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丹丹 孙大东
关键词:档案术语;价值生命周期;价值主体;价值客体;演化逻辑;马太效应;运行机制
1 引言
“术语是特定领域中由特定语言的一个或多个词表示的一般概念的指称”,[1]因此,档案术语可定义为是用来表达或限定档案领域一般概念的语言指称。“档案术语不仅是档案工作开展的依据,还是档案学科成熟与否的标志。”[2]价值问题是档案术语研究的元命题之一,马克思的对象性理论和价值对象性理念则为价值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本源性、独特性视角。对象性是双向的,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对象性活动则是将二者连接起来的桥梁,从而构成了完整的价值关系。
档案术语价值是档案术语对档案行业、档案学科发展的有用性,外在表现为其在档案行业交流、学术研究、社会认知、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承等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内在体现为档案术语共同体研究、使用档案术语等对象性活动的物化呈现。由于档案术语共同体的对象性活动是以人为本的、动态发展的以及由低级到高级演化的,因此也赋予了档案术语价值演化的动态性特征。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拟以对象性理论和价值对象性理念为思维指引,分析档案术语价值演化的内在逻辑和运行机制,探索档案术语价值的演化规律。[3]一方面为档案术语学的理论建构添加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从档案术语的角度探索档案学科的发展规律和高质量发展路径。
2 档案术语价值演化的逻辑理路
2.1 档案术语价值演化的价值对象性阐释。价值对象性理念是马克思对象性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对象性理论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先提出的,其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马克思在本体论层面去认识“感性”,将其理解为现实性,并认为主体首先作为感性的存在,而非抽象的自我意识。第二,马克思借助“感性”把握“对象性”,认为对象是对象性关系中的对象,主体是对象性存在物,主体的活动是对象性活动。第三,马克思在“活动”中理解“感性对象性”,认为对象和主体并不直接地具有本质关系,而是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把本质力量投射到对象上才产生二者的对象性关系。[4]由此可知,对象性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包含三个关键要素,即主体、对象、对象性活动。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应用对象性理论对商品的本质和价值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价值对象性的存在特性、存在方式和实现方式等,由此构建起了价值对象性理念。马克思认为:“只有作为人类劳动的具体表现的时候,商品才具有价值对象性,它们的价值对象性纯粹是社会的,因此,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交换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5]可以看出,价值对象性的根源在于人类劳动,且其是一种社会性存在。
依据对象性理论和价值对象性理念,档案术语的价值演化可从价值主体、价值客体和对象性活动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首先,档案术语的价值主体应是在研究和使用档案术语的过程中发生价值关系、实现术语价值的人,以及由其组成的学派或共同体。从广义上讲,档案术语的价值主体应包括档案工作者、档案学者、档案专业学生等在内的档案共同体成员,以及其他行业研究和使用档案术语的非档案共同体成员。从狭义上讲,档案术语的价值主体应是对档案术语有深入研究和频繁使用的档案术语共同体成员,主要包括档案术语工作者、档案学人等。相较而言,狭义层面的价值主体在档案术语的形成、确立、规范以及价值实现等过程中的作用更为凸显,且其对象性活动更具针对性,因此,笔者更倾向于从狭义层面去理解。从社会性层面对价值主体展开考察,也有助于揭示档案术语价值及其演化的本质。
其次,档案术语的价值客体应是档案术语共同体研究和使用的档案术语,其对档案术语共同体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潜在价值,而且其价值是在对象性活动中不断生成的而非现成的。价值客体只有在价值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中才有存在意义,而非对象物本身或其固有的自然属性。同时,“价值对象性并不等同于价值,价值对象性仅仅是一种可能意义上的或者可能的、潜在的价值”。[6]
最后,档案术语的价值需通过档案术语共同体成员的对象性活动来表现和把握。在研究过程中,对抽象的档案术语价值及其演变的考察即可转换为对客观的、具体的对象性活动的考察,如此一来,不仅可使得研究变得更具可操作性,也可透过对象性活动把握档案术语价值的演化规律和特征。
2.2 档案术语价值演化之逻辑理路的内核
2.2.1 档案术语价值演化的过程性逻辑。根据档案术语共同体之对象性活动展开的领域和层次,档案术语价值演化过程可从业务、学术、学科三个层面展开分析。
其一,业务层面。行业与专业共存是档案事业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档案术语也存在行业术语和学科术语之分。一方面,实践总结是档案术语的一个重要来源路径,在国内外档案管理实践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档案术语,例如,国内档案工作者通过政策套用创造了科技档案、民生档案、档案治理等一系列重要的档案术语,这些术语契合了派生(Derivation)、复合(Compounding)等创造术语的原则,[7]为实践工作者所接受并在业务层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档案术语工作是档案术语形成、确立、规范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档案术语工作者发挥着主导作用。档案术语工作的集中体现是档案工作术语词典的编制,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研究性工作,甚至很多档案学者也参与其中贡献了大量的智慧和力量。但总体而言,此阶段的研究性工作还处于较浅层次,主要是对术语的定名、定义、定型等,尚未触及对档案术语现象及规律的深层次探索。整体而言,业务层面的对象性活动其价值导向是档案术语的应用,研究工作则处于次要地位。
其二,学术层面。学术研究是档案学术共同体成员从事和展开的知识生产和创新工作,相较于业务层面的档案术语工作而言,其科学性、专业性、智慧性更强。该层面的对象性活动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档案术语包括部分行业术语作为档案学术成果和思想的组成和表达进入档案学术交流系统,在此过程中,行业术语也完成了向学科术语的转换,进而实现实践向理论的升华。二是档案术语作为研究对象建构档案理论和分支学科。一方面是档案学术共同体对部分档案术语的内涵和外延、科学性和合理性、起源和发展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有效推动了档案理论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是档案学术共同体对档案术语现象及规律的解释和揭示,进一步推动了档案术语学的建立。
其三,学科层面。“在库恩的科学观中,教科书和经典文献是范式的物化体现。”[8]学科术语进入档案学经典文献或教材,就会成为学科范例或范式的一部分,并进而会发挥认知功能和规范功能,而这两个功能的发挥是由档案学派或档案学共同体实现的。值得注意的是,范式还存在转换的问题,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范式转换是不同的。在自然科学中,新旧范式转换时旧范式是被完全抛弃,而在社会科学中则是被扬弃,即旧范式中符合时代和学科发展趋势的部分会被继承和发展,从而成为新范式的一部分或降为范例而存在,落后和不合理的成分则会被抛弃。在此过程中,则会存在一部分范式类成分贯穿于学科发展的始终,包括术语。因此,部分档案术语是不会随范式转换而被抛弃的,虽然档案人对其概念的认知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但其蕴含的思想价值却会成为档案学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会成为学科自信的重要动力来源。
2.2.2 档案术语价值演化的内在性逻辑。其一,从价值主体层面看。一方面是价值主体对象性活动的层次在不断提升,主要表现为科学化程度和专业化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在档案术语研究和使用过程中,知识创新和创造的难度和程度在大幅提升。在业务层面,档案术语共同体对档案术语的研究和使用主要是基于档案术语工作和业务交流及规范的需求,其对象性活动的普适性较强,对档案术语的挖掘和改造以及基于档案术语的学术创新等活动尚处于浅层次状态。在学术层面,处于学术交流层次的对象性活动主要是将档案术语作为学术工具和学术元素展开创新性研究,虽然其中对档案术语的探讨不占主导地位,但是对作为逻辑起点的重要术语展开内涵界定、科学性阐述等工作是非常必要的,而在专门针对档案术语的学术研究工作中,无论是对于学科理论的建构还是分支学科的建立而言,均需要对档案术语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学科层面,处于范例或范式框架中的档案术语将在学派和共同体成员的学术活动中发挥规范和认知功能。库恩认为:“在范式指导下工作决无他途可寻,而抛弃了范式,也就等于终止了范式所规定的科学实践活动。”[9]由此可见,此时的档案术语已变得不可或缺了,而在学科发展长河中,部分档案术语将主要在思想和理念层面发挥指导、引导和教育作用,此时的档案术语是作为档案文化结晶而存在。不难看出,在档案术语价值演化的过程中,档案术语共同体成员的智慧型投入和产出会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价值主体的活动也由个体性活动转变为群体性活动。业务层面和学术层面的价值主体主要是档案术语共同体个体成员,一旦档案术语上升为范例甚至范式之后,学派和共同体也随之出现,此时的学术活动也主要是由学派和共同体承担,而在最高层次的对象性活动中,档案术语将会成为所有档案人的思想引领和文化财富。
其二,从价值客体层面看。一方面是随着对象性活动层次的提升档案术语数量的减少。业务层面的档案术语主要为档案工作术语,覆盖范围较广。学术层面中,进入学术交流系统的档案术语主要是以档案学术成果、档案学术交流等为载体而发挥作用的,由于从事学术活动的人相对有限,档案学术成果的产出、档案学术交流的开展也很难达到全覆盖,因此,相较于业务层面,研究和使用的档案术语则会相对减少,而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档案术语其数量则更少,主要是与学科发展、学术前沿等密切相关的术语。在学科层面,成为范例和范式的档案术语数量进一步减少,能够达到学科文化层面的档案术语则更是寥寥无几。另一方面是随着对象性活动层次的提升档案术语地位的提升。业务层面和学术层面上学术交流系统中的档案术语主要是作为专业交流工具而出现的,作为研究对象的档案术语的学术价值更高。学科层面,作为范例或范式的档案术语不仅会作为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其在学科阶段性发展中也会发挥重要作用,而作为学科文化组成部分的档案术语则会对学科的整体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会有效增强档案人的学科自信以及非档案人的学科认同和尊重。
3 档案术语价值演化的运行机制
3.1 分析依据与思路。根据默顿、朱克曼、哈格斯特龙等著名科学社会学家的研究和证实,马太效应在科学中普遍存在,即“那些已经有相当声望的科学家得到了与他们的科学贡献不成比例的更大荣誉和报偿,而那些不出名的科学家则得到与他们的科学贡献相比也是不适当的、较少的荣誉和报偿”。[10]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太效应由最初的不公正效应转变为了积极效应,即将其视为科学奖励系统中的一种优势累积现象而考察。经过研究,默顿解开了马太效应存在和运行的根源——科学承认,“(科学)承认由两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贡献,后半部分是在利用他的知识贡献过程中其他科学家对其表示的赏识”。[11 ]可以看出,科学承认是以科学家的知识贡献为前提和基础的。
“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是马克思对象性理论中的重要命题,即人通过对象性活动传递和展示本质力量,使其在对象物中对象化,而对象物又通过对象性活动成为人类社会的要素,转换为人的本质力量,此即人类创造的成果非对象化于人类自身的过程。“正是这种不断展开的对象化和非对象化的过程,建构了人类社会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多重价值关系,这些价值关系就是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而形成的。”[12]基于这一理念,档案术语价值演化的运行机制也可通过价值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来揭示。
默顿将科学承认视为科学世界的最高原则和科学王国的基本通货,[13]科学共同体的运行及其学术活动的展开、科学评价的实施都是以其为核心要素展开的。档案术语的价值是价值主体之对象性活动的物化,其演化过程也是对象性活动的结果,因此,马太效应在其中也自然存在并发挥作用,科学承认仍是揭示其运行机制的关键因素和线索。
3.2 运行机制的诠释。根据科学承认的内涵,档案术语价值演化过程中的科学承认也应包括两部分——贡献和赏识。其中,贡献主要表现为档案术语价值的发挥,赏识主要表现为档案术语共同体在对其价值认知基础上的重视和认可。整体而言,在档案术语的价值演化中,科学承认的获得和累积标志着演化形态的转换,同时效应的发挥也内在地推动着演化过程的发展。
第一,科学承认的获得。档案术语在形成和确立之后,即会具备称名功能和语义功能等基本功能,即可作为业务和学术的工具,档案术语价值的演化由此进入工具价值层次。在工具价值的发挥过程中,档案术语主要是作为业务和学术成果的要素而出现,价值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并不是将档案术语作为专门对象看待的。在专业交流中,档案术语的工具价值得以发挥,专业贡献的积累过程完成。
第二,科学承认的累积。首先,在相应对象性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部分档案术语会因其本身就为档案行业和档案学科的主干术语而受到重视,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档案、档案鉴定、档案安全、档案开放等;部分档案术语则会因其与档案事业发展的核心目标与任务一致、与学术前沿或热点问题紧密相关等原因受到档案人尤其是档案学人的关注,如科技档案、民生档案、实物档案、电子文件、档案治理、数字人文、计算档案学等,而相关业务和学术成果在进入档案学术交流系统之后,往往就会因为学术争论的存在产生自己的生命力,档案术语也会在不断的学术争论中强化其科学承认的累积。同时,科学承认还会呈现出明显的棘轮效应,即由于档案术语所获得的身份和地位往往是不可逆的,所以在一个时期内,其科学承认度也只会随着学术贡献的增多和学术争论的激烈而提高。此时,档案术语价值演化则进入到研究价值层次。
其次,范例与非范例、范式与非范式的重要区别之一还在于其身份和地位的不同。范例是学派即部分档案学人共同认同和秉承的科学成就和传统,非范例则被个别档案学人所认同和秉承,二者的影响范围不同,在档案学术研究和档案学科的发展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范式是所有档案学术共同体成员共同认同和秉承的科学成就和传统,其在处于特定常规科学阶段档案学的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非范式的影响范围则很小。因此,档案术语在成为范例或范式之后,其影响范围和价值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相应地,其价值也演化到范式价值层次。例如,当前以中国人民大学的电子文件管理研究团队为核心的专业团体已经基本具备了库恩前科学时期学派的基本特征。[14]此时,电子文件管理领域的相关术语尤其是主干术语及其所蕴含的思想和理念则既可为学派成员提供选择研究领域乃至研究内容的标准,又可提供开展学术研究的理论依据、方式方法和工具等。
最后,档案学科的发展过程也是扬弃的过程,在旧范例和旧范式规制下之档案术语中的合理成分会被保留下来,尤其是符合档案事业发展趋势、属于档案学科或分支学科的主干术语等,虽然其在新范例、新范式主导的背景下会被赋予新的内涵,但是其背后蕴含的学科思想和理念却会对所有档案人产生深远影响。固定在术语中的关于集体积累的经验的信息是建构现代职业科学知识的基础,这就是术语信息最重要的特点——累积性。在此背景下,档案术语则会转换为档案学科文化的重要符号,上升到价值演化的文化价值层次。
综合以上分析,档案术语的价值在以其基本功能为基础实现了原始积累之后,因其身份和地位的变化还会发生三次累积的过程,每一次累积都是自身马太效应的强化,尤其是成为范例和范式之后,由于其累积是通过群体性对象性活动实现的,而且,会对学派成员或档案学术共同体成员的学术训练和学术研究产生全方位的、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的是观念、视野等方面的,因此,其价值量会有大幅增长且价值形态也会产生质的变化。
4 结语
对档案术语价值及其演化问题的探索不应囿于静态性视野,而可依据马克思的对象性理论和价值对象性理念,从对象性活动中去展开考察,如此才能以动态发展的视角去做全面分析。档案术语共同体的对象性活动呈现出了明显的马太效应并深受其影响,可借助马太效应的机理揭示档案术语价值演化的运行机制,其中科学承认是演化的基点,而档案术语的身份和地位及其变化则是科学承认累积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