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京霞
郭兰英老师1929年12月生于山西平遥,是中国女高音歌唱家、晋剧表演艺术家、歌剧表演艺术家、民族声乐教育家,2019年被授予“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今年5月2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主办的“为人民歌唱——人民艺术家郭兰英从艺90周年系列活动”在广州隆重举行。
“要唱好歌,
就要做一个有心人”
1993年9月,我考取郭兰英艺术学校声乐系,并有幸成为郭老师的入室弟子。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郭老师给我们上第一课时说,“学艺选对老师,唱歌要选对作品。”
她认为歌唱艺术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问,因此特别重视发声训练:“我们的嗓子就是乐器,我们学习科学用嗓来演唱就是制造乐器的过程。在制造的过程中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见我不知如何运用气息而焦急,她指导我“想象自己像婴儿般地呼吸,声音在气息支持下果断地发出”,又鼓励我“不仅要认真练习,还应自觉地思考、揣摩,再大胆地实践”。
她在教我们唱歌剧《小二黑结婚》选段《为什么二黑哥还不回来》时说:“要演好小芹,我们不仅仅只追求演唱的嗓音干净清亮,还要讲究表演的身段、眼神和气韵,必须去揣摩人物,塑造人物。我那时候演小芹,导演还要求我去农村和乡亲们生活在一起。”
她还讲起当年她试唱《我的祖国》一举成功的往事——
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在电影《上甘岭》拍摄完成后,邀请了一批歌唱家试唱插曲《我的祖国》,可结果都不太理想。这首歌的歌词作者乔羽便向厂领导推荐了郭兰英老师。郭老师来到长影之后,向领导和乔羽老师发问:“一条大河,是什么河?该怎么去唱?”领导表扬了她敢于思考,鼓励她用自己的想象去唱。后来,她演唱时就想象祖国所有的河流,全都集中在她家乡的黄河里面,她就这样把“一条大河”表现出来了。
她一边示范,一边说:“要唱好歌,就要做一个有心人,一个懂得思考的人……”
1996年4月,一位老首长要来我们学校参观,郭兰英老师提前组织排演歌剧《刘胡兰》和《小二黑结婚》的片段。我被指定饰演刘胡兰的母亲,对此我很不解。
第二天一早,我对镜剪短了头发,来到郭老师住的丹青楼下候着。她看到我的神色,马上明白了我的心情,带我到她的办公室,拿出糕点和桂圆,示意我坐下。“孩子,以你的形象,你完全有能力扮演刘胡兰的角色,但是现在不是排练全剧,暂时只排演刘胡兰在狱中与母亲相见的这一幕,这里刘胡兰的母亲才是主角。你不要小看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在整场戏里很难把握……”她满脸笑容地说,“你一说就能明白,还有股子韧劲,肯下功夫,这点跟我像,我就选你了。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你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找我。演员最主要的是要用心去理解作品,然后要用自己独特的理解去诠释作品。”
听了她一番教诲,我豁然开朗。她还对我讲起她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今刘胡兰村)体验生活的往事,引导我理解这一幕里刘胡兰母亲的心理。她又教我戏曲的哭腔,告诉我当年她怎样把戏曲唱腔巧妙地融合到歌剧的表演中去,并巧妙地控制哭的感觉来唱出刘胡兰母亲的心声。为了让我唱好这一场,她突然把灯关了,让我体会刘胡兰母亲被推入狱中时那一瞬间的本能表现。我暗暗佩服郭老师的处理方式——并不是一上来就唱,而是表现踉踉跄跄地适应黑暗时的焦虑、恐惧、压抑,以及看清楚刘胡兰遍体鳞伤血肉模糊的样子后,随即两眼喷出愤怒的火,并以手和声音的颤抖表达内心的哀伤与坚强。
在郭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反复揣摩,练习,逐渐驾驭了这个角色,然后她要我回去和搭档的李燕同学形影不离地磨剧。一个月后,我们不负众望,演好了这个角色,得到了老首长和嘉宾们的赞扬。后来在学校国庆节音乐会上,我们又一次成功地完成演出。
过了两天,郭老师在丹青楼下一把将我搂住,递给我两张她亲手为我抓拍的演出照片。此次演出可以说是我演艺生涯的起点,也为我以后从事影视及声乐方面的演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毕业后,郭老师当年的鼓励成了鞭策我前进的动力和底气。
“学艺要先学做人”
郭老师对我讲述过她早年从艺的艰辛经历。
“我幼时家里太穷,4岁多就开始跟着同村的一个叔叔开始学戏唱晋剧。后来我被父亲卖到了剧团,在农村跑演出。演出那叫一个累啊!我们赶场子,几乎每天都顾不上吃饭和休息。这都不算什么,毕竟戏比天大,有演出就好哇!
“可那时候练功真的太苦咯。我每天练功,从不间断,师父让我每天晚上把脚蜷起来枕着睡,前半夜枕左脚,后半夜枕右脚。半夜我睡得正香的时候,被师父的棍子给打醒了。师父板着脸一边敲我的头,一边让我换脚。唉,且不说腿疼,没睡醒的滋味可真难受哇!就这样熬到天亮,我这两条腿才恢复了知觉。”
她边比划边说,我听得泪水模糊了双眼……
她接着说:“那会儿我没上台时,就躲在边上悄悄地学习各个角色的表演和台词。刚开始上台时,我只能饰演一些丫鬟什么的。6岁多,我就开始为剧团里的演员们救场。七八岁时,我出演小武生,道具刀比我的个头还高呢!
“那些年,我跟着师父确实学到了真功夫,也终于在晋剧界崭露头角。后来在晋剧《三娘教子》中,我饰演三娘,这部戏一演出,就轰动了太原城。13岁时,我又出演晋剧《火焰驹》,开始声名远播。每次戏班只要张贴出我的演出告示,几乎场场爆满。这样的戏班生活,一直持续了好多年。
“没有一个成功的歌唱演员是懒惰的。三个月不练自己知道,三年不练观众知道。只有勤于锻炼,用心唱歌,才能感动自己,感染观众。”
她给我上课时还说:“学艺要先学做人。孩子,我们学艺是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美好。做人,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诚实的人。善良,让你的灵魂高尚。善良,不需要美丽的脸蛋和出众的身材来证明和塑造,只需要你用温暖的灵魂,来温暖身边的人。一个勤奋上进、善良而有修养的人,身上迟早能散发出艺术家的气质。”
看着我满脸疑惑的样子,她又说:“孩子,只要有人的地方就难免会有矛盾,但我们不能害怕它,而是要积极勇敢地面对它,想清楚怎么化解它。我们学艺的道路曲折而艰辛,处处都会和人打交道。我们要待人真诚,得到人信任了,就能与人好好相处,从而学到别人身上的东西,让自己变得更美好。”
我并不理解话中的含义,直到1996年9月,我留校当了校办秘书和团委书记。当时为响应学校董事长万兆元先生筹办校刊《校园钟声》的号召,我挨个动员大家投稿。有人说我出风头,我很委屈。郭老师知道了,派人喊我去她的办公室,郑重地把我介绍给她的丈夫万兆元先生:“京霞这孩子是我亲自招的,她心眼实诚,是个热心人。”她轻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孩子,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相信自己,与人为善!如果你能化解并运用这个不平之气,使自己取得进步,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吗?”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秉承师训,真诚待人,与人为善……
“生活就是艺术”
郭老师晚年住在广东,我仍然与她保持着联系。
2011年春节前,郭老师托人来电话要我陪她过年。我知道她从来都是善解人意,不肯麻烦别人,找我肯定是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征得家人的同意后,马上坐火车到了广东。原来,她之前因为赶着参加春晚的录制,腰部受了伤,而她的亲人们当时没在身边,保姆也要回老家过年,所以她身边没人照顾她。我很感动她在这时候能想到我。我每天早晚给她用黄道益和正红花油交替按摩伤处,给她煲各种汤调理身体。半个多月过去,她的伤渐渐好了。
郭老师生活朴素,饮食清淡,注重情志调节,作息很有规律。她在房间贴了一个常规作息表,每天按时六点半起床,读书看报,九点半开始吃早餐。早餐一般是一杯牛奶或豆浆、蜂蜜水,一个鸡蛋,一碗粥。早餐后,我陪她到花园赏花或散步遛狗。她中餐吃得稍迟,菜品多样,米饭或面食轮换着吃,一般会喝一碗汤或甜品,有时也会吃些辣椒或姜蒜。她坚持过午不食的习惯,午餐后会欣赏轻柔的乐曲,她认为这对养生大有裨益。下午她会休息两小时后再阅读、写字、看电视。她很爱美,也很会穿搭,衣着简朴而大方得体。
郭老师说,“生活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生活”。她的生活与艺术早已密不可分了。就算是在养伤,她也不失艺术热忱。记得腊月二十八日那天上午,郭老师兴致很高,一边揉着面粉,一边模拟喜儿欢欢喜喜地拿着王大婶给的玉茭子面回家等爹爹过年的情景。见我听得入迷,她便逐字逐句地教我唱词和表演,还手把手地教我和面、包饺子、做包子和窝窝头。
第二天她带我去南庄买年货,让我学着按她老家的风俗贴窗花、贴年画、贴对联、摆年糕、上大供……
转眼,又过去好多年。在我心里,她像一座宝库,我不仅要学习她作为人民艺术家的素养和精神,还要学习她朴实而又积极的生活态度。
编辑/赵海燕