富百姓生活。应急广播在做好宣传应急工作的同时,成了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的新舞台。各县(市、区)在固定时段播放老百姓喜闻乐听的文艺节目,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宣传员王明亮是一位年近70岁的文艺爱好者,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创了快板《习主席千里到老县》《扶贫新曲》《说唱老县》《锦屏社区红旗飘》《锦屏社区抗疫情》《庆祝二十大放歌新时代》等朗朗上口的作品,每天通过应急广播镇级平台播放,王明亮也成了老县镇家喻户晓的“文艺明星”。在走访的百姓家中,村民吴大叔欢喜地说:“自从开通应急广播后,我觉得很亲切,很热闹,尤其是在地头一边做活,一边收听快板儿,还有播放的歌儿,心情变得很好,有时还会跟着说一段儿、唱两句,要是一天不听都觉得少了点啥”。逐渐习惯听广播的群众觉得每天收听广播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高兴地称道:“好久听不到的广播声又回来了”。
二、存在问题
安康市县级应急广播体系建成后,作用发挥突出,社会效益明显,但在运行管理和应急服务中仍存在亟需破解的难题。
(一)在线率不稳定,影响应急广播运行。终端在线率是衡量应急广播是否正常工作的关键指标,在线率越高体现终端工作正常率越高,传输链路故障率越低,终端覆盖范围就越广。经实地查看,大部分县(市、区)的应急广播终端在线率在70%至85%之间,但也有少数县终端在线率低于60%,主要原因是部分村级应急广播终端在村委会或村民家接电,由于没有解决好应急广播专用电费,导致断电现象时有发生;部分终端4G通讯卡合约到期或传输链路故障等,也是造成在线率低的重要原因。
(二)信息渠道不畅,缺乏协调整合机制。目前,安康市大多数县(市、区)缺乏有效的预警信息整合机制,导致气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提供预警消息源的部门,仍沿用各自预警消息发布平台,未将消息源协调整合到县级应急广播平台发布。
(三)建设环境受限,应急广播覆盖不全。当前,应急广播系统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农村山区,建设环境复杂,对应急广播建设带来很多挑战,大部分镇村应急广播系统只覆盖到行政村及周边,距离行政村较远的自然村没有覆盖,应急广播覆盖面积不足,满足不了人民群众对应急广播服务的需求。
(四)思想重视不够,管理队伍不够健全。一是部分镇村领导重视不够,过问少、检查少、部署少,应急广播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镇村应急广播管理人员流动性大,新进人员业务生疏,影响设施正常运行;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对应急广播设备管理和使用不够到位。
(五)经费保障不足,运行维护队伍尚未建立。已建成的应急广播平台设备维修维护费、传输光纤使用费、4G流量卡费、电费等资金尚无稳定来源。各县(市、区)未将本地应急广播建设和运行维护费纳入本级预算,未能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保障应急广播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工作。没有固定专业的运维队伍,致使应急广播基本公共服务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应急广播优质通、长期通的良好态势尚处在探索阶段。
三、几点建议和实践路径
当前,县级应急广播是全市各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向公众提供应急预警信息的重要手段,调研中发现的“建、管、用”方面的问题,仅靠广电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
(一)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我市各级财政都很紧张,建议由中、省主管部门加大对县级应急广播的支持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提升县级应急广播的覆盖率和效能管理。将应急广播长效服务纳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购买目录,从而保证应急广播长效服务且良性化发展。同时,各县(市、区)应急广播主管部门应积极和接入信息预警发布的气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沟通对接,共同协商解决部分应急广播维护维修资金。
(二)强化业务技能培训。一是各级广电行政管理部门成立专家技术工作队,每年定时深入基层开展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调研指导和技术培训;二是各县(市、区)定期开展管理维护人员技术培训,确保体系建成后健康运行,充分发挥功能作用。
(三)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应急广播管理暂行办法》,各地广电行政管理部门应积极向本地党委、政府汇报,由各县(市、区)政府统一出台协调预警信息源对接或发布的相关政策性文件,有效整合资源,切实解决预警信息源接入应急广播发布平台统一由广电终端大喇叭发布问题。
(四)丰富信息传播渠道。构建多元发布渠道,综合利用有线、无线等多种信息发布手段,采取单独补点、系统对接、终端适配、新媒体扩展等终端接收展现方式,覆盖车载收音机、手机APP、重点城区户外音柱等终端,并与已建成的户外大屏、校园广播实现对接,进一步扩大应急广播的宣传应急效能。
(五)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将应急广播管理维护使用等情况纳入各县(市、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借鉴旬阳市经验,压实镇村责任,按照使用情况、安全播出和在线率等综合考核赋分,通过考核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对应急广播各项工作的重视。二是建立应急广播体系运维资金机制,通过财政支持和社会捐助等形式落实应急广播运行维护费用;三是加强督导检查,设立督导检查组,通过开展季度检查、交叉检查的形式促进工作,将检查结果计入年度公共文化工作考核,进一步提升应急广播体系建设质量。
四、结 语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为,安康市县级应急广播在体系建设、作用发挥、运行维护等方面基本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但随着网络化发展,我市应急广播存在的问题会更加凸显。只有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相关职能部门同心协力,齐抓共管,不断加强应急广播机制创新、技术升级和管理创新,才能让全市应急广播不仅建得好、管得好,而且用得好、服务得好,真正实现“建好应急广播、服务一方百姓”的目标。
(安康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调研组组长:付波;副组长:王晓光;成员:倪世萍刘均)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