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虎
[摘要] 肩水金关是迄今为止在河西走廊考古发现的唯一汉代长城关塞遗址,其所关联的居延汉塞是汉代土质长城的典型代表,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肩水金关以纵深防御需要为前提,在充分考虑水源补给和长期驻守等因素的同时,“因地形地势,用险制塞”而建,在历史上发挥了“以关为锁,锁控漠北;以关为扣,关联塞防;以关为卡,严密控制;以关为窗,促进交融”等重要作用。当前,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实施背景下,要通过管控保护,保持居延古道历史原貌;研究阐释,追溯居延古道历史渊源;主题展示,赓续居延古道历史血脉;数字赋能,再现居延古道历史场景;文旅融合,彰显居延古道历史价值,从而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居延古道风景道示范段建设落地实施。
[关键词] 肩水金关; 居延塞; 金塔县; 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中图分类号] K87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3115(2024)02-0176-07
肩水金关位于金塔县航天镇境内,黑河(古称弱水)中段,是汉代张掖郡肩水都尉下辖的一处关卡,是扼守弱水、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侵扰的北大门,也是河西走廊北入居延绿洲及更北广袤区域的必经之地,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史籍对肩水金关鲜有记载,直到20世纪30年代的一次科学考察活动,才让肩水金关为世人所知。1930年,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居延地区发现1.3万余枚汉简[1]。1972-1986年,甘肃省文物部门对包括肩水金遗址在内的居延地区汉代遗迹再次进行调查发掘,共出土汉简2万多枚[2],其中在肩水金关和肩水候官出土的汉简总计1.5万多枚,占居延汉简总数一半多。肩水金关出土的汉简中有“肩水金关”字样[3],成为肩水金关遗址重要的历史物证。
一、肩水金关构筑历史背景
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秦汉之际,匈奴崛起于大漠南北,以畜牧为业、兼营狩猎,先后败东胡、灭楼烦、驱逐月氏远遁西域,占领了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等汉朝郡县[4]3750,控制了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
汉高祖七年(前200),韩王信在平城发动叛乱,并与匈奴勾结攻打太原。高祖刘邦率军亲征,被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天七夜,后用陈平之策才得以脱险[4]3753。此后,汉朝采纳刘敬建议,开始采取与匈奴和亲政策。惠帝、文帝、景帝时期,延续了对匈奴的和亲政策,汉匈边境维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和平。
经过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逐渐呈现出国库丰盈,百姓富足的景象。武帝即位后,改变了汉初以来对匈奴的和亲策略,开始由被动防守逐渐转为主动进攻。“马邑之谋”拉开了汉匈间几十年大规模战争的序幕[4]162-163。
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兵分四路,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迎战匈奴。四路骑兵,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只有卫青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凯旋而归[4]165。
卫青的首战胜利,平息了“和亲止战”和“以战止战”的朝争,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汉武帝主动出击,通过以战止战维持汉匈边境持久和平的决心和信心。从汉武帝元光六年到元狩四年(前129至前119),汉匈间先后历经大小战十多次,其中最主要的是河南、河西及漠北之战。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部从陇西北地出发,采用长驱直入突袭的办法,六天内连破河西走廊匈奴五部,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多人,凯旋而还。同年,霍去病第二次西征,一直攻到祁连山下,再次大败匈奴。此战后,汉朝在河西走廊逐步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设阳关、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 [4]3873,从此打通了汉通西域的道路。汉朝收复河西之后,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前102)派遣强弩都尉路博德筑“遮虏障”[4]1613“屯居延”[4]3493,设立军政管理机构,驻兵屯田,抵御匈奴入侵,使居延地区与河西四郡紧密联系在一起。
肩水金关和其关联的居延汉塞有两次大规模修筑,第一次是在汉武帝元封二年至三年(前109至前108),将汉长城从张掖郡下辖的东大湾城向西延伸到敦煌郡龙勒县,同时,修筑了肩水金关向北至殄北的居延塞墙[5]。第二次修建是在汉武帝太初元年至于太初三年(前104至前102),从张掖筑塞至居延泽,从休屠城筑塞至休屠泽,折向西达哈密北山一带的长城,以及沿线的府县、城障、烽燧等设施,时称“居延塞”,以肩水金关为中心的北部军事防御体系至此建成。
二、肩水金关选址原因
在如此荒凉偏僻之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费时费力,为何设置肩水金关关塞,笔者在实地考察和翻阅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为有四个原因:
一是纵深防御的需要。居延地区绵延300公里,东、西两侧有巴丹吉林沙漠和北山山脉的天然屏障,使黑河两岸成为河西走廊与蒙古高原联系的一条重要通道,是北方民族南下河西走廊的唯一通道。因此,控制了居延地区就可以远控漠北,近屏河西,东西襟带黄河、天山一带,拱卫河西走廊免受匈奴侵扰,丝路交通得以安全畅通。从河西汉长城现存遗址走向来看,从令居(今永登)起始,沿河西走廊到张掖黑河镇夷峡口后,并没有继续沿河西走廊越黑河而过直通酒泉,而是沿黑河东岸向北延伸60公里至肩水金关后,折向西南,穿过黑河,沿黑河西岸,北山以东至营盘墩后,又折向西沿今金塔境内北海子水系,直至敦煌玉门关。[6]同时,又向北延伸了数百公里的烽燧线,直至居延。时称“居延塞”[7]。以肩水金关为中心的居延军事防御体系,有效将鼎新、金塔绿洲控制在了长城以内,为防止匈奴南下提供了足够的防御缓冲空间。
二是地形地势的选择。孙子曰:“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次而战者必胜;不知此而战者必败。”[8]肩水金关遗址位于甘肃省金塔县与内蒙古额济纳旗交界处,地处黑河下游。由于在该地段受北山山脉的阻挡,黑河由南向北突然转向,向东北方向奔流而去,在此处形成相对平坦的山前冲积扇。同时,受地势影响,河道在此陡然变窄,最窄处两岸相距不到300米,成为横渡黑河的最佳区域之一。肩水金关与其关联的肩水候官障地湾城、肩水都尉府东西大湾城等肩水塞主体建筑在此地选址修筑,一方面,可正面防御从漠北沿黑河两岸形成的孔道来侵袭的北方游牧民族;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止北方游牧民族西渡黑河,从黑河西岸长驱直入鼎新、金塔绿洲;同时,还可有效利用西面金塔北山地区,东面合黎山天然屏障,中间以宽阔的黑河为险,共同构成上下纵横、互为联动、组织严密的防御体系。由此而见,在此构筑关塞,充分体现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军事防御思想和“靠山筑塞,临河筑塞”原则,是地形地貌的必然选择。
三是水源补给的刚需。黑河两岸绿洲、湿地交错分布,尤其是黑河的尾闾地段形成的东西两大湖泊,汉时被称为“居延泽”,属张掖郡十县之一的居延县,周边均为水草丰美的绿洲,是游牧民族理想的牧场,这里也因此成为汉朝和匈奴两家的短兵相接之地,同时也是汉朝正面防御匈奴的最前沿。居延地区地处大陆腹地,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多风,因此“逐水而居”“依水而建”是维持人类生命活动的自然选择。纵观肩水塞长城防御体系的构筑分布,城障、烽燧的构筑大多靠近河流或接近水源补给地,坚持“靠近水源”的原则。这样既可以为戍卒驻守提供必要的水源补给,也有利于控制水源,通过控制水源控制整个居延地区,以最少的驻守成本,实现最大的地区控制[9]。
四是长期驻守的考量。为实现对居延地区的控制,保证河西走廊长治久安,丝绸之路畅通无阻,对边塞的长期驻守非常有必要。但西汉时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作战成本十分高昂。随着河西四郡的建立和边塞关塞的构筑,汉朝开始大规模移民戍边,大量屯田。在黑河的滋润下,沿黑河流域形成了较大的冲积扇平原和湿地,便于在此屯田,实现就地或就近粮食补给,达到长期驻守的目的。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左右,以屯田为目的居延县因此而设就是明证。据方步和在《张掖史略》中论述,居延屯田是汉时国内最享盛名的一处屯田,参与屯田的军队和民众达到了10余万人,这在当时是一个不小的数目[10]。出土的大量居延汉简也可以证明,居延一带粮食丰裕,不但可供戍边军民自给自足,还设有诸多官仓,用于欠丰年余缺调剂,具备一定的抵御自然灾害、保障军民粮食安全的功能。
三、肩水金关的历史作用
肩水金关作为汉代“居延塞”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居延汉塞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军事防御主体建筑之一,与地湾城、东西大湾城共同构成居延边塞防御的指挥枢纽和居延汉塞赖以生存的主要屯戍生活区。
一是以关为锁,锁控漠北。河西走廊的北侧,自东而西横亘着龙首山、合黎山和马鬃山等北山山脉,发源自祁连山的黑河由南至北,从合黎山与马鬃山之间流淌而出,长期的水流冲击,在合黎山与金塔北山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较为广阔的冲积扇平原和平坦戈壁,成为北方民族南下河西走廊的唯一通道,也是匈奴偷袭汉王朝的主要孔道之一。如果把居延塞防比作阻挡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门”,那肩水金关就是这扇“门”的“锁”,从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设关,一直延续到晋武帝太康四年(284),这300多年中,发挥了以关为锁、锁控漠北、卫戍河西的重要作用。
二是以关为扣,关联塞防。汉长城是以垣墙为线,以城障、关隘、墩台、烽堠和粮秝武库等为点,串点成线的军事防御体系,各建筑体高度关联,互为倚仗,组织严密,具有战斗、指挥、观察、通讯、隐藏等综合功能,并配置有长期驻军守备的一种具有纵深防御能力的边防体系。肩水金关作为“居延塞”防御体系的重要部分,犹如一粒纽扣,将城障、关隘、墩台、烽堠等建筑紧密联系起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了肩水金关的存在,才有了整个居延塞防御体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三是以关为卡,严密控制。从历朝历代修筑的长城看,一般来讲,长城的起点和终点以及关键位置都设有关卡。肩水金关正好处在金关东长城和金关西长城的交界点上,此处正处在通向漠北的通道之上,地势平坦,无险可守,而肩水金关的构筑,毫无疑问,成为阻断匈奴南下的重要据点。从此地出土的汉简中,有大量的出入关符以及传、通关致书可以证明,在汉时,守关的关啬夫或关佐、关卒等守城官吏,对通关者所持出入关符以及传、通关致书等通关凭证要严格查验,并对出入关口之人的基本特征进行详细记录。由此可见,肩水金关作为通向漠北的唯一关口,有着严密的查验制度,这为防止外敌渗入和关内罪犯外逃,保障河西走廊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以关为窗,促进交融。长城作为防御型设施,并不是将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完全割裂开来。相反,正是因为长城的修筑,才维护了农耕和游牧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互融的秩序,让和平发展成为两大文明互融互鉴的主选项。由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的不同,两者之间存在强烈的互补性,肩水金关同长城沿线众多关口一样,无一例外成为漠北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进行文化贸易交流的窗口之一。事实上,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通过“榷场贸易”“走私交易”“官使兼易”等方式开展的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由于长期的交流融合,在长城沿线,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密关系。《史记》曾这样记载:“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 [11]回顾历史,修筑长城不仅仅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共存共生的需要,也是维护草原和绿洲之间正常的生产秩序的需要,还是促进中华民族融合发展共同进步的需要。
四、肩水金关研究利用路径探索
肩水金关和其关联的居延大遗址,是汉代土质长城的典型代表。如何做好长城文化价值挖掘和文物遗产传承保护工作,让濒临消亡的肩水金关重现历史荣光,让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重新被世人所认知,成为文博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笔者从一位基层文博工作者的视角,以“金关何以重生”为切入点,按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中提出的建设思路、主攻方向和实施路径,就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建设保护规划》中提出着力打造金塔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居延古道风景道示范段,展示汉长城边疆军事防御工程、黑河河险、胡杨林等风光,提出以下五条实施路径:
一是管控保护,保持居延古道之历史原貌。2020年11月,金塔境内的居延遗址及汉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由于长城呈线性构筑的特点,决定了金塔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落地布局,也应按照居延塞走向布局,选取研究阐释价值较高、文化景观底蕴深厚,遗址保存较为完整,关联性较强的重点点段,串点成线,打造文旅融合,研学体验的复合型景观廊道,最大程度保持居延古道的历史原貌。从居延古道金塔段沿线长城的保存情况看,由于年代久远,绿洲内人为活动频繁,加之自然变迁等原因,造成部分长城墙体损毁或消失。因此,文物的再利用、再诠释,文物本体的科学保护是前提,当前首要的是要按照《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明确划定管控保护区,不仅要对景观文物的本体进行保护,还要对景观文物所在地的周边环境实施严格保护和管控,保持居延古道的历史原貌,才是对历史的负责和对文化的敬畏。
二是研究阐释,追溯居延古道的历史渊源。居延遗址南北绵延300公里,分布范围南起甘肃省金塔县鼎新绿洲,北至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中蒙边境。以肩水金关、地湾城(肩水候官)、东西大湾城(居延都尉府)为主体建筑的居延塞遗址就分布在鼎新绿洲60多公里的黑河两岸。居延地区地处北方草原地带的十字路口,南北沿黑河进入漠北,东西连通河套直抵哈密。随着武帝年间北方长城防体系的构筑,沿黑河至居延泽的一条驿路支线在这个时期开辟,成为汉代整个交通邮驿系统的一部分。从现存遗存看,自悬索关至居延都尉府,分布着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汉代驿道,沿线分布的烽燧、障城,正是支撑驿路运行的邮亭设施。居延古道大致便是此条线路。由于居延遗址被历史封存已久,加之区划将居延遗址一分为二,分属甘肃和内蒙古两省保护管理,对居延遗址的研究、溯源、阐释并不系统完整,众多的历史疑团还没有解开。今后,需要两省区加强合作,加大对居延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学术研究力度,通过系统研究,存真去伪,追溯居延古道的历史渊源,从而为更好地弘扬长城文化奠定学术基础。
三是主题展示,赓续居延古道的历史血脉。要充分利用研究阐释成果,重点围绕居延遗址分布地理环境特征、长城构筑的多样性特点、居延遗址历史遗存信息的诠释、肩水金关及所关联的居延遗址的历史价值和意义等方面,建设肩水金关陈列馆,将这一历史文化遗存及其研究成果系统展示出来,使其成为金塔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居延古道)风景道核心吸引物和长城研究传播的重要平台,对于推动肩水金关为关联的居延遗址及其出土简牍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四是数字赋能,再现居延古道的历史场景。随着科技的进步,文物资源数字化展示成为文化传播最为快捷、方便的途径。文物资源数字化展示,首要是对以肩水金关及其关联的居延遗址实体原貌、典籍文献、简牍遗存、研究成果及重大事件和关联的历史名人等信息进行采集,建立居延遗址长城资源三维立体影像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实景与虚拟相结合的方式,利用3D成像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再现2000年前居延古道的历史场景,为参观者提供身临其境的深度体验。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对于公众来说更是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同时,利用互联网及自媒体强大的传播力,以居延遗址长城资源三维立体影像数据库为基础,通过数字赋能,促进长城文化资源的传播。通过利用精确的数字技术,让尘封已久的历史的记忆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崭新的色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文化厚度和历史底蕴。
五是文旅融合,彰显居延古道的历史价值。《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提出建设长城文化公园文旅融合区,要以主题展示区为基础,以利用长城文物和文化资源的外溢效应为重点,通过文化和旅游融合,延长产业链,扩展产业面,建立文旅深度融合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集聚区,充分释放文物和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与其周边就近就便和可看可览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现代文旅优质资源联动开发利用,充分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金塔境内长城资源为例,金塔长城资源十分丰富,其中汉长城遗址居全省之首,长城墙体、堑壕、烽燧、城障、营堡、关隘等要素一应俱全,还有独具特色的“沙漠木材长城”。金塔县境内长城虽没有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等长城那样雄伟的气势和名气,但自有其沧桑、古朴、悠远的独特之处。其中肩水金关,东、西大湾城,地湾城,将军营盘城故址,大墩门大墩,石梯子烽火台,长头山汉长城,石营堡汉长城,芦草井汉长城等主要点段,几乎涵盖了历史、文化、建筑、自然、生态等景观要素,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极具文旅融合开发的潜在价值。要突出长城文化遗产空间连续性、文化关联性、地域主题差异性,串联和展示长城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找准切入点,按照“长城+历史文化文旅融合区”“长城+生态文旅融合区”“长城+现代文旅融合区”建设思路,重点推进以“三城一关”为核心的居延文化展示区、以大墩门“天下第一墩”为核心的弱水景区文旅融合区、以石营堡汉长城为核心的北海子长城自然生态文旅融合区的建设,着力打造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把开发长城文化创意商品、长城文化研学旅游产品作为彰显地域文化特色,擦亮地方文化名片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重点推进,使长城的文化价值转化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产业优势。
五、结语
肩水金关作为汉朝在黑河通道设立的唯一关口,在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保障河西走廊安全畅通、促进各民族融合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肩水金关出土的纪年简来看,它从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设关,一直延续到晋武帝太康四年(283),时间跨度达300多年,在20世纪30-80年代三次考古发掘中,先后出土汉简2万多枚,居全国之首,简牍绝大部分保存完好、字迹清晰、价值极高,为后世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依据,其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不言而喻。肩水金关作为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汉王朝构建河西乃至整个北方防御工程的一个历史缩影。残缺的城墙和低矮的烽燧,既是历史交替轮换的重要见证,也是祖先留给后世的丰厚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保护和传承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让湮灭在历史尘烟中的肩水金关得以重生,成为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和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精神动力和凝聚力量的不竭源泉。
加强对肩水金关和其关联的居延大遗址的保护利用,管控保护是基础,研究诠释是根本,展示展陈和数字赋能是关键,文旅融合才是彰显长城文化价值的最终落脚点。加快金塔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居延古道风景道示范段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不但是赓续中华历史文脉,彰显历史文化价值的必然要求,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重要指示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建设金塔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居延古道风景道示范段,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居延古道的历史文化资源,让肩水金关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得以再现,对于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彰显长城文化持久影响力、强大感召力和生命力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简牍整理小组编.居延汉简(壹)[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言语研究所,2014:1。
[2]甘肃居延考古队.居延汉代遗址的发掘和新出土的简册文物[A].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甘肃省博物馆.汉简研究文集 [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476-498.
[3]甘肃简牍保护研究中心等编.肩水金关汉简(壹)[M].上海:中西书局,2011:58.
[4](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5]方步和.张掖史略[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132.
[6]贾富强,田靖.西汉居延地区军事设施布局的地理浅析[J].史志学刊,2014,(02):14-17+23.
[7](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171.
[8]杨炳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1999:226.
[9]何双全.简牍[M].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125.
[10]方步和.张掖史略[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132.
[1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