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立足专业、着眼全局。多年来,国网冀北信通公司全力守护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取得显著成果。近日,本刊采访了信通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马跃,讲述了如何通过守护电力信息通信来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华北电业》:今年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印发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信通公司作为支撑冀北公司信息化、数字化业务的单位,在保障电网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有哪些部署安排?
马跃:
信通公司始终着眼冀北公司高质量发展和“两个标杆”建设目标,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这一安全生产工作重要部署,突出“治本”,健全体系机制,围绕“攻坚”,根治问题隐患,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坚持“两个至上”,贯彻“3334”关键之要,压紧压实各级安全责任。进一步强化现场作业管控,常态化开展重要现场安全督导检查,严格执行分包队伍管理和准入机制。全力提升核心业务系统自主运维能力,抓牢运维队伍管理,推进业务集中、人员集中、场地集中和运维智能化。
开展重大隐患治理。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清单管理机制,发布年度重点隐患治理清单,推动隐患治理动态清零。全面梳理设备老旧超期服役等运行隐患,加快推进老旧二次设备退运和调度数据网老旧问题治理。建立专家、工匠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提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专业性。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加快设备设施改造。
提升电网本质安全水平。统筹推进OTN建设、综合数据网改造、频率同步网优化、调度交换网双模改造等工程,补强网络架构和平台基础,做好资源互济,强化运行方式管理和承载业务分析,提升业务保障水平。拓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完善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纵深防御机制,强化边界防护手段,提升网络安全监测和在线防御能力,构建数据分类分级保护体系。
加强公司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大应急队伍建设,健全内外部联动机制。加强防灾抗灾应急通信体系建设,加大应急通信装备配置,优化应急装备。持续提升预警、保障、处置、指挥能力,打造反应迅速、处置有序、科学高效的“全天候、现代化”应急通信体系。
《华北电业》:近年来,冀北公司在电网信息传输等方面一直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信通公司总结了哪些经验做法?
马跃:信通公司紧紧抓住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持续提升信息通信核心能力,在大电网安全运行、数字化智能化坚强电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打造坚强可靠通信网络。构建SDH与OTN技术相融合的一体化传输网,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广域通信资源调度、跨区大通道组织需求。构建智能高效的软件定义数据网,提升业务灵活部署能力、业务质量保障能力、业务智能化分析能力,全面优化和扩展网络的多业务高效承载能力。构建广泛适用的终端通信接入网,实现有线与无线技术相结合、专网与公网资源相融合,高效支撑调控、配电、营销等业务接入。
推动电网发展数字化转型。建成国网云、数据中台、技术中台、物联平台等数字化基础平台,推进“大云物移智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电网生产运营、基层一线应用融合。全面建成静态“电网一张图”,基本建成动态“电网一张图”,汇聚源荷、气象等要素信息,推动数字化电网建设。完成企业级历史量测中心建设,为输变电可靠性管理、供电服务指挥、电能质量管理等应用提供高可靠实时数据服务。
强化新技术成果创新驱动。深化“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打造作业队伍安全画像、现场违章行为识别等智能化场景,为安全生产各环节配备“智能助手”,全面赋能安全生产预防及监管体系。大力推进北斗基站建设,周平均支撑无人机巡检飞行超300架次,巡视杆塔超700基,实现自主可控、数据安全。强化数据通信网向SDN技术演进、调度交换网“电路+IMS”双模、5G切片等新技术研究应用,助力提升电网各环节实时连接能力。
《华北电业》:网络安全关乎电网生产经营各个方面,当前,正值春季百日 安全攻坚行动时期,针对网络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威胁,信通公司有哪些举措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马跃:信通公司将依照“提意识、固技防、强管理”行动思路,全面加强数字化新业务新业态网络安全防护,推动网络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深化网络安全整治行动。信通公司充分发挥网络安全指挥中枢作用,面向全网开展地毯式排查,组织两组专家团队赴各单位开展专项督察,上下协同联动开展好隐患排查、信息收集、情报共享工作,实现隐患漏洞闭环管控。同时,大力推进技防监测体系建设,优化在运防火墙等边界设备防护策略,强化点对点和白名单策略管控。提升人防技防手段。推进省级监测中心建设,开展全场景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标准化提升,加强单位间协同联动能力,完成各单位准入设备升级,下发增强终端数据审计等管理策略,规避终端文件泄露风险。依托网络安全分析室,开展国内外安全前沿、先进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组织研发信息安全攻击路径图、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具箱等。强化数据安全管控。依托数据安全相关设备,构建数据外发、数据泄漏等监测场景,防范数据威胁风险。加强数据使用审批管理,确保数据操作规范性、安全性。全面开展数据交互、数据分析、数据运维、研发测试等重要场景数据安全能力建设,实现数据流转过程有监测、数据泄露可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