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性和专业性

2024-06-25 09:30:05黄友初
中国教师 2024年6期
关键词:教师应心理健康因素

黄友初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学生发展的基本前提。我国有着庞大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乎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幸福,更关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这些都凸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而自暴自弃、自残,甚至自杀的现象屡见不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也深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性和紧迫性。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也有社会因素。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学生面临的选择和诱惑不一样。在信息化社会,部分学生难以抵挡网络的诱惑,沉溺于虚拟世界。这不仅会影响学生身体健康,还会导致他们价值异向、思维扁平,甚至对生命的淡漠。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时俱进,学校要以制度体系建设为推手和保障,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全员、全程、全方位地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学校应通过有关机制让全体教师都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班主任和德育教师等特定群体的责任,而是全体教师以及家长的共同职责。学科课程是中小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以学科知识为载体的合理化教学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感悟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哲理。

另一方面,学校应通过有关平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要求较高的教育活动,教师应具备相应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教育教学方法,尤其要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倘若教育的内容、时机和方式不恰当,就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应树立科学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逐步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课内外活动和信息化媒介的优势,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教师应心理健康因素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解石三大因素
中国宝玉石(2019年5期)2019-11-16 09:10:20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冰雪运动(2016年4期)2016-04-16 05:54:56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