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敏歆
中国书法兰亭奖(简称“兰亭奖”)是经中央宣传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书法艺术专业奖。近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布了第八届“兰亭奖”征稿启事,并定于今年10月举办第八届“兰亭奖”,引起广泛关注。
“兰亭奖”的由来
东晋永和九年(353)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山阴兰亭雅集。王羲之将雅集所作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即《兰亭集序》,该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书法界最高奖之名亦由此得来。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表示,“‘兰亭奖的设立,是展示“兰亭”精神,对当代书法水平与成就的阶段性检验与总结;是续写‘兰亭书风,引领当代书法创作、书法研究及发展方向的重大举措。20多年来,经过七届‘兰亭奖的评审和多次改革,获奖、入选作者的作品基本代表了当下书法创作的实际水平与艺术高度,体现了对传统经典书法的深入继承与创新探索,反映了当代书法家的艺术观念与审美风尚”。不可否认,已经走过七届的兰亭奖,在推精品、推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成为推动中国书法艺术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
“兰亭奖”的参选对象
“兰亭奖”的评选与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也就是书法界所说的“国展”有很大不同——“国展”的参加者有会员也有非会员,但“兰亭奖”的征稿和评审对象只针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虽然历年来的‘兰亭奖都是优中选优,但这一‘门槛的设立,也会将非会员的优秀作者拒之门外。一些有成果的理论家或创作者,以及海外优秀的书法研究成果,也因为这一‘门槛而进入不到评奖视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祝帅指出。
据悉,当下各大奖项的参赛途径主要有自由报名、直接提名和团体推荐三种。“三种方式各有利弊。个人投稿的方式给每位中国书协会员提供公平的参与机会;集体推荐参评的方式,则需要由中国书协各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书协各团体会员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行业书协)按照中国书法家协会有关规定推荐参评者。双重机制既可以保障个人的投稿权,又可以动员激励一些名家高手投稿”,祝帅说。
“兰亭奖”的评选标准
目前从事书法创作和书法研究的群体越来越多,这些创作者和研究者中就有不少希望通过获奖得到业界认可。那么,具备怎样的理论成果和创作作品,才符合“兰亭奖”的评选标准?
“从既往理论奖获得者的成果来看,判断理论成果可以获奖的标准主要有三点——质量、体量、沉淀。质量指学术高度、理论深度和创造性;体量指在同等质量前提下,十年磨一剑和一年写一篇的文章不一样。再者,获奖者的前期积累和沉淀也很重要。当然,三方面同时拥有最好,但核心标准还是质量。质量还体现在学术深度、选题的重要程度以及理论的高度和挖掘的深度。暨南大学书法研究所所长陈志平讲述了一些他在获奖以及评审过程中总结的个人观点。
再看创作方面,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徐右冰将“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评奖导向,总结为四点:“首先,作为创作者要进一步加强与文字学相关的文化素养。其次,书法虽然作为平面艺术的一种,但也具备时间和空间性,一幅好的作品要同时具备幅式美、符号美、节律美等的基本规律。再者,作品的文学性与艺术性要高度融合,好的书法作品选择文本很重要,文本体现书写者在历史学、哲学、文学以及自然学科等方面的见地,申报‘兰亭奖鼓励自创诗文也是对创作者文学创作能力的考察。最后,创作者还要具备一定的书法史学知识,取法渊源、取法高低会折射创作者审美所在的区间。”
“兰亭奖”终身成就奖
2022年4月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艺术家作品展”,首次将获得“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的艺术家作品集体呈现。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展览序中就指出:“‘兰亭奖是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奖,而‘兰亭奖终身成就奖,更是‘兰亭奖中的‘兰亭奖,是对为我国书法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年龄在75岁以上,德高望重、德艺双馨的书法工作者的最高褒奖”。
第一届至第五届终身成就奖,先后由潘主兰、启功、王学仲、李铎、沈鹏、欧阳中石、孙其峰、刘江、沙曼翁、姚奠中、尉天池、陈方既、刘艺、孙伯翔、周慧珺获得。从第六届开始,不再设立与评选终身成就奖,改为经中国书协主席团推选,报中国文联批准,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称号,第六届获得此称号的是高式熊、张海,第七届是沈定庵、段成桂。
据悉,从第六届开始,除了取消终身成就奖之外,也不再设教育奖、编辑出版奖、艺术奖、佳作奖等其他奖项,而将表彰侧重点集中在创作和理论两大领域。
“兰亭奖”的期待
从征稿启事来看,第八届和第七届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但从第七届开始,获奖比例已明显降低,今年的第八届延续第七届的获奖名额(创作金奖四名、银奖五名、铜奖六名;理论金奖一名、银奖二名、铜奖二名)。祝帅表示:“这种趋势确实提高了奖项的含金量,但由于多方因素,从近年来‘兰亭奖‘国展等的参评情况看,一些以往多次获奖、在地区乃至全国都有相当影响力的书家参与热情有所下降,特别是一些名家更是如此。还有些在社会上有很大知名度的书法家以及理论研究者,担心申报后不能获得期待的奖项反而影响现有的‘地位。”
那么,如何调动各年龄层次的书家积极参与,把“兰亭奖”办成真正具有权威性和广泛代表性的中国书法最高奖?其实,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原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洪武早在第六届“兰亭奖”有关问题答记者问中就曾指出,“申报参评是个人的自由,我们应当理解和尊重,不能勉强。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兰亭奖的意义不仅是为了评奖,更是为了让有抱负、有担当的书法家明晓自己肩上的责任,激发创作活力,推动自身创作,不断超越自我,由高原向高峰攀登,创造出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书坛的一些资深书家,数十年来在艺术园地里辛勤耕耘、久久为功,取得了突出成绩,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如果他们能够积极创作投稿,这本身就是对年轻后辈乃至书法界的示范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