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经济与环境、资源矛盾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循环经济理念受到了普遍关注。循环经济符合我国可持续战略要求,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使用为核心。针对物流资源匮乏且运转效率低下的甘肃物流而言,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发展绿色物流意义重大。文章以循环经济为背景对于甘肃绿色物流的发展进行研究,并最终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绿色物流;区域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0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11.027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ontradictions between economy,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the concept of circular economy has received widespread attention. The circular econom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China's sustainable strategy, with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and recycling of resources as its core. For Gansu logistics,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scarce logistics resources and low operational efficiency,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circular econom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logistics in Gansu Province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circular economy, and ultimately proposes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circular economy; green logistics; regional logistics
1 循环经济与甘肃绿色物流概述
1.1 循环经济的内涵和本质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循环经济对于现代物流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物流的良性循环[1]。
1.2 甘肃区域物流概述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中心,随着“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甘肃省物流发展规模的快速壮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不断完善、物流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日益提高,全省现代物流业进入了整合、推进和提升的新时期[2]。但与此同时,甘肃物流总体上数量多但规模小,缺乏物流服务规范及对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管理体制不集中,难以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在物流规划中,不能科学、有效、合理而统一的配置资源;物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并且在区域布置方面分布不均衡;物流服务同质化程度高,竞争激烈,低价低质特征依然明显。
2 循环经济下甘肃发展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甘肃物流绿色理念不足,缺乏绿色意识
甘肃区域物流对于绿色物流认识不够深刻,即便是物流企业,其各级领导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忽视,尚未意识到绿色物流的重要性。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绿色物流理念及意识相对抽象且没有具体的执行及评判标准,无法清晰而准确的落实;其次,就目前的甘肃物流发展实际而言,其更多的精力仍然放在物流的基本职能层面,如仓储、配送等,错误的认为目前发展绿色物流的基础及条件仍未成熟。
2.2 甘肃物流竞争能力弱,缺少绿色运营的内生动力
甘肃区域物流长期以来以“数量多、规模小”为特征,虽然近些年在物流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成本高、浪费严重,整体物流运行效率及综合竞争能力依然严重不足[3]。与此同时,物流服务能力、市场盈利能力、品牌创新能力及抗风险能力等多项指标与国内其他地区尤其是物流发达地区相比较,更存在着显著的代差。如此等等,使得甘肃物流在绿色改造方面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2.3 甘肃物流科技创新能力弱,绿色化改造缺少支撑
甘肃物流科技创新能力一直以来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一是物流专业人才数量少且外流严重。物流业的绿色发展是建立在专业人才基础之上的,尽管省内各高校先后开设了物流相关专业,但对物流高端人才的培养相对不足尤其是绿色物流领域,致使专业绿色物流人才稀缺且待遇相对较低人才外流明显,最终导致甘肃物流绿色化改造缺少有力的人才支撑。二是物流业科技创新专利申请数量少。根据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甘肃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最新发布的《2022年甘肃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甘肃省专利授权22 490件,比上年减少3 566件,同比下降13.69%,其中物流相关专利不足10%。
2.4 甘肃物流业韧性明显不强,绿色发展后续乏力
甘肃物流韧性较低,致使绿色发展薄弱,后续乏力。具体而言,其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抵御力低下,特别是应急物流保障体系完善度不高,面临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时,不能做到有效的综合调度,物流联动机制效果甚微;二是稳健力不强,个别突发状况甚至油价的连续大幅上涨都会对甘肃物流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供应链的不稳定,甚至无法正常运转;三是恢复力不足,内部修正力度及战略规划程度先天欠缺,顾此失彼。一但遭受创伤,短时间内无法快速恢复;四是发展力偏弱,如在疫情物流需求爆发式增长的大背景下,其难以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物流服务,甚至是有效的物流服务,更做不到绿色转型。
3 循环经济下甘肃发展绿色物流对策以及建议
3.1 倡导绿色物流理论,树立绿色物流意识
绿色物流意识在甘肃物流从上至下各层级的缺失,尤其是决策层对现代绿色物流意识的缺失在极大程度上制约了西部现代绿色物流的发展。循环经济是背景,绿色物流是发展趋势。绿色物流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应该上升到意识层面,并最终将这种意识落实到物流的各项职能上,形成在每一项具体的物流作业开始前须从绿色物流的角度进行考虑的作业流程。与此同时,组织也要自上而下的达成对于现代绿色物流较为一致的认知、认同,尽最大限度降低在培养现代绿色物流意识的过程中来自于组织内部的阻力。
3.2 绿色物流政策引领及环境改善
甘肃物流缘于地缘优势,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稳步实施,甘肃物流势必会走的更远,国际化程度更高,而现代绿色物流更是大势所趋[4]。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在甘肃绿色物流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宏观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对于西部现代绿色物流的政策引导及行业环境的完善上。首先,政府应在政策层面上加以引导,鼓励甘肃物流企业发展绿色物流。比如对于甘肃物流企业的绿色物流发展程度进行评价,并以此作为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其次,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的绿色物流标准体系,依此建立物流企业的准入及退出制度;最后,以循环经济为出发点,引导现有物流企业向物流绿色化标准的过渡,从而逐步实现全省物流企业的绿色化。
3.3 充分发挥物流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
循环经济背景下促进甘肃绿色物流的发展,仅从政府层面入手是显然不够的,社会机构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物流行业协会[5]。物流行业协会涉及范围广,区域影响力巨大。因此,物流行业协会应主动承担起新时代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社会责任,宣传、推广绿色物流发展理念,并制定相应的绿色物流行业标准,在实践中支持企业转型,并积极探索绿色物流新发展方向,在理论及实践两个层面力争有所作为。
3.4 加大绿色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稳定现有人才队伍
绿色物流涉及多个学科及领域,绿色物流专业人才是循环经济背景下甘肃物流绿色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此,甘肃物流应结合自身实际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应最大限度的把甘肃高等院校的智力资源和学术优势与甘肃绿色物流发展的人才需求相结合,调整优化省内高校物流管理相关专业;其次,扩展培育途径,对省内物流从业人员进行主题培训,一定程度上提升物流从业人员的绿色物流理论及业务水平;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维持稳定现有人才队伍,最大限度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待遇差距,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 高峰.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 物流论坛,2013(7):17-18.
[2] 房超. 甘肃省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及对策[J]. 科技创新论坛,2013(20):138-141.
[3] 王继祥. 新时代快递物流企业的发展路径与趋势展望[J]. 中国邮政,2019(11):5-8.
[4] 李楠. 浅谈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商场现代化,2014(31):73.
[5] 李小峰. 健全市场体系 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J]. 经济视角(上),2018(7):40-41.
收稿日期:2023-05-16
基金项目:2022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兰州市物流产业集群培育的影响因素和发展模式研究”(2022B-260)
作者简介:郭小花(1982—),女,甘肃兰州人,兰州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引文格式:郭小花. 循环经济下的甘肃绿色物流发展研究[J]. 物流科技,2024,47(1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