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悦
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要求更加迫切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高瞻远瞩的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博物馆的公共教育性增强,大众对其关注度提升。博物馆作为满足公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场所,临时展览为常设展览注入了新活力。同时,博物馆作为新概念、新技术、新热点的实验平台,在展示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博物馆所扮演的角色不再局限于征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等,而是被时代赋予了新的使命。高速发展的科技与经济,要求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要以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与时代发展同频,与公众生活相伴,让展览在新场景焕发新活力。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以下简称张家川县博物馆)作为一个县级博物馆,在当前公众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如何满足公众需求、贴近公众生活、对本县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传承、创新、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办好陈列展览,尤其是特色临时展览,成为博物馆强化社会教育功能、展示自身价值使命的有益探索。现将临展和常设展览的定位作为切入点,结合张家川县博物馆近年来举办临时展览(以下简称临展)的基本情况,着重探析其在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策划举办的“粮仓”临展,从办展溯源、内容、形式以及配套的教育活动等方面阐释此次展览,以期为博物馆临展的策划与实施提供参考与借鉴。
临展与常设展览的定位
通常情况下,临展是指规模较小、形式多样、短期展出、常换常新,历时几个月左右的展览,其优点是能够补充和扩展基本陈列,能够让观展者看到基本陈列中没有亮相的展品,内容大多反映的是考古学术、社会热点以及贴近公众需求的主题。因办展时间短、换展频率高、展品灵活多样的特点,临展在博物馆的建设发展与社会教育中魅力大增,也成为吸引公众多次走进博物馆的“法宝”。但不足之处在于,临展的展出时间有限以及宣传方式单一,使其传播覆盖率大打折扣。
常设展览是指,以某一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按时间顺序进行内容结构设计的展览。以张家川县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历史文物陈列”为例,该陈列依托县内出土的珍贵文物,采用多媒体和展板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张家川县从原始社会到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及文物,基本上囊括了张家川县的历史发展轨迹,展出时间长,陈展内容全面,但缺乏临展的活跃性,前期参观的人流量较大,后期人们进入博物馆的热情度明显降低。
临展策划实施基本情况梳理
2012年,张家川县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的实施,使其文博工作朝着专业化、规范化、普及化方向发展。博物馆以张家川县特有的地域历史文化、文物资源为依托,策划设置了五个单元的常设展览,并以传统节日、国际博物馆日等重大节点为契机,通过引进、合作、自主策划、交换等方式,举办了生肖图片类、陶器类、文创类、青铜器类、石器类、瓷器类、连环画类、红色革命类、意识形态类等三十多场次的临时展览。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有:以入围2021年全国百大考古新发现的圪垯川遗址作为切入点的“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主题粮仓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红色革命”展;“品历史魂,赏水烟韵”为主题的民间收藏水烟壶精品展;“星星之火,通向黎明”为主题的古代灯具展等,这些临展的举办为馆内常设展览注入了新的内容,激发了策展人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精神,最主要的是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让博物馆获得了关注,使其成为大众接受“再教育”的重要场所。其中,粮仓临展无论是主题内容方向,还是时政热点方向,都取得了极好的社会反响。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粮仓展解读
办展溯源
因笔者参与了整个展览的布展、撤展工作,了解到策展者以“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为主题举办粮仓展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张家川县大型粮仓的发现成为社会热点。2021年,张家川县圪垯川遗址的仰韶文化区中心广场发现大型圆形袋状粮仓,“经考古专家考证是目前所见的仰韶时期单体规模最大的粮仓,容积近60立方米,底部有残存的炭化粟黍将近10立方米”。此粮仓及粟黍遗存的发现意义非凡,为史学家研究仰韶早期北方农业种植、农作物加工储蓄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因此,圪垯川遗址因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入围2021年度中国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二是以圪垯川的大型粮仓为切入点策划的粮仓临展的展览主题与内容,贴近公众生活并能让公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通过展览,能让大众深刻认识粮食从古至今的重要意义,感知粮仓在历史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从而引导大众珍惜粮食,抵制浪费。三是策展者之前多次深入张家川县云鼎陶文化陈列馆调研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该陈列馆珍藏有大量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粮仓,这为整个展览的举办提供了展品来源。
展览内容和形式的设计
展览内容是整个展览的灵魂,它关系到整个展览的形式。所谓“内容设计”就是大纲的撰写。策展者在撰写大纲时做了以下准备。首先,通过多次调研并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圪垯川遗址的文化类型,并对在该遗址发现的粮仓及仰韶时期的粮仓发展阶段和现状进行梳理,整理收集临展所需要的合理性资料。其次,提前深入云鼎陶文化陈列馆选展品。在大量形状独特、器质精美的粮仓中,策展者甄选了不同时期、不同器型、不同色泽的陶粮仓共50余件,并挑选了1949年10月后的一百多张不同面额的粮票,以及近代时期一些反映粮食生产发展的政策性文件。
通过前期的准备工作可以发现,要办好一个临展,先要看此展览是否有教育意义,展览内容是否为当前的社会热点,然后看是否能得到大众的关注与喜爱。当前,乡村振兴工作如火如荼,农村、农业、农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将展览主题确定为“食为政首、粮安天下”,既有高度,又有深度,为整个展览注入活力。
此次展览在内容结构设计上共分为五个单元:中国古代粮仓的起源(展板展示圪垯川遗址全图、粮窖图特写)、中国古代粮仓的变迁(展板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粮仓文物图片)、中国古代储粮制度(展板展示不同的储粮方式图片)、近现代时期的粮食储备制度、中国粮仓大国饭碗(展板展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八大召开期间粮食生产状况图)。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设计了这样一幅生活场景:有圈养家禽;妇女在井边打水;风车碾粮食;农民扛粮袋爬梯子,倒粮食入粮仓;圈养犬看护粮仓等。其中,所有物品都是实体文物的展示,此场景的设计使整个展览活起来。观展者不仅了解了各个时期的陶粮仓,而且会在展览场景中感悟生活,从而珍惜粮食,热爱生活。
形式设计是对展览内容最终效果的展现。此次粮仓展的形式设计主要以展厅的面积和布局作为切入点,展厅为博物馆临时展厅,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整个空间平面呈正方形。展示空间对整个展览的规模布局有一定的影响,但展厅的平面几何形状有利于展览形式的设计。
本次展览共有五个单元,策展者将五个单元的内容简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做成展板,依次挂在展厅的四个墙面,在墙面下方设置移动仿古展柜12组,以每个单元的内容为依据,摆放文物展品,展柜上方设计为透明的亚克力材质盖罩,使整个展柜低调素雅。其中,第五单元的生活场景展示置于整个展厅的中心,观展者的参观路线围绕展厅中心的生活场景展开,整个展览布局清晰,层次分明。
社会教育活动
临展的受众大部分为成年人,为了吸引未成年人来观展,策展者在展览后期策划了两场结合展览主题的社教活动,分别为“守住‘粮心 不负‘食光”诗歌朗诵社教活动和“粒米君要惜 节俭留美名”——珍惜粮食为主题的手抄报社教活动。活动以参观展览、课件授课、互动体验的方式,让大家感受粮食种植、成熟、收获的过程。第一场活动主要是为幼儿园的小朋友设计的,活动内容以珍惜粮食的诗歌为主线,选取诗歌朗诵形式是因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这个年龄阶段对文字有很强的敏感性,通过诗歌朗诵能够让他们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潜移默化中向他们传递珍惜粮食,勤劳节俭的观念。
展览的社会反响及不足
本次展览内容贴近大众生活,反映社会热点,并且在很大程度满足了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一度成为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以及外地观光团的打卡地。此外,展览的形式设计突出了氛围感和真实感,给大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观展者纷纷表示,此次展览教育意义深远,让他们得到了思想的洗礼,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更加爱惜粮食,强化节俭意识。
此次临展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四点:一是没有设计有关展览主题的配套专题讲座,使展览缺乏理论支撑;二是因展览空间有限,展柜展出文物摆放密集,让展览缺乏层次感;三是多媒体和数字化技术没有得到充分运用,使陈展效果不佳,让整个展览缺乏活力;四是展览后期未配合设计研发与展品有关的文创产品,未达到文物活化利用的目的。
未来策展思考
完善临展相关配套设施
一场优秀的临展除了突出的主题内容和形式设计,还要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包括展厅空间、展柜规格、展厅灯光、语音导览、人性化服务等。后期,博物馆需要整合展厅空间,在能力范围内扩大临展厅面积,优化空间结构,使策展人在策划展览时不受展厅空间的限制,在内容和形式设计上能游刃有余,全方位优化展览效果。
引进自带流量的优秀临展
目前张家川县博物馆引进的临展大多是省内邻近县区的小型展览。例如,2018年引进的邻近某县区的画像砖临展、2020年引进的省内某县区水陆画临展等。此类展览形式单一、规模小、展品零碎,只是单纯反映某一地区的历史文化,缺乏亮点和创新,大众对此类展览的热情度不高。因此,县级博物馆需在临展策划方面持续发力,引进优秀临展、精品临展。
加强理论培训,组建专业策展团队
优质的临展对策展人的专业能力、知识储备、策展经验等有着严格要求。首先,博物馆应建立和完善策展人制度,对策展人进行专业培训,并将其作为常态化工作,常抓不懈。这样一来,策展人的知识储备得以不断丰富,能更好地解决策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次,博物馆应组建专业策展团队,让展览更具专业性。
重视展览形式设计
形式设计能给展览注入灵魂。博物馆的临展在形式设计上应加强与第三方设计公司的合作。据了解,目前县级博物馆的人才储备的专业方向基本以博物馆学、历史学、文物考古为主,设计学、美术学、多媒体等专业较少。尽管自主策划的临展内容和主题展览效果比较好,但形式设计不尽如人意。这与策展人的专业方向及水平有较大的关系。第三方设计公司在形式设计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他们拥有专业的团队、先进的理念以及多媒体技术,让整个展览的效果十分显著。例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投资建设的车舆博物馆,整个展览的形式设计与实施就是委托第三方专业设计公司负责,展览内容与形式设计完美结合,所呈现的效果在同类县级博物馆中实属少见,可以说给展览注入了灵魂。
新时代下,策划高质量的临展是每个博物馆展现自身价值、发挥教育功能的共同目标。基层博物馆的策展人要持续学习,完善知识储备,更新策展理念,以文物资源为载体,以新技术为工具,用新时代的眼光、方法、观念,从新角度、新方向策划展览。从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举办贴近大众生活、反映社会热点、能与观展者产生情感共鸣的优质临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