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芝 轩素青
摘要: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合作社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一系列优化策略,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优化策略
1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农民走向市场的有效组织形式。在当前的农业发展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对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农民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合作社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其次,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合作社能够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形成统一的销售渠道,避免农户之间的无序竞争。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让农民分享更多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增加农民收入。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还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合作社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同时,合作社还能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最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合作社的发展能够带动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功能,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服务劳动能力较弱
首先,合作社的服务范围有限。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限制,合作社的服务范围往往局限于本地区或本行业,无法形成跨地区、跨行业的服务网络,难以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其次,合作社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一些合作社提供的服务项目单一,缺乏深度和广度,不能满足农民的实际需求。一些合作社在提供服务时,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导致服务与市场需求脱节,难以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最后,合作社在服务过程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回报周期长,回报率不稳定,影响了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2]。
2.2 经营管理不规范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不规范也是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一些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如章程不健全、组织机构不完善、财务管理不透明等,导致合作社在运营过程中经常出现决策失误、执行不力、监督失效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合作社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同时,一些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导致合作社的经营效益不佳。
2.3 品牌建设难度大
首先,品牌塑造意识不强。许多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品牌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他们可能更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发展,导致品牌形象模糊、缺乏特色。其次,品牌定位不明确。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决定了品牌在市场中的位置和影响力。然而,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品牌定位不够准确,或者过于宽泛、模糊,导致消费者难以对品牌形成清晰的认知和印象。这不仅影响了品牌的传播效果和市场竞争力,也制约了合作社的品牌建设进程。最后,品牌传播渠道有限。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品牌传播方面往往存在局限性,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和手段。他们可能更依赖于传统的口碑传播方式,而忽视了现代媒体的作用,导致品牌知名度不高,难以形成广泛的认知和信任。
2.4 融资渠道较窄
首先,融资主体单一。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主要依靠成员自筹和少量的政府补贴,而社会资本的参与度较低,使得合作社的融资规模受到限制,难以满足其快速发展的需求。其次,融资渠道有限。由于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和平台,农民专业合作社往往难以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同时,合作社也缺乏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的渠道和能力,导致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经常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最后,融资成本较高。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用等级较低、风险较大,其融资成本通常较高。这不仅增加了合作社的财务负担,也制约了其扩大规模和提升竞争力的能力。
2.5 人才资源匮乏
首先,人才短缺限制了合作社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由于缺乏具备现代农业知识、市场营销技能和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合作社在新技术推广、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其次,人才匮乏影响了合作社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合作社在内部管理、财务规范、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导致运营效率低下,服务质量难以提升。这不仅影响了合作社的声誉和形象,也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最后,人才资源不足也限制了合作社的培训和指导能力。由于缺乏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师资,合作社难以对成员进行有效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导致成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不仅影响了合作社的整体发展水平,也削弱了其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能力。
3 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优化策略
3.1 强化服务劳动能力
3.1.1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水平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水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规范化的合作社能够确保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降低运营风险,提高运营效率。要实现规范化,合作社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并确保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同时,合作社应完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此外,合作社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为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3]。
3.1.2 增强农民合作社的服务劳动能力
服务劳动能力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合作社应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通过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服务,增强与农民的联系,实现共赢发展。同时,合作社应积极探索建立紧密型服务体系,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发展。此外,合作社应加强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的合作,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提升服务劳动能力。
3.1.3 引导农民合作社自主发展
政府应适当放权,减少对合作社的直接干预,鼓励其自主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激发合作社的创新活力。同时,加强对合作社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发展能力。政府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为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例如,提供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加大对合作社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合作社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对合作社的宣传和推广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激发合作社的创新活力,提高其自主发展能力,推动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政策的执行和
监督[4],严肃处理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合作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可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农民的持续增收。
3.2 规范相关制度建设
3.2.1 加强内部监督
内部监督是确保合作社规范运营的重要手段。合作社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明确监督职责和权限,确保监督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通过定期审计、财务公示等手段,全面监督合作社的运营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3.2.2 建立外部监督
外部监督是对合作社规范运营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大对合作社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对合作社的运营管理进行规范和约束。同时,建立健全的合作社信用评价体系,对合作社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公示,促进合作社的守法经营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3.2.3 完善协调机制
协调机制是促进合作社之间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手段。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合作社协调机制,促进合作社之间的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合作发展。通过定期举办交流活动、建立合作平台等方式,加强合作社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推动合作社的共同发展。
3.3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3.3.1 实行标准化生产
标准化生产是品牌建设的基础。合作社应制定和执行严格的生产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增强农民的标准化生产意识和技能,推动生产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通过标准化生产,可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为品牌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3.3.2 拓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渠道
合作社应积极拓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营销渠道,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开展深加工等方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和附加值。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合作社的盈利能力,增强品牌的市场影
响力。
3.3.3 突出品牌特色
品牌特色是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社应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如独特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传统工艺等,并将其融入品牌形象中。通过突出品牌特色,可以增加品牌的辨识度和记忆度,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和认同感。同时,注重品牌的文化内涵建设,将文化元素与品牌形象相融合,提升品牌的品质和价值,增强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5]。
3.4 拓宽融资渠道
3.4.1 加强内部资金管理
加强内部资金管理是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基础。合作社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和核算,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通过加强内部资金管理,可以提高合作社的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降低融资成本。合作社可以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合作社应注重培养财务管理人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融资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3.4.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在拓宽融资渠道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可加大对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力度,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降低合作社的融资成本,提高其融资的可得性。设立专项资金,为合作社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支持合作社的发展。此外,政府可以引导金融机构为合作社提供更加优惠的贷款条件,推动金融机构与合作社的合作,促进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3.4.3 创新金融服务机制
创新金融服务机制是拓宽融资渠道的重要途径。金融机构应积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开发适合合作社的融资产品和服务,如农业保险、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等,满足合作社不同的融资需求。同时,金融机构可以与合作社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帮助合作社解决融资难题。此外,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降低融
资成本。
3.5 完善人才培训和引进机制
3.5.1 人才培训方面
合作社应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员工,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应涵盖农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合作社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邀请专家学者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和指导,提升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合作社还应鼓励员工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和进修课程,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空间。
3.5.2 人才引进方面
合作社应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为合作社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招聘过程中,合作社应注重应聘者的专业背景、实践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的考察,选拔出适合的人才。合作社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如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职业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等。同时,合作社还应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凝聚力。
4 结语
通过强化服务劳动能力、规范相关制度建设、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人才培训和引进机制等多方面的优化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这些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合作社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还能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继续关注和支持合作社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定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为农业和农村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敏.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优化策略[J].现代化农业,2023(8):75-78.
[2] 韩晓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23):129-130.
[3] 许燕.加快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措施[J].柴达木开发研究,2023(3):19-23.
[4] 汤建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农业工程技术,2023,43(2):94-95+110.
[5] 白文周,王良永,卢学英.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J].中国合作经济,2022(8):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