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容
关键词:翻译;档案;专译;普译;专业翻译;普通翻译;融合型人才;语境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档案”一词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针对“档案”一词,应当采取“专译”还是“普译”的策略,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旨在解析这一问题,通过理论洞察和实践探索,希望为档案专业翻译提供一种平衡的视角。
1 “专译”与“普译”
1.1 “专业翻译”与“普通翻译”。专业翻译往往是指为了满足某一专业需要,把专业性较强的文本译入不同的目标语种,以实现专业信息交流,促进该领域内的知识、技术和理论的发展,[1]简称“专译”,本文特指档案专业对英语records一词的中文翻译。普通翻译“是指在一般翻译理论的基础上贴近并融合到译语文化习惯中的译语文化取向标准”,[2]简称“普译”。
1.2 “档案专业翻译”与“档案翻译”。“档案专业翻译”和“档案翻译”这两个词语都是和档案以及翻译工作相关的,但它们的含义有所不同。
“档案专业翻译”通常指的是由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和翻译技能的人员进行的翻译工作。这类翻译需要理解档案的内涵和特性,如档案的组成、类型、保存期限、典藏等,同时也需要了解翻译技术和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因此,“档案专业翻译”更加重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是一种专门针对档案材料进行的高级翻译活动。“档案翻译”则是一个相对较为广泛的概念,它可以包含各种档案材料的翻译,不仅仅限于那些需要专业知识才能理解和翻译的档案。例如,一些非专业人员对公开档案或者历史档案的翻译工作,也可以被称作“档案翻译”。这类翻译主要依赖于翻译者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而对档案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
总的来说,“档案专业翻译”和“档案翻译”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需要广泛运用档案专业知识。前者是一种更深入、专业的翻译活动,后者则是一种更为一般、广泛的翻译活动。
1.3 “档案专业翻译”与“档案翻译”的简化。将“档案专业翻译”简称为“专译”,将“档案翻译”简称为“普译”,从简化语言和方便表述的角度来看,这种命名是没问题的。这样的缩写方式可以帮助区分专业性较强的翻译工作和更通用或更广泛的翻译工作。
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确保这两个词的定义在使用的环境中已得到清晰的解释和理解,避免产生混淆。另外,“专译”可能会给人一种只有专门从事档案工作的人才能完成的印象,而实际上,只要具备足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其他领域的人员也可以进行“专译”。同样,“普译”也并不意味着翻译的质量可以随意,仍然需要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通顺性。
所以,这种简化命名可以按需使用,但需要清晰地定义并恰当地使用。本文中的“专译”与“普译”,是指“档案专业翻译”和“档案翻译”。
2 “档案”的译路历程
2 . 1 “ R e c o r d s ” 的专译与普译。在档案领域,“Records” 被广泛地翻译为“文件”,并用此来详解和展现档案工作的全貌。例如,文件生命周期这一理念,被西方档案学者视作现代档案学的核心理论,它强调文件的生成、维护以及最终消亡的连贯过程。再比如,文件连续体理论,是为了适应电子文件(档案) 管理环境而产生的,其旨在强调档案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而且,国际标准中关于文件管理和元数据的规定也即将被我国采纳为国家的档案工作标准。这一趋势反映出国际档案界对于电子档案管理的共识和努力方向,也揭示了我们国家在档案工作上的开放和进步态度。
然而,在一些学者中,仍存在这样的误解,他们认为在国外,并没有所谓的电子档案,只有电子文件。这一观点,其实源于对“Records”一词理解的偏颇。
同时,在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中,也频繁出现混淆的情况。比如,当他们提到档案管理时,我们误以为他们已经不再讲究档案,而转向了“大文件管理”。
实际上,这些混淆和误解,都源于对“Records”
的翻译和使用过程中的一种困扰。长期以来,由于将“Records”翻译为“文件”,导致了在解读档案工作时,“文件”占据了主导地位,让人们对档案的本质理解出现了偏差,这便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普通英汉词典中,record作为名词时有以下几种意思:①written account书面记录;②music唱片;③highest/best最高,最好;④ of sb/sth past(有关过去的)事实,记录,经历,功过;⑤of crimes 前科,犯罪记录。显然,“Records” 这个单词的基础意义应当是“记录”,而非“文件”。
2 . 2 习惯与实践。欧美档案管理实践中的records、documents与Archives。在我们使用的英汉双解词典里,document作为名词有以下几种意思:①an official paperor book that gives information about sth,or that canbe used as evidence or proof of sth 文件,公文,文献,证件;②a computer file that contains text thathas a name the identifies if(计算机)文档,文件。因此,documents理解为“文件”是没有异议的,但长期以来,将“Records”翻译为“文件”并久加运用,主要是还有另外一词Archives。Archives的意思是a collection ofhistorical documents or records of a government, afamily, a place or an organization; The place wherethese records are stored档案;档案馆;档案室。当Archives成为“档案”时,“Records”翻译为“文件”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毫无疑问,“Archives”被准确地译为“档案”,但是,将“Records”理解为“文件”实际上源于对这两个英文单词使用习惯的不充分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 在欧美语境中, “ R e c o r d s ” 和“documents”是有细微差别的。当然,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欧美对于“documents”与“Records”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和使用方式,尤其是在非专业领域里。因此,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还一直在发表关于解释和区分这两者的文章。 王岚先生在他的文章《文件还是档案?——为records正名》[3]中作了深入的探讨,他通过详细对比“Records”和“documents”,成功地总结出了它们之间的明显区分。那些正在起草、讨论、修改、制定、公布并分发的资料,它们应被归为“documents”,而非“Records”;只有完成并且不再更改,经过系统归档的“documents”才能被称为“Records”。其中的差异,实际上归因于词源、历史、文化以及习惯性的因素, 在描述档案机构时,欧美常用“Archives”,而在描述档案实体时,更多地使用“Records”。因此,这为通常翻译为“美国国家档案文件局”的NARA提供了更为合理的理解,我们对“Records”的误解在很大程度上也源自此处。我们通常理解的是“Archives”为“档案”,“Records”为“文件”,但实际上,NARA包含两种功能:National Archives 是指国家档案馆,而Records Administration 是(联邦)档案管理局。[4]在这里,“Archives”指的是机构,也就是档案馆,而“Records”则是指档案本身。
NARA的全称应该被译为“国家档案馆与档案管理局”,其总体含义与我国“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的设立初衷基本一致(当然,两者在体制和管理范围上存在差异)。[5]这样看来,我们渐渐理解了“Records”并非简单的“文件”,而是具备一定属性和价值的档案实体。因此,档案界有美国国家文件与档案局一说,而大众媒体(包括权威媒体)在报道美国搜查海湖庄园一事时,却用的是“美国国家记录与档案局”。
2.3 Records: “文件”与“档案”翻译之辨。自2009年以来,关于“Record”翻译问题在档案学界和实践界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这场讨论的发端源自王岚先生在《档案学研究》上刊发的《文件还是档案?——为records正名》[6]一文。文章的核心观点围绕着“Record”应翻译成“文件”,还是像王先生提倡的,赋予“Record”以“清白”,将其翻译成“档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讨论热烈,但并不意味着此事就是一个争论,实际上,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深入探索的过程,它旨在准确理解和翻译“Records”。这个讨论的目的并不是要得出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而是要找出一个最能符合实际和精神内涵的翻译。
在此基础上,王岚先生在2010年和2011 年连续发表了两篇文章[7,8],阐述了他主张将“Records”翻译成“档案”的理由。他从词源学、法理、学理、逻辑等多个角度阐述了对于“Records”的理解,并且强调了由于对“Records”的误读,给档案工作带来的危害,呼吁全体档案界同仁抛弃“R文件观”。这种论点得到了一部分人的支持和赞同。
然而,尽管有质疑声,但依然有学者坚持将“Record”理解为“文件”。他们甚至提出,除了这两种翻译,可能还存在第三种更贴近实际的翻译。例如,宋群豹先生在2014年的《再谈Record的翻译之争:文件或档案外的第三种可能》[9]一文中指出,在不同环境下,“Record”可能指的是文件,也可能是档案,不能用单一的翻译去解读全部含义。如果非要给出一个准确的翻译,那么,他赞同王良城先生将其翻译为“记录”的观点,虽然这样的翻译可能牺牲了部分精确性,但却能换取更广泛的准确性。
这种探讨并不是争论,而是对“Records”最佳翻译方式的深入辨析,目的是为了找到一种最符合实际的译词,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个概念,以便拓宽其在档案学界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档案学的发展。
3 “档案”翻译之辨背后的实质
3.1 Records翻译差异的背景及原因。近年来,records译法的多样性主要归因于词源解释、学术逻辑、法律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等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源自国内外文件和档案管理实践的不同习惯和体制。
在这两种不同习惯和体制未很好融合之前,便会出现分歧。例如,在翻译谢伦伯格的著作《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时[10],黄坤坊并未采用“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的译法[11 ],而是将其译为“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然而,“许多人并不在意书中已统一使用‘原始价值和‘从属价值两词,而在写文章和编书中论及谢伦伯格的文件双重价值时仍喜欢用‘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12]。由此可见,我国档案双重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档案的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概念的使用,使得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概念开始混乱,《档案学词典》为调和这种混乱,对其进行了一番解释,但结果却使得中外第一价值与第二价值概念理解更加混乱。[13] 对此,有学者指出:“我们的档案价值,既不能说是文件的第二价值,又不能说就是文件价值,也不能说就是非现行价值。我们的档案价值的确既存在第一价值,又存在第二价值,但它与文件的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又不是一回事。”[14]实质上,这类问题的核心在于records的翻译。如果将谢伦伯格“文件双重价值鉴定论”中的“文件”翻译为“档案”,问题或许可以得到解决。
理解这些问题,首先是我们对美国档案工作管理实践制度的理解,其次是对records的理解和翻译。谢伦伯格讨论的“档案”,并非是指对档案形成者自身的价值,而是指对档案形成者以外的“对其他机关及其他使用者的从属价值”。[15]这里的“档案”指的是Archives,这里的“文件”指的是records,实际上这种“文件”(records)的价值,即我国档案的“第一价值,档案对于档案形成者所具有的利用价值”。[16]而这里的“档案”,就是对档案形成者已经没有档案价值或者说档案价值较弱的开放档案。这也可从谢伦伯格的论述中得到证实。
谢伦伯格认为:只有当档案形成者对政府的价值已经或接近用尽时,文件才会呈现出第二价值(从属价值),被称为档案。[17]他所谓的“文件”,实际就是records,也就是真正对档案形成者有利的“档案”。因此,谢伦伯格的“文件双重价值鉴定论”其实就是“档案双重价值鉴定论”,与我国的档案双重价值观基本上是一致的。[18]但由于我们对美国的档案工作实际理解不足,加之将records译为“文件”,导致了问题的复杂性,使得问题变得难以解决。况且,向档案形成者和与之相关人之外的第三者开放的档案就不再是档案,而是档案文献或文献。这也说明records应当译为“档案”,而不应译为“文件”,而开放的档案,实际上已经不是档案了,而只是档案文献或文献。
3.2 译者理念差异导致的翻译结果差异。在这些产生不同翻译结果的原因中,往往都源于译者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对翻译内容的理解,以及他们受到的文化影响和思维习惯。译者所接受的文化熏陶和思维方式会深刻地影响他们如何理解并翻译源语,从而导致翻译结果的多样性。
以records为例,1984年出版的《英汉法荷德意俄西档案术语词典》对“Records”的定义包含了“收到并加以保存”的表述。这其实正是档案定义中常常被强调的一个环节:“收到并加以保存”,这难道不就是归档的过程吗?它是我们档案定义中最常用且能突出区分档案与其他事物的词语。
再透过国内档案界对“Records”一词的翻译来观察,可以看出,国内档案界对国外档案学理论的翻译,明显带有国内已有的档案与文件观念,也就是认为“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19]。这种早已定型的译者观念,不仅容易导致偏离原意的翻译,还可能背离了客观事实。
这就说明,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摒弃前设成见,尽可能地保持客观公正,以求真实反映原文的意思。这对于任何一个专业领域的翻译来说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涉及专业领域术语的翻译上。每个译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理解原始文本,以便更准确、全面地传达其意义。
3.3 “档案”一词翻译之辨背后的实质。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档案”一词翻译之辨背后的实质是“专译”与“普译”的平衡。
在语言的翻译过程中,我们经常面临一个挑战,即如何平衡专业译文(专译)与通俗易懂的译文(普译)。这个挑战在很多领域都存在,但是在“档案”这个词的翻译中尤为明显。
“档案”这个词充满了专业性。在原文中,它可能被用来指代一系列结构化的信息、文档或者数据。在为特定读者群翻译“档案”这个词时,专译可能会更为恰当,因为它能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并且被目标读者所理解。然而,在为广大读者群进行翻译时,普译可能会更受欢迎,因为它更加通俗易懂。
那么,“档案”的专译和普译之间的冲突可以如何解决呢?或者说,如何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呢?一种可能的方法是,译者可以在文本中提供足够的上下文信息,帮助读者理解“档案”的原始含义。例如,他们可以在首次引述“档案”这个词语时,通过注释或脚注的方式,给出其详细的定义。这样既保留了词语的专业性,又消除了因专业性产生的难懂性。
此外,译者也可以根据目标读者的背景和需求,适当调整文本的表述方式。如果目标读者拥有相关的知识背景,那么可能不需要太多的解释或引导;反之,则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解释。通过这种方式,译者可以在保证翻译准确性的同时,尽可能地增强其可读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专译与普译之间的平衡。
总的来说,专译与普译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译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细心的观察能力,以及独特的创新思维。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理解原文的含义,还需要了解目标读者的需求,以便创造出能够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译文。因此,笔者认为,在“专译”与“普译”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从大众传播的角度,“专译”应向“普译”看齐,以避免曲高和寡,因坚守“专译”使自身陷于“孤岛”。
这一认识,不仅对为避免沦为“孤岛”的档案学有一定的意义,对大学的翻译教育亦有意义。从对records、“档案”的翻译之问,回到大学的翻译课堂里,该如何培养翻译者顺应时代和实践需求的翻译理念呢?除了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翻译理论的学习,顺应时代需求,在课程思政导向下,通过翻译课堂来培养时代所需的译者亦是必要的。
4 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的专业融合翻译和融合型人才培养
忠于基本翻译理论,渗透课程思政元素,培养译者与时俱进、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是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的专业融合翻译与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4.1 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翻译活动是一种复杂多元的语言整合活动,其基础是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以下依次详述三个核心原则:忠实原则、表达流畅原则以及动态对等原则。
4.1.1 忠实原则。忠实原则是指在进行翻译时,译者需要全面地对原文内容进行忠实的再现,包括语境、风格和情境等方面。这就意味着,不仅仅是文字的直接对应,更重要的是思想、情感以及作者创作背景等的精确传递。这个过程中,译者需要融入自己的理解,通过语言的巧妙运用,重建原文的意义,并保持原有的信息没有偏差或误读。
4.1.2 表达流畅原则。尽管忠实原则至关重要,但翻译的最终目标还是要让读者理解并接受。因此,翻译文本的语言表达需要自然、流畅,不能过于生硬或拗口。无论是口译还是笔译,在保证准确的前提下,都应尽力追求表达的自然性和顺畅度,让译文适宜读者的阅读习惯,容易理解。
4.1.3 动态对等原则。动态对等原则的实质是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建立动态的等效关系,以最好的方式实现语言、信息和文化的转移。这需要译者深入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尽可能地使译文在读者看来同样自然并且符合他们的文化认知。在这个过程中,细微的差异有时需要通过译者的创新表达来弥补,而不仅仅是字面上的对等。“动态”并不意味着“自由”,而是要求译者在保持文本原意的基础上,做到精神上的对等。
这三个原则共同构建了现代翻译活动的基础,它们既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同时在实践中需要灵活运用。通过深入掌握并恰当运用这些原则,译者才能够在尊重原文的同时,创造出生动、自然且忠于原意的译文。
4.2 课程思政元素的渗透。课程思政是一个鲜活的教育过程,旨在通过各类课程进行价值导向的传播和情感引导,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20]接下来将进一步探讨课程思政的含义、价值以及如何将其融入翻译教学。
4.2.1 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含义和价值。课程思政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教育[21],更包含了对人文精神、国家理念及社会公德等方面内容的深入剖析和理解。它强调在教学所有环节中,无论是诲授理论还是实践操作,都要积极地体现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且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2.2 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翻译教学。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把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首先,教师可以在选材时挑选那些富含深度思考和社会关怀的篇章,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饱览社会风貌,理解人类共有价值。其次,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思索作者的语言选择背后的立场、观点以及潜在意义,从而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培养其独立判断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2]
例如,在翻译国际新闻稿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报道的背景信息,理解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和价值关系。这能帮助学生养成全面思考的习惯,理解复杂社会现象,使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既准确地转达信息,又能体现出深入的思考。
总之,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手段和渠道,旨在健全学生的人格,提升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观。[23]在翻译教学中,我们需要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使其真正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助力。
4.3 培养具备时代精神的译者。在全球化日益加剧的当下,对译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优秀的译者需要具备高度的文化敏感度和创新意识,才能胜任不断变化的翻译任务。以下将就这两点进行深入阐述。
4.3.1 提升译者的文化敏感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翻译则是语言之间、文化之间的桥梁。因此,译者必须对源语和目标语的文化有深入理解。培养文化敏感度主要包括增强对话及非语言元素的敏感性,识别并理解语境中的隐含意义,掌握不同文化中的价值观、习俗和表达方式等。
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阅读各类型的书籍,观看电影,甚至实地参与到不同文化的活动中,使他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并理解不同的文化现象。讲座、研讨会或者交流活动也是提升译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方式。
4.3.2 增强译者的创新意识。在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译者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多,尤其是在处理新兴领域和技术语言的转译问题上。因此,译者需要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积极接受新知,持续学习,同时勇于尝试新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译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首先,应该开阔视野,关注新兴科技发展趋势,积累相关专业知识。
其次,可以参加翻译研讨会或论坛,交流翻译经验和策略,从中获取新的灵感。最后,不断实践,尝试不同的翻译方法,为找到最佳的翻译结果积累经验。
总之,培养具备时代精神的译者,是个系统且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只有在提升文化敏感度和创新意识两方面都下功夫,译者才能适应和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4.4 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理论与实践是互为补充和推动的两个重要环节,理论引导实践,实践则检验并丰富理论。[24]在翻译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接下来将通过案例分析翻译理论,并探讨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4.4.1 结合本文案例分析翻译理论。在档案专业的翻译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翻译理论的直接运用。对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记录,译者需要使用忠实原则,全面地对原文内容、风格和情境进行忠实的再现。同时,也需要利用表达流畅原则,使得译文在读者看来自然,并符合他们的文化认知。
例如,对于一份描述历史事件的档案,译者就需要深入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行动意图,以保证转译的准确性,而在具体的语言表达上,译者则需要让文字流畅、通俗易懂,以方便读者的理解。
4.4.2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将翻译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就是需要译者在明确理论指导下,进行具体的翻译工作。这里既包括对原文的深入理解,又包括对译文的精细打磨。过程中,译者需要灵活运用翻译策略,处理好忠实原则与表达流畅原则的关系,以实现译文的顺畅和原文意义的准确传达。
例如,在本文的records一词的中文翻译中,译者既要考虑到其在源语言中的含义和语境,同时也需要考虑在目标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和读者的接受程度,从而在保障忠实度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读者接受度。
总的来说,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在翻译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译者需要在理解和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将其灵活应用到实际的翻译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技能和水平。
4.5 培养融合型人才。在信息化、全球化日益加剧的当下,对于翻译人才而言,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翻译技能,而且需要拥有广泛的知识面和高尚的职业素养。这对于教育者来说,也就意味着要在教学中实现多元化知识的整合,并确保翻译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兼修。
4.5.1 多元化知识培养。培养具有广泛知识体系和灵活思维的融合型翻译人才,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跨学科的知识融合。这涉及语言学、文学、历史、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使得学生不仅掌握源语和目标语,更能深入了解和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
具体策略可以包括: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课程任务,涵盖各种不同主题的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见解;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如研讨会、演讲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25],丰富他们的学习经验。
4.5.2 翻译技能与专业素养兼修。掌握翻译技能的同时,翻译人才还需具备高尚的职业素养,如诚实、公正、敬业,这对于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提升翻译质量至关重要。
培养这些素养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例如,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守的道德准则;定期举办专题讲座,让行业内人士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和职业道德观念;在实际操作中,要求学生严格对待每一个翻译任务,保证翻译质量。
总之,为了培养融合型翻译人才,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实践多元化知识的整合和综合应用,[26]同时关注翻译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养。这样,翻译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5 结束语
总之,无论是“专译”还是“普译”,其目标都是为了更好地传达源语言的信息。因此,处理好这二者的平衡,就成了每一个译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专业的知识体系,对翻译理论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要在实践中不断修炼,以提升我们的专业素养和翻译技能。希望这篇文章能对读者在翻译实践中的思考和行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引领翻译工作者走向更高的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