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岩
年少时读《诗经》,只觉得她像一部爱情诗集,里面有《关雎》中男子对“窈窕淑女”的热切追求,《子衿》中对“青青子衿”书生的思念和爱慕,《蒹葭》中对“在水一方”伊人的痴迷和遐想,《木瓜》中男子和女子间不分贵贱的真爱馈赠。
现在重读诗经,感觉更多是那远古时期扑面而来的和风暖阳,是古人在田间劳作的身影,是采桑织布的忙碌、喜悦,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像一部部微电影,为我们展示三千多年前古人们的耕种、采摘、狩猎、祭祀、婚嫁等生活场面,这是人类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方式,更是古人淳朴生活的真实写照。
诗经中描写了诸多可爱的劳动者,《卷耳》中采摘卷耳的美丽女子,因为思念当兵的丈夫,神情忧伤,终究采不满浅筐。《葛覃》中那个采葛女子,脸色红润,荆钗布裙,一路欢喜走来。一边采葛,一边在葛藤间穿梭哼唱。《芣苢》中的农妇,手挽竹篮,采摘车前子,用手捋草籽,用裙子兜好采好的草药,一边劳作,一边愉快地闲谈。春日阳光明媚,微风吹拂。人与自然和谐融合,在这里劳动就会有收获,劳动使人变得愉悦。《七月》中劳作场面更为壮观,涵盖了一年四季。让我们看到前秦时期人们生活的真实场景,春天男子下地耕种,妻子领着孩子把饭送到田间。年轻的姑娘在鸟儿的啼鸣中,采摘桑叶、白蒿。上山打猎、织布染布、收获庄稼、煮豆酿酒、采摘李子葡萄,在冬天来临之前,修整房屋。一年又一年,人们辛勤劳作,承受生活的重担,在劳动中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和希望。
诗经中的劳动者是可爱的,他们的生活是平和的。男子在外耕种狩猎,女子在家采桑织布,哺育子女。这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陶冶出自然平和、恬淡悠然的心态,劳动起来,也有无尽的欢乐。
品读诗经,反复吟诵,感受远古和风,观古人劳作生活,心中涌出阵阵暖意。品读诗经,在浮躁的社会中,寻觅安宁,抚慰心灵。品读诗经,聆听那来自远古的美妙华章,向古人学习,做一名快乐的劳动者,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