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当今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人们对传统艺术也产生了新的认知。传统四川曲艺在近年来现代语境的审美需求下,有了新的表达和呈现方式,为曲艺艺术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传统艺术;四川曲艺剧;发展和创新
中图分类号:J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1-00-03
四川曲艺是四川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艺术品种,具有数百年的历史传承,承载并传播了如章回体小说、民间传说、历史故事、民间音乐、民族器乐、各地风俗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间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在四川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曲艺则是在这一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戏剧形式,已经有近70年的传承历史。然而,进入21世纪,曲艺剧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的曲艺剧是在其他传统戏曲剧种的表达方式上进行融合创新的,而现代的曲艺剧更多地借鉴了音乐剧、歌剧、话剧以及曲艺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全新的发展趋势。
一、背景综述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下,人们对舞台艺术的理解不断深化,对传统艺术也产生了新的认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上的审美需求日益增加,传统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就显得更为迫切。在符合当代审美的语境中突破传统艺术的创新表达,成为当代曲艺工作者的艺术担当与责任。
四川曲艺向四川曲艺剧的转变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将其从单一的表演形式发展成为大型的综合舞台艺术的探索过程。这一转变有着极大的创新和创作空间,但对曲艺工作者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传统艺术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曲艺和曲艺剧,是从街头文化到舞台的一次大飞跃,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尝试新型综合艺术形式与传统的融合,让人们可以对传统艺术进行重新认识和了解,是传统艺术与时代同步、与舞台共生的当代选择。
立足于本土文化、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行创新创造,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创作者的创新使曲艺与其他艺术门类逐渐融合,不断碰撞,展现出天然的包容力和适应力。而从曲艺发展而来的曲艺剧不管是从选材和表演,较之其母体曲艺,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四川曲艺到曲艺剧的转变,以及从内到外、从传统到现代的融合转变,作为长期开展四川曲艺传承发展、融合创新的主要院团和基地,从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创作作品着手,解析近年来的剧目创作,为传统艺术如何运用现代语境表达与呈现提供了一些启示[1]。
二、四川曲艺表演形式的演变
四川曲艺是以四川民间说唱艺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起源可追溯到汉代以前,兴盛于清末直至当代。发展至今,四川曲艺的形式已十分丰富,品种多样,有以唱为主的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四川竹琴、四川车灯、四川盘子、琵琶弹唱等,有以说为主的谐剧、相声、小品、四川评书(散打评书)等,还有说唱兼备的四川金钱板、四川荷叶等。
传统的四川曲艺主要有几种表演形式:一是茶馆坐唱(俗称坐馆),如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成都的“芙蓉亭”“锦江茶楼”等都是有名的曲艺演出场地,又如现在的大慈寺四川扬琴和四川清音传承基地、哈哈曲艺社、嘻贰叁曲艺社等,表演种类集中了以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四川竹琴、相声、金钱板、评书(散打评书)等为主的大多数四川曲艺代表性曲种,表演人员主要是专业和半专业演员;二是乡间走唱和表演唱,这样的表演主要流行于20世纪,以四川车灯、四川连厢、四川花鼓、南坪弹唱等为主的曲艺种类,分布在四川城乡田坝,主要以百姓自娱自乐的形式展现;三是走街串巷卖艺性质的表演,如金钱板、清音、花鼓等,表演人员主要是民间艺人。以上的表演形式,前两者当代依然盛行,卖艺的民间艺人从目前了解情况看几乎没有了。而新的表演形式在近大半个世纪以来飞速崛起,即四川曲艺的舞台表演。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大量艺人被收编入国有院团,成为专职表演演员,并培养了一代代优秀的曲艺演员。近三代曲艺演员的表演形式,主要以舞台表演为主。
四川曲艺一直是以表演松散、表演方式简约、表演者少、题材广泛等特点著称,被称为“文艺轻骑兵”。但近年来,随着舞台艺术的发展,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力图改变四川曲艺的表现形式——在保留传统“单打独斗”式的轻装上阵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戏剧如音乐剧、歌舞剧、话剧等姊妹艺术,改革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新创曲艺剧,受到广泛好评和赞誉。
三、曲艺剧的创作让传统曲艺绽放新的活力
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是四川唯一的国有曲艺院团,承担了四川曲艺和曲艺剧的创排演任务。在院团拥有一大批创作和演员人才的基础上,曲艺节目和大型曲艺剧的创作都具备了强大的实力。传统曲艺具有深厚积淀,为当代创作提供了养分,但是如何让年轻一代的观众接受传统曲艺,院团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创曲艺剧这样的可能会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欣赏切口。比如,2020年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创作的大型曲艺音乐剧《山高水长》,故事选择聚焦农村题材,讲述扶贫干部在扶贫一线的感人故事。以扶贫干部的视角和内心世界为切入点,通过主要人物的不同性格、不同观念、不同命运为基本结构方法和逻辑展开,让人出来说话,让心相互碰撞。故事情节曲折起伏,但最终还是以喜剧收场,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大众的审美眼光。该剧确定以“曲艺表达”为全剧艺术体现之重要基准后,在戏剧结构、戏剧表达、音乐设计、舞美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和创新,比较值得一提的是,剧中主人公之一的孙守田在回忆其儿子因故早逝的舞台场景中,巧妙地运用了四川曲艺中“谐剧”的表演手法,让现实人物与虚拟人物进行隔空交流,增加了人物的情感表达和场景的代入感,让观众每每看到此处都不禁潸然泪下。
观众在欣赏该剧的过程中,既听到看到了传统曲艺的音乐和表演形式,又体验到现代艺术带给的艺术满足,比如,在呈现种植丰收、新人结婚等舞台场景时,该剧融合了四川车灯、四川盘子等曲艺种类进行现代的编排呈现,利用载歌载舞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了剧情需要的表达,又让观众获得了开心愉悦又共情的观影感受。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常见的演唱和戏剧、舞蹈和对白等,这些都是曲艺可以借鉴艺术门类的优长为自己所用,从而产生的新的曲艺表演形态。在音乐的演唱方面,歌剧具有宣叙调和咏叹调,曲艺则要利用自己擅长的腔调,包罗万象的创作手法,节奏明快的演唱方式,来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中国式音乐剧”,这样创作出来的音乐更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让人容易沉浸其中,便于赏识[2]。
2021年在成功打造了曲艺音乐剧《山高水长》的基础上,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再一次迈出探索的步伐,创排首演了曲艺剧《成都家书》。这一曲艺剧从广阔的时空维度全新演绎这段历史,以抗美援朝战争中十五军入朝作战为历史背景,以战场四川男儿与故乡成都亲人之间的书信来往为主线,讲述战场与故乡之间的铁骨柔情,表现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生命追问,歌颂个人与家国之间的崇高精神。为了更好地体现革命战争题材类的作品,该剧在艺术创作上就传统艺术如何运用现代语境表达与呈现这一课题,做了更为严谨的思考和大胆的尝试。
“以曲艺之美演绎英雄人生、以曲艺之歌颂扬革命精神”是该剧的创作基准,所以在剧本创作、导演构想、音乐创作、舞美设计等核心创作中,这一思想始终贯穿其中。全剧继续用四川话进行全剧的台词表达和演唱演绎、运用蒙太奇的戏剧表达理念设置空间意境、选用四川扬琴、四川清音传统大调音乐元素作为音乐创作的动机,进行符合角色人物个性化的延展创作完成主要角色人物唱段,并辅以西洋管弦乐队演奏作为音乐配器主要伴奏基底以增加音乐的叙事性和感染力,舞美设计上利用了舞台转台装置、升降冰屏字幕、多媒体视频投影等多种现代舞美手法,对舞台空间进行360度的旋转交错,可同一时间展现出多维度的叙事场景,实现了朝鲜与成都的两地对话,生动刻画了一群四川籍志愿军战士的群像。剧目在表现形式上,运用以音乐剧的歌唱为核心、表演为特色的呈现方式,以唱和说并重的手法,来讲述故事和塑造人物形象,受到许多青年观众的认可和喜爱,也是曲艺剧带动和感染年轻人的一个发展方向。该剧在首演及后续巡演中,获得了广大观众和业内同行的高度认同和广泛好评,剧目于2024年获得“第五届四川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剧目奖”之殊荣。
又如2023年,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创排的两部大型曲艺剧《玉石调羹》和《桃李春风一壶酒》,都是传统曲艺在现代语境表达和呈现上的有效尝试。
大型曲艺剧《玉石调羹》是在省曲艺研究院前两年成功打造了《山高水长》《成都家书》“曲艺剧”品牌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指示精神,落实四川省振兴曲艺工程,进一步的创新和探索。该剧于2023年7月首演,该剧目是一部反封建历史的女性题材作品,讲述了清末民初,民间曲艺艺人白玉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成长与升华的一生。剧目借助传统曲艺,以及曲艺剧综合艺术的魅力,去表达女性内心深处的感召。剧目在戏剧表达上精心选用了四川曲艺的曲种来深度挖掘和恰当提炼,亮点之一:该剧在女主角白玉的音乐唱段上,选用四川清音传统曲目《忆我郎》作为音乐创作的主要动机,又以春、夏、秋、冬四个独立唱段作为全剧时间轴的转换点,让观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听觉体验中,感知并伴随白玉度过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亮点之二:该剧中,在呈现遗老遗少们召开“品莲会”这一幕剧时,运用了四川曲艺之“四川金钱板”带说带唱,诙谐灵活的表演特点,将曲艺语言的幽默、讽刺发挥到极致,这既是将全剧推向戏剧冲突最高点的关键桥段,也是该剧在全场演出中收获观众笑声最热烈的一幕剧。亮点之三:该剧在舞美设计上,着力体现中国传统审美理念,追求“极简唯美”,以线条勾勒主体、意象化表达场景作为舞美设计主旨以配合全剧艺术风格。该剧还创新采用现场乐队现场演绎的形式,利用四川清音主要伴奏乐器琵琶、四川扬琴的鼓板、四川金钱板的三板进行现场音效配合,在原汁原味地呈现传统曲艺元素的同时,辅助舞台场景空间表达,配合实现人物角色的构建,可谓精妙一笔。
曲艺剧《桃李春风一壶酒》于2023年12月首演,该剧以轻喜剧为基调,讲述民国初年自贡盐帮菜馆马家楼的老板被排挤出行业,女儿辣子却在厨艺上天赋过人,她在为盐业工人做饭的过程中,通过学习摸索,并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重开了酒楼,突破了为菜品保密的种种限制,为自己赢得了爱情和新生活的动人故事。剧目自始至终都将“盐帮菜”元素贯穿其中,有着浓郁的地域特征,在剧情上既有棒打鸳鸯的戏剧冲突,也有餐饮行业之间的尔虞我诈和形形色色人物的大小心思,表面在说菜,实际上是从“盐帮马家楼”的兴衰,看到了当时社会的世间百态与人情冷暖。在艺术表现方面,该剧音乐是在四川清音、四川金钱板、四川扬琴等传统曲艺元素上,搭配摇滚、电子乐等前卫的音乐表达,让剧目不失浓郁的曲艺特色,却又新颖出彩。而在舞美设计上则选择了写意的表达,没有实实在在的亭台楼阁,而是通过几张桌子、几把竹椅等模块式的舞台设置,通过行云流水般地移动,拼凑成不同的场景,具有极简的传统审美特点。剧目还结合了曲艺小品的表演程式和语言魅力,将小品独特的表演和语言节奏融入戏剧中,为该剧增添了许多有趣的段落,让观众在看戏的时候,仿佛置身于曲艺小品表演中,不断出现的笑料让他们获得了全新的观剧体验。例如,在剧中男主张启明夜探马辣子一段,两人在父辈不同意的矛盾背景下,依然追求心之所向,主要通过语言来调动气氛和展现人物矛盾心理,同时,马辣子的唱腔“半夜三更出太阳,贼娃子偷米在茅房”也是用的传统曲艺“正反话”的表现手法,再加上明快的语言节奏和凝练的对话把两位主角坦诚热烈的赤子之心表露无遗。
四、结束语
新颖的艺术形式往往会被大多数人所传颂。曲艺的发展更是需要勇于前行,曲艺创作和表现形式的创新,都会推动曲艺的发展。在上文例子中可以看到,在现代语境中的曲艺剧的发展方向,许多创作者仍在探索——借鉴姊妹艺术是一回事,如何更好地与传统文化、传统曲艺融为一体,而不是“两张皮”,是另一回事,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更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吸取教训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此外,曲艺表演需要大量的后备人才和人才梯队建设,更多的改进创新,突破传统曲艺的表现形式,打破曲种与曲种的壁垒,用现代的手法进行创作和整合,使其传统文化更具旺盛的生命力。另外,曲艺的表现技巧方法等也进行了更多的创新和改编,让其演唱能够给听众带来更全方位的听觉享受。通过近年来这几部曲艺剧的观众反馈来看,我们可以预见更多的年轻人会来了解和喜爱曲艺,而曲艺从业者也会在不断创新和追求更新颖的艺术形式的需求下,有效推动曲艺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保护继承 改革创新——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胡继先在“四川曲艺继承与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J].四川戏剧,2006(01):4.
[2]陈昀鑫.四川曲艺剧的兴盛发展探究[J].智库时代,2017(09):207+209.
作者简介:潘薇(1973-),女,四川自贡人,国家二级演奏员,从事曲艺艺术之守正创新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