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藏族歌舞解析

2024-06-26 07:00梁婧
艺术评鉴 2024年6期

梁婧

【摘   要】西藏经典歌舞作品《丰收之夜》创作于1959年,由周明德作曲,曲荫生编导。该歌舞以“望果”之夜为主题,通过一个丰收的夜晚来展示西藏的时代变化,充分表达了西藏人民的喜悦之情。其在舞蹈编排与音乐形式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引领西藏歌舞创作一个新的方向,为后人留下许多研究与探讨价值。本文通过对《丰收之夜》的分析,试图揭示其历史文化背景、艺术特征及其文化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藏族歌舞  《丰收之夜》“望果”

文章编号:1008-3359(2024)06-0075-06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1951—1959年,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西藏开启新纪元,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飞速发展,许多文艺工作者对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以歌舞的形式进行记录和描绘,表达西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恩之情,以及获得解放的喜悦心情。《丰收之夜》便是此类歌舞中的经典代表作。

一、作品概述

《丰收之夜》是西藏地区经典的歌舞作品,创作于1959年,由周明德作曲,曲荫生编导,通过描绘一个丰收的夜晚,充分体现出西藏人民当家作主后的精神风貌。该作品是西藏歌舞团成立后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为西藏歌舞团赴京参加国庆十周年演出而专门创作的。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国庆十周年宴会时,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和舞蹈家强登应邀出席,在京演出歌舞《丰收之夜》。此作品一经演出,深受观众的认可与赞美,一炮而红。“1984年《舞蹈》杂志发表35年来我国舞蹈创作回顾的文章,《丰收之夜》被列为我国35年来优秀节目之一。”其音乐采用后藏“堆谐”、山南“果谐”的基本调式,融合其他西藏民歌元素,在保留“堆谐”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又在作曲技法上有所创新,对西藏后期歌舞音乐留下深远影响。

二、作者简介

曲荫生(1932—1996年),山西运城人,历任西南人民艺术剧院舞蹈演员、编导、四川省歌舞团、西藏自治区歌舞团、四川省歌舞剧院舞蹈编导。于1948年参加革命,1958年自愿申请支援西藏建设,从四川省歌舞团调到西藏歌舞团任舞蹈编导。在西藏工作的20年中,曲荫生研究藏族各种舞蹈的发展和规律,在藏族民间舞蹈、寺庙舞蹈、藏族戏剧舞蹈的创作和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西藏文联、西藏舞蹈家协会评价他“是编纂民间舞蹈教材,执教西藏民间舞蹈课的开拓者,是当之无愧的西藏舞蹈界元老。”曲荫生编创的舞蹈作品形式多样,有群舞、双人舞、独舞等,热情讴歌了百万农民的心声,以及西藏改革的胜利。

《丰收之夜》创作于1959年,距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由于时间较远,且文献资料记载较少,笔者未能找到该作品的曲作者周明德的相关资料,在此不再详细介绍。但从《丰收之夜》的音乐中,人们可以看出周明德将藏族音乐的元素运用得非常巧妙,再加以新的创作手法,使得西藏音乐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三、创作背景

《丰收之夜》取材于“西藏‘望果节的一个侧面,选择以‘夜饮酒欢歌的习俗为特定情景,表现出新形势下西藏一片和睦、美好的景象,抒发了藏族人民祈求丰收的喜悦心情。”

《丰收之夜》是刚刚成立的西藏歌舞团为了赴京献礼国庆十周年而创作的。1958年7月,西藏歌舞团在西安小雁塔成立,《丰收之夜》就是西藏歌舞团“在陕西咸阳西藏公学院(现西藏民族大学)整训期间成型的,创作前期本作品只是简单描写西藏白菜的丰收,后经过公学院各方献策,特别是在风格和特色上提出要求后,以及作者经过不断修改和摸索,使得作品日臻成熟”。另外,此作品的创作也参考、结合了演员意见,这也是《丰收之夜》具有生活性、细节性,以及作为经典歌舞作品的原因之一。

四、音乐分析

(一)音乐元素

《丰收之夜》是典型的A—B—A结构,呈现为慢—快—慢的形式。其音乐素材几乎全部取自西藏民歌,包括有山歌、酒歌、果谐、堆谐等音乐元素,这些民歌在《丰收之夜》中运用时,得到旋律和节奏等方面的加工、创新。整个歌舞具有鲜明的层次感,例如在快板部分,尽管旋律素材一样,但随着歌舞情绪、舞蹈动作的变化,音乐均会有相应变化。

在歌曲一开始的引子部分,是一段以笛子伴奏的山歌,1959年版是由著名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山歌是人们在山野间、草滩上自由歌唱以抒发情怀的歌曲。在西藏,各方言区对其有不同的称谓,如:卫藏方言区将山歌称为“拉鲁”,康方言区则称为“鲁”。藏族的山歌音域宽广、高亢悠长,起伏跌宕,极富高原特色。据采访丹增贡布老师得知,此处引子的山歌取材于日喀则地区的牧曲,用在歌舞的开头,再配以具有藏族风格的场景,立即将人们带入神秘、壮丽的西藏高原中,将此歌舞的环境、氛围交代得非常清晰。引子部分的歌词大意为:繁星如灯挂天空,雅鲁藏布江水翻波浪。

慢板部分主要表现丰收的夜晚大家相互敬酒的场面。据丹增贡布老师所说,此处音乐取材于典型的藏族酒歌《哦若拉那穷》,经过作曲者周明德对此酒歌的提炼、展开,尤其是对节奏的提升,创作出《丰收之夜》慢板部分音乐。酒歌是藏区广泛流传的音乐品种,其音乐爽朗、热情,旋律优美。其中,有的酒歌较稳重,有的较轻快。音乐常用宫、羽、徵等调式。音乐风格大多与当地民歌和民间歌舞音乐相近,具有朴素的乡土气息。其唱词大多是祝贺、赞美等内容,有许多传统唱词,也可触景生情,即兴编唱。在西藏地区,各地的酒歌有多种曲调和唱词,后随着地区间的频繁交流,有些地方性的酒歌曲调发展成为各地区共用的曲调。《哦若拉那穷》(也称《年轻的朋友》)即这种酒歌,其本是后藏酒歌,经著名演唱家才旦卓玛演唱后流行于藏区各地。

快板部分主要以“果谐”的音乐元素进行编创。这一段的音乐热情、欢快,旋律相似,但富有变化性。作曲者运用转调、旋律变奏、乐器转换、速度变化等手法,使得此段的主旋律在重复的同时呈现出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形态。如在同一旋律框架下可以同时展现女性的优雅和男性的力量。在以女性舞蹈为主的部分,其音乐欢快、跳跃、轻巧,将女子蜻蜓点水的舞步衬托得恰如其分。而在随后以男性舞蹈为主的部分,音乐变得豪迈、奔放且激烈,凸显了男子不拘一格的豪放舞步,以及粗犷的气势。

从谱例1可以看出,下方旋律是对上方主题旋律的变奏扩充,在节奏型、速度方面做出变化,是相同材料旋律的变化反复,这样既可以使得主旋律得到重复强调,又可以适应变化的情绪、舞蹈。

谱例1:《丰收之夜》快板片段

在《丰收之夜》中,还运用有“堆谐”音乐的元素,此处以堆谐《长松啦》的片段与其作对比。“长松啦”藏语意为“长寿的老人”。从谱例2可以看出,两首乐曲的旋律进行非常相似,节奏型也大多为双八,并同样都采用同音反复。这些使得两首作品的律动非常相似;通过旋律对比,可看出两首作品在以上旋律部分中频繁使用二度、三度进行,使其听觉效果较为类似。

谱例2:《丰收之夜》快板与堆谐《长松啦》对比

(二)音乐特色

1.管弦乐队形式

管弦乐队是由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大型器乐合奏乐队。近代大型管弦乐队通常由四组乐器组成,分别为弦乐、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器。使用的乐器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双簧管、长笛、短笛、单簧管、圆号、小号、长号、定音鼓、大鼓、小鼓、钹锣等,作曲家可按作品需要减少或增加乐器。

1951年后,十八军进藏,其文工团、军乐队为西藏带来很多新的歌曲与音乐形式,其中就包括管弦乐队形式。《丰收之夜》是西藏当代舞蹈音乐中首个使用管弦乐队形式创作的作品,有小号、笛子、大提琴、小提琴等乐器参与。由于当时乐器有限,在管弦乐队中还加入藏族的民族乐器,如:串铃、六弦琴(扎念琴)、镲等。因此,具体来说,其所用的管弦乐队也可称为“混合乐队”(即管弦乐与民族乐器的结合)。

《丰收之夜》是最早使用管弦乐形式进行创作的西藏当代歌舞作品。以《丰收之夜》为起点,很多当代的西藏歌舞作品都开始以管弦乐队的形式进行现场演奏。随着技术、条件的逐渐成熟,西藏当代歌舞音乐的创作与管弦乐队融合越来越好,编制也逐渐趋向正规的管弦乐队,这是西藏当代歌舞音乐创作的一大发展。

2.创作手法

在音乐创作中,为了音乐内容的需要,以及获得更为丰富的调式表现能力,在乐思的构成和发展中,往往会采用不同的调式、调性,表现为由一个调进行到另一个调的转调。每一个调都具有各自独特的色彩与情感特征,因此音乐作品可以通过转调形成鲜明对比,变得更加富有层次感与变化性,在这种调性色彩的对比下,可以更好地表现音乐内容,以及刻画音乐形象。《丰收之夜》中就运用转调的创作手法,其整个音乐调式为F羽—降A宫—降E六声徵—降A宫。除此之外,《丰收之夜》还引入离调、模进等新的创作手法。

另外,在《丰收之夜》中,有独唱部分、合唱部分,不同歌唱形式的变化运用也使得整个歌舞的层次感更加鲜明,歌唱中使用的“和声”也是之前西藏歌舞作品不曾使用的。

五、艺术特色

《丰收之夜》很好地掌握并运用“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规律,其歌舞场景取自西藏人民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以及别具一格的藏族自然景观,并且通过对“踢踏舞”“果谐”等歌舞的提炼和发展,加入斗舞环节,使整个舞蹈进入高潮。另外,《丰收之夜》中使用的幽默、诙谐的藏族道白形式起到情绪变化的作用,使得整个作品的情感主线得到更完整的表达。作者运用真挚的思想感情和巧妙的创作技法对西藏民族艺术形式进行适当加工、提炼,以及突破性发展,使得此作品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一)生活性与艺术性统一

《丰收之夜》中所包含的生活性主要体现在场景的布置,以及舞蹈动作的编排上,其中很多部分的创作灵感都来源于真实生活。

在场景上,开场映入眼帘的藏族人民“过林卡”的欢乐、和谐画面就是西藏常见的生活场景,里面体现的元素如青稞酒、扎念琴也是藏族人民生活的具体体现。“过林卡”是藏族人民的传统休闲娱乐活动,主要在每年的5—10月进行。在藏语中,“林卡”是园林或花园的意思。“过林卡”与郊游、踏青的活动类似,在“过林卡”的活动中,人们会在草地上、树林下或小河边等开阔宽敞的地方聚集在一起,跳舞、唱歌、闲聊,以及嬉戏打闹。他们会带上自家准备的食物,如:青稞酒、酥油茶和各种美味食品,来到林荫密布的林卡地带,搭起帐篷,边吃边喝边歌舞,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此外,各帐篷间还会互相邀请,并有民间艺人到此献艺,使得节日氛围更加浓烈。亲朋好友会相约于美景中聚会、野餐和休闲,是藏族人民热爱大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因此,选择“过林卡”的场景作为开头,在生活性的基础上也点明作品主题。

在舞蹈编排上,通过细节体现藏族人民的地道生活。如其中女子站成一排斜线,把酒杯端着一边倒酒,一边带有醉意感的跺脚舞蹈的场景,不论是形态上,还是舞步上,都非常生活化。还有其中最精彩的高潮部分——斗舞,其也是与生活结合的一大体现,在欢聚、节日或重大活动,甚至日常中,西藏人民在跳舞时经常跳着跳着就会进入相互比赛式的斗舞环节,气氛非常欢乐。而这一细节也有融入《丰收之夜》中。

另外,作品中在互敬青稞酒前一句祝福的话所使用的藏族式的道白也是最符合藏族人民日常情绪表达的方式。此处,道白是在“旧调中填新词”,除了独具特色外,还起到情感变化的作用,其大意是:“今年收成好,又是一个丰收年”。这种道白形式在《丰收之夜》之前的舞蹈中是没有的,主要借鉴于“果谐”中的道白。

而其生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即表现在该作品的舞蹈部分既包括大家都会跳的基础舞蹈,又有专业人士才可以展现的技巧性舞蹈动作,如:其中的转圈、提炼后的踢踏舞等技巧部分展示,将藏族舞蹈的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西藏舞蹈的编法走向一个新高度。

从以上生活性舞蹈细节可以看出创作者极善观察,对生活、题材的敏感度极高,将西藏的传统文化、人民的地道生活巧妙提炼于一部歌舞作品中。这种生动、充满生活气息又具有艺术性的作品对于群众来说显得更加自然、亲切,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喜爱。笔者认为,贴近生活也是《丰收之夜》成为藏族经典歌舞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地域特色鲜明

一方面,《丰收之夜》除了音乐完全使用西藏民歌元素,其舞蹈语汇也均从西藏民间舞果谐、堆谐中提炼出来。后经过作者的加工与升华,使得舞蹈语汇发展非常恰当,每个人物的姿态、形象、情绪变化都在夸张化的动作中表现出来,而且加工后的整部作品依然立足于藏族风格与特色,使得藏族传统舞蹈风格更加到位、韵律更加恰当。

另一方面,舞蹈《丰收之夜》的歌舞场景很好地采用当时西藏随处可见的生活场景,亲切感人,同时还有西藏特色自然景观的摆放,如:白塔。还有舞蹈中间老人幽默诙谐的敬酒道白说唱形式,更符合藏族人民表达情感的方式,可谓锦上添花。又如作品中对踢踏舞、果谐的提炼与发展,男女群舞、男女双人舞,以及斗舞的编排,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充分体现了西藏和平解放后丰衣足食的生活场景,叙述了完整的情感主线。

此外,演员色彩鲜明的藏民族服饰、具有特色的藏族乐器的使用等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三)动静结合,主题鲜明

随着山歌的演唱,一幅幅如彩色油画的静态画面出现,先是藏族年轻人端着青稞酒壶,后将镜头转到拿着扎念琴的老人和跳舞的姑娘们,最后呈现出藏族人们“过林卡”的完整场景。过林卡的欢乐场景与演员手中带有毛主席画像的报纸,巧妙点出此作品的主题。静态过后,进入流畅、热情的动态舞蹈部分,其中弹扎念琴老人的动态与其他舞者的静态部分也形成了鲜明对比。结尾部分,随着音乐与舞蹈动作的放慢,又回到开头时过林卡的静态场景。这种首尾呼应的手法不仅使得作品具有极高的完整性,而且使其主题更为鲜明。

另外,在歌舞结尾加入道白形式,其大意为:我们终于翻身了,今天我们丰收了,这个丰收的美酒献给毛主席,献给共产党,又一次点明《丰收之夜》所表现的主题。

(四)时代性与民族性

在此历史背景下,《丰收之夜》在题材、情绪表现、管弦伴奏乐队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时代性。作品以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创作题材——“获得解放,翻身做主”,把人民身份的转变表现得淋漓尽致;以“丰收”作为背景,也体现出人民安居乐业的时代新风貌,以及欣欣向荣的情绪。

其使用的管弦伴奏乐队也是这一时代所引入的新形式,其与藏族的民族乐器、音乐巧妙融合,在具有时代主题色彩的同时,又凸显西藏当地的风格。另外,丹增贡布老师提到,《丰收之夜》在编排上有俄罗斯的痕迹,但是与藏族元素融合恰如其分。当时俄罗斯最好的歌舞团叫“俄罗斯红旗歌舞团”,其对民间舞的加工做得特别好,他们舞蹈中的编排就有很多《丰收之夜》中所使用的一排一排的队列。此外,如“苏联哥萨克舞”也具有动态结合的特点,以及《丰收之夜》横排的舞蹈队形等。除了队列方面,技巧性的组合也有借鉴。如:一个人先转圈,后几个人转圈,再由女性跳舞等具有顺序、层次的技巧展示,俄罗斯舞蹈中也是这样。由此,笔者认为这大概与该阶段“中苏友好关系”有一定联系,也是其时代性与民族性统一的体现。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兼具时代性与民族性的风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后期西藏音乐发展趋势和审美趋势的革新,并在此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藏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模式。

六、作用与意义

《丰收之夜》是西藏当代第一个以“望果”之夜为主题的舞蹈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在1959年被选为全国九省(自治区)的会演节目,并且被列为优秀节目留京献礼国庆十周年,后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收集于电影舞蹈集锦《百鸟朝凤》中,作为长盛不衰的保留节目,跟随西藏歌舞团进行多次演出,除了在西藏、内地表演外,《丰收之夜》在国外也有演出。因此,其不仅是西藏歌舞中久演不衰的保留节目,更是向世界展示西藏发展历史的一部经典佳作。《丰收之夜》为后期留下非常经典、永恒的记忆,时至今日,但凡是重大的节庆或迎接重要的客人,都会进行表演。

在这一时期,以《丰收之夜》为主的歌舞作品创作都具有自我开拓与借鉴、吸收、融合的特征。深入藏族生活,向民间、群众学习继承藏族优秀的传统舞蹈部分,以此为基础进行提炼、加工,再融合以优秀的创作方法、创作经验、指导方针等,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创作出包含民族文化的同时,又与时俱进、符合人们审美观念的作品。对于西藏歌舞事业来说,《丰收之夜》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经典作品,树立了西藏歌舞的良好榜样。它不仅引领西藏歌舞创作的一个方向,并且现在还在为西藏的新一代文艺工作者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其在舞蹈、音乐方面的新发展为后人留下很多研究和探讨的价值。

在当时的西藏,《丰收之夜》一类的歌舞作品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也用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将党的声音与关怀传遍西藏各地。以歌舞的形式凝聚人心,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使得西藏人民深刻认识到改革的益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引领时代风气的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宣传力量。同时,《丰收之夜》在内地和国外的演出对继承与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也产生了极高的历史价值与深远影响,是传播与发展西藏艺术的重要角色。

而对于后期西藏歌舞音乐的发展,《丰收之夜》音乐、舞蹈方面的新发展开辟了新道路,为西藏的艺术事业开启崭新的华丽篇章,虽然在当时其创作手法与技能也处于摸索阶段,但其宝贵的实践与经验为西藏后期音乐的发展与成熟奠定基础。到现在,还有很多音乐或舞蹈作品从《丰收之夜》中汲取营养,如丹增贡布老师创作的西藏舞蹈《飞快的舞步》中,情绪变化就借鉴了《丰收之夜》;现在踢踏舞的很多变化也与《丰收之夜》有一定关系。

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开始思考如何使作品更加符合现在人们的审美观念,将现代的审美观念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融合,不断创作出更好、更符合时代的优秀作品。

七、结语

《丰收之夜》作为藏族歌舞的经典作品,讲述了一个非常完整的故事,有舒缓的敬酒部分,也有激情的斗舞部分,还包含经典的镜头、造型,综合能力特别强,立意非常高。除上文中提到艺术特色之外,演员们对于舞蹈、舞台纯粹的热爱,以及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也是该作品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民主改革后,西藏人民真真切切感受到民族的解放,感受到农业、牧业的丰收,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发展,不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这使得整个作品愈加生动。

另外,在1959年首次演出后,还在多地进行多次巡回演出,扩大其影响力。这些演出还得益于西藏歌舞团这一平台,如1977年5月,西藏歌舞团在广州为中外观众进行演出;1978年8月,西藏歌舞团出访北欧五国,举办出访演出;2018年西藏歌舞团建团60周年时,也举办文艺晚会等,这些活动中均表演了男女群舞《丰收之夜》。

本文呈现了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解析了《丰收之夜》中鲜明的时代特征与浓郁的民族风情,并阐述了此作品在当时所起的作用,以及对后期西藏歌舞音乐发展的意义。在回顾经典作品、感受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希望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为今后文学艺术的创作提供灵感,创作出更多经典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周锦玲.青春长留雪域 心志永铸舞魂——记藏舞编导家曲荫生[J].西藏艺术研究,1999(03):26-27.

[2]曲荫生.老曲说舞[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3]刘雅楠.西藏自治区歌舞团舞蹈文化发展历程研究[D].拉萨:西藏大学,2021年.

[4]阿旺克村.雪域之音——才旦卓玛传[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5]田联韬.走向雪域高原—青藏高原音乐考察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5.

基金项目:本文为西藏大学研究生“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成果,项目名称:经典藏族歌舞解析——以《丰收之夜》为例,项目编号:2021-GSP-S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