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 致敬中国现代雕塑奠基者

2024-06-26 15:31贺玮
中国美术报 2024年16期
关键词:雕塑家雕塑艺术

贺玮

主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

承办单位: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美术馆

协办单位:刘开渠艺术研究院

展览时间:2024年4月7日—6月30日

展览地点:中国美术馆三层13-17展厅

20世纪初,一大批中国艺术学子胸怀救国图强、复兴中华的理想负笈海外。彼时,居于欧洲现代艺术潮头的法国是众多艺术学子的梦想之地,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更是他们心中的圣殿。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检验,这批留学法国的学生中产生了以刘开渠、周轻鼎、滑田友、程曼叔、王临乙、王合内(法裔中国人,王临乙之妻,1937年来华定居)、曾竹韶、严德晖、熊秉明为代表的一批杰出雕塑家。他们都曾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在习得西方肖像塑造法和纪念碑建造法的同时,不断尝试将西方古典写实手法与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相结合,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雕塑语言,促成了中国雕塑的现代性转型,为中国现代雕塑教育、雕塑创作作出重大贡献,也为中法美术交流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厚资源。

值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为纪念刘开渠诞辰120周年,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美术馆承办,刘开渠艺术研究院协办的“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近日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展出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的刘开渠雕塑、书画作品,以及20世纪上半叶留学法国的雕塑家周轻鼎、滑田友、程曼叔、王临乙、王合内、曾竹韶、严德晖、熊秉明的雕塑作品140余件,在新时代语境下重温经典,致敬老一辈雕塑家的家国情怀。

从刘开渠与人民英雄纪念碑说起

刘开渠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中国现代雕塑事业、中国美术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中国美术馆首任馆长,人民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

刘开渠的艺术活动发端于中国现代美术的萌芽时期。可以说,他的一生始终走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的前沿。1920年,刘开渠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1921年升入大学部。作为新文化运动的积极拥护者,刘开渠于1927年毕业后赴南京,受蔡元培之命,与林风眠、潘天寿赴杭州西湖为国立艺术院选址并参与筹建。1928年,国立艺术院正式成立,刘开渠任助教兼图书馆馆长。同年,经蔡元培推荐,24岁的刘开渠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师从法国著名雕塑家、法兰西艺术院院士让·朴舍教授,毕业后因成绩优秀被选入朴舍工作室担任其助手。1933年,怀着一腔爱国热情,刘开渠应蔡元培、林风眠之邀,回国担任杭州国立艺术院雕塑系主任、教授。抗战时期,他通过塑造民族英雄形象,激发国人的爱国精神。其《孙中山先生像》及《淞沪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等一系列关于抗战题材的纪念碑雕塑,将塑造伟大人物和建造纪念碑联系在一起,以直观、现实的人物形象立碑,突破了中国古代纪念碑的象征性手法,为中国现代雕塑确立了新标准、开启了新路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开渠主持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工作。这组浮雕作品选择了十个重要的历史瞬间,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生动呈现了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的艰苦历程,影响深远。

此次“刘开渠与留法雕塑家作品展”便是以刘开渠主持,滑田友、王临乙、曾竹韶等雕塑家共同参与创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石膏小稿作为开篇的。进入展厅,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就是刘开渠的经典之作——人民英雄纪念碑台座正面的三块主题浮雕《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欢迎解放军》和《支援前线》。三块浮雕镶嵌在红色展墙中,高度凝练的人物形象经过理想化的处理,生动表现出农民和工人的质朴、妇女和儿童的可爱以及老人的慈祥。两侧这些人物脸上的期待、喜悦和幸福的表情与中间冲锋战士面部紧张的神色形成对比,让观者感受到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深化了人民英雄值得敬爱、值得牢记的意义。

围绕这组作品,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其他浮雕徐徐展开——曾竹韶的《虎门销烟》、王丙召的《金田起义》、傅天仇的《武昌起义》、滑田友的《五四运动》、王临乙的《五卅运动》、萧传玖的《南昌起义》、张松鹤的《抗日游击战争》。这组浮雕既吸收了西方雕塑的写实技法,又融入了中国传统浮雕艺术的表现样态,造型严整而富有节奏,在保持整体风格相对统一的前提下,也呈现出每位艺术家各自的艺术面貌。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在为整个展览奠定庄严基调的同时,也全面呈现了一代留法雕塑家对民族特色现代雕塑语言的探索。

深入展厅,我们还可以看到刘开渠在中国现代美术发展之路上留下的一个个闪光足印。其中包括他为《马克思恩格斯选(全)集》《列宁选集》封面而作的浮雕肖像,以及《周恩来总理像》《男青年像》《向新时代致敬》《萧友梅像》《蔡元培坐像》《梅兰芳坐像》《庞薰琹胸像》等一系列人物肖像作品。此外,刘开渠的经典作品《母与子》《牦牛》《踢毽子》《松鼠》等也穿插其中,展现着艺术家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与温情。

归国留法雕塑家群体

中国现代雕塑史从一片空白到有人书写,离不开刘开渠等留法雕塑家的回归与探索。毫无疑问,此次展览所呈现的每一位艺术家都值得深入诠释,但总体来看,展览的文字说明极其简要,对每位艺术家的介绍仅限于其生卒年、在法学习的时间,以及归国年份。或许最为简单的叙述才是最有力量的表达,在这些简短的信息中,我们仿佛真切地看到,和刘开渠一样,受着爱国情怀的驱使,周轻鼎、滑田友、程曼叔、王临乙、曾竹韶等人也先后义无反顾地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投身到“艺术救国”的时代浪潮中。

在展览中,我们既能看到这些雕塑家在法留学时的作品,也能看到他们归国后的创作。从中不难发现,即使在学习西方雕塑的过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获得国际的认可,回溯中国艺术传统、探索中国现代雕塑的民族之路几乎是当时归国雕塑家的一种自觉。

滑田友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1901年出生的滑田友于1933年跟随徐悲鸿赴法留学,在同时期的留学生中,算是年纪比较大的。在此之前,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美术科的滑田友曾是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后因精湛的木雕技艺被徐悲鸿发现,介绍他到上海做雕塑家江小鹣的助手。之后,滑田友经江小鹣推荐,到苏州甪直保圣寺修复一壁传为唐代杨惠之所塑彩色泥塑罗汉像,由此进入了一个属于中国自身传统的雕塑世界。面对这些珍贵历史遗存的残破凋零,抢救和修复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成了滑田友赴法学习雕塑的一大动力。抵达法国后,滑田友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成绩优异,毕业后在巴黎从事雕塑创作达15年之久。1941年,他的作品《出浴》获法国巴黎春季沙龙展览银奖。1943年,他的作品《沉思》获法国巴黎春季沙龙展览金奖。这两件作品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其中《出浴身段》是雕塑《出浴》的躯干部分,1948年滑田友决定带这件作品回国,但为当时运输条件所限,作品无法整体装箱,因此将其切割,仅保留了现有的躯干部分。这两件作品将来自古希腊、古罗马艺术传统中的静穆与单纯表现得淋漓尽致,呈现了滑田友在巴黎学习的成果。而真正体现滑田友艺术理念的则是此次展出的另外两件作品——《轰炸》和《母爱》。1937年,滑田友在得知南京被日本飞机轰炸后,激愤之下在巴黎创作了《轰炸》的立体构图稿。1940年,在德国军队进入巴黎之前,他偷偷地将《轰炸》等作品藏在煤堆里,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最终完成了这件作品。作品表现了一位母亲在轰炸来临时紧张地抬头回望天空,左手拉着大儿,右手紧抱小儿,匆忙躲避的情景。在这里,滑田友放弃了欧洲学院派人体雕塑的写实手法,从中国传统雕塑中汲取造型语言,加强整体的浑然性,突出线条的装饰性,创造了具有个人图式的艺术风格。1946年,法国教育部购买了他的圆雕《轰炸》,铸铜后收藏于法国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后被编入《世界美术百科全书》(法文版),成为表现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主题艺术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王临乙1929年赴法国里昂美术学校学习。1932年,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师从雕塑家布夏。不久,王临乙认识了美丽的法国姑娘 Renee Nikel,自此结伴走过一生。1937年,王临乙回国,同样是雕塑家的妻子更名王合内,随丈夫来到了中国。归国后,研究中国古代和民间雕塑艺术成为王临乙夫妇的重要工作之一。从此次展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五卅运动》、表现历史题材的作品《大禹治水》《强渡大渡河》《民族大团结》等作品中可以看出王临乙严谨精深的写实艺术功力和对中国传统雕塑神韵的深刻理解。他的《带帽小号兵》《民族大团结》等以战士、工人、农民为表现对象的肖像作品质朴传神;《摔跤》等表现生活情景的作品则生动诙谐,颇具写意精神。王合内的作品多以动物和儿童为主,其《母爱》《吃奶的鹿》《洗脸的小猫》《溜冰女孩》等,将独特的女性情怀与法国雕塑的优雅气质相糅合,造型简练、情趣盎然。此次展览还展出了王合内为滑田友、王临乙等人作的肖像雕塑,虽然作品尺寸都很小,但神形毕现。展厅中还有王临乙于新婚之际创作的《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侧面头像》和王合内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的青年王临乙肖像,见证了两位艺术家的真挚感情。

与王临乙同时赴法并同年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曾竹韶,更是在留学期间萌生了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想法。1935年至1936年,中英两国在伦敦皇家学院联合举办了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国内参办单位包括故宫博物院、南京古物陈列所等,展出了大量珍贵的中国古代文物和艺术品,当时正在伦敦考察的曾竹韶参观了展览。这次在异乡对东方璀璨文明和传统艺术的再认识成为曾竹韶此后践行雕刻民族化的直接动因。基于对丰富多元的传统雕刻形式的深入研究,曾竹韶用更接近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呈现方法塑造了《老边》等经典作品。他的《蔡元培像》《李劼人像》等则以十分细腻的手法精准地刻画出人物的精神气质。

1959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正式成立,确立了聚焦民族传统的研究方向。曾竹韶在“丙组民族民间雕塑研究组”与傅天仇一道担任组长。王临乙、滑田友、曾竹韶分别承担汉、唐、宋三大历史时期的重点研究任务;并于1961年在《习作教学大纲》中将“民族民间传统”这一条目列入熟练掌握雕塑造型的基本技能和必要的基础知识的教学总目的,为中国现代雕塑的民族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览中另外两位生前任教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的留法雕塑家周轻鼎与程曼叔是大众较为陌生的,展出作品也较少,仅展出了周轻鼎的数件小型陶瓷动物雕塑和程曼叔的一件代表作《钱月华像》。

周轻鼎1930年赴法留学,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与刘开渠同在让·朴舍工作室学习。后来,他在里昂跟随雕塑家杜马学习动物雕塑长达五年,动物雕塑也成为周轻鼎艺术生涯中最主要的创作题材。1945年,周轻鼎回国,成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雕塑系主任。他创作的《公鸡》《狐狸》《象》《鹿》等陶瓷动物雕塑巧妙地将物形与色釉融为一体,天趣盎然,极富东方诗情。

程曼叔1925年毕业于中法大学文学系,同年留学法国,先在里昂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后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习雕塑,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36年回国后一直从事法语教学,直到1944年才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雕塑系教授。程曼叔尽得泥塑技法之精奥,对人物形体结构有深入透彻的理解。他的《钱月华像》造型简洁流畅,刻画精致细腻,将东方女性典雅内敛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在中央美术学院还是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任教,这些留法雕塑家都试图将中国传统雕塑理念与方法纳入教学中,在西方传统与中国传统间架起一座桥梁,为中国现代雕塑教学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

侨居法国的文化交流使者

留法雕塑家还扮演着中法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不同于上述回到祖国的雕塑家将西方雕塑艺术带回中国,侨居法国的严德晖与熊秉明把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传递给了世界。

严德晖生于黄杨木雕之乡浙江永嘉,13岁便追随木雕大师朱子常学习传统木雕和泥塑技法。1928年,他进入上海美专学习西方绘画,后于上海美专担任木雕教授。1938年,严德晖前往法国留学,身处异乡使其感受到民族身份的重要性。1948年,严德晖在法国沙龙展上展出作品《黛玉葬花》。在表现这个中国传统黄杨木雕中所惯用的题材时,严德晖用西方雕塑手法按照解剖学严谨地处理人物比例,同时融入中国传统木雕的韵律与装饰,融汇中西,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审美样貌。与之类似的作品还有此次展出的《孔子》。在法国从艺的日子,严德晖从未放弃中国木雕传统和中国文学经典题材的创作,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2019年,严德晖的女儿Marianne Yen向中国美术馆捐赠其父严德晖的雕塑、速写作品43件,其中《浴后》《孤独的行走》《吉普赛人》《凝视夜空》等雕塑在此次展览中展出。

同样侨居法国的熊秉明1947年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攻读哲学博士一年,后转入巴黎国立高等艺术学院学习雕塑,毕业后一直从事雕塑研究和创作。1962年起,熊秉明在巴黎第三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中国文化及哲学,同时开设书法班,从事书法实践与教学研究。熊秉明1983年获法国教育部棕榈骑士勋章,1984年被法国教育部任命为终身教授。熊秉明用西方抽象雕塑的手法表达着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此次展出的《线条鹤》是这种创作的极致表达。他将铁条根据造型的需要扭曲、弯折,使直线与弧线互相辅助,平面和曲面彼此依托,形成了高度概括的造型系统。他的一系列《马》《骆驼》《牛》的雕塑作品则以自然风化般的沧桑肌理与浑厚的金石感表达着中华民族曾历经的苦难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他对这种民族精神的表达在《鲁迅头像》中得到了进一步延续,他以多层次的高浮雕、各种直线和块面的现代构成简练地呈现了鲁迅的性格,在众多鲁迅肖像中独树一帜。晚年的熊秉明曾多次重返祖国,并分别于1998年和2001年创作两件名为《归途》的雕塑,取意马致远“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表达了虽然远行法国,但始终心向故土的情感。此次展览中可以看到他创作于2001年的《归途》。

此次展览以纪念刘开渠诞辰120周年为契机,展示了部分中国现代雕塑奠基人的群像。虽然展览体量庞大,却也无法尽述一代留法雕塑家的全貌,但我们仍可通过这个展览回到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起点,发现更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猜你喜欢
雕塑家雕塑艺术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纸的艺术
雕塑家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自然雕塑
当代雕塑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