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艺术指导在高师的角色扮演与人才培养

2024-06-24 18:32杨婕妤璇
当代音乐 2024年6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钢琴人才培养

杨婕妤璇

[摘 要]随着时代逐步发展,声乐艺术指导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学科立足于当代声乐教育行业。在高等师范院校中,声乐艺术指导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不同于专业院校的培养方针,高师中声乐艺术指导人才的造就有着明确的针对性及特色性。本文就高师中声乐艺术指导的定义、人才的培养方向与措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声乐艺术指导;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钢琴;可行举措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6-0173-03

早在19世纪,欧洲出现了运用乐器为歌者伴奏的艺术形式,其中最主要的一种表现手法是使用钢琴伴奏。钢琴的融入使歌者的演唱诠释变得更加有的放矢,使声乐艺术作品增加了多声部的听觉效果,极具交响性的特征。20世纪之后,钢琴伴奏演变为声乐艺术指导,成为一门新兴专业学科,受到更多音乐工作者的重视与关注,并被认定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必需技能之一。现如今,我国也在声乐艺术指导的发展路途中迅速崛起,成为声乐教育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它的成长象征着中国声乐教学逐步走向成熟。

一、声乐艺术指导的定义

国外的声乐艺术指导主要分为歌剧艺术指导及歌曲艺术指导两类。歌剧艺术指导的地位仅次于指挥,是一个歌剧团队中必不可少的职位,负责所有乐队以及声乐演员的彩排演练。而歌曲艺术指导是在音乐学院的指导教师,兼顾着幕前与幕后——“舞台与教学”的双项工作。在我国,声乐艺术指导即歌曲艺术指导,其目前还未能完全成为声乐教育中的主流,在更多的场合下仍被视为钢琴伴奏。然而,钢琴伴奏与艺术指导在本质上还是不一样的概念。钢琴伴奏更多的是作为歌者的陪衬,或者可以称为协作钢琴家,如同“红花与绿叶”。而艺术指导在舞台上与声乐演唱者同命运共呼吸,有着同等或不可缺的分量,犹如“水与舟”,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同时还在学校担任着音乐教练的角色,承担着辅导、传授的职责。

二、高师声乐艺术指导的角色扮演

高校中的声乐艺术指导可谓身兼数职,在不同的情况下扮演着不一样的角色。

(一)指引者

声乐艺术指导教师犹如学生的拐杖,以自身综合能力引领歌唱方向。艺术指导,其主要职能为教师,奠基于伴奏功能,驰骋于合作功能,成就于指导功能。在与学生合作之前,艺术指导教师应针对作品进行细致的阐释;对歌曲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拓宽学生的理性与感性思维;指引学生高效学习,避免走弯路,在起跑线上就达到规范、专业、仔细、准确。

艺术指导教师还需掌握与声乐技能相关的能力,如语言能力、演唱能力。语言是解开音乐的第一把钥匙,歌曲中语言的部分奠定了整首作品的感情基调,影响了音乐形象的性格。因此,语言的掌握对于声乐艺术指导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或合作过程中,艺术指导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详细的歌词解析,促使演唱者更高效地投入于音乐表现中。声乐艺术指导还需要了解声乐的科学发声以及呼吸的方式。掌握演唱能力并不意味着艺术指导代替声乐主课教师解决学生声音方面的技术困惑,而是协助声乐导师,在其教学基础上给予学生相应的辅助支撑,站在钢琴与声乐合作的角度上进行适当的引导。

(二)聆听者

声乐艺术指导好比歌者的耳朵,具备良好的听辨能力。艺术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在倾听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弊端并指出纠正。在舞台上,艺术指导依然需要敏锐的听觉意识,把握学生演唱过程中的情绪、音色、呼吸、音量等各方面的变化,跟随乐句的走向及歌者的呼吸气口调整钢琴音乐情绪的处理。同时,客观聆听并评价自己的演奏,人声与琴声二者始终保持良好的声音平衡度,从而达到高度的适配性,水乳交融,合二为一。

(三)守护者

声乐艺术指导教师犹如学生的摇篮,守护着学生慢慢成长。艺术指导教师是学生在舞台上最坚强的后盾。著名钢琴教育家李斐岚老师曾在她的书《钢琴伴奏艺术纵横》中提到,“听、托、带、推、掩、调”这六个任务是一名合格的声乐艺术指导必备的基本素质。学生的一次次舞台实践都离不开艺术指导教师默默地守护。

从前奏的烘托意境到乐段及乐句之间的衔接,再到尾声情绪的补充,声乐艺术指导通过钢琴营造了完美的音乐氛围,带动了学生的演唱情绪,起到了调动演唱积极性的作用,推动了旋律的走向性及发展性。此外,艺术指导教师应具备快速控场能力,关注歌者的舞台表现状况,做到随机应变处理舞台失误,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优势。

三、高师应培养声乐艺术指导人才类型

目前我国各个高等师范院校中,声乐艺术指导专业还未形成有规划的教育发展,其中明确在教学大纲设置了此专业的学校屈指可数。事实上声乐艺术指导人才的培养与师范院校追崇的“综合性”不谋而合。众所周知,声乐艺术指导人才的培养是多方面、多元化的,需要钢琴与声乐的双重专业要求、扎实的音乐理论基础,还要学会与人沟通协作。开展声乐艺术指导人才的培养更是贴近了师范院校的教学宗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但高等院校的生源大多面向于师范类人才,很难做到人人成为专业的声乐艺术指导。因此针对师范院校的特性,学校可以培养不同类型的声乐艺术指导人才。

(一)专业型人才

我国当今几位著名的声乐艺术指导均来自不同的专业,由此可见,成为专业型声乐艺术指导人才不仅仅局限于钢琴表演专业,其更看重的是全面发展及文化底蕴。与专业院校相比,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相对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基础。这些学生在长时间文化课的学习下,把握了科学、高效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他们是一批更有优势成为优秀声乐艺术指导的人才。

声乐艺术指导需要钢琴与声乐两项兼备的人才。在专业院校中,钢琴系与声乐系是两个独立的系别,分别培养特定的专业人才,即钢琴演奏家与歌唱家,单一的教育体系并不利于声乐艺术指导人才的培养。而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从本科就同时学习声乐及钢琴,还有许多综合性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如“教学法”“通识教育”“音乐心理学”“即兴弹唱”等,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艺术指导人才的培养都是一块块结实的奠基石。

(二)复合型人才

在专业院校中,艺术指导分为声乐艺术指导和器乐艺术指导,有很明确的分类。高等师范院校需要的是全能型、复合型的人才,培养“一专多能”。除了负责声乐演唱,还要承担器乐演奏、合唱艺术甚至舞蹈伴奏的工作。因此高师中的艺术指导应被称为钢琴艺术指导,其中包含更多的含义。器乐的艺术指导工作不完全等同于声乐艺术指导,面对不同的乐器,钢琴需要利用不同的触键方式和演奏技法创造出恰当的音色与乐器匹配,这大大激发了艺术指导的能动性和无限的潜能。第一,与合唱合作不一样的能力培养,为了更好地配合指挥,应掌握相关的指挥知识,了解指挥每一个指示的意义。第二,不同于声乐及器乐艺术有较多的音乐自由的处理,合唱更强调的是节拍的规整性和声音的整齐度,艺术指导应具备准确的节拍意识。第三,合唱是一门多声部的艺术,钢琴加入后需注重和声色彩的展现以及整体的音响效果和交响性。

高强度的工作量迫使高校中艺术指导长出“三头六臂”,成为“多能专家”。高等师范院校应对此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学生打造多方面的实践学习机会,真正培养复合型人才。

(三)创新型人才

教学改革不断创新,同时也要求钢琴艺术指导具有极强的创作意识,由此创新型艺术指导人才也是高等师范院校中培养的方向之一。前文所述,高校中培养的艺术指导人才的工作内容还包含了舞蹈基训课堂的伴奏工作。在舞蹈教学课堂中,钢琴艺术指导时常会出现没有乐谱的情况,需要根据舞蹈的风格特点、舞者的动作,短时间内做到相符。适当的伴奏编配,在钢琴与舞者二者结合下,才能更好地衬托出舞蹈的魅力,为教师和学生打造更好的教学环境与课堂体验。

再以声乐中的民歌为例,我国民歌作品举不胜举,但大多来源于地方小调。旧社会的环境条件使然,歌曲时常仅仅被传唱下来,直到后来才有人将其记录成简谱的形式,但缺失了伴奏部分。这就需要声乐艺术指导根据民歌的特点即兴编配适当的伴奏。

许多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了即兴弹唱或者即兴伴奏的课程,这是对于培养创新型声乐艺术指导人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方面的投入十分有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整合以及多层次音乐素养的提升,使其在系统科学的学习下快速学会运用钢琴。利用专业和声知识,结合音型织体,构建创新型思维,编配符合风格完整的即兴伴奏。

(四)教育型人才

我国目前属于基础教育阶段,素质教育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持续推动,对于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高等师范院校作为培育教育型人才的摇篮,最终的目标就是把学生塑造成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扎实的钢琴演奏基本功、富有表现力的歌唱、熟练的即兴伴奏能力、生动的教学模式都是培养教育型艺术指导人才的核心因素。高质量的教师水准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使中小学的教育体系愈发成熟,由此产生的人才需求又促使各大高校对教育型声乐艺术指导人才的孵化作出相应的课程调整与改革,如此循环往复,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音乐教育系统就此诞生。

四、高校声乐艺术指导发展的可行举措

声乐艺术指导在我国的教学体系还未完善,高等师范院校须优化各自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最大程度调动、开发学生在这一学科的学习自主能动性,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一)提高声乐艺术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

声乐艺术指导是一门多功能型的专业学科,各大高校应当将这部分的内容纳入教学大纲,成为师范院校中学生的必修课;学生也应当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加强对声乐艺术指导的认知。声乐艺术指导课程考量的不仅仅是声乐与钢琴双方的合作,而是艺术指导教师通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以及自身艺术修养为学生的声乐学习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知识补充。

(二)优化科学的授课模式与安排

为了提高声乐教学质量,为了更有效地整合授课内容,为了学生能真正学有所得,高师应推行科学、灵活的教学方式,构建因材施教的授课模式。而最直接有效的就是用复合式的教学体系代替单一的授课规模,做到一对一授课、集体课、小组课等多种课型同时并用,面对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实施“分级式”课堂教学。

此外,高等师范院校还可开设新课程,如“钢琴伴奏艺术”,加固学生对艺术指导的探究。课程前期由艺术指导教师负责,分为声乐艺术指导发展史、声乐作品分析、钢琴演奏法、声乐钢琴合作关系四个部分,带领学生步入专业系统的艺术指导道路。由于声乐艺术指导是教与演结合的专业,课程中期艺术指导教师的身份受到转换,由输出者转为辅导者,课堂将以学生为主的互动讨论的教学方式进行。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曲目开展课堂讲演,促使学生切身体会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主动积极地投身声乐作品的研究。课程最终会以实践考核机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由于师范院校学生拥有“声钢”同修的教学特性,他们均可担任声乐演唱或钢琴演奏,期末将以自由两两组合搭配展演。每位同学都要分别扮演声乐与钢琴的角色,以不同的角度感受声乐艺术指导中声钢合作的奥妙。

(三)注重高校声乐艺术指导人才全方位能力培育

为实现高校中声乐艺术指导专业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教育型人才的目标,学校应着重视奏能力、即兴能力、弹唱能力、合作能力的栽培。

声乐艺术指导常常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高难度的曲目合作,快速视谱能力是成为合格的声乐艺术指导的首要条件。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声乐艺术指导人才中,需以提升视奏能力为建设根基。学生可从风格时期的顺序着手练习,由古典时期过渡到浪漫时期,再训练较为复杂的现代派作品。也可以从体裁的种类,如艺术歌曲与歌剧咏叹调,由简至繁稳步练习。

在大量的曲目浏览与积累之后,学生即可步入即兴以及弹唱能力的培训,这两项能力均可在“即兴弹唱”这门课程中实现完美融合。各大高校应大大鼓励学生修读“即兴弹唱”课程,熟练掌握“弹、唱、编、教”等专业技能。

沟通与合作能力也是声乐艺术指导不容小觑的一项技能,既要成为声乐合作者的左膀右臂,又要成为其交心知己。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在了解歌者的需求时,要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之境界。

(四)重塑舞台实践与课堂的平衡

舞台是检验教学的唯一标准,立足舞台是声乐艺术指导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舞台实践不同于平日的课堂演练,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或多或少会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学校应定期开展学术活动,鼓励学生走出教室站上舞台,循序渐进地实现课堂与实践两头并进。学生通过长期的实践训练,能够及时检验学习成果并独立客观地修正自我舞台表现,逐渐提高心理素质能力与舞台应变能力,成为更成熟的声乐艺术指导人才。

结 语

时代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需要大量的声乐艺术指导人才,多所高等师范院校已越来越重视这门专业学科。高师院校始终要秉承专一的教育理念,打破固有的传统教育思想,采取科学的授课模式,最大程度地为学生提供机遇,促进声乐艺术指导教学的创新改革。笔者作为高师院校中的一名声乐艺术指导教师,将不忘初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为艺术指导教育事业增砖添瓦,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西沙.谈艺术指导与钢琴伴奏的联系与区别[J].音乐天地,2013(6):54-56.

[2]李斐岚.钢琴伴奏艺术纵横[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3]王庆男.高师开设声乐艺术指导专业的优势与可行性分析.[J].当代音乐,2015(7):30-31;42.

[4]王佳.浅谈钢琴艺术指导在舞蹈基训课堂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9(19):59.

[5]鲍暖.佩斯卡拉音乐学院声乐艺术指导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特点与启示[J].艺术家,2022(5):116-118.

(责任编辑:金方建)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院校钢琴人才培养
纸钢琴
实验教学在高等师范院校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高等师范院校语文教育方向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研究综述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案例教学提升师范院校教育学课堂效率研究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