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乡土与时光的歌

2024-06-24 20:32杨明昕惠凡杨婷钰
当代音乐 2024年6期
关键词:传承困境建议

杨明昕 惠凡 杨婷钰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中国特色的传承与发展,而原生态民歌作为世代人民口口相传的文化瑰宝,它见证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变革,助力中华文明的前进与发展。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原生态民歌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传承、发扬原生态民歌已是箭在弦上。本文通过三大部分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进行阐述。第一部分通过文献法对原生态民歌进行概念界定,并从集体、社会、国家三个维度阐述原生态民歌的意义;第二部分从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现状剖析亟待突破的困境;第三部分根据第二部分提出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传承;困境;建议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6-0183-04

一、原生态民歌的概念界定及意义

第一部分笔者通过文献阅读法界定“原生态民歌”的概念,并论述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原生态民歌的概念界定

“原生态”一词是从生物领域借用而来的复合词汇

“原生态”一词的来源,参见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第26-27页。,

强调环境和生物之间的自然生存、发展状态。目前,关于“原生态民歌”的概念界定,学术界部分专家给出了相关的见解。樊先生从音乐与环境的角度认为“原生态民歌是人们社会文化生活中自然生存的民歌”,它既包含民歌原来的歌唱场合,还涉及在原本环境基础上所产生的歌唱语言、表演形式等

“原生态”一词的概念界定,参阅樊祖荫《由“原生态民歌”引发的思考》,《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94-96。

;黄教授从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视角提出原生态民歌是音乐和生活的结合,于农业社会时期成型,并与自然环境、社会民俗相互依赖、相互融合,满足生活需求的传统民间歌曲

“原生态”一词的概念界定,参考黄允箴《撞击与转型—论原生态民歌传播主体的萎缩》,《音乐艺术》2006年第2期,104-111页。。

综上,以音乐与环境、音乐与生活的侧面,都强调原生态民歌的初始化、歌唱的范围限定、传播的“口头文本”、语言的方言性、生活的关联度等特点。基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笔者将本文所指的原生态民歌总结为以下要素:一则原生态民歌产生、传播源于生活、劳作;二则其具有未被雕琢过的原始表现形式;三则原生态民歌被生活劳作在产生、传播地的人民所歌唱;四则歌曲使用当地区域、民族语言歌唱;五则原生态民歌与所在地人民生活、社会民俗等方面紧密结合;六则在传唱方式方面具有“口口相传”“歌随人走”的特色;七则歌唱中基本无需伴奏等。

(二)原生态民歌及其传承与保护的意义

1.原生态民歌推动生产劳动效率的提升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的原生态民歌服务于生产、劳动,运用在农业、林业等行业的劳动号子数不胜数,如湖北沔阳(今仙桃市)用于挑台基、筑堤坝等劳动中歌唱的《打硪歌》、陕北用于搬船及黄河边劳作活动的《黄河船夫曲》等。一方面这些原生态民歌极大限度地调动人民劳动生产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还起到协调劳作频率、提升生产劳动效率的实际效用。此类原生态民歌作品的传承与保护,是高效率劳作方法和智慧的留存,是基于“古为今用”理念革新衍化的前提。

2.原生态民歌烘托社会民俗对应的氛围

我国诸多地区都存在反映社会民俗的独特原生态民歌作品,人们在特定的民俗场合中歌唱相对应的原生态民歌,以示各具特色的功能作用,烘托或喜或悲、或昂扬或沮丧等各种各样的节日情感。如普米族人民在婚姻嫁娶民俗之中歌唱的《认亲调》《迎亲调》等

普米族婚嫁歌有《认亲调》《迎亲调》《锁门调》《开门调》《上马调》《下马调》《关门调》,参阅吴海清《云南普米族婚俗与婚嫁歌浅析》,《黄河之声》2012年第5期,第86-87页。,

原生态民歌贯穿在普米族民众说媒到迎娶至家中的整个民俗活动之中。另外,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乃日”等都有原生态民歌的使用。可见该类原生态民歌在民俗活动中产生,也运用在民俗活动中。因此,传承与保护原生态民歌就是对完整民俗活动的维护和传续。

3.原生态民歌助力国家传统文化的建设

我国教育脱贫“一人一策”工作取得突出成果前,有众多人口的文化基础亟待加强,语言、歌唱等口头形式的交流不仅是生活中主要的沟通途径,对有些民众来说这甚至是除肢体表达外唯一的选择。原生态民歌填补书籍文字等固态文化的空白,补充“看得见的文化”的缺失,它是祖辈世代传颂的文化结晶,传承和保护原生态民歌对国家传统文化的建设起到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

二、原生态民歌的存续困境

第二部分笔者将原生态民歌面临的困境的内因(歌唱主体)和外因(城市化、环境破坏、商业利益)相结合,述说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的互动关联。原生态民歌面临的困境是歌唱主体与大环境共同选择的结果,只分析内因或外因都是不可取的。

(一)城市化浪潮中歌唱主体的转变:都市扩张同民间歌手的衰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在生活条件、生产方式等方面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此期间原生态民歌也经历了接连不断的冲击,大批原生态民歌歌唱主体为实现开阔视野等目的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原生态民歌产生、传播地的歌唱人才流失严重,难以呈现原生态民歌生产生活的过往繁盛之象。脱离原生态民歌歌唱环境的“离乡人”,由于缺乏原生态环境依托,加上原生态民歌与新生活契合度较低,故而出现与过去歌唱原生态民歌日子“诀别”的现象。

城市化进程下原生态民歌产生、传唱地老龄化严重。原生态民歌产生、传播于原生态环境中的生产劳作、民俗仪式等活动中,但老龄化的加剧以致有能力从事农田活动的人急剧减少,与原生态民歌相对应的民俗活动的推进也出现停滞、消亡的状态。

城市化进程下原生态民歌发源地的世代传承面临危机。任何一种文化的留存都要依托传承的力量,现如今大批青壮年携家带口离开熟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青少年与原生态民歌环境分离,歌唱主体的传承显现危境。对于留在原生态民歌产生、传播地的一些孩子来说,会唱的原生态民歌数量较父辈祖辈少很多,也是蕴有原生态民歌的劳动活动、民俗活动等频率降低使然,因此新的歌唱主体培养是原生态民歌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课题。

(二)生态变迁与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原生态环境和原生态民歌的割裂

身处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的信息化时代,人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以新型农用器械为代表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取代原先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大幅度提升劳作效率和效益;成批原先依靠单一的农业产业支柱的自然生态环境地区建立起集农业、手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支柱相互影响、彼此支撑的体系,为当地百姓拓宽谋生渠道……我们不可否认经济、科技高速发展对本土居民的积极作用,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看,它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空气、土地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本地人原本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较从前已是天差地别,随即生产方式、生活模式等出现变化,与此同时原生态音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

当农机替代众人劳作时,“一身力气百身汗”的日子一去不返,劳作时为提神鼓气、统一频率的劳动号子就显得有些“多余”;当现代科技产品遍布生活各处,原先以人声歌唱的原生态民歌渐渐被音乐播放设备取代

如“全国著名的甘肃莲花山花儿会上,众人围着录音机听花儿,以听代唱,手提着录音机边走边放花儿……”除甘肃莲山花花儿会以听代唱外,黄允箴教授通过列举哈尼族婚礼哭嫁,傣族泼水节歌舞分离,秧歌、旱船等传统汉族歌舞的“歌”部分被喇叭、音响等设备取代的例子进一步阐明科学技术对原生态民歌在传统民俗文化运用中形成的冲击和挑战。参阅黄允箴《撞击与转型—论原生态民歌传播主体的萎缩》,《音乐艺术》2006年第2期,104-111页。,

依托现代技术也可烘托活动气氛且节省体力,长此以往人民失去了在传统民俗活动中引吭高歌的习惯;当电视机、电脑日益普及,各类文艺节目层出不穷,降低了人们聚集一处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满足娱乐需求,久而久之,以原生态民歌为手段的娱乐活动也在慢慢变少。

综上,原生态歌唱者、专业音乐人士、社会各界须找到原生态民歌“新的生长点”,方可推动其传承与保护,实现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三)原生态民歌的商业化偏移:商业利益和民歌本质的冲突

近年来,邀请原生态民歌手到各地演唱非绝对意义上的原生态民歌

因为离开了原产生、传播地,所以称为“非绝对意义上的原生态民歌”。,

或在原生态地组建原生态民歌的活动日益普遍。但部分商家、活动举办方、音乐人等为迎合大众审美、实现商业效益的指标等,过度追求舞台效果、随意改编表演形式甚至对作品进行不合理的改动,造成原生态民歌歌唱偏离原轨。

上述举动均对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起到反作用力,甚至会给青少年、音乐爱好者错误的指引,对原生态民歌产生歧义和误解。试问,若对原生态民歌的整体认知是错误的,又何谈传承与保护呢?大众口味和商业利益固然重要,但一直逢迎,注入大量所谓的“流行密码”,会使原生态民歌失去根基和本色,也剥夺了听众了解原生态民歌的权利。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地认错、有效地纠错。幸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始终不渝地为原生态民歌谋求生存环境,探寻新的发展之路,并取得显著成绩。

三、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建议

第三部分笔者将从原生态民歌“发生”地的传承与保护和非原生态环境地区的传承与保护两大维度提出粗浅的建议。或许有的读者会提出疑问“离开原生态民歌本身生活的环境就不是原生态民歌了,那么谈论非原生态环境地区的传承与保护不就脱离原生态民歌的主题了吗?”当然,绝对意义上的原生态民歌只有一种“那就是由本土歌手在自己家乡日常的生活中传唱的民歌”

该论述源于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第26-27页。,

但是时代在变化,绝对的原生态民歌较难适应新的格局和环境,墨守成规势必会被时代淘汰。因此,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必须与时俱进才能可持续发展,纵观我国音乐历史长河,笛、昆曲等传承与保护较好的文化瑰宝皆有与时代接轨的革新之举。

(一)建立原生态民歌社团、协会等组织

离开原生态地区生活、工作的人口数量较大,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可以组建原生态民歌的协会。一是当地原生态民歌歌手的汇集利于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在歌唱中形成碰撞和补充,扩展每个人的作品储备量;二是吸引兴趣爱好者加入,新人能够在浓厚的原生态民歌学习氛围下习得原生态民歌知识,不断壮大歌唱队伍;三是由政府或协会牵头成立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团,原生态民歌手或当地百姓会产生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从而更积极地投身学习、歌唱、传承保护事业中;四是志趣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能够带给身在外地的原生态歌手心理慰藉,也将推动各成员对原生态民歌文化的认同。

已有类似的原生态民歌保护成功案例。乌兰牧骑自1957年于锡林郭勒盟成立,是由政府主导的内蒙古自治区的演出文艺团体

乌兰牧骑的团体性质详参郝凤彩,娜达罕《论内蒙古乌兰牧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第132-136页。。

成员职业多样,但受对原生态民歌的热爱、对家乡的文化归属感等因素影响聚集在一起。不仅传承和保护了原生态民歌包括呼麦、长调等,还创作具有原生态元素的音乐作品,也会到牧民家中举行演出活动。从原生态民歌传承的角度来说,该做法切实提升了牧民对民歌的认同度和审美能力,以原生态民歌元素为基础的创作作品也被赋予了符合时代要求和当代审美的音乐内涵。六十多年以来,乌兰牧骑已成为当地普遍认可的团体,原生态民歌传承工作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二)运用技术手段打破采风“书面文本”的局限

为世代传承原生态民歌,专业学者、组织常到田间地头开展采风工作,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民歌集成》的整理工程。采风工作保护优秀的原生态民歌留存于世,被更多人所熟知。美中不足的是,采风而成的“书面文本”无法记录地区或民族语言的表达、旋律随歌唱者的自由变化等内容,这就体现了原生态民歌与专业创作作品的差异:原生态民歌具有非确定性的、不可复制性的特点。在大致的旋律走向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歌唱风格,究其原因是原生态民歌在歌随人走、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产生了多个版本。

原生态民歌在大量“书面文本”的工作下积累、保留,而“口头文本”的收集则能够与“书面文本”相互补充,真实地留存原生态民歌的歌唱语言、音乐风格等。政府职能部门、学术协会等权威机构可以派遣专家学者,支持民族民间音乐专业的同志前往各地采风,在整理“书面文本”的同时运用录音机、摄像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录制“口头文本”,尽可能确保在田间地头、民俗仪式等特定地点、场合录制,保留其原生态民歌初始形态,后期经过信息技术手段剪辑处理,形成系列化视频,让非原生态地区的人民能够通过视频更加直观地了解同一首歌曲由不同的歌手歌唱的变化。打破“书面文本”的禁锢,熟悉原生态人文地理和自然形态,感受音乐于特定环境中的作用,推动关于原生态民歌的音乐审美发展,实现观看、聆听、学唱一体化。在出版与原生态民歌相关的书籍时,可以附带相关的音频、视频,让读者依托谱例和视频学习原生态民歌,这种附带可以是光盘、二维码等各类有助于完好存储和发行的现代手段。这均是对原生态民歌纯天然未经雕琢的直接传承和保护方式。

(三)举办原生态民歌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传承原生态民歌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共识,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能够唤起民众对传承和保护原生态民歌的意识和自觉性,而举办原生态民歌活动是创设有利社会环境的方法之一。在此,笔者再次强调离开原生态民歌起源、传播地的环境,在其他环境演唱的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原生态民歌,换言之只有在原生态环境由本土歌手用当地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传唱的才是绝对意义上的原生态民歌

该观念受启发于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年第1期,第26-27页。。

另外,原生态民歌活动起到展示、传播等作用,而原生态民歌本身多具有提升生产效率、振奋精神、烘托民俗节日氛围等作用。因此,歌者脱离原生态环境而在舞台、社区等场合进行的活动是具有表演性质的,是“演唱者”而非“歌唱者”。最后,虽然离开原生态环境所举办的相关活动并不是在传承、保护绝对意义上的原生态民歌,但随着歌唱主体的萎缩、原生态环境的破坏、科学技术的进步、审美取向的转变等,改变、革新原生态民歌其中某些传统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也是不得不进行的选择,否则就会被遗弃在历史的车轮中。

有关原生态民歌的各类活动在祖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社会掀起一股保护、传承原生态民歌的热潮。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原生态民歌节,其中2021年的中国原生态民歌节包括学术研讨、原生态民歌展演等活动

2021中国原生态民歌节活动包括开幕式演出、原生民歌展演、原生民歌专题学术研讨会(线上)、原生民歌进景区、中国民歌专题文献特展、闭幕式演出等。参见李平《歌唱美好新生活 讲述精彩中国故事》,《重庆日报》2021年 12月20日。,

深入探究原生态民歌理论、实践的双元传承和保护;再者,中国首届原生态民歌赛中走出许多原生态民歌演唱者,如石占明等。走出家乡的土地,来到聚光灯下,他们由歌唱者转为演唱者,他们将家乡人民劳作、民俗中的音乐智慧洒向更加辽阔的大地,身体力行地传承和保护原生态民歌,吸引更多有识之士的参与。如此,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保护群体将日益强大,代代接力。

原生态民歌活动的举办不仅将优秀作品汇集一处,而且还对原生态民歌手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社会认可、生活水平提高等都是推动原生态民歌手愿意唱、持续唱的重要动力。原生态民歌手愿意唱,各界愿意举办原生态民歌活动,民众了解熟悉并逐渐喜爱,社会认可度提升、原生态民歌歌手增强文化自信更加积极歌唱,从而形成良好的循环体系。

(四)原生态民歌进入基础教育的校园

教育是人类传承和保护文化的重要手段,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和保护也离不开教育。只有青少年自觉认同、传承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民歌才有可能得到有效的持续性发展。原生态民歌进校园的形式是多样的,既可以增添音乐课本中原生态民歌的占比,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直接学习实现传承的目的,还可以成立校园原生态民歌社团、邀请团体个人到校演出、学校屏幕定期循环播放原生态民歌视频等,让学生在环境的隐性课程中实现浸润式成长。

人民音乐出版社的《音乐鉴赏》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包括汉族民歌和少数民族民歌共五首作品。除简单的品鉴赏析外,书中还补充关于汉族民歌和部分少数民族民歌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以理论指导音乐鉴赏,以音乐鉴赏反观理论知识,并通过“拓展与探究”夯实学生音乐知识基础,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启发学生主动思辨。除高中教科书外,其他版本的各阶段用书对原生态民歌或者以原生态民歌为基础的改编作品也有所涉及。但如何协调教材中原生态民歌和改编作品各自占有的比例、如何协调教材中原生态民歌在传统音乐中的比例、如何协调传统音乐在整个教材中的比例等实际问题,都是值得被研究者重视、探讨和改进的。

结 语

原生态民歌是广大人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中的真实写照和智慧结晶。辩证地来看,一方面关于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面临歌唱主体衰落、传播的破坏严重、商业利益造成原生态民歌歌唱偏离原轨等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政策的推动、现代技术手段的发展、兼容并包的文化大环境等因素也为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带来了新的机遇。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和传承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确保工作持续地推进,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除了本文列举的传承原生态民歌的方法,还有一些笔者渴望深入探究的内容:如何在高等院校中推出适合专业学生学习的原生态民歌课程,如何培养原生态民歌的演唱人才成为一个极具价值的课题;高等学校非音乐专业教育的通识课中可否增设原生态民歌课程或开设涉及原生态民歌内容的课程。教师的选聘、内容选择依据与结构、学分设定与要求都要在多次的反复推敲、验证、再斟酌、再实践中确立。如此,方可找寻出符合国情、适合地区及学校需求、满足原生态民歌发展的恰当方案。

参考文献:

[1] 樊祖荫.由“原生态民歌”引发的思考[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7(1):94-96.

[2]郝凤彩,娜达罕.论内蒙古乌兰牧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5,12(3):132-136.

[3]何雅婷.从吕家河民歌发展现状谈原生态民歌的传承与保护[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4]黄允箴.生存与释放——论遗存原生态民歌的传统功能与观念[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4):20-27;4.

[5]黄允箴.撞击与转型——论原生态民歌传播主体的萎缩[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104-111;5.

[6]李平.歌唱美好新生活讲述精彩中国故事[N].重庆日报,2021-12-20.

[7]刘卫国.论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8]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J].人民音乐,2006 (1):26-27.

[9]史维生.原生态民歌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保护与传承[J].人民音乐,2007(3):65-66.

[10] 王塔娜.乡村城市开课堂分层宣讲见成效[N].内蒙古日报,2022-12-14.

[11]吴海清.云南普米族婚俗与婚嫁歌浅析[J].黄河之声,2012(5):86-87.

[12]赵季平,莫蕴慧.普通高中教科书音乐必修音乐鉴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金方建)

猜你喜欢
传承困境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困境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