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场异位发酵床运维技术

2024-06-24 13:47:30李春玉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6期
关键词:沉淀池垫料粪污

李春玉

摘要:规模化猪场在2020年、2021年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

随着生猪规模化养殖的推进,养殖粪污处理成为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广西畜牧工作者和养猪人的智慧凝聚,造就了猪场异位发酵床的应时而生。猪场异位发酵床技术为生猪高密度养殖和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养猪业可持续发展不再是口号。但是猪场异位发酵床技术毕竟是新课题、新技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和提高,才能真正发挥猪场异位发酵床的意义。以下是笔者在工作中对猪场异位发酵床日常运维技术的一些拙见。

1 猪场异位发酵床选址及修建技术

1.1 猪场异位发酵床的选址要求

受限于当前非洲猪瘟防控的生物安全要求,整个养殖环节完全处于封闭式管理,而猪场异位发酵床每次吸抽粪污喷洒都要严格控制量,因此猪场异位发酵床必须在生产区内,才能有效进行日常运维管理。同时猪场异位发酵床要紧挨六级沉淀池或粪污暂存池,而且均要布置在养殖场的下风向,间隔距离最好控制在20~50 m范围内,既降低吸污泵负担,又便于吸抽粪污喷洒[1]。

1.2 猪场异位发酵床的建造技术

猪场异位发酵床包括床舍、翻耙机和喷粪污管道等。发酵床必须建在实地上,防止下沉出现裂缝影响使用。床舍为长方形,按存栏育肥猪0.3~0.4 m2/头设定床舍内置面积,一般宽度5~5.5 m,长度最好控制在50~60 m,床舍内底部呈下凹状,较外部低10 cm,水泥硬化8~10 cm厚度防渗漏,四周墙体为18~20 cm砖混结构,内外均要批灰防渗,保障整个床舍一体、牢固。墙体高度一般在110~120 cm,具体以翻耙机耙齿长度定,同时要匹配足够大容量的电动机,确保翻耙动力和翻耙效果良好。床舍两端留1.8 m宽进出垫料活动口,活动口底部高约10 cm以防水,两长墙上安装供翻耙机移动的钢轨约5 cm高,要注意调校好水平,保证两侧和两端基本在一个水平线,防止翻耙机在工作时跑偏甚至侧翻。同时分别在距离两端1.5 m处安装触停转向装置,保证翻耙时垫料不外漏。床体建好后,要搭建防雨棚,防雨棚可以采取人字形或拱形设计[2]。

2 猪场异位发酵床的启床要求

2.1 发酵垫料要求

猪场进仔猪前将发酵床所需垫料准备充分,选用自身不带重气味并无霉变的木屑和谷壳,比例按木屑2~3份,谷壳7~8份,也可以全部使用谷壳。首次垫料投放量为均匀平铺至翻耙机中轴下方20 cm左右。

2.2 启床时间要求

一般在进仔猪后45~50 d左右,选择温度在15 ℃以上的晴朗天气,将六级沉淀池第一级(当粪污暂存池使用)的粪渣搅拌均匀,若是养殖场只建有1个粪污储存池,直接从粪污储存池抽吸粪浆,关键要调校好吸污泵高度,确保能够吸抽到粪浆而非粪水。

首次喷粪量要求:启床第一次喷粪要求极高,必须做到均匀喷洒和严格控制喷粪量,单程喷洒后即关停,翻耙机往返翻耙均匀后,重复2~3次均匀喷粪浆并均匀翻耙后,垫料整体湿度在65%左右即可(手抓成团,松手可散开)。如果是选用六级沉淀池第一级抽粪浆,则可以在第一次喷粪并均匀翻耙后将益生菌类产品按发酵床面积每平方米用20 g左右与优质木糠按1∶1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撒在垫料上,再开启翻耙机进行往返翻耙均匀;若是养殖场只建有1个粪污储存池,在进仔猪前彻底清底,直接从粪污储存池抽吸粪浆,粪浆相对新鲜而且较浓,只要均匀喷洒而且垫料湿度控制在65%左右,根据走访五通镇西山村委李贱菜养猪户提供的成功经验,可以不用益生菌类产品,但是发酵床垫料要做到每批清,批批新。

2.3 成功启床垂帘管理要求

完成启床第一次喷粪后,要立即将四周垂帘完全放下,达到保温保湿目的,大约经过24 h的封床,基本已经激活垫料的发酵功能,可以明显观察得到床内有雾气,此时代表启床已经成功,可以将纵侧垂帘适当升起,利于水蒸气散去。

3 猪场异位发酵床日常运维技术要点

3.1 喷粪间隔时间

异位发酵床启床成功后,要结合天气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抽吸粪浆频率和容量。环境气温在15 ℃以上的晴朗天气及干燥的夏秋季,可以间隔1 d均匀抽吸粪浆一次,均匀翻耙。如果是梅雨季节或者阴冷的冬季,在中大猪阶段粪水产生量日益增加,可以在环境温度相对较高的中午时段间隔1~2 d均匀抽吸一次粪浆,但是每天都要启动翻耙机翻耙一次,仔细观察发酵床湿度和温度,确保温度最低在40 ℃以上,湿度在50%以上。

3.2 单次喷粪量控制要求

保障发酵床发挥功能的关键是益生菌的活力和数量,要保证益生菌的战斗力,就必须提供其舒适的环境条件。益生菌多为好氧菌,不喜水,但需要新鲜的有机质,因此单次抽吸粪浆要做到新鲜、控量、均匀喷洒,坚决不能出现垫料板结和坑洼积液现象,只要发酵床正常工作,翻耙机翻耙时可见明显的雾气,均可以适量抽吸粪浆。

3.3垂帘收放技术要求

发酵床垂帘的管理也是关乎发酵床“死活”的关键,必须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收放垂帘,保证发酵床垫料有效温度和湿度。在冬季和初春时节,环境温度较低,而且寒风指数较高,需要把垂帘完全放下以避免益生菌被冻死,仅在正午时段视气温上升至15 ℃以上时,可以短时间适当升起垂帘,并开启翻耙机翻耙垫料以利于发酵床内水汽挥发散去,待气温下降后又将垂帘完全放下保温。

3.4 垫料增加时机及注意事项

发酵床内垫料和粪浆经过不断地翻耙结合益生菌的工作效能,经过2个月左右,发酵床内垫料会逐渐沉降,至翻耙机耙齿吃料深度不足15 cm时,需要新增垫料至翻耙机中轴往下20 cm的高度,并参照启床要求均匀浇喷粪浆,开启翻耙机往返均匀翻耙,视环境温度和晴雨情况收放垂帘。

4 当前养殖户异位发酵床运行不好的原因分析

虽然猪场异位发酵床已经推广实施多年,但是真正运行良好达到预期效果的还是不多,分析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养殖户自身不重视管理,节能意识不强。具体表现是抽吸粪水时不结合发酵床的湿度和温度情况,不看守喷粪过程甚至遗忘关停过量喷洒,直接导致死床;大部分猪场未安装节水型饮用水嘴,猪只饮水、戏水时大量的水进入六级沉淀池,六级沉淀池粪污含水量大,而且日常未对吸污泵进行调整吃水深浅,导致只抽吸到粪水而非粪浆或者是一直抽吸老粪渣,不能给发酵床提供有效的营养物质,发酵床垫料发酵效率很低甚至完全不能发酵,只是借助自然环境温度和风力通过翻耙机翻耙机械性工作少量处理污水;另外就是发酵床可升降垂帘日常管理不到位,在寒冷时节、昼夜温差较大期间及大、暴雨时期没有及时放下垂帘保温、防雨,导致发酵床受冷、被浸泡而死床。

2)养猪场选址布局不合理,环保设施设备设计不科学。具体表现是发酵床和六级沉淀池兴建在虚土上,完工投入使用之后自然沉降,出现裂缝甚至崩塌,影响正常使用;部分养猪场在安装碗式饮水装置时,安装不合理,没有形成有效的外倾角度,或过平或内斜,饮水溢漏部分不能有效收集到三级池而直接进入六级沉淀池,六级沉淀池溢满压力巨大,同时大部分猪场都没有单独修建储粪池,粪尿直接进入六级沉淀池,而六级沉淀池设计又不合理,各级出水口没有形成错位和有效落差,六级沉淀池实际上只是同一水平线的六格池,粪浆难收集,吸污泵只是抽吸到粪水而非粪浆,而且大部分六级沉淀池均建成只留六个抽粪排气口的封闭式结构,单批猪出栏后陈旧粪渣未能彻底清理,厌氧杂菌较多,不利于益生菌生存和繁殖,导致发酵床发酵不好甚至死床;部分养猪场发酵床与储粪池间隔太远,超过50 m甚至150 m,吸污泵压力大,吸污管道容易堵塞爆裂;或者是发酵床不在养殖区内,受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限制,养殖人员不能外出管理发酵床,对发酵床状况不能准确掌握,而考虑养殖成本问题又吝惜专门请人管理维护发酵床,发酵床变成摆设或者过量抽吸粪污变成粪池。

3)业务技术指导未能全面、有效落地。当地县级畜牧部门对发酵床运维技术培训和临场指导有待增强,乡镇畜牧站技术干部对发酵床运维技术主动学习和深入猪场调研欠缺,指导养猪户管理发酵床能力不足,未能真正发挥技术指导前导作用。

5 保障猪场异位发酵床正常运行的对策

5.1要培训和监管两手抓

当地畜牧管理部门要及时收集猪场异位发酵床运行良好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在养殖公司和基层畜牧兽医队伍中加大宣传并及时培训,全面增强养殖公司技术员和基层畜牧兽医干部的现场指导能力,通过传、帮、带把猪场异位发酵床运维技术散播到各个养猪场。同时要加大监管力度,结合“进苗(仔猪)前环保设施核验”和日常养殖污染防治专项工作,严格执行进苗前达到“两净一启床”即六级沉淀池(储粪池)和三级饮水收集池必须抽干净、发酵床垫料达到启床要求,把好进苗关;对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使用、运维猪场异位发酵床加强指导、督查和通报,形成畜牧管理部门+养殖公司+养殖户三方协力的机制。

5.2 生猪养殖公司和养殖户必须牢固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从日常抓起,用心、细心、精心管护发酵床,做到适时规范启床、视床喷粪、喷粪控量,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精控发酵床可升降垂帘收放,确保发酵床正常运行。从源头抓起,严控污水“非正常”产生量,选择使用下方出水型节能水嘴,同时配套安装大口径碗式收集装置,安装时确保外倾30°以上,饮水溢漏收集管直径是饮水嘴接口直径的1.5倍以上,保证溢漏水迅速回收,另外在漏粪板上方、沿碗式收集装置再砌10 cm左右厚度的挡水墙,力争最大化的收集饮水溢漏部分,避免进入刮粪沟而增加污水量。

参考文献:

[1] 刘汉丹,杨琼,秦茂,等.异位发酵床处理粪污技术在湘西州中小规模猪场的应用试验[J].饲料博览,2022(4):36-38.

[2] 薛云,黄家平,毛严毅,等.异位发酵床技术处理猪场粪尿效果研究[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22(1):17-21.

猜你喜欢
沉淀池垫料粪污
污水处理沉淀池进水系统的改进运用
长兴水厂沉淀池反应区浮沫现象的探讨和解决方案
供水技术(2022年1期)2022-04-19 14:11:36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常用畜禽粪污清理收集设备简介
水厂沉淀池改造前后排泥水含固率研究
生物化工(2021年3期)2021-07-10 09:53:44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9-10 08:01:36
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剖析——以乌鲁木齐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科学种养(2018年1期)2018-01-20 20:37:25
肉鸡养殖中的垫料管理
乡村科技(2014年9期)2014-03-03 16:41:01
肉牛养殖场粪污综合治理技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